《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86)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86)

1. 黃連阿膠湯

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而不得臥者。

黃連(四兩),黃芩,芍藥(各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水六升,先煮芩、連、芍三味,取二升,去滓,納阿膠烊盡,俟小冷,納雞子黃,(小冷而納雞子黃,則不致凝結而相和。)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黃連(四兩),黃芩,芍藥(各二兩),阿膠(三兩),雞子黃(二枚),水六升,先煮芩、連、芍三味,取二升,去藥渣,加入阿膠融化,等藥湯稍微冷卻,加入雞子黃,(趁藥湯稍微冷卻時加入雞子黃,則不會凝結而能均勻混合。)攪拌使藥湯和雞子黃均勻混合,溫服七合,每天服三次。

2. 〔附〕黃連阿膠湯

(《醫方集解》引王好古方),治傷寒熱毒入胃,下利膿血者。

黃連(炒四兩),黃柏阿膠(炒各一兩),山梔(五錢),每服四錢,水煎服。

白話文:

黃連(炒,四兩)、黃柏、阿膠(炒,各一兩)、山梔(五錢),每次服用四錢,以水煎服。

3. 〔附〕駐車丸

(孫思邈《千金要方》),治冷熱不調,下利赤白,裡急後重,臍腹疼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此濕熱鬱於大腸,故為此證。

白話文:

(孫思邈《千金要方》)中記載,對於同時出現冷熱不調、拉肚子排泄物為紅色或白色、裡急後重、臍部和腹部疼痛、口乾煩渴、小便不暢等症狀,是由於濕熱鬱結在大腸所引起的。

黃連(六兩),阿膠(炒三兩),乾薑(炮二兩),當歸(炒一兩),水泛丸,空朝米飲下三錢。仲景黃連阿膠湯黃芩芍藥雞子黃。少陰心煩不得臥,傳經熱灼致陰傷。酸甘鹹苦收陰氣,君火清寧煩自康。(此少陰傳經之熱邪,擾動少陰之陰氣,故心煩不得臥。以芩、連直折少陰之熱,阿膠、雞子黃滋少陰之陰,交合心腎。

白話文:

黃連(六兩),阿膠(炒三兩),乾薑(炮二兩),當歸(炒一兩),將四種藥材製成藥丸,空腹用米湯送服三錢。這是張仲景的「黃連阿膠湯」,主要的藥材是黃芩、芍藥、雞子黃。當少陰病症發作讓人感到心煩無法入睡時,傳經的熱邪就可能灼傷陰氣。這個方子以酸、甘、鹹、苦的藥材來收斂陰氣,君主的火氣清涼平靜,煩躁自然就得到紓解。(少陰經傳經的熱邪,擾亂了少陰經的陰氣,因此患者會感到煩躁無法入睡。用黃芩、黃連來直接平息少陰經的熱邪,阿膠、雞子黃滋潤少陰經的陰氣,交合心腎。)

第四者沉陰滑利,恐不能留戀中宮,故再佐芍藥之酸斂,從中收陰,而後清熱止煩之功得建。此酸甘鹹苦,收攝欲亡之陰,與四逆湯收攝亡陽,一水一火,為不同矣。)好古(黃連阿膠湯),連膠梔子柏,下利膿血堪煎嘗。(連、柏、阿膠鹹苦堅陰,山梔清熱毒也。)駐車丸治冷熱痢,連膠當歸與乾薑。

白話文:

第四種藥方是沉陰滑利,恐怕不能留戀在中宮,所以再加入芍藥的酸味以收斂,從中收斂陰氣,然後才能建立清熱止煩的功效。這種酸、甘、鹹、苦的味道,可以收斂將要消亡的陰氣,與四逆湯收斂消亡的陽氣不同,一個是水,一個是火。好古(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梔子、柏樹,對於拉肚子、膿血的症狀可以煎服。(黃連、柏樹、阿膠鹹苦可以堅固陰氣,山梔可以清熱解毒。)駐車丸可以治療寒熱痢疾,黃連、阿膠、當歸和乾薑。

(此以黃連、阿膠堅陰止痢,當歸和血,少佐乾薑之苦辛,炮黑則能去瘀攝血。前二方治熱迫傷陰動血,此治濕熱瘀積久而陰傷,故佐使加減不同。)

白話文:

這個處方使用黃連、阿膠來加固陰分,止痢疾;當歸來活血;少量佐用乾薑的辛辣苦澀,經過炒黑就能夠去除瘀血,收斂血液。前面的兩個處方是治療由熱邪迫害,傷害陰分而引起的吐血、流血;這個處方則是治療濕熱瘀血積聚已久,而傷害陰分的病症,所以佐使藥物與上面兩個處方有所不同。

4. 炙甘草湯類

炙甘草湯(一名復脈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又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心悸,雖行動如常,不出百日,若危急者,十一日死矣;又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白話文:

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用於治療傷寒脈搏結代,心悸不安的人;同時,如果是身體虛弱,體力不足,出汗而胸悶,脈搏結代心悸,雖然行動如常,但如果超過一百天,則可能會危及生命,如果危急的話,十一天就會死亡;另外,還可以用來治療肺癆,涎液唾沫多,心中溫熱液體流動的人。

甘草(四兩),生薑(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麥冬(半斤),阿膠(二兩),大棗(三十枚),大麻仁(半升),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煮取三升,(水酒煎去五分之四,即今所謂膏子藥矣。)去滓,納膠烊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甘草 (四兩)、生薑 (三兩)、人參 (二兩)、生地黃 (一斤)、桂枝 (三兩)、麥冬 (半斤)、阿膠 (二兩)、大棗 (三十枚)、大麻仁 (半升),用清酒七升、水八升,先將八種藥材一起煮,煮到剩下三升。(水酒煎煮後去除五分之四,就是現在所謂的膏藥。)去除藥渣,加入阿膠,融化至完全溶解,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甘草湯參薑桂,麥冬生地大麻仁,大棗阿膠加酒服,虛勞(凡虛勞脈結心悸而更汗出,陰氣消亡,孤陽無附,故雖行動如常,斷云不出百日;若復危急,則過十日必死,知其陰亡而陽絕也。)肺痿(此與陰虛火旺之肺痿不同。如陰虛火旺,咳血音啞,不得復用薑、桂。此涎唾多,乃肺中冷也,故得與是湯,不可誤也。

白話文:

炙甘草湯加入人參、生薑、肉桂、麥冬、生地黃、大麻仁、大棗、阿膠、酒服用。能治療虛勞。(凡是虛勞的脈搏結實,心臟悸動而汗出更多,陰氣消亡,孤陽無依,所以即使行動如常,斷言活不過一百天;如果病情危急,則超過十天就必定死亡,就知道那是陰氣消失而陽氣斷絕了。)肺痿(這和陰虛火旺引起的肺痿不同。如果是陰虛火旺,(病人)咳嗽出血,聲音嘶啞,就不能再用生薑、肉桂。這是涎液唾沫多,是肺中寒冷引起的,所以可以用這個湯,不能弄錯了。

)效堪誇。傷寒心悸脈結代,(此傷寒邪盡之後,氣血兩虛,故現此證。王叔和《脈經》云:「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曰:「陰盛則結,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幾動一息亦曰『代』。」皆血氣兩虛,經隧不通,陰陽不交之故。

白話文:

(脈象)效應確實值得稱讚。傷寒心悸脈結代,(這是傷寒邪氣已盡之後,氣血兩虛,所以出現這個癥狀。王叔和的《脈經》說:「脈搏緩慢時,忽然停止又繼續跳動的,叫做『結』。」又說:「陰氣盛則脈搏結滯,脈搏動一會兒就停止,不能自己再動,隨後又動起來的,叫做『代』,幾次脈搏跳動,呼吸一下也叫做『代』。」這都是血氣兩虛,經絡不通,陰陽不交造成的。

)益血生津復脈遵。(王晉三《古方選注》曰:「此湯仲景治心悸,王燾治肺痿,孫思邈治虛勞,三者皆是津涸燥淫之證,《至真要大論》云:『燥淫於內,金氣不足,治以甘辛』也。第藥味不從心肺,而主乎肝脾者,是陽從脾以致津,陰從肝以致液,各從心肺之母以補之也。

白話文:

可以滋補血液,生津液,恢復脈搏的正常運行。王晉三的《古方選注》說:「這個藥方是仲景治療心悸的,王燾治療肺痿的,孫思邈治療虛勞的,三者都是津液虧損、燥熱傷陰的證狀,《至真要大論》中說:『燥熱傷陰於內,金氣不足,用甘辛之品治療』。」這藥方不是針對心肺的,而是針對肝脾的,這是因為陽氣從脾胃而來,可以生津;陰液從肝臟而來,可以滋潤。由此,各從心肺之母以補之。

人參、麻仁之甘以潤脾津,生地、阿膠之鹹苦以滋肝液,重用地、冬濁味,恐其不能上升,故君以炙甘草之氣厚,桂枝之輕揚,載引地、冬上潤肺燥,佐以清酒,芳香入血,引領地、冬歸心復脈,仍使以薑、棗和營衛,則津液悉上供於心肺矣。」喻嘉言曰:「此仲景傷寒門中之聖方也。

白話文:

人參、麻仁的甘味可以滋潤脾胃的津液,生地黃、阿膠的鹹苦味可以滋養肝臟的液體。大量使用生地黃、冬蟲夏草這類濁味的中藥,恐怕它們不能上升,所以君臣配伍中用了炙甘草的氣味來加厚,桂枝的輕揚來承載、引領生地黃、冬蟲夏草上升潤肺,輔助以清酒,芳香的酒能夠入血,引導生地黃、冬蟲夏草歸心復脈,仍然用薑、棗來和營衛,那麼津液都可以上升供給心肺了。喻嘉言說:「這是仲景傷寒學派中的聖方啊。

仲景方每多通利,於此處特開門戶,重用生地,再借用麥冬手經藥者,麥冬與地黃、人參,氣味相合,而脾胃與心經,亦受氣相交。脈絡之病,取重心經,故又名『復脈湯』。」)

白話文:

仲景的方劑大多以促進身體通暢為主,但在此方中,他特別使用了生地黃,並輔以麥冬,這兩種藥物氣味相投,且脾胃經和心經之間的氣血相交,所以脈絡疾病,治療時應注重心經,故此方又稱為「復脈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