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62)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62)

1.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治傷寒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者。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納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烤),大棗(十二枚),使用甘瀾水一斗,先將茯苓煮至減少二升,加入其他藥物煮至三升,溫熱服用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苓桂甘草大棗湯,草棗培土苓制水,還加桂枝保心陽,茯苓重用法先煮,(凡方中重用之藥,法必先煮。)腎氣奔豚宜泄制,(王晉三《古方選注》云:「腎氣奔豚,治宜泄之、制之。茯苓、桂枝通陽滲泄,保心氣以御水凌,甘草、大棗補脾土以制水泛,則奔豚臍悸之勢緩。

白話文:

苓桂甘草大棗湯,用草棗扶助脾胃之陽氣,茯苓滲利水濕,再加入桂枝溫助心陽,茯苓用量較大,必須先煮。(凡是方劑中用量較大的藥物,根據煎煮藥物的規律,必須先煮。)腎氣奔豚的症狀應該瀉泄和制伏。(王晉三的《古方選注》說:「腎氣奔豚,治法應當瀉泄和制伏。茯苓、桂枝通陽滲泄,溫護心氣以抵禦水濕凌犯,甘草、大棗補益脾胃之陽氣以制伏水濕泛濫,則奔豚臍悸的症狀就會緩解。

是方即茯苓甘草湯,惡生薑性升而去之,其義深且切矣。」)水邪臍悸力能攘。(按:心下悸,是水已凌心,故茯苓甘草湯生薑散心胸間水氣。此臍下悸,是水方上逆,猶未至於凌心,故去生薑之升散,而加大棗之緩中,以制其上逆之勢也。凡水邪作悸,茯苓為必用之藥,人皆知之,而仲景二方,皆佐以桂枝者,何也?蓋下焦腎水,必挾肝邪而後能上逆,惟桂能伐木,而又可以扶陽散寒,故亦必用之也。余友陸覲揚云:「治心下悸宜用桂枝,臍下悸宜用肉桂

白話文:

這是茯苓甘草湯,因為生薑性升,所以就去掉了它,其中的道理很深而且恰當。」水邪引起臍部悸動,力量能把心邪排開。(按:心下悸,是水邪已經凌駕於心,所以茯苓甘草湯用生薑來散去心胸之間的水氣。這個臍下悸,是水邪才剛剛上逆,還沒有到達凌駕於心的程度,所以去除了生薑的升散,而加大了棗的緩中,來遏制它上逆的趨勢。凡是水邪引起悸動的,茯苓是必須使用的藥物,人人都知道,但是仲景的這兩種方劑,都以桂枝為輔佐,為什麼呢?蓋下焦腎水,一定要夾雜肝邪,才能上逆,只有桂枝能砍伐肝木,而且又能扶助陽氣散去寒氣,所以也必須使用。我的朋友陸覲揚說:「治療心下悸動應該用桂枝,臍下悸動則應該用肉桂。

」其說甚是,姑志之。)

2. 苓桂朮甘湯

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及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

白話文:

治療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以及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身頭暈,脈象沉緊,發汗則動經,全身為之振振搖動。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炙),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苓桂術甘(湯)蠲飲劑,崇脾以利膀胱氣。(膀胱氣鈍則水蓄,脾不行津液則飲聚。白朮、甘草崇脾土以運津液,茯苓、桂枝利膀胱以布氣化,則痰飲悉蠲矣。)飲邪上逆氣衝胸,胸脅支滿眩暈既。

白話文: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炙過的)、水六升,煮到只剩下三升,分三次服用,溫服。苓桂術甘(湯)是去除飲邪的藥劑,增強脾臟的功能,以利於膀胱的氣化。(膀胱的氣化功能降低則水液會積聚,脾臟不能運行津液則飲邪會聚集。白朮、甘草增強脾土的功能以運行津液,茯苓、桂枝利於膀胱氣化,那麼痰飲就會全部消除。)飲邪上逆,氣衝擊胸部,胸脅脹滿,眩暈等症狀就會消失。

(胸脅支滿,頭目眩暈,是痰飲之的證。)病痰飲者藥當溫,(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此治痰飲要訣。)水飲旋從小便去。(《金匱·痰飲篇》云:「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曰:「氣為飲抑則短,欲引其氣,必蠲其飲。

白話文:

如果胸脅部位脹滿,頭目眩暈,是痰飲的證據。患有痰飲的病人,在用藥時應當溫暖,這是治療痰飲的關鍵。水飲可以很快從小便中排出。金匱痰飲篇中說:「如果呼吸短促,有輕微的水飲,應當從小便中排出,苓桂朮甘湯和腎氣丸都是主治藥物。」尤在涇在金匱要略心典中說:「氣被飲阻則短促,想要引導其氣,必須要消除其飲。」

飲,水類也。治水必自小便去之。」趙以德《金匱玉函經二注》曰:「苓桂朮甘湯主飲在陽,呼氣之短;腎氣丸主飲在陰,吸氣之短。蓋呼者出心肺,吸者出腎肝。茯苓入手太陰,桂枝入手少陰,皆輕清之劑,治其陽也;地黃入足少陰,出萸入足厥陰,皆重濁之劑,治其陰也。一證二方,豈無故哉!」)誤汗動經身振搖,陽虛輕者斯能御。

白話文:

水液的代謝歸屬水液類。治療水液代謝異常一定先從小便著手。趙以德在其《金匱玉函經二注》中說:「苓桂朮甘湯主要治療陽性的水液代謝異常,表現為呼氣短;腎氣丸主要治療陰性的水液代謝異常,表現為吸氣短。因為呼氣的動作是依靠心肺,吸氣的動作是依靠腎肝。茯苓能入太陰經,桂枝能入少陰經,這都是性味輕清的藥物,用來治療陽性的水液代謝異常;地黃能入足少陰經,熟地黃能入足厥陰經,這都是性味沉重的藥物,用來治療陰性的水液代謝異常。一症兩種方藥,這不是無緣無故的啊!」不適當的出汗,使經絡動搖,導致全身振動,只有陽虛輕微的人,才能承受得了這種病。

(誤汗動經,身振振搖,此亦陽虛而挾水飲之證,即真武證之輕者,故此法亦仿真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