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56)
退思集類方歌注 (56)
1.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治汗後腹脹滿。
厚朴(炙),生薑(各八兩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樸姜夏草人參湯,理氣調中補泄勷。汗後虛邪為腹脹,補虛泄滿此方良。(發汗後則邪氣已去,而猶腹脹滿,乃虛邪入腹,故以厚朴、生薑消脹滿,余則補虛助胃和中也。)
白話文: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發汗之後,腹部脹滿的症狀。
使用的藥材有:炙過的厚朴和切過的生薑各八兩、洗過的半夏半升、炙過的甘草二兩、人參一兩。 將這些藥材加入一斗水中煎煮,煮到剩三升後,濾掉藥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這個方子叫做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要作用是調理氣機、調和脾胃、補益虛弱兼消除脹滿。 如果發汗後,邪氣已經消除,但腹部仍然脹滿,這是因為虛邪進入腹部所致。 因此用厚朴、生薑來消除脹滿,剩下的藥材則用來補虛、幫助腸胃消化,達到調和中焦的效果。(這裡的發汗指的是發汗療法,邪氣已去表示病邪已經通過發汗排出,腹脹滿是另一個狀況。此方用來補虛並且消除脹滿。)
2. 旋覆代赭湯
治傷寒汗吐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
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生薑(五兩切),大棗(十二枚),人參(二兩),半夏(半升),甘草(三兩炙),水一斗,煮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分日三服。
旋覆代赭湯人參,半夏姜甘大棗臨,重以鎮逆(代赭石)咸軟痞,(旋覆花)痞硬噫氣力能禁。
(《靈樞·口問篇》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素問·宣明五氣篇》曰:「心為噫。」噫者,上焦病聲也。脾失升度,肺失降度,陰盛走於胃,屬於心而為聲,俗名「噯氣」。故用旋覆咸降肺氣,代赭重鎮心包絡之氣,半夏以通胃氣,生薑、大棗以宣脾氣,而以人參、甘草奠安陽明,俾陰陽升降,合其常度,則痞硬噯氣悉除矣。)噫氣俗名為噯氣,若兼下利瀉心尋。
(此與前諸瀉心法大略相近。汪訒庵《醫方集解》引《本草綱目》云:「病解後,痞硬噫氣,不下利者用此湯,下利者生薑瀉心湯。」)鎮陰宣陽扶胃弱,呃逆反胃並宜斟。(此鎮陰宣陽方也。呃逆反胃,皆上、中二焦氣逆不降所致,用此鎮其陰氣,宣發胃陽,則上、中二焦皆得致和矣。)
白話文:
這個方子,旋覆代赭湯,是治療因為外感風寒,經過發汗、嘔吐或瀉下等治療後,在心窩部位出現堵塞、脹硬的感覺,而且打嗝不止的人。
使用的藥材有: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生薑五兩(切片)、大棗十二枚、人參二兩、半夏半升、炙甘草三兩。將以上藥材加入一斗水煮,煮到剩六升時,將藥渣濾掉,再次煎煮,取三升,分三次溫服。
這個旋覆代赭湯,用了人參、半夏、生薑、炙甘草和大棗這些藥材,更重要的是用代赭石來鎮定逆氣,它能用鹹味來軟化心窩部位的痞硬。旋覆花則能抑制痞硬和打嗝的症狀。
《靈樞·口問篇》說:「寒氣侵入胃部,導致氣逆由下往上散發,又從胃部出來,所以產生打嗝。」《素問·宣明五氣篇》說:「心也會引起打嗝。」打嗝是上焦(胸腔部位)的疾病表現。這是因為脾臟失去向上升的功能,肺臟失去向下肅降的功能,導致陰氣過盛而走到胃部,影響到心而發出聲音,俗稱「噯氣」。所以,用旋覆花這種鹹味的藥材來使肺氣下降,用代赭石這種沉重的藥材來鎮定心包絡的氣,用半夏來疏通胃氣,用生薑和大棗來宣發脾氣,再用人參和炙甘草來安定脾胃,使陰陽之氣能夠正常升降,這樣心窩堵塞、打嗝的症狀就能夠消除。如果打嗝的同時還伴隨腹瀉,就要考慮使用生薑瀉心湯。
這個方子主要作用是鎮定陰氣、宣發陽氣,扶助虛弱的胃。對於呃逆(打嗝)和反胃的症狀,也應該斟酌使用。這些症狀都是因為上焦(胸腔部位)和中焦(脾胃部位)的氣逆而不下降造成的,用這個方子鎮定陰氣、宣發胃陽,就能使上焦和中焦的氣機調和。
3. 黃芩湯類
4. 黃芩湯
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
黃芩(三兩),甘草(炙),芍藥(各二兩),大棗(十二枚),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二服,夜一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治療太陽病和少陽病合併發作,而且出現腹瀉的狀況。
藥方組成:黃芩(三兩)、甘草(烤過)(二兩)、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
做法:用水一斗(約兩千毫升)煮,煮到剩下三升(約六百毫升),濾掉藥渣,溫服。
服用方法:一天服用三次,白天兩次,晚上一次,每次服用一升(約兩百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