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54)
退思集類方歌注 (54)
1. 〔附〕左金丸
(朱震亨《丹溪心法》),治肝經火鬱,吞吐酸水,左脅作痛,少腹筋急為疝。
黃連(六兩薑汁炒),吳萸(一兩鹽水炒),水泛丸,或蒸餅糊丸。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叫做「左金丸」,出自朱震亨的《丹溪心法》。它主要治療肝經火氣鬱結引起的疾病,像是會吐酸水、左邊肋骨疼痛,還有小腹肌肉緊繃,甚至疝氣的症狀。
這個藥的組成是:黃連六兩(用薑汁炒過),吳茱萸一兩(用鹽水炒過)。將藥材磨成粉,用水調成藥丸,或用蒸熟的麵糊做成藥丸。
2. 〔附〕左金加陳米湯
(汪氏方),治噤口痢湯藥入口即吐。
黃連(薑汁炒三錢),吳萸(鹽水泡五分),陳倉米(一撮),水煎濃服,但得三匙下咽,即不復吐矣。
白話文:
這個方子(汪氏的方子),是用來治療痢疾導致無法進食,吃藥就吐的情況。
藥材是:黃連(用薑汁炒過,三錢)、吳茱萸(用鹽水泡過,五分)、陳年的米(一小撮)。
加水煎煮,濃縮後服用,只要能喝下三湯匙,就不會再吐了。
3. 〔附〕戊己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熱瀉熱痢。
黃連,吳萸,白芍(各五兩),為細末,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
白話文:
〔附〕戊己丸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來治療因熱引起的腹瀉和痢疾。
黃連、吳茱萸、白芍(各取五兩),將它們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如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濃稠的米湯送服,在空腹時服用,每天服用三次。
4. 〔附〕連附六一湯
(虞摶《醫學正傳》),治胃脘痛。
黃連(六錢),附子(一錢),水煎。
左金(丸)茱連六一湯,肝經火鬱吐吞酸,(吐酸者,嘔吐酸水也。吞酸者,喉間沃沃然,酸味刺心也。吐酸屬熱,吞酸屬寒。吞吐俱酸,熱與寒格也。)少腹筋急左脅痛,(厥陰肝脈布脅肋,抵少腹,絡陰器,肝邪鬱結,故筋急而痛。)開其鬱結直清肝。(此瀉肝火之正劑。
肝之子心也。實則瀉子,故用黃連為君,直折其上炎之勢;吳萸從類相求,引熱下行,並以辛溫開其鬱結,懲其捍格,故以為佐,然必木實而土不虛者始宜。左金者,木從左而制從金也。)此乃瀉心之變法,(此瀉心之變法。川連與乾薑同用,瀉胃家之痞結,令熱從中散;與吳萸同用,則瀉肝家之痞結,令熱從下達。)逍遙(散)越鞠(丸)好相參。
(此方與逍遙散、越鞠丸可出入加減用之。)大凡雜證多肝病,(雜證之中,肝病十居六七。)圖治還宜隨證觀。(肝之治有數種:水衰而木無以生,地黃丸乙癸同源是也;土衰而木無以植,參苓白朮散緩肝培土是也。本經血虛有火,用逍遙散清火;血虛無火,用歸脾湯養營。
至於補火之法,亦下同乎腎;而瀉火之治,則上類乎心。總而言之,肝之體陰而用陽,是故養肝之體,必借酸甘,泄肝之用,苦辛為要。)或加陳米和胃氣,(名左金加陳米湯)噤口痢疾服之安。(噤口痢由濕熱積滯於腸胃,清濁混淆,陰陽格拒所致。黃連清熱燥濕厚腸,為治痢之聖藥,吳萸衝開格拒而止嘔,加陳米和中養胃,此噤口痢之良治。)戊己丸中加芍藥,但逢熱痢盡宜餐。
(糞色黃臭為熱痢。戊為胃土,己為脾土,加芍藥瀉木,使不剋土。)連附六一(湯)治胃痛,寒因熱用理一般。(瀉心用黃連、乾薑,左金用黃連、吳萸,此用黃連、附子,皆寒因熱用,陰陽相濟,最得制方之妙。)
白話文:
〔附〕連附六一湯
這個方子出自虞摶的《醫學正傳》,是用來治療胃脘疼痛的。
藥材:黃連六錢,附子一錢,用水煎煮服用。
這個方子類似左金丸,但叫做「茱連六一湯」,主要治療肝經火氣鬱結造成的症狀,像是吐酸水或吞酸水(吐酸是指嘔吐酸水;吞酸是指喉嚨有酸味湧上,刺激心臟。吐酸多屬熱證,吞酸多屬寒證;如果同時出現吐酸和吞酸,表示身體有寒熱交錯的情況)。同時還可能出現小腹肌肉緊繃、左邊脅肋疼痛(因為肝經的脈絡經過脅肋、連到小腹和陰部,肝氣鬱結就會導致這些部位肌肉緊繃疼痛)。這個方子的主要作用是疏通鬱結的肝氣,直接清除肝火(這是治療肝火的標準方劑)。
肝臟是心臟的母親,當肝臟實熱時,就要瀉其子(心),所以用黃連做主藥,直接壓制肝火上炎的趨勢。再用吳茱萸來輔助,引導熱氣下行,同時用它的辛溫之性疏通鬱結的肝氣,解除寒熱交錯的情況,但前提是病患的肝氣過於強盛而脾胃沒有虛弱才能使用。而「左金」的意思就是木(肝)從左邊升發,但需要用金(肺)來制約它。這個方子是瀉心火的變通方法(瀉心火的方子通常用黃連和乾薑,但這個方子用黃連和吳茱萸,是用來瀉肝火的,讓熱從下面排泄出去)。這個方子的思路可以參考逍遙散和越鞠丸來靈活運用。
一般來說,許多複雜的疾病都跟肝病有關(大概十種疾病中有六七種跟肝病有關),治療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治療肝病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體內水液不足而無法滋養肝木,就用「地黃丸」來同時滋養肝腎;如果脾胃虛弱無法滋養肝木,就用「參苓白朮散」來緩和肝氣、培補脾土。如果是肝經血虛有火,就用「逍遙散」來清火;血虛沒有火,就用「歸脾湯」來滋養營血。
至於補肝火的方法,和補腎火的方法類似;而瀉肝火的方法,則和瀉心火的方法類似。總而言之,肝的本質屬陰,但功能屬陽。因此,養肝陰必須用酸甘味的藥材,而疏泄肝陽則必須用苦辛味的藥材。如果可以加入陳米來調和胃氣,這個方子就叫做「左金加陳米湯」,可以治療噤口痢疾(這種痢疾因為濕熱積聚在腸胃,導致清濁不分、陰陽不協調。黃連可以清熱燥濕、增強腸道的運化功能,是治療痢疾的良藥;吳茱萸可以衝開阻礙、止住嘔吐,加上陳米調和脾胃,這是治療噤口痢疾的好方子)。如果戊己丸中加上芍藥,可以治療熱痢(糞便黃臭的痢疾)。戊代表胃土,己代表脾土,加入芍藥可以瀉肝木,避免肝木過盛而克制脾土。
「連附六一湯」可以用來治療胃痛,這個方子也屬於寒症用熱藥治療的範疇(瀉心火用黃連和乾薑,左金用黃連和吳茱萸,而這個方子用黃連和附子,都是屬於寒症用熱藥治療,讓陰陽調和,是配方精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