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48)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48)

1. 〔附〕柴胡飲子

(張子和《儒門事親》),治肌熱、蒸熱、積熱、汗後餘熱,脈洪實弦數;亦治瘧疾。

白話文:

小柴胡湯去除半夏,加入當歸、白芍、大黃。

柴胡飲子即小柴(胡湯),去夏加黃歸芍偕。略施汗下兼攻補,熱積三焦瘧亦佳。(此方治三焦積熱,略施攻補,深中肯綮。)

白話文:

柴胡飲子就是小柴胡湯,夏天加黃芩、歸芍一起用。略微發汗、瀉下兼顧攻補,熱積三焦引起的瘧疾效果也很好。(此方治療三焦積熱,略施攻補,治法很切中要害。)

2. 〔附〕清鎮丸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治嘔吐脈弦,頭痛及熱嗽。

小柴胡湯人參加倍,加青黛半兩,麵糊丸,生薑湯下。

白話文:

小柴胡湯內加入倍量的人參,再添加半兩的青黛,做成麵糊丸,用生薑湯送服。

清鎮丸治熱咳嗽,嘔吐脈弦頭痛究。(弦為少陽之脈。木火凌金則咳,乘胃則嘔,上衝則頭痛。)小柴(胡湯)青黛麵糊丸,木火上衝功克奏。(木鬱則達之,火鬱則發之,則柴胡為要藥。加青黛直折肝膽之火,生薑湯衝開格拒以止嘔豁痰,允稱良藥。)

白話文:

清鎮丸治療熱咳、嘔吐和脈弦而頭痛的病症。(脈弦為少陽脈,屬肝膽。肝膽之熱犯肺則咳嗽,熱邪犯胃則嘔吐,熱邪上衝則頭痛。)方中以小柴胡湯加減青黛麵糊丸,具有清利肝膽之火,宣散鬱滯,止咳止嘔化痰的功效。其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青黛能清肝膽之火,生薑湯能溫散少陽之氣,化痰止嘔,所以本方是治療熱咳、嘔吐頭痛的良藥。

3. 〔附〕一柴胡飲

(張介賓《新方八陣》),凡感四時不正之氣,或為發熱,或為寒熱,或因勞因怒,或婦人熱入血室,或產後經後因冒風寒,以致寒熱如瘧等證,但外有邪而內兼火者,須從涼散,宜此主之。

白話文:

出自(張介賓《新方八陣》),凡是受到四時不正之氣的影響,而產生發熱、寒熱交替、由於勞累或生氣所引起,或是婦女產後或經後,因受了風邪而引起寒熱如瘧疾的症狀。這些情況,都是在體內有外邪同時兼有內熱時發生的,需要使用清涼藥物來驅散外邪和內熱,才能治癒。

柴胡(二三錢),芍藥(二錢),黃芩,生地,陳皮(各一錢半),甘草(八分),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一柴胡飲從寒散,(「一」為水數,從寒散也。)地芍黃芩陳草贊,內有火而外有邪,四時不正皆能判。(此大柴胡變局也。去半夏枳實、薑、棗,加陳皮、甘草調氣,生地涼營分之熱。如邪結在胸而痞滿者,仍宜去生地加枳實為妙。)

白話文:

一柴胡飲是以寒性藥物為主,輔以散藥,適合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惡寒、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地黃、芍藥、黃芩、陳皮、甘草、生地共同組成方劑,內有火熱,外有風邪,四時不正氣的症狀都可以用。大柴胡的變方,去掉半夏、枳實、生薑、大棗,加入陳皮、甘草以調和氣血,生地黃涼營分之熱。如果邪氣結在胸中,導致胸悶、腹脹,可以去掉生地黃,加入枳實。

4. 〔附〕二柴胡飲

(張介賓《新方八陣》),凡遇四時外感,或其人元氣充實,臟氣素平無火,或時逢寒勝之令,本無內熱等證者,皆不宜妄用涼藥,以致寒滯不散,則為害非淺,宜此主之。

白話文:

根據張介賓《新方八陣》的記載,如果遇到因四季外感而生病,或者是身體元氣充實,臟腑沒有火熱之症,或者是處於寒冷的季節,本來沒有內熱等症狀的人,都不適合隨便使用寒涼的藥物。因為寒涼藥物容易導致寒氣滯留在體內,難以散去,從而對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當使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

柴胡(一錢半或二三錢),陳皮(一錢半),半夏(二錢),厚朴(一錢半),生薑(三五七片),細辛(一二錢),甘草(八分),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白話文:

柴胡(一錢半或二三錢)、陳皮(一錢半)、半夏(二錢)、厚朴(一錢半)、生薑(三五七片)、細辛(一二錢)、甘草(八分),加入水一鍾半,煎熬至剩下七八分,溫熱後服用。

二柴胡飲散從溫,(「二」為火數,從溫散也。)厚朴細辛陳夏存,甘草生薑解外感,內無熱渴此方尊。(此小柴胡變局也。去人參黃芩大棗,加陳皮、厚朴、細辛,則和解之方,轉為溫散之劑。)

白話文:

二柴胡飲散具有溫性(「二」代表火數,溫而疏散)。厚朴、細辛、陳皮、夏枯草,甘草、生薑可以解除外感,如果體內沒有燥熱、口渴的症狀,就可以選用此方。(此方是從小柴胡湯演變過來的。去掉了人參、黃芩、大棗,加入了陳皮、厚朴、細辛,使和解的藥方轉變為溫散的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