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45)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45)

1. 柴胡加芒硝湯

治陽明病潮熱,大便溏,小便利,胸脅滿而不去。先服小柴胡一劑乃進。

白話文:

治療陽明病症見潮熱、大便稀溏、小便通利、胸部及兩側脅肋部脹滿不消的情況,應先服用一小劑柴胡湯,然後再進一步治療。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炙草,人參,生薑(各一兩),半夏(二十銖),大棗(四枚),芒硝(二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服。小柴胡湯和解供,(少陽為半表半裡,汗、吐、下皆在所禁,法當和解,此方主之。)半夏人參甘草從,更用黃芩與薑棗,少陽百病此為宗。

白話文:

柴胡(二兩十六銖,約 10.79 克)、黃芩、甘草、人參、生薑(各一兩,約 3.73 克)、半夏(二十銖,約 1.14 克)、大棗(四枚)、芒硝(二兩,約 7.46 克)。

將藥材放入四升(約 1776 毫升)水中煮,煮成二升(約 953 毫升)後,去除藥渣,然後加入芒硝,繼續煮沸。

將藥液分成兩次,趁溫熱時服用。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再喝一次。

小柴胡湯具有和解表裡的作用。(少陽病症屬於半表半裏,汗、吐、下等方法都不適合採用,應使用和解的方法。這個方劑正是針對此類情況而設計的。)

方中加入半夏、人參、甘草,輔以黃芩和薑棗,可以治療少陽病的各種症狀,是治療少陽病的常用方劑。

(此和解少陽之主方。柴胡升陽達表,黃芩退熱和陰,半夏和胃而通陰陽,參、甘、薑、棗補中氣,調營衛,經言「交陰陽者,必和其中」是也。)往來寒熱(太陽之寒熱,寒時亦熱,熱時亦寒;少陽之寒熱,寒已而熱,熱已而寒,故曰「往來」;若陽明則但熱不寒,以此為別。)胸脅滿,(少陽行身之側,故胸脅苦滿。

白話文:

這是治療少陽病的主方。柴胡具有升陽發表的功效,黃芩可以退熱和陰。半夏能和胃並溝通陰陽。人參、甘草、生薑、大棗可以補益中氣,調和營衛之氣。經典中說:「治療陰陽交爭的疾病,一定和調營衛之氣」。少陽病患者的寒熱反復交替(太陽病的寒熱,寒冷時也發熱,發熱時也寒冷;少陽病的寒熱,寒冷之後發熱,發熱之後寒冷,所以說「往來」;如果是陽明病,那就只有發熱沒有寒冷,以此區別)。胸部和肋部感到滿悶(少陽經在體側運行,所以胸部和肋部覺得滿悶。

)喜嘔心煩(木火上逆,故煩而嘔;嘔則木火兩舒,故喜之也。)或眩聾,(少陽清氣不升,故目眩耳聾。)或咳或悸或腹痛,(木邪干肺則咳,犯心則悸,侮脾則腹痛,可見少陽有病,三焦皆不得寧。蓋少陽在人身為遊部,凡表裡經絡之罅,皆能隨其虛而見之,故有或然之證。

白話文:

)喜歡嘔吐且心煩(木火之氣上逆,所以煩躁而嘔吐;嘔吐之後,木火之氣宣散,所以喜悅。)或者眩暈耳聾(少陽的清氣不升,所以眼睛眩暈耳朶聽不見。)或咳嗽或心悸或腹痛(木邪幹擾肺部則咳嗽,侵犯心臟則心悸,侵犯脾胃則腹痛,可見少陽有病,三焦全都不得安寧。因為少陽在人體為分佈的部位,凡是表裏經絡的空隙,都能隨着虛弱而出現症狀,所以有這些可能出現的症狀。

)咽乾口苦(耳聾目眩,口苦咽乾,貼切少陽樞機病象。)白胎濃。(舌上白胎,邪在半表半裡;若全入里,則焦黃矣。)諸證不必皆全具,雜病風寒俱可庸。(《傷寒論·太陽篇》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太(陽)少(陽)並病略兼表,(合病一時俱見,並病以次相傳。

白話文:

)喉嚨乾澀、口中有苦味(耳鳴、視力模糊,口苦、咽喉乾燥,貼切地描述了少陽樞機病的病症。)舌苔發白而厚。(舌頭上的舌苔發白,病邪在半表半里;如果全部進入裡層,舌苔就會變成焦黃色。)各種症狀不一定全部具備,各種疾病的風寒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傷寒論·太陽篇》中說:「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太(陽)少(陽)合病略兼表證,(同時出現兩種病症,兩種病症依次傳染。)

)陽明兼少(陽)但柴通。(少陽之外為太陽,里為陽明,而少陽居其間,故少陽而兼太陽者,用小柴胡微加桂枝以解表;陽明而兼少陽者,但用柴胡以和之,邪氣從樞轉出矣。)服湯潮熱不止者,才把芒硝入劑中。(名柴胡加芒硝湯,服小柴胡湯潮熱不止者,胃家實也,故加芒硝,通六腑積聚,乃少陽、陽明同治之方也。

白話文:

陽明症兼並少陽症時,應該以柴胡疏肝膽之氣。(在陽明症之外是太陽症,而裡則是陽明症,少陽症則位於兩者之間,因此少陽症兼並太陽症時,服用少量的柴胡再加些桂枝即可發散肌表的病症;陽明症兼並少陽症時,則只服用柴胡即可使兩者協調,邪氣就會從樞軸轉而出。)服用湯藥後潮熱不退時,才把芒硝放入藥方中。(方劑名稱是柴胡加芒硝湯,服用小柴胡湯後,潮熱仍不退時,是胃中實熱所致,因此加入芒硝,使六腑積聚排空,這是少陽症和陽明症一起治療的方法。

)熱入血室如瘧狀,讝語硬滿如結胸,(血室為中焦營氣之所聚,肝藏血,心主血,血因熱結而成瘀,則肝氣與心經之氣亦凝,故胸脅滿而神昏讝語,日輕夜劇,發作有如瘧狀。)小柴兼刺期門法,(期門在乳下第二肋端,去乳頭約四寸,肝募也,厥陰陰維之會,刺入四分。蓋血結為有形之證,湯劑一時難效,更刺期門,以瀉厥陰有餘之熱,則尤親切而易散。

白話文:

中醫認為:熱氣進入血管就會像是得了瘧疾一樣,說話吐字不清,胸口硬硬滿滿的,就像被東西塞住一樣。(中焦是營氣聚集的地方,肝臟儲藏血液,心臟管理血液,血液如果因為熱氣而凝結成為瘀血,那麼肝氣與心經的氣也會凝結,所以胸脅滿痛、神昏語難,白天症狀會比較輕微,晚上症狀會比較嚴重,發作的時候就像得了瘧疾一樣。)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並加刺期門穴。(期門穴在乳頭下方第二個肋骨的末端,距離乳頭約四寸,是肝臟的募穴,也是厥陰陰維的會穴,針刺深度四分。由於瘀血是屬於有形證候,湯劑一時難以生效,所以再針刺期門穴,以瀉去厥陰經的餘熱,這樣就會更加有效且容易散瘀。)

)或益桃仁海蛤攻。(按:王海藏治熱與血結之證,每用此二味。蓋海蛤鹹寒,佐桃仁入血散瘀泄熱,頗有奇功,因附及之。婦人傷寒,經水適來適斷,邪熱陷於血室,胸脅及少腹滿痛,至暮則譫語,此證最多。更參看葉天士《溫熱論》中,治法益明。)又有柴胡疑似證,醫當詳辨莫通融,便堅脈細陽微結,(大便硬謂之「結」。

白話文:

可以用「桃仁、海蛤」攻治。

(備註:王海藏治療熱症與淤血的病症,常常使用這兩種藥材。因為海蛤鹹寒,搭配桃仁進入血中散瘀血、疏散熱氣,很有效,因此附帶說明。婦女傷寒,月經適好來又適好斷,邪熱陷入血室,胸脅及少腹腫痛,到了晚上開始胡言亂語,這個證狀非常多。另參考葉天士《溫熱論》中的治法,可以更清楚。)

另外還有「柴胡疑似證」,醫師應該仔細辨別,不要混為一談,一看脈搏緊、細,陽氣微弱且淤結,(大便硬稱為「結」。

脈浮數能食曰「純陽結」,脈沉細不能食曰「純陰結」。此陽微結與陰結相似,但頭汗出為有表證,具如下文。)頭汗肢寒(陽微結者,熱雖結而不甚也。陽氣不能四達而從上冒,故手足冷而頭汗出。)胸滿同,(惟胸滿與柴胡證同)頭汗知非少陰病,(此要訣也。三陰脈不至頭,其汗在身。

白話文:

脈浮而數,還能吃東西,稱為「純陽結」;脈沉而細,不能吃東西,稱為「純陰結」。純陽結與陰結的症狀相似,但頭部出汗是表證,症狀如下:

陽微結:頭痛出汗,同時四肢寒冷。陽微結的人,雖然體內有熱,但並不嚴重。陽氣不能四處運行,只能從頭部冒出,所以手腳冰冷,但頭部出汗。

頭汗肢寒(陽微結的人,雖然體內有熱,但並不嚴重。陽氣不能四處運行,只能從頭部冒出,所以手腳冰冷,但頭部出汗。)

胸悶脹滿的症狀。

頭部出汗,就能知道不是少陰病。(這是診斷的關鍵。三陰脈不直達頭部,所以三陰病的汗出在身上。)

《傷寒論·少陰篇》云:「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法當咽痛吐利。」此不吐不利,而大便硬,則陽微結之汗與亡陽之汗,大有別矣。)脈雖沉細勿相蒙。(程郊倩曰:「凡陽熱鬱結不舒,雖手足冷,脈沉細,不得謂陰證。」可見陽氣一郁,不但陽證似陰,陽脈亦似陰矣。

白話文:

《傷寒論·少陰篇》中說:「脈搏陰陽俱緊,汗出反而出得更多,這是陽氣消失的表現,治療方法應該是咽喉疼痛、嘔吐、腹瀉。」但是,如果沒有嘔吐、腹瀉,而且大便乾燥,那麼陽氣微弱而導致的汗出與陽氣消失而導致的汗出,就差別很大了。)脈搏雖然沉細,不要混淆在一起。(程郊倩說:「凡是陽熱鬱結不舒暢,即使手腳冷、脈搏沉細,也不能稱之為陰證。」可見陽氣一鬱結,不但陽證似似陰,陽脈也類似陰脈了。

)此為有表復有里,(脈沉為里,頭汗為表。)可與柴胡以建功。(此條為少陰、少陽疑似證,反復講明頭汗之義,可與小柴胡而不疑。凡審證皆當如此。)面赤氣喘溏泄者,設教誤用反成凶。(面赤氣喘,為陽氣上越之候,若誤用柴胡以提之,上越者因而外脫,立見凶危。

大便溏因於虛寒者忌之,否則不忌。)

白話文:

)這是有表證又有裡證,(脈沉為裡證,頭汗為表證。)可以與柴胡一起使用以奏效。(這條是少陰、少陽疑似證,反復講明頭汗的含義,可以與小柴胡一起使用而不用懷疑。凡是審定證候都要這樣做。)面赤氣喘溏瀉者,如果誤用柴胡反而會導致兇險。(面赤氣喘,是陽氣上越的表現,如果誤用柴胡來提起陽氣,上越的陽氣因而外脫,立即使人出現兇險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