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泰林

《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33)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33)

1. 小承氣湯

治傷寒陽明腑證,譫言,便硬,潮熱,上中二焦痞滿不通。

大黃(四兩),厚朴(二兩姜炒),枳實(三枚麩炒),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服。小承氣湯樸實黃,胸腹痞硬上中強。(大承氣湯通治三焦,小承氣湯不犯下焦,調胃承氣湯不犯上焦。)犯治胃實故曰「小」,(大承氣湯破中焦竟犯下焦,故稱曰「大」;小承氣湯獨治胃實,故曰「小」。)去硝恐令下焦傷。

(不用芒硝者,恐傷下焦真陰也。)潮熱譫言(為胃家實)不欲食,(為有宿食)雖利仍為胃實殃。(下利而仍譫語不欲食,乃燥屎宿食不因下利而去,仍為胃實。醫見下利,遂不復敢議下,豈未讀仲景書乎?)又有初硬後溏者,(若腹不滿,不轉矢氣,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宜否之間好審量。

(一則下利譫語,仍宜攻下;一則便硬腹不滿,戒不可攻。仲景立法,詳審如此。)益以羌活名三化,(《機要》加羌活,名三化湯。)中風閉實可消詳。(用承氣通二便,加羌活散風邪,中風體實者可偶用,虛者不可輕投。)

白話文:

小承氣湯,用於治療傷寒病中,陽明腑的病證,症狀有胡言亂語、大便硬結、發熱如潮汐般有規律、上中二焦部位感到堵塞脹滿不通暢。

藥方組成包含大黃(四兩)、厚朴(二兩,用薑炒過)、枳實(三枚,用麩皮炒過),加水四升,煎煮至剩下一升二合,分次溫服。小承氣湯的組成藥材有厚朴、枳實、大黃,主要處理胸腹部堵塞脹硬、上中二焦不適的狀況。(大承氣湯可以通治上中下三焦,小承氣湯主要處理上中焦,不影響下焦,而調胃承氣湯則主要處理中焦,不影響上焦。)因為小承氣湯主要處理胃部實熱,所以稱為「小」。 (大承氣湯因攻破中焦,甚至影響下焦,所以稱「大」;小承氣湯只處理胃部實證,所以稱為「小」。) 小承氣湯不用芒硝,是為了避免損傷下焦的陰液。

(不用芒硝的原因,是擔心會損傷下焦的真陰。)發熱如潮汐般有規律、胡言亂語(是因為胃部有實熱),不想吃東西(是因為有宿食積滯),即使腹瀉仍然是胃部實熱造成的。(即使出現腹瀉,但還是胡言亂語不想進食,那是因為乾燥的大便和宿食沒有因為腹瀉而排出,仍然是胃部有實熱。醫生見到腹瀉,就不敢再考慮用攻下的方法,難道是沒有讀過張仲景的著作嗎?)還有一種情況是開始大便硬結,後來轉為溏軟的(如果腹部不脹滿,不能放屁,只是開始大便硬結,之後一定會轉為溏軟,這種情況不可攻下;如果攻下,一定會導致腹脹滿,無法進食。)是否應該攻下,一定要仔細衡量。

(一種情況是腹瀉而且胡言亂語,仍然應該攻下;另一種情況是雖然大便硬結但腹部不脹滿,就要戒慎不可攻下。張仲景制定法度,考慮得如此詳細周全。)如果再加入羌活,就叫做三化湯。(《醫方機要》中加入羌活,就叫做三化湯。)可以治療中風閉證且體質強壯的人。(用承氣湯來疏通大小便,加入羌活來驅散風邪,對於中風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偶爾使用,但體質虛弱的人不可輕易使用。)

2. 調胃承氣湯

治熱邪結胃,胸痛心煩,口渴便秘,譫語。

大黃(四兩酒浸),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水三升,煮一升,納芒硝化服。

〔附〕當歸承氣湯(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治裡熱火鬱,或皮膚乾燥,或咽燥鼻乾,或便溺秘結,或瘀血發狂。

當歸,大黃(各一兩),甘草(半兩),芒硝(九錢),薑、棗煎。

白話文:

調胃承氣湯

治療熱邪壅滯在胃部,導致胸口疼痛、心中煩躁、口渴、大便不通暢,甚至出現胡言亂語等症狀。

藥方組成:

  • 大黃(四兩,用酒浸泡過)
  • 甘草(二兩,炙烤過)
  • 芒硝(半升)

煎煮方法: 用水三升,將大黃、甘草煮到剩下一升時,再加入芒硝溶解後服用。

附方:當歸承氣湯(出自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治療體內有熱邪,火氣鬱積,可能出現皮膚乾燥、咽喉乾燥、鼻腔乾燥、大小便不通暢,或是因為瘀血導致精神錯亂等症狀。

藥方組成:

  • 當歸(一兩)
  • 大黃(一兩)
  • 甘草(半兩)
  • 芒硝(九錢)

煎煮方法: 加入生薑、紅棗一起煎煮。

3. 大黃甘草湯

治食已即吐。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硝黃草,甘緩微和將胃保。(用甘草緩硝、黃留中泄熱,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故曰「調胃」,非惡硝、黃傷胃而用甘草也。)胸痛(熱邪已結)不滿(痛而不滿,邪結在血分而不在氣分。)心中煩,熱結在胃陰津燥。(故心煩也)不用樸實傷上焦,(不用厚朴、枳實,恐傷上焦氤氳之氣,且恐辛燥重劫胃津也。)中焦燥實服之好。

便秘膚燥瘀血(發)狂,當歸承氣湯宜討。(加當歸入血潤燥,與桃仁承氣同意。)《金匱》大黃甘草湯,食已即吐義當考。(《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此食已即吐,是有火也。升而不降,則當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故用此法。若朝食暮吐,仍然完穀,是無火也,忌服。

白話文:

大黃甘草湯

這個方子是治療吃完東西就吐的情況。

藥材:大黃(四兩),甘草(一兩)。 做法:加三升水一起煮,煮到剩下一升,分兩次溫服。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的組成是芒硝、大黃和甘草,它的作用是利用甘草緩和芒硝和大黃的藥性,讓藥力在體內發揮作用,溫和地調理腸胃,並非因為擔心芒硝和大黃傷胃才使用甘草的。 胸口疼痛且感覺不舒服,但沒有腹脹,這是因為熱邪結在血分而不是氣分。心中煩躁,是因為熱邪結在胃,導致胃部津液乾涸。這個時候,不適合用厚朴、枳實等藥材來傷到上焦的氣,以免過於辛辣燥熱,更耗損胃部的津液。中焦燥熱便秘,服用這個方子效果很好。

當歸承氣湯 如果出現便秘、皮膚乾燥、瘀血、甚至發狂的狀況,就適合用當歸承氣湯來治療。這個方子加了當歸,可以滋潤燥熱的血分,和桃仁承氣湯的道理是一樣的。

《金匱》大黃甘草湯 《金匱》中提到的大黃甘草湯,適用於吃完東西就吐的狀況,這個道理需要好好研究。《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各種向上衝逆的症狀,都屬於火熱。」吃完就吐的情況,也是因為體內有火熱。氣機應該下降卻反而向上,所以要用這個方子來引導火熱向下,讓它不再上逆。如果是早上吃東西晚上才吐,而且吐出來的東西還完整沒消化,表示體內沒有火熱,這種情況就不適合服用這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