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集類方歌注》~ 退思集類方歌注 (32)

回本書目錄

退思集類方歌注 (32)

1. 〔附〕瀉黃散

(錢仲陽《小兒藥證直訣》),治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瘡口臭,煩渴易飢,熱在肌肉。

石膏(五錢),藿香(七錢),防風(四兩),黑山梔(一兩),甘草(三兩),為末,微炒香,蜜、酒調服。

白話文:

石膏(五錢),藿香(七錢),防風(四兩),黑山梔(一兩),甘草(三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稍加炒香,用蜂蜜和酒調和服用。

瀉黃(散)甘草與防風,石膏梔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調和服。(梔子、石膏瀉肺胃之火,藿香辟惡去臭,甘草調中瀉熱。重用防風者,能發脾中之伏火,又能於土中瀉木也。諸藥微炒香,則能皆入於脾。用蜜、酒調服,則能緩於中上。蓋脾胃伏火,宜徐徐而瀉卻,非比實火當急瀉也。

白話文:

瀉黃(散)把甘草與防風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炒香的石膏、梔子、藿香,最後以蜂蜜和酒調和服用。(梔子、石膏瀉肺胃之火,藿香闢惡去臭,甘草調中瀉熱。重用防風者,能發脾中之伏火,又能於土中瀉木也。諸藥微炒香,則能皆入於脾。用蜜、酒調服,則能緩於中上。蓋脾胃伏火,宜徐徐而瀉卻,非比實火當急瀉也。

)口臭唇瘡胃火沖,煩渴易飢(即中消證)肌肉熱,(脾胃主肌肉)脾中伏火併為功。(按:脾中伏火,何以不用黃連?吳鶴皋謂惡其燥者,非也,乃惡其遏也。蓋白虎湯治肺胃燔灼之火,身大熱煩渴而有汗者;此治脾胃鬱蒸之火,肌肉熱煩渴而無汗者,故加防風、藿香,兼取火鬱則發之義也。)

白話文:

口臭脣瘡是胃火上攻,煩渴易飢(也就是中消證)肌肉發熱,(脾胃主肌肉)脾臟中鬱積的火氣共同作用所致。(按:脾臟中的鬱積的火氣為何不用黃連?吳鶴皋認為是因為厭惡黃連的燥性,這是不對的,其實是厭惡黃連的抑制作用。白虎湯主治肺胃火熱灼傷,身體大熱煩渴並且出汗;中消證主治脾胃鬱熱鬱蒸,肌肉發熱煩渴但不出汗,所以加用防風、藿香,兼取鬱積的火氣則發散的道理。)

2. 〔附〕玉女煎

(張介賓《新方八陣》),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若大便溏者非宜。

白話文:

張介賓在《新方八陣》中所記載的治療方法,適用於水液不足而火氣旺盛的情況。脈象表現為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症狀為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如果大便溏洩,則不適合採用此方法。

石膏(三五錢),熟地(三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一錢半),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

白話文:

生石膏(三到五錢),熟地(三到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一錢半),水一碗半,煎到藥液剩七分,溫服或冷服。

玉女煎方熟地膝,麥冬知母石膏集。(此寓補陰於清火之中。瀉黃散防風,欲其火從上散;此用牛膝,欲其火從下達。)水虧火盛脈浮洪,(《脈訣》:「浮洪為虛火,浮滑為痰熱。」)煩熱渴干徵效必。頭痛牙疼失血餘,少陰不足陽明實。(失血之餘,雖有煩熱渴乾等證,總由陰虛火亢,治之必須滋其陰氣;若虛甚者,加人參尤妙。此方治少陰陰虛、陽明火盛之法;若少陰陽虛、陽明胃實,當用附子瀉心湯

白話文:

玉女煎方的組成是熟地、膝、麥冬、知母、石膏。這個方子是用滋陰來清火的。瀉黃散用防風,要火通過上方散出;而玉女煎方用牛膝,是要將火從下方清除掉。水液虧損、火熱旺盛,脈象浮洪。(《脈訣》中說:「脈象浮洪是虛火,脈象浮滑是痰熱。」)煩熱、口渴、口乾,這些症狀一定很明顯。頭痛、牙痛是失血過多留下的,是少陰虛,陽明實證。(失血過多後,即使有煩熱、口渴、口乾等症狀,總是由陰虛火旺引起的,治療時必須滋養陰氣;如果陰虛很嚴重,再加點人參效果會更好。此方治療少陰陰虛、陽明火盛的方法;如果少陰陽虛、陽明胃實,應該用附子瀉心湯。)

)若然大便泄而溏,此劑非宜臨證悉。

3. 大承氣湯

治傷寒陽明腑證,熱邪入里,胃實不大便,潮熱譫語,自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痞滿燥實堅全具;雜病三焦大熱,脈沉實滑數者;及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結痛,口乾舌燥者;亦治陽明剛痙,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齘齒。

白話文:

治療傷寒陽明腑證,熱邪進入體內,胃中實熱,大便不通,發熱汗出,神志不清,說話胡言亂語,自汗而出,不畏寒,反而怕熱,胃脘痞滿,燥實堅硬,諸證俱全;雜病三焦大熱,脈象沉實滑數的;以及少陰病,自利清水,顏色很青,心下部位疼痛,口乾舌燥的;也能治療陽明剛痙,胸滿口噤,臥不安席,腳攣急,一定會咬牙切齒。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半斤炙),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以水一斗,先煮樸、實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止後服。大承氣湯用芒硝,枳實大黃厚朴饒。(大黃治大實,芒硝治大燥大堅,二味治有形血藥;厚朴治大滿,枳實治痞,二味治無形氣藥。蓋腸胃燥實,氣必不通。

白話文:

大黃(四兩,用酒洗過),厚朴(半斤,烤過),枳實(五枚,烤過),芒硝(三合),用一斗水,先煮厚朴、枳實,取五升,去除渣滓,加入大黃,煮取二升,去除渣滓,加入芒硝,再用小火煮沸一兩次,分次回溫服下。服後有排便現象,停止服用。大承氣湯中用的芒硝、枳實、大黃、厚朴分量較多。(大黃治療大實證,芒硝治療大燥、大堅證,這兩種藥治療有形血藥;厚朴治療大滿證,枳實治療痞證,這兩種藥治療無形氣藥。因為腸胃燥實,氣必定不通。

故攻積之劑,必用氣分之藥。其煎法先煮枳、樸,次納大黃,再入芒硝,取生則氣銳而先行,熟則氣純而和緩。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後枳、樸除其痞滿,俾燥屎去,地道通,則陰氣上承,故方名曰「承氣」。)救陰瀉熱功偏擅,急下陽明有七條。(《傷寒論·陽明篇》中雲急下之者,共有七條,當知奪陰者芒硝,而通陰者亦芒硝,故仲景既有下多亡陰之大戒,而復著急下存陰之活法。蓋陽明燥結日久,腎中真水為熱邪吸引,告竭甚急,急瀉其熱,正以急救其陰也。

白話文:

為了攻破積聚,必須使用作用於氣分的藥物。其煎煮方法是先煮枳實和厚朴,然後加入大黃,再放入芒硝。取生藥則氣味濃烈而先行,取熟藥則氣味純正而柔和緩和。仲景想讓芒硝先化解燥屎,大黃繼續通暢腸道,然後枳實和厚朴去除其痞滿,讓燥屎排出,腸道通暢,則陰氣上升,所以方名為「承氣」。救陰瀉熱的功效特別擅長,急下陽明的方子有七條。(《傷寒論·陽明篇》中提到急下的方子,共有七條,要知道奪陰的是芒硝,而通陰的也是芒硝,所以仲景既有下多亡陰的大戒,又著急下存陰的活法。蓋陽明燥結日久,腎中真水被熱邪吸引,告竭甚急,急瀉其熱,正以急救其陰也。

)痞滿燥實堅潮熱,(此用承氣之要訣。胸悶不食為痞,胸腹膨脹為滿,大便乾結為燥,腹滿痛不大便為實,按之石硬為堅,日晡發熱為潮熱。)雜病傷寒通治療。(有是證則用是方,為千古心法。)熱利清水口乾燥,(凡口乾舌燥,皆當作熱治。下利而用硝、黃,是通因通用法。

白話文:

)胸悶煩不食為痞,胸腹膨脹為滿,大便乾結為燥,腹滿疼痛而不大便為實,按下去像石頭一樣堅硬為堅,下午或傍晚開始發燒為潮熱。)雜病和傷寒病通用的治療方法。(有這樣的證狀就用這樣的方子,這是一個千古不變的醫學法則。)發燒、大便次數多、口舌乾燥,(凡是口乾舌燥的,都應該用熱症的方法來治療。因為大便次數多而用硝、黃,這是根據病因和症狀而使用的通用方法。)

)剛痙腳攣齘齒要。(陽明之脈,下行至足,上入齒中。腳攣齘齒,是陽明邪火極盛,加以胸滿口噤,熱邪充斥三焦矣。《靈樞》謂「熱而痙者死」,而仲景云「可與此湯」,乃死裡求生之法。陰氣不盡為陽熱所劫,因而得生者多矣。)病須過經乃可下,(病至七八日為過經)下之若早語昏囂。

白話文:

)只要是肢體強直抽搐、腳攣縮、牙齒咬緊的昏迷病人,這個處方即可救治。(陽明經的脈絡,向下延伸到腳,向上進入牙齒裡面。腳攣縮、牙齒咬緊是陽明經邪熱極盛,加上胸部脹滿、嘴巴緊閉的徵象,熱邪佈滿三焦。在《靈樞》的記載中,提到「熱而痙攣的人會死」,而仲景卻說「可以給予這個湯藥」,這是從瀕死之際尋求生機的方法。人體的陰氣只要沒有完全被陽熱所侵襲,因此而得以存活的人很多。)必須等病症過經後,纔可以用藥來治療。(病症持續到七、八天後即已過經)如果太早用藥,病人會出現神智昏迷的情況。

(下早則引邪入里,語言昏亂。)承氣原為燥屎設,燥屎之證當詳標,汗出譫語(陽明本自汗出,加以譫語,胃中燥結矣。)不能食,(腸胃實極,故穀食全不能入。)喘冒不臥舌乾焦,(下既不通,必反上逆而為喘冒不得臥,舌乾焦黑,土燥水竭也。)脈滑數(為有宿食)而轉矢氣,(「矢氣」,屁氣也,燥糞下攻之徵。

白話文:

(若大早服下承氣湯,則會引邪氣侵入裡部,言語錯亂不清。)承氣湯原本是為治療燥屎而設,燥屎的症狀應該詳細標明,如果患者汗出不止且胡言亂語。(陽明經原本就容易出汗,再加上胡言亂語,說明胃裡燥熱結滯。)不能吃東西。(腸胃內實熱極盛,所以食物完全不能進入。)喘息冒汗,不能平躺,舌頭乾燥焦黑。(下焦不通暢,必然會反過來逆行而成為喘息冒汗,不能平躺,舌頭乾燥焦黑,說明土燥水竭。)脈搏滑數(說明有宿食)並且放屁。(「矢氣」,就是屁氣,是燥糞下攻的徵兆。

)此皆承氣湯宜調。(以上為用承氣之法)惡寒(病在表)嘔噦(病在上焦)俱禁用,直視喘高命不牢。(直視喘高,陽氣欲脫,雖不大便,下之必死。戒之!)

白話文:

以上內容都是承氣湯應該配合調整的情況。(以上為使用承氣湯的方法)畏寒(病症在體表)、嘔吐呃逆(病症在上焦)情況都禁用,瞳孔放大、呼吸急促的人,若用此藥,必死無疑。(瞳孔放大、呼吸急促,陽氣將要消散,縱然沒有大便,用此藥也必死無疑。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