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澹翁醫案》~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卷二

但因向來出汗過多,正氣虛弱,而數日前,參耆疊進,壅塞胃口,舌色深黃,此時攻補兩難,乃用十味溫膽湯去五味子,加鬱金、元胡。左脅堅硬始化,而腎囊紅腫,延及至莖。予初切囑外科,只宜調養胃氣為主。

周婦人,產後月餘,感寒,頭痛身痛皆備,投以羌、獨、芎、蘇,三服。除前症不解,反增嘔吐,呃逆,錯語神昏。細審之曰:太陽病,服太陽藥不效,必有故。詢床側老嫗曰:生養時去血過多乎?曰然。連日尚有血下乎?曰:從前已淨,連日復下些許。因立案云:汗因血奪,寒氣無從泄越。

非養血,則脈之澀弱者不活;非辛溫,則血之凝泣者不流。因用羌、蘇、陳、半、乾薑、當歸,一服,汗如注而解。

曹婦,產後,左脅硬脹,濁氣上衝,痰喘氣急,九日不得平臥,漸至腹大如鼓,四肢浮腫,前服過補劑,繼用攻伐降氣,漸至昏沉。用回生丹一丸,分作四服,以沉香膽星湯下。連下六七十次,諸症悉平。

陳家集林舒言令弟上國之內,產後重恙,招往診病。因產後惡露未盡,生男數日而殤,以致氣逆惡留,腹大如孕,手肢青腫,飲食不進,終夜坐起,煩躁不寧,小便不通。數日前,溏糞一二遍,諸醫有慮其脾泄,用四君五苓,加土炒當歸不效。因立案云:產後,汙敗不行,始於衝任,流於隧道,以致脅痛肢腫,沖胃阻食,所喜未傷心肺,尚屬可治。方用鬱金、延胡、歸尾、沉香、澤蘭、香附、砂仁,和入回生丹。

連進二服,燈後二便俱通,左脅脹痛消軟,調理五日而安。

李書彝令正,患小便不通,投入正散不效,詢知頭痛鼻塞,因用前胡、防風、半夏、細辛之劑不效。午刻復召,診其脈,左寸關沉弦而細,右寸微洪,及驗舌,色白如粉刺,始知厥陰家寒與氣凝,而昨昔之制軍,尚欠斟酌也。方用乾薑、吳萸、桂枝、細辛、鬱金、元胡、通草、麝香、沉香。

雖夜間稍通,而腹大氣逆,嘔吐噁心,輾轉煩躁,舉室驚慌。次早診其脈,右寸浮洪而數,左寸關沉細如無,因以左金丸服之。嘔止,因連進二錢四分,至晚通利如注。

楊姓婦人,感冒時邪,適當經到,去血甚多,血沒於初。七日服他醫之藥,自頂至足,大汗淋漓,神昏譫語,直視搖頭,肉瞤筋惕。予按經水當期而到因客熱動血,大損其榮,與不當期而到,及方到而忽止,列於血室條者,大有間別。其客邪混於三焦者,固已隨血而去,乃因榮液虧虛,陰陽未復,此時若給以漿粥,兼進和榮養血之劑,一二日可愈。醫者不察,仍用時邪通套之劑,以致汗出不止,復傷其衛,《內經》謂血奪忌汗之是矣。

乃投以棗仁三錢,佐以麥冬、五味、遠志、歸、地之品,二服人事俱清,瞤惕皆止。詢其年三十六歲,幸體強血富,而獲效耳。

白話文:

[卷二]

一位病人因長期出汗過多,導致正氣虛弱。數日前服用參、耆等補藥,反而壅塞胃口,舌苔深黃。此時進退兩難,於是使用了十味溫膽湯去五味子,並加入鬱金、元胡。病人左脅部堅硬,腎囊紅腫,並蔓延至陰莖。我最初建議諮詢外科醫生,但主要還是要調理胃氣。

一位產後一個多月的婦女,受寒後頭痛、全身疼痛,我用羌活、獨活、川芎、蘇葉等藥物治療,服用三次。之前的症狀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嘔吐、呃逆、神志不清等症狀。仔細診察後,判斷這是太陽病,但服用太陽經的藥物無效,其中必有原因。詢問產婦身邊的老人得知,生產時失血過多。連日來是否還有出血?答曰:之前已停止,但近日又少量出血。因此判斷:汗出是因為失血過多,寒邪無法排出。

如果不補血,脈象就會澀弱無力;如果不服用辛溫藥物,血液就會凝滯不通。於是使用羌活、蘇葉、陳皮、半夏、乾薑、當歸,一劑藥後,汗出如注,症狀痊癒。

一位產後婦女,左脅部硬脹,濁氣上衝,痰喘氣急,九天都無法平躺,腹部漸漸腫大如鼓,四肢浮腫。之前服用過補藥,後來又使用了攻伐降氣的藥物,病情越來越昏沉。我用回生丹一丸,分四次服用,用沉香膽星湯送服。連續服用六七十次後,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陳家集林舒言的弟弟,在國都內產後患重病,我前往診治。產後惡露未盡,生下的男嬰數日後夭折,導致氣逆,腹部腫大如孕婦,手腳青腫,飲食不進,整夜坐立不安,煩躁不安,小便不通。數日前,大便溏瀉一兩次,其他醫生擔心脾胃泄瀉,使用四君子湯、五苓散,並加入炒當歸,但無效。我分析認為:產後,惡露不行,始於衝任二脈,影響到身體其他部位,導致脅痛肢腫,胃氣阻滯,影響飲食,所幸尚未傷及心肺,尚屬可治。於是處方鬱金、延胡索、當歸尾、沉香、澤蘭、香附、砂仁,並加入回生丹。

服用兩劑後,大便和小便都通暢了,左脅脹痛也減輕,調理五天後痊癒。

李書彝令正小便不通,服用正散無效。詢問得知,他頭痛鼻塞,於是使用前胡、防風、半夏、細辛等藥物,但仍然無效。午時再次診脈,發現左寸關脈沉弦細弱,右寸脈微洪,舌苔白如粉刺,判斷是厥陰經寒邪凝滯,之前的治療方法欠妥。於是使用乾薑、吳茱萸、桂枝、細辛、鬱金、延胡索、通草、麝香、沉香。

雖然晚上小便略通,但腹部腫大,氣逆,嘔吐噁心,輾轉難眠,家中人都很著急。第二天早上再次診脈,右寸脈浮洪而數,左寸關脈沉細如無,於是使用左金丸。嘔吐停止後,連續服用二錢四分,晚上小便通利如注。

一位楊姓婦女,感冒時正值經期,月經量很多,月經來潮後就停止了。她服用其他醫生開的藥七天,渾身大汗淋漓,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直視前方,搖頭晃腦,肌肉抽搐。我認為,經期來潮時,由於外感邪熱導致出血過多,損傷了身體的精氣,這與非經期出血,或經期來潮後突然停止,是不同的。外感邪氣混雜在三焦,已經隨著血排出去了,但是因為津液虧虛,陰陽失衡,此時如果服用漿粥等流食,再配合滋養血液的藥物,一兩天就能痊癒。其他醫生沒有察覺,仍然使用治療外感邪氣的藥物,導致汗出不止,進一步損傷衛氣,《內經》說失血後忌諱出汗,正是這個道理。

於是處方棗仁三錢,輔以麥冬、五味子、遠志、當歸、生地等藥物,服用兩劑後,神志清醒,抽搐停止。詢問得知她36歲,幸虧身體強壯,血液充足,才能收到如此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