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澹翁醫案》~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卷三

和勻,熬成膏,用瓦甕貯固,置井中去火氣,每日早晚服(八錢),送下。

治肝氣酒毒傷胃,時發痛極。方擬四七二陳湯加

川鬱金,白豆蔻仁,石菖蒲,遠志肉,當歸身,陳佛手引(六分)

治左脅脹痛,咽噎氣閉,常吐寒痰,遍體動掉不寧。

大厚朴,黑蘇子,廣陳皮,白茯苓,製半夏,公丁香,白檀香,紫口蛤粉,海浮石,杜橘葉

又方臺烏藥,白檀香,大白芍,枳殼,大厚朴,廣陳皮,公丁香,淨棗仁,海浮石,引同前

治肺癰,不論初起已成丸方。

柘黃,百齒霜(即梳上頭垢)各等分,蜜丸如桐子大,每早晚隨後服之

又肺癰方

當歸全(一兩),嫩黃耆(二兩),金銀花(三兩),粉甘草(五錢)

白水煎,時時代茶飲之。

又肺癰方

合觀樹白皮,甜桔梗,嫩黃耆,肥玉竹,當歸身,天粉花,川貝母,淨銀花,生苡米,引用鮮六穀根。

又肺癰方

肥知母,大貝母,大麥冬,明天冬,粉甘草,甜桔梗,加瓜蔞皮,枯黃芩,化橘紅,淨銀花,引用鮮蕺(二錢)

治產後轉脬,小便不禁,精神倦怠,不思飲食,腹痛脹,寸關脈浮而芤,症系小腸癰。

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熟地,當歸,白芍,白芨,續斷,桑螵蛸,引用豶豬腰。

服三帖,出膿血一小盆。

又加益智仁,甜瓜仁,又加粉丹皮,肥玉竹,煎濃淨加合歡樹皮

又丸方

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大熟地,當歸,白芍,益智仁,白芨,桑皮,桑螵蛸,珍珠,白蠟,豶豬腰煨爛,杵和丸。

治大腸癰丸方

大熟地,乾山藥,白茯神,熟洋參,五味子,甘草,川續斷,牡蠣粉,芡實,金櫻子,蜜蠟,豶豬腰,煨爛杵丸。

治風熱鬱於皮毛,蘊若厲風,搔癢滲水。

細生地,當歸全,赤芍,粉丹皮,淨連翹,明天麻,威靈仙,川獨活,蒼耳子,車前子,白蘚皮,加全蠍,白花蛇,地膚子,五加皮,大胡麻

治赤遊丹屢效

川黃連(一錢),枯黃芩(二錢),川黃柏(二錢),寒水石(二錢),青黛(一錢五分)

共為末,用芭蕉葉(搗汁),苧麻根(搗汁),剪刀草(搗汁),和前末,敷患處。

治楊梅瘡無論初起已潰。

生大黃,陳槐蕊(各等分)

為末,水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四錢,土茯苓湯下。

又方解毒紫金丹

鮮紅內消(即鮮何首烏),陳槐蕊,煅石膏,石決明,大劈砂,敗龜板,大生地,牛蒡子,大貝母,淨銀花,土茯苓

治小兒暑痢,腹痛泄瀉等症。

大厚朴(二兩),香薷(二兩),白扁豆(二兩),赤茯苓(四兩),製半夏(八兩),廣陳皮(二兩),焦查肉(二兩),神麯(二兩),麥芽(二兩),飛滑石(二兩),生甘草(一兩),藿香(二兩),砂仁(四兩)

丸如彈子大,重(一錢六分),白滾水下。

白話文:

[卷三]

將藥材混合均勻,熬製成膏狀,用瓦罐盛裝密封,放置井中以降低藥膏溫度,每天早晚服用八錢,送服藥物。

治療肝氣與酒毒損傷胃部,時常發作疼痛劇烈。處方為四七二陳湯加川鬱金、白豆蔻仁、石菖蒲、遠志肉、當歸身、陳佛手(六分)。

治療左脅脹痛、咽喉阻塞、氣息閉塞、經常嘔吐寒痰、全身顫抖不安。處方為大厚朴、黑蘇子、廣陳皮、白茯苓、製半夏、公丁香、白檀香、紫口蛤粉、海浮石、杜橘葉。

另一個處方為臺烏藥、白檀香、大白芍、枳殼、大厚朴、廣陳皮、公丁香、淨棗仁、海浮石,引藥同前。

治療肺癰,無論是初期或已成形均可使用此方。處方為柘黃、百齒霜(即梳子上頭垢)等量混合,製成蜜丸,如桐子般大小,每天早晚飯後服用。

另一個肺癰處方:當歸全(一兩)、嫩黃耆(二兩)、金銀花(三兩)、粉甘草(五錢),白水煎煮,隨時當茶飲用。

另一個肺癰處方:合觀樹白皮、甜桔梗、嫩黃耆、肥玉竹、當歸身、天粉花、川貝母、淨銀花、生苡米,以鮮六穀根煎煮服用。

另一個肺癰處方:肥知母、大貝母、大麥冬、明天冬、粉甘草、甜桔梗、加瓜蔞皮、枯黃芩、化橘紅、淨銀花,以鮮蕺(二錢)煎煮服用。

治療產後膀胱下垂,小便失禁,精神倦怠,不想吃東西,腹部疼痛脹滿,寸關脈浮而虛弱,症狀系小腸癰。處方為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熟地、當歸、白芍、白芨、續斷、桑螵蛸,以豬腰子煎煮服用。

服用三帖藥後,排出膿血一小盆。之後再加入益智仁、甜瓜仁,又加入粉丹皮、肥玉竹,煎煮濃縮後加入合歡樹皮。

另一個丸劑處方: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大熟地、當歸、白芍、益智仁、白芨、桑皮、桑螵蛸、珍珠、白蠟,將豬腰子煨爛,搗碎混合製成丸劑。

治療大腸癰的丸劑處方:大熟地、乾山藥、白茯神、熟洋參、五味子、甘草、川續斷、牡蠣粉、芡實、金櫻子、蜜蠟、豬腰子,煨爛搗碎製成丸劑。

治療風熱鬱積於皮膚毛髮,如同厲風一樣,奇癢難耐並滲出水液。處方為細生地、當歸全、赤芍、粉丹皮、淨連翹、明天麻、威靈仙、川獨活、蒼耳子、車前子、白蘚皮,再加入全蠍、白花蛇、地膚子、五加皮、大胡麻。

治療遊走性丹毒,屢試屢效:川黃連(一錢)、枯黃芩(二錢)、川黃柏(二錢)、寒水石(二錢)、青黛(一錢五分),研磨成粉末,用芭蕉葉汁、苧麻根汁、剪刀草汁混合藥末,敷於患處。

治療楊梅瘡,無論是初期還是潰爛均可使用此方。生大黃、陳槐蕊(等量),研磨成粉末,製成水飛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三四錢,用土茯苓湯送服。

另一個解毒紫金丹處方:鮮紅內消(即鮮何首烏)、陳槐蕊、煅石膏、石決明、大劈砂、敗龜板、大生地、牛蒡子、大貝母、淨銀花、土茯苓。

治療小兒暑熱引起的痢疾,腹痛腹瀉等症狀。大厚朴(二兩)、香薷(二兩)、白扁豆(二兩)、赤茯苓(四兩)、製半夏(八兩)、廣陳皮(二兩)、焦查肉(二兩)、神麴(二兩)、麥芽(二兩)、飛滑石(二兩)、生甘草(一兩)、藿香(二兩)、砂仁(四兩),製成如彈子般大小的丸劑,每丸重一錢六分,用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