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澹翁醫案》~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卷二

蔣姓婦人,產後汙濁不行,又因氣鬱相觸,臍上人骨下,大如兩拳,按之堅如石,四圍充滿,較之十月懷胎者而倍大。蓋懷孕只腹大,而胸口不高。諸醫以調氣活血之藥,投之不效。因用回生丹四丸,一丸分作三服,當其肺氣喘逆,則配以疏肺之藥,肝氣衝逆,則兼用伐肝之品。三日後,胸前之堅者軟,少腹及兩脅之膨者亦消。

其人始能起坐,猶以似八月懷胎之腹,忽添心慌意亂,汗出脈軟,惡露少下,而大便無度,只得暫停攻伐,以八珍加沉香、木香固其正。三五日後,神氣稍旺,又復以通逐而小其劑,初時只有濁物從二便出,至此始得濁氣流通,漸消如三月之腹。又忽添少腹虛痛,小便不禁,竟似胞門大開之象,非峻補無以收功,又恐腹中餘剩之堅,得補而固,甚為棘手。因與家傳胎產金丹十丸贈之,令其每日服半丸,以黃絲綿湯送之。

越半月,而神旺腹消,溲便如常矣。

有某姓氏,患心漏二十年,當胸數竅出血,屢訪名醫,皆云不治。後形神枯瘁,又疾苦腰,行則傴僂。韓子溫授以後方,服之月餘,腰屈復伸,小漏亦愈,且精神倍增。後有吏吳汝弼亦患是疾,服此亦愈,莫知其所以然。

治心漏並腰痛方

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鹽花

上藥為末,棗肉為丸,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

畢舜琴之侄患腹痛,醫至三四月不效,已肉消骨離立矣。有鄉人傳單方,用楝樹根為末,和紅糖食之,下蟲數百條。查《本草綱目》、《夷堅志》載:消渴症,蟲耗精液,用楝樹根皮濃煎,加麝香少許。

家傳類方

疥瘡方

大楓子,真川椒,水銀,松蘿茶葉,油胡桃,潮腦,油燭

治羊癇風,先用末藥。

白牽牛(生熟各半),檳榔,南木葉(不見火),茵陳,豬牙皂(火煨勿令焦)

研末和勻,大人三錢,小兒一錢五分,清晨冷茶送下,瀉出痰如皮鞋線之狀,然後用藥除根。

天麻,川芎(各酒洗),天南星(薑汁浸),秦艽,當歸,茯苓,白殭蠶(炒),白朮(極白)

生薑汁打神麯糊丸,黍米大,硃砂為衣,每服七十丸,食遠白湯下,忌牛、羊、雞、犬、魚、蝦、諸血發物。

又琥珀壽星丹

琥珀,硃砂,牛黃,犀角,柏子仁,棗仁,冰片,南星

先以白礬煮數沸,曬乾,次掘地一尺五寸許,用炭火燒紅,掃淨,以南星放下,用好酒二斤澆之。盆蓋泥壅,經宿取出,焙乾,同前藥為末,薑汁同豬心血打糊為丸,綠豆大,每服六十丸,晚同燈心湯下。

腸風下血方

用米點滷豆腐漿,入好醋少許,和勻,每空心服一碗。

定喘實表散

黃耆,前胡,茯苓,甘草,杏仁,人參,陳皮,蘇子,丹皮,桔梗,麻黃根,川貝母

腹痛,以千里馬烘熱熨之。

牙舌爛痛,因營實薔薇根煮湯漱口。

白話文:

[卷二]

一位蔣姓婦人產後惡露不淨,又因鬱悶傷神,導致臍上、肋骨下方的腹部腫脹,腫塊如同兩個拳頭般大小,堅硬如石,周圍也充滿了腫脹的組織,比懷孕十個月還要大上一倍。懷孕時只見腹部膨大,胸部卻不會隆起。許多醫生都用調氣活血的藥物治療,但都無效。於是,她服用回生丹,每次四丸,分三次服用。如果出現肺氣喘逆,則配合疏通肺氣的藥物;如果肝氣上逆,則加入瀉肝的藥物。三日後,胸前堅硬的腫塊軟化了,下腹部和兩脅的腫脹也消退了。

婦人終於可以坐起來了,但腹部仍像懷孕八個月般大小,又突然出現心慌意亂、出汗、脈搏微弱、惡露減少、大便失禁的症狀。因此,只能暫時停止攻邪的治療,改用八珍湯加沉香、木香來固護元氣。三五天后,精神氣色稍有好轉,便再次使用通利之藥,但劑量減少。起初只有濁物從大小便排出,此時濁氣才開始流通,腹部腫脹逐漸消退,最後像懷孕三月般大小。又突然出現下腹部虛痛、尿失禁的症狀,好像子宮口大開一樣,必須峻補才能收效,但又擔心腹中殘餘的堅硬腫塊因補藥而加固,十分棘手。於是,給她服用家傳胎產金丹十丸,每日服半丸,用黃絲綿湯送服。

半個月後,婦人精神旺盛,腹部消腫,大小便恢復正常。

某姓男子患心漏二十年,胸前有多個孔洞出血,曾多次求醫名醫,都被診斷為不治之症。後來,他形銷骨立,而且腰痛難忍,走路時腰背彎曲。韓子溫給了他一方藥,服藥一個多月後,腰背挺直,心漏也痊癒了,精神也大增。後來吏員吳汝弼也患同樣的疾病,服用此方也痊癒了,其效用令人驚奇。

治心漏並腰痛方

鹿茸(去毛,酥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鹽花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棗肉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酒送服。

畢舜琴的侄子患腹痛,經醫師治療三四月無效,已經瘦得皮包骨了。一位鄉人傳授了一個單方,用楝樹根研磨成粉末,和紅糖一起服用,排出了數百條蟲子。查閱《本草綱目》、《夷堅志》記載:消渴症是由於蟲子消耗精液所致,可用楝樹根皮濃煎,加入少量麝香。

家傳類方

疥瘡方:大楓子、真川椒、水銀、松蘿茶葉、油胡桃、潮腦、油燭

治羊癇風,先用末藥:白牽牛(生熟各半)、檳榔、南木葉(不見火)、茵陳、豬牙皂(火煨勿令焦)

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成人服用三錢,兒童服用一錢五分,清晨用冷茶送服,瀉出像皮鞋線一樣的痰液,然後再用藥物根治。

天麻、川芎(各酒洗)、天南星(薑汁浸)、秦艽、當歸、茯苓、白殭蠶(炒)、白朮(極白)

用生薑汁調製神麴糊做成藥丸,大小如黍米,用硃砂做外衣,每次服用七十丸,飯後用白湯送服,忌食牛、羊、雞、犬、魚、蝦及一切發物。

琥珀壽星丹:琥珀、硃砂、牛黃、犀角、柏子仁、棗仁、冰片、南星

先用白礬煮沸數次,曬乾。然後挖地一尺五寸深,用炭火燒紅,掃淨,放入南星,用好酒二斤澆灌。用盆蓋住,並用泥土封住,過夜取出,焙乾,與其他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薑汁和豬心血調製成糊狀做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六十丸,晚上用燈心湯送服。

腸風下血方:用米點滷豆腐漿,加入少量好醋,混合均勻,每次空腹服用一碗。

定喘實表散:黃耆、前胡、茯苓、甘草、杏仁、人參、陳皮、蘇子、丹皮、桔梗、麻黃根、川貝母

腹痛,用千里馬烘熱後熨敷。

牙舌潰爛疼痛,用薔薇根煮湯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