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葉莊醫案》~ 卷一 (8)
卷一 (8)
1. 虛勞
九蒸於潛術,人參,茯神,歸身,白芍,棗仁,廣皮,炙甘草
當夏四月,陽氣大升,體中陰弱失守,每有吐衄神煩,已交夏至,陰欲來復。進甘藥,所謂下損不得犯胃也。
熟地黃,茯神,芡實,山藥,蓮肉,甘草
絡脈空隙,氣必遊行作痛,最慮春末夏初,地中陽氣上升,血從氣溢,趁此綢繆,當填精益髓。蓋陰虛咳嗽,是他臟累及於肺,若以清涼治肺,必然胃傷食減,立成虛損。蒙其害者累之。
海參膠,麋角膠,淮山藥,山萸肉,芡實,茯神,北五味,湖蓮肉,金櫻膏,水煮熟地黃
失血以來,氣從少腹上衝,即咳逆坐起不得寐,乃腎虛不司攝納,衝脈上升而然。夫衝脈即血海,男子藏精,女子系胎。今精氣內空,血獨升舉,食入瘕泄,火土交憊。時師每以清涼治肺治咳,不過通套而已,非論病也。
紫胡桃霜,人參,茯苓,淡骨脂,紫石英,鹿鞭子
溫邪未得清理,食葷太早,蘊熱攻絡,咳嗽失血,必薄滋味,乃效。
茅花,地骨皮,桑葉,茯苓,苡米仁,百合,大沙參,生甘草
嗽血三年,咽痛聲嘶,腹大便溏,是清寒治嗽太過,嗽仍不減,胃傷陰耗,陽乃獨升。
甜北沙參,生扁豆,茯苓,苡米仁,生藥,炒芡實
額准痛,齒縫出血,口苦舌乾盜汗,或表散,或飲酒,更助陽泄,愈加不安。皆陰虛陽浮,當以靜藥益陰和陽。
熟地,龜版,秋石,茯苓,牛膝,萸肉,阿膠,五味
桑堪辛熱,肺胃受灼,每交夏四月,陽氣上升,遂致失血。以甘涼清肅,忌食厚味可愈。
川貝母,地骨皮,花粉,肥知母,苡米仁,生甘草
少年腸紅,陰氣走泄,咳嗽吐痰,食仍進而聲嘶,氣促走動若喘,且口乾咽燥,飲水渴不解,明系陰不上承矣。
六味湯中加入,炒桃仁,當歸鬚
中年失血兩日,陡然舌強無聲,四肢麻木,身痿足熱。此水枯木火化風,腎肝之病,靜養方可向愈。
生地,麥冬,阿膠,天冬,川石斛,龜版
寢食如常,自上年失血之後,巔頂及周身肌膚,發疥瘰搔癢,春發冬瘥,以和血平調方。
三角胡麻,制何首烏,金銀花,桑葉,浙甘菊,炒黑杞子,紅棗肉為丸
胃減,吐血後早晨面腫,晡暮跗腫,氣分乃弱,且理陽明。
生黃耆,苡米仁,生甘草,生扁豆,茯苓
久咳痰帶血絲,納穀已減,絡熱胃損,最要戒酒辛辣,甘寒不傷胃者宜之。
青甘蔗汁,麥冬,玉竹,沙參,知母,川貝母
春季痰嗽帶血,交冬血大吐,頭痛口糜,是陽不收藏,當填鎮。
熟地炭,萸肉炭,牛膝炭,五味,茯苓,青鉛
失血五年,今夏秋發作最重,脈左澀右弦,沖氣逆則咳甚,天明汗泄,議用柔劑陽藥以治下。病者四十三歲
紫胡桃肉,茯苓,五味子,炒黑枸杞子,沙苑蒺藜,芡實,紫石英,石殼湖蓮
白話文:
虛勞
九蒸湯的藥方,包括人參、茯苓、當歸、白芍、酸棗仁、廣皮、炙甘草。
夏天四月,陽氣上升旺盛,體內陰氣虛弱失守,常出現吐血、鼻出血、心煩等症狀。到了夏至,陰氣將要恢復。此時應服用滋補的藥物,避免傷及脾胃。
另一個藥方,包括熟地黃、茯苓、芡實、山藥、蓮子、甘草。
經絡空虛,氣血運行不暢就會疼痛。最擔心的是春末夏初,地氣上升,血隨氣外溢,所以要及時調理,滋補精髓。陰虛咳嗽,是其他臟腑病變累及肺部,如果用寒涼藥物治療肺,必然會傷及脾胃,導致虛損,後果嚴重。
另一個藥方,包括海參膠、鹿角膠、淮山藥、山茱萸肉、芡實、茯苓、北五味子、蓮子肉、金櫻子膏、水煮熟地黃。
失血之後,氣血從小腹上衝,導致咳嗽、嘔逆、坐臥不安、失眠,這是腎虛不能攝納,衝脈氣血上逆所致。衝脈是血海,男子藏精,女子系胎。現在精氣虧虛,血獨自上衝,飲食不消化,脾胃功能衰弱。有些醫生常用寒涼藥物治療肺咳,只是套用通法,並非針對病情。
另一個藥方,包括紫河車(胎盤)、人參、茯苓、肉豆蔻、紫石英、鹿茸。
外感溫邪未除,過早食用肥甘厚味,導致蘊熱攻絡,出現咳嗽、失血等症狀,必須飲食清淡,才能有效。
另一個藥方,包括茅根、地骨皮、桑葉、茯苓、薏苡仁、百合、大沙參、生甘草。
咳嗽咳血三年,咽喉疼痛、聲音嘶啞、腹部脹大、大便稀溏,這是因為寒涼治療咳嗽過度,導致胃陰耗損,陽氣獨盛。
另一個藥方,包括甜北沙參、生扁豆、茯苓、薏苡仁、生地黃、炒芡實。
額頭和牙齦疼痛,牙縫出血,口苦舌乾、盜汗,可能是外感風寒,或飲酒助陽傷陰,導致病情加重。這都是陰虛陽亢,應該服用滋陰和陽的藥物。
另一個藥方,包括熟地黃、龜板、牡蠣、茯苓、牛膝、山茱萸肉、阿膠、五味子。
桑葉性味辛熱,服用後會灼傷肺胃,每到夏四月陽氣上升時,就會導致失血。用甘涼清肅的藥物治療,忌食肥甘厚味即可痊癒。
另一個藥方,包括川貝母、地骨皮、花粉、知母、薏苡仁、生甘草。
少年時期腸道出血,陰氣外泄,咳嗽、咳痰,飲食正常但聲音嘶啞,氣促、活動時喘息,口乾咽燥,飲水也不能解渴,說明陰液不能上承。
六味地黃丸中加入炒桃仁、當歸尾。
中年人失血兩天,突然舌頭僵硬不能說話,四肢麻木,身體軟弱,腳心發熱。這是陰液枯竭,肝腎虧虛,風火上炎,靜養才能康復。
另一個藥方,包括生地黃、麥冬、阿膠、天冬、石斛、龜板。
飲食正常,從去年失血後,頭頂和全身皮膚長疥瘡、瘰癧,奇癢難忍,春天發作,冬天好轉,需用和血調經的藥方。
另一個藥方,包括黑芝麻、制何首烏、金銀花、桑葉、野菊花、炒黑枸杞子、紅棗,製成丸劑。
胃脹,吐血後早晨面部腫脹,傍晚腳踝腫脹,氣虛,應調理陽明經。
另一個藥方,包括生黃耆、薏苡仁、生甘草、生扁豆、茯苓。
久咳,痰中帶血絲,食慾減退,絡脈有熱,胃受損傷,最重要的是戒酒戒辛辣食物,服用甘寒不傷胃的藥物。
另一個藥方,包括甘蔗汁、麥冬、玉竹、沙參、知母、川貝母。
春季咳嗽咳血,冬天大量吐血,頭痛、口腔潰瘍,這是陽氣不能收斂,應滋陰鎮靜。
另一個藥方,包括熟地黃炭、山茱萸肉炭、牛膝炭、五味子、茯苓、鉛丹。
失血五年,今夏秋發作最嚴重,脈象左邊沉澀,右邊弦數,衝氣逆上導致咳嗽加重,早晨出汗,宜用柔肝益腎的藥物治療。患者43歲。
另一個藥方,包括紫河車、茯苓、五味子、炒黑枸杞子、沙苑子、芡實、紫石英、蓮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