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

《掃葉莊醫案》~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虛勞

誦讀心煩,陽易動,陰不能守,血隨氣升,所喜胃旺,苟能安閒保養,經年不發。其脈絡日固,藥以壯水制火為主。

熟地黃,山藥,建蓮肉,大麥冬,龜版,山萸肉,五味子,茯苓,遠志肉,川石斛,膏和為丸

勞力絡動失血,脈大寸搏,能食咳嗆,用甘藥養肺胃之陰。

白扁豆,北沙參,麥冬,細生地,茯神,丹參

久有咳嗽,涉水用力,勞傷失血,寒熱不止,皆營衛單弱。

歸耆建中湯去姜,一方並去飴

痰中血不因咳嗆而出,納食漸減,此胃絡受熱,氣不降津變。以甘涼潤降,則不傷胃。

甘蔗搗漿,川石斛,生扁豆,大麥冬,茯苓

此勞力所傷,失血能食無力,當養氣以生精血。

生黃耆,當歸身,淡蓯蓉,茯苓,牛肉膠和丸

脈數失血,不咳面槁,勿進陰藥。

扁豆,苡米仁,棗仁,茯苓,川石斛,炙甘草,秋石少許沖服

陰奪陰損,心動陽升,壯年失血成怯,所喜胃旺,只要戒欲,暫廢讀書,勿動心操持,百日漸可復。

熟地黃,山藥,芡實,女貞子,茯神,湖蓮

冬月無明沖悸失血,心中惶惶無主,精血暗損,浮陽內震,法以鎮固。

紫石英,杞子,黃肉,棗仁,龍骨,五味子

過動失血,升降失和。

阿膠,茯神,天冬,鮮生地,火麻仁,柏子仁

勞力陽氣發泄,血絲自溢出口,乃脾營胃衛受傷,法當甘藥調之。

耆建中去姜加,苡薏仁

嗜酒沉湎,胃虛絡熱,加以煩惱易怒,肝膽氣火易熾,納食味不甘美,脘悶常有噯氣,肝陽犯胃,血必帶痰而出。從來酒客喜食爽口之物,不用滯膩甜食,脈大為陽氣上逆,滋陰如地黃於肉,皆與體質不相投矣。

茯苓,丹皮,川石斛,生穀芽,桑葉,降香末

久咳失血,食少便溏,脈來虛小。當以後天脾胃為要,清氣滋水,為第二義也。

戊己湯

失血後臥著嗆甚欲坐,不飢勉強納食,脈細促,兩足皆冷。此元海氣乏不納,衝脈之氣逆沖,虛怯門常有,最不易治。

熟地炭,牛膝炭,石蓮蓬,炒山藥,真桂心,紫石英,芡實

脈左細數,右關弦大,失血兩三年,咳嗽不已,行動氣塞,腰膝痠軟,顯然下焦不主收納,是精血內損,胃納頗安。議從填實下元,勿以治嗽肺藥,所令妨胃,必戒怒勿勞,庶百日可望小效,經年堅固乃安。

熟地,魚膠,山藥,芡實,五味子,茯神,湖蓮,沙苑蒺藜,金櫻子膏丸

氣過辛散,肺氣散越,稚年痰血,益胃陰以供肺。

白扁豆,大麥冬,茯神,北沙參,肥玉竹

秋暑失血,初春再發,右脈大,頗能納食。《金匱》云:男子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要知脈大為勞,是煩勞傷氣,極虛為勞,是情欲致損。欲驅病根,安靜一年,可期其愈。

黃耆,苡米仁,南棗,北沙參,炙甘草,白芨

脈細軟澀,氣衝失血,寐欲遺精,今納穀不運,神思日倦,緣操作太過,上下失交。當先治中焦,心脾之營自旺,諸症可冀漸復。偏寒偏熱,都主剝喪真元,宜禁。

白話文:

虛勞

心煩意亂,陽氣容易亢盛,陰氣無法收斂,血液隨著氣血上衝,喜愛胃口旺盛的食物。如果能夠安心休養,保養身體,即使多年也不會發病。脈絡日漸穩固,治療應以滋陰降火為主。

藥方:熟地黃、山藥、蓮子肉、麥冬、龜板、山茱萸肉、五味子、茯苓、遠志肉、石斛,製成膏丸服用。

勞動過度失血,脈象有力,能吃東西但咳嗽嗆咳,需用甘甜的藥物滋養肺胃陰液。

藥方:白扁豆、北沙參、麥冬、生地黃、茯神、丹參。

長期咳嗽,涉水或用力過度,勞損失血,寒熱反覆,都是營衛氣血不足所致。

藥方:歸脾湯去薑,另一方也去飴糖。

痰中帶血並非因咳嗽嗆咳而引起,食慾逐漸減退,這是胃絡受熱,氣機不能下降,津液轉化失常。應使用甘涼潤燥的藥物來瀉火,以免傷胃。

藥方:甘蔗汁、石斛、鮮扁豆、麥冬、茯苓。

因勞累損傷,失血後雖然能吃東西,但沒有力氣,應當滋養元氣以生精血。

藥方:生黃耆、當歸、淡蓯蓉、茯苓、牛肉膠,製成膏丸服用。

脈象頻數,失血,不咳嗽,面色蒼白,不要服用滋陰的藥物。

藥方:扁豆、薏苡仁、棗仁、茯苓、石斛、炙甘草、秋石少許,沖服。

陰精損傷,心神不安,陽氣上浮,壯年失血導致虛弱,喜愛胃口旺盛的食物,只要戒除房事,暫時停止讀書,避免勞心操勞,百日後就能漸漸恢復。

藥方:熟地黃、山藥、芡實、女貞子、茯神、蓮子。

冬季無緣無故心悸失眠,失血,心中惶恐不安,精血暗損,陽氣浮動,治療應以鎮靜固攝為主。

藥方:紫石英、枸杞子、黃精、棗仁、龍骨、五味子。

活動過度失血,升降失調。

藥方:阿膠、茯神、天冬、鮮生地、火麻仁、柏子仁。

勞動過度導致陽氣耗損,血液自行溢出,是脾、胃、營、衛受損,應當用甘甜的藥物調治。

藥方:歸脾湯去薑,加入薏苡仁。

嗜酒成癮,胃虛絡熱,加上煩惱易怒,肝膽氣火旺盛,飲食無味,脘腹脹滿,經常噯氣,肝陽犯胃,血液必帶痰濁而出。酒客喜歡吃爽口的食物,不要吃油膩甜膩的食物,脈象有力是陽氣上逆,滋陰藥物如熟地黃等,都不適合這種體質。

藥方:茯苓、丹皮、石斛、生穀芽、桑葉、降香。

久咳失血,食慾不振,大便溏瀉,脈象虛弱細小。應以調理後天脾胃為主,清補氣血,滋養腎陰為輔。

藥方:戊己湯。

失血後臥床不起,咳嗽嗆咳,想坐起來,不餓卻勉強進食,脈象細弱而數,雙腳冰冷。這是元氣不足,衝脈之氣逆衝,虛弱體質常見,最難治療。

藥方:熟地黃炭、牛膝炭、石蓮子、炒山藥、桂枝心、紫石英、芡實。

左脈細弱而數,右關脈弦大有力,失血兩三年,咳嗽不止,行動氣喘,腰膝酸軟,明顯下焦氣虛不能收納,是精血內損,但胃口尚可。應當從補益下元入手,不要用治療肺部咳嗽的藥物,以免傷及脾胃,必須戒怒勿勞,百日後可見效,經年調養才能痊癒。

藥方:熟地黃、魚膠、山藥、芡實、五味子、茯神、蓮子、沙苑子、金櫻子,製成膏丸服用。

氣血過於耗散,肺氣虛弱,幼年時痰中帶血,應當滋養胃陰來補充肺陰。

藥方:白扁豆、麥冬、茯神、北沙參、玉竹。

秋季失血,初春再次發作,右脈有力,胃口尚好。《金匱要略》說:男子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要了解,脈大為勞是因勞累傷氣,極虛為勞是因情慾過度所致。想要根除疾病,必須安心靜養一年,才能痊癒。

藥方:黃耆、薏苡仁、棗、北沙參、炙甘草、白芨。

脈象細弱而澀,氣血衝逆失血,睡覺時想遺精,現在吃東西不能消化,精神萎靡,是因為操勞過度,導致氣血失調。應當先調理中焦,心脾之氣血自然旺盛,諸症就能逐漸恢復。無論偏寒還是偏熱,都會損傷元氣,都應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