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葉莊醫案》~ 卷三 (1)
卷三 (1)
1. 瘧疾
瘧母因不慎食物,腹鳴痞脹溏泄,以理脾胃之陽藥。
草果仁,吳茱萸,茅朮,厚朴,廣皮,椒目,老薑搗取汁泛為丸
舌白不渴,脈沉腹滿,不飢不食,二便不通。是暑濕發瘧後中氣不復,驟食大葷,亦氣結成脹。
大針砂丸一錢二分,十服
脈左數搏,是先天真陰難充,則生內熱,瘧熱再傷其陰,與滋養甘藥填陰。
左歸丸去杞子牛膝加,天冬女貞
白話文:
瘧疾患者因飲食不慎,導致腹鳴、腹脹、腹瀉,需用理脾胃陽氣的藥物。以草果仁、吳茱萸、茅朮、厚朴、廣皮、椒目、老薑搗汁製成丸劑服用。患者舌苔白、不渴、脈沉、腹部飽滿、不飢不食、大小便不通,這是暑濕發瘧後中氣未復,又因暴食辛辣食物,導致氣機鬱結而致脹滿。用大針砂丸一錢二分,服用十劑。脈搏偏左,說明先天真陰不足,容易產生內熱,瘧疾再次損傷陰氣,需用滋補甘潤的藥物填補陰虛。服用左歸丸去杞子牛膝,加入天冬、女貞。
三瘧乃邪伏陰分而發,數月始止,然畏風怕冷,因瘧邪偏寒偏熱已久,營衛皆弱,氣薄不固,調養失宜,必致復病。議用大封大固,如天真丸。
天真丸去羊肉加河車膠
向來多咳肺傷,六月廿四風潮感邪,單熱不寒為癉瘧。仲景謂消爍肌肉,當以飲食消息之。在乎救胃陰以供肺也。醫知是理否。
大竹葉,連翹,麥冬,生甘草,青甘蔗漿,甜秋梨漿
白話文:
瘧疾是邪氣入侵陰分而發病,往往持續數月才停止,但患者容易畏風怕冷,這是因為長期受到瘧疾寒熱之邪的侵襲,導致營衛虛弱,氣血不足,身體抵抗力下降,若調養不當,很容易復發。建議採用固本培元的方法,服用天真丸等藥物。
天真丸去羊肉,加入河車膠。
患者平時經常咳嗽,肺部受損,在六月二十四日受風寒邪氣侵襲,出現單純發熱不寒的症狀,屬於癉瘧。仲景醫書說這種情況會消耗肌肉,應該用飲食調理。關鍵在於滋養胃陰,以供應肺部所需。醫生是否明白這個道理呢?
可以採用大竹葉、連翹、麥冬、生甘草、青甘蔗漿、甜秋梨漿等藥物治療。
伏暑因新涼發瘧,頭脹噁心脘痞,邪郁上焦,從肺瘧治。
竹葉,連翹,滑石,杏仁,川貝,橘紅,白蔻,紫厚朴
太陰濕瘧,脾陽傷,氣不運,舌白脘悶,水飲停蓄,當理氣分。
草果,厚朴,藿梗,廣皮,杏仁,苓皮,化蘇合丸一丸
濕熱未清,瘧止頭目胸中不爽,不飢不思食,病在氣分。
草果,白蔻,厚朴,廣皮,茯苓,杏仁
癉瘧兩旬不解,舌白脘悶色奪。
白話文:
夏天剛開始涼爽,就發了瘧疾,頭脹噁心胃口不好,邪氣鬱結在上焦,應該按照肺瘧來治療。可以用竹葉、連翹、滑石、杏仁、川貝、橘紅、白蔻、紫厚朴。
太陰濕瘧,脾陽受損,氣機不暢,舌苔白膩,胃脘悶脹,水飲停滯,應該調理脾胃氣機。可以用草果、厚朴、藿梗、廣皮、杏仁、苓皮,化蘇合丸一丸。
濕熱沒有完全清除,瘧疾雖然停了,但頭目胸中仍然不舒服,沒有食慾,病邪在氣分。可以用草果、白蔻、厚朴、廣皮、茯苓、杏仁。
瘧疾發作超過二十天,舌苔白膩,胃脘悶脹,面色蒼白。
菖蒲根汁,白蔻仁,草果,厚朴,杏仁,苓皮,廣皮,化牛黃丸一丸,一去杏蔻加木香藿香化入蘇合丸
接服,竹葉地黃湯法
間日瘧不飢,心悶不甚渴,從脾胃制邪可愈。
草果,知母,黃芩,生薑,厚朴,半夏,廣皮
風濕著太陰瘧。
草果,厚朴,廣皮,茯苓,豬苓,藿香梗,化蘇合香丸
白話文:
將菖蒲根汁、白蔻仁、草果、厚朴、杏仁、苓皮、廣皮混合,再加入化好的牛黃丸一丸,去除杏仁和白蔻後,加入木香和藿香,化入蘇合丸,服用後,用竹葉地黃湯送服。間日瘧,患者不感到飢餓,心悶但不太渴,從脾胃入手治病即可痊癒。
草果、知母、黃芩、生薑、厚朴、半夏、廣皮可用於治療風濕引起的太陰瘧。
草果、厚朴、廣皮、茯苓、豬苓、藿香梗混合,化入蘇合香丸。
農家夏季受冷濕之氣,陽氣不司宣暢,壯年形軟無力,乃勞倦傷之瘧。
生白朮,生薑,草果,厚朴,廣皮,藿香
此熱傷氣分而為癉瘧,寐則肢腫熱渴,余暑尚熾,宜救胃津。
人參,麥冬,竹葉,知母,生甘草
瘧止反覆,必有所因,姑就色脈氣怯神弱,因病致虛,夏秋宜調中益氣。
人參,益智,茯苓,廣皮,炙甘草,炒白芍
今年瘧疾半由雨濕陰晦之邪,當以芳香逐穢理氣分多效。但三瘧系在陰伏,起必左足微冷,熱過有汗。仍知飢知味,乃勞乏氣怯之病,不必專以攻邪。(是歲系濕土司天。)
白話文:
農民在夏季容易受到寒冷潮濕的氣候影響,導致陽氣無法正常運作,身體虛弱無力,這屬於勞累過度導致的瘧疾。
使用生白朮、生薑、草果、厚朴、廣皮、藿香等藥材。
這種瘧疾是由於暑熱損傷了氣分,導致夜晚睡覺時四肢腫脹、口渴,而夏季餘熱未消,需要滋養胃液。
使用人參、麥冬、竹葉、知母、生甘草等藥材。
瘧疾反覆發作,一定有原因,患者面色蒼白、脈象虛弱、精神萎靡,是因病致虛,在夏秋季節需要調養脾胃、益氣補虛。
使用人參、益智、茯苓、廣皮、炙甘草、炒白芍等藥材。
今年的瘧疾,有一半是由於雨水過多、陰氣沉重所致,應該使用芳香化濕、理氣解鬱的藥材來治療,效果更佳。但是,有些瘧疾是屬於陰邪潛伏在體內,發作時會伴隨左腳微冷、發熱後出汗的症狀。患者仍然有食慾、能感知味道,屬於勞累過度、氣虛體弱的病症,不必專注於驅逐邪氣。(今年是濕土司天。)
桂枝木,生牡蠣,炒黑蜀漆,生耆,當歸,防風根,生薑,大棗
接案,寒在四肢,熱起額准至腹,此太陰三瘧也。經水來期不移,脾主營,前議和血托邪,服後瘧來熱多口渴,此太陰陽明兩病。
草果仁,知母,細桂枝尖,黃芩,生薑,烏梅肉
勞倦傷陽不復,新涼再受為瘧,質虛感邪,不可發散。
桂枝,生術,防己,茯苓皮,藿梗,廣皮
白話文:
桂枝木,生牡蠣,炒黑蜀漆,生耆,當歸,防風根,生薑,大棗。
接案,寒氣在四肢,熱氣從額頭到腹部,這是太陰三瘧。月經來潮時間不變,脾臟主導營氣,之前說過要調和血液,驅除邪氣,服藥後瘧疾發作,熱氣多且口渴,這是太陰陽明兩種病症。
草果仁,知母,細桂枝尖,黃芩,生薑,烏梅肉。
勞累傷了陽氣無法恢復,天氣轉涼又再次受寒而患上瘧疾,體質虛弱感受邪氣,不能發散。
桂枝,生術,防己,茯苓皮,藿梗,廣皮。
三年前失血,今秋途次暑濕熱傷成瘧,脘痞不飢,是邪結氣分。
飛滑石,白蔻仁,杏仁,厚朴,藿香梗,廣皮,木香
今年瘧痢,皆水土濕鬱之氣,傷及脾陽,不司轉旋,令人中痞不食,辛香理氣驅濕,蔬易安。(濕土司天。)
生草果,厚朴,桂枝,茯苓,藿梗,廣皮
瘧數月,三日一發,邪伏於陰,不忌葷酒,致脅腹有形,邪與氣血膠固,結為瘧母癥瘕。
鱉甲煎丸,每服三十丸
瘧傷陰氣。
復脈去參薑桂
瘧熱傷陰不復,乾咳汗出。
桑葉,玉竹,炒川貝母,大沙參,麥冬,生草,南花粉
白話文:
三年前曾經失血,今年秋天在路上行走,暑濕熱氣侵襲導致瘧疾,胃脘脹滿,沒有食慾,這是邪氣侵入氣分。
需要用飛滑石、白蔻仁、杏仁、厚朴、藿香梗、廣皮、木香來治療。
今年的瘧疾和痢疾,都是由於水土濕氣鬱結,損傷脾陽,導致脾臟不能正常運化,讓人胃脘脹滿,不想吃東西。要用辛香的藥物來理氣驅濕,清淡的飲食更容易讓病人康復。(今年的濕土為司天之氣。)
需要用生草果、厚朴、桂枝、茯苓、藿梗、廣皮來治療。
瘧疾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每三天發作一次,邪氣潛伏於陰分,患者不忌諱吃肉喝酒,導致脅肋腹部有腫塊,邪氣與氣血糾纏在一起,形成瘧母癥瘕。
可以使用鱉甲煎丸治療,每次服用三十丸。
瘧疾會傷陰氣。
需要用復脈湯去掉人參、生薑、肉桂。
瘧疾發熱傷陰,導致身體恢復不佳,出現乾咳、出汗的症狀。
需要用桑葉、玉竹、炒川貝母、大沙參、麥冬、生草、南花粉來治療。
少陰瘧誤治,延及太陰,腹有動氣,近暴冷寒熱甚。
淡附子,川桂枝,北細辛,炙甘草,生薑,南棗
寒自背起,熱不煩渴,不飢不思食,指臂麻木,脈來小弱。近受溫邪如瘧,其實陽氣久虛,當從本病調折。
川桂枝,茯苓,炙草,煨姜,南棗,生益智仁
背寒肩胛拘束,陽微瘧根。
人參,附子,桂枝木,炙甘草,生薑,南棗,生於術,生益智仁
接案,形寒拘束已止,身痛食少。
生黃耆,歸身,人參,南棗,淡附子,蒸冬朮,廣皮,炙甘草
白話文:
少陰瘧疾治療失誤,延誤病情,導致太陰經受損,腹部有氣脹,最近突然出現嚴重的寒熱交替。
用淡附子、川桂枝、北細辛、炙甘草、生薑、南棗。
病人自覺背部發涼,但熱症不伴口渴,沒有飢餓感,也不想吃東西,手指和手臂麻木,脈搏微弱。最近受溫邪侵襲,像瘧疾一樣發作,但其實是陽氣久虛,應該從根本病症着手治療。
用川桂枝、茯苓、炙甘草、煨姜、南棗、生益智仁。
背部發寒,肩胛骨僵硬,這是陽氣不足,瘧疾的根本原因。
用人參、附子、桂枝木、炙甘草、生薑、南棗、生於術、生益智仁。
治療後,病人寒厥、肢體拘束的症狀已經消失,但身體疼痛,食慾不振。
用生黃耆、歸身、人參、南棗、淡附子、蒸冬朮、廣皮、炙甘草。
又照前方去淡附子加穀芽煨姜。
熱後寒,寒後熱,此兩陽遇於一陰,如易之離象,中宮必虛,大忌散發攻食。間日而作,瘧勢未罷,仍該和解。
鮮荷梗,白蔻仁,黃芩,鬱金,烏梅肉,生白芍
夏秋所伏暑濕,至霜降節乃發,是新邪引動宿邪。初病頭痛汗出,寒熱勢猛,是新邪鋒芒易解。繼而勢似差緩,瘧來兩日,越一日再發,半月竟成三瘧,發於子午地支為太陰。蓋邪氣久伏,六淫客氣,皆從火化。然中年形體豐偉,已見脈弱神倦,外似有餘,里真不足。凡寒熱之邪,必由四末漸攻中焦,病來心中熱躁渴飲,胸悶不知飢知味,寒則肢背拘束,熱甚心腹最劇,由邪聚為重,邪分稍緩。
白話文:
接著往前方走去,用淡附子加上穀芽煨姜。
熱後寒,寒後熱,這兩種陽氣相遇於陰氣,就像易經中的離卦,中宮必然虛弱,非常忌諱散發汗液或進食。每隔一天發作一次,瘧疾的勢頭還沒減弱,仍然應該和解。
鮮荷梗、白蔻仁、黃芩、鬱金、烏梅肉、生白芍
夏天和秋天所積累的暑濕之氣,等到霜降時節才會發作,這是新邪引動了宿邪。剛開始生病時,頭疼出汗,寒熱交替劇烈,這是新邪的鋒芒容易消解。接著病情看似緩慢,瘧疾兩天發作一次,隔一天再發作一次,半個月就變成三天發作一次,發作的時間在子午地支,屬於太陰。這是因為邪氣久伏,六淫客氣,都從火化而來。然而中年人體型豐滿強壯,已經出現脈象虛弱、精神疲倦,表面上看起來富餘,但內裡卻不足。所有寒熱之邪,都必從四肢末端逐漸攻入中焦,生病時心裡熱躁口渴想喝水,胸悶不感到飢餓也沒有味覺,寒的時候四肢和背部拘束,熱的時候心腹部位最劇烈,這是因為邪氣聚集而加重,邪氣分散則稍稍緩解。
此為里中之表,病在絡不能汗解下奪,惟辛香宣通,以氤氳氛瘴,原非質滯,阻清陽流行之隧,日加蒙痹,致正氣日疲。故深秋入冬,伏邪在陰發瘧,不與時瘧和解清熱同例。
方缺
寒熱過後,從太陰動瘧。
紫厚朴,茯苓皮,川桂枝,草果仁,大防己,天花粉
先有遺精陰虛,瘧邪墜入陰絡。是少陰瘧,非治瘧通套柴苓可效。
素有遺精,瘧來而遺止,陰中之陽,既因邪得深入留連。述寒熱起由足跗⿰𧾷廉,陽維失護,少陰內怯,不得以表裡混治。
人參,歸身,炙草,鹿茸,桂木,生牡蠣
白話文:
這是身體表面部位的病症,病邪停留在經絡中,不能用發汗、瀉下等方法治療。只能用辛香之藥宣通經絡,使邪氣散去。原本並非實質性的阻滯,只是阻礙了清陽之氣流通的通道,日益蒙蔽阻塞,導致正氣日漸衰弱。因此,深秋入冬時,潛伏的邪氣在陰寒中發作瘧疾,與一般的時行瘧疾不同,不能用清熱解表的方法治療。
治療方法:
寒熱發作後,從太陰經發病的瘧疾。
使用紫厚朴、茯苓皮、川桂枝、草果仁、大防己、天花粉。
如果之前有遺精,屬於陰虛體質,瘧邪深入陰絡。這是少陰經的瘧疾,不能用一般的治療瘧疾的柴胡桂枝湯等方劑。
如果平時有遺精,發作瘧疾後遺精就停止,說明陰中之陽氣因邪氣深入而停滯不散。瘧疾發作的部位從足部開始,陽維經氣不足,少陰經虛弱,不能用表裡雙解的方法治療。
使用人參、當歸、炙甘草、鹿茸、桂枝、生牡蠣。
陰瘧上部先寒,年十三未出。是營衛疏,客邪留著,色黃脈小。
歸耆建中去餳糖。
久瘧營衛皆虛,血空氣疏,頭暈心悸,無以主張,先與甘緩益虛。
生黃耆,茯神,炙草,歸身,米仁,桂圓
瘧母遇勞而發,顯然陽傷絡窒。
阿魏丸
今年患瘧最多,皆因大地濕邪,濕傷陽氣不旋,肛墜痔血,小便不利,宜旋轉太陽之氣。
五苓散
瘧邪傷陰,陽升不藏,衄血夜汗。
六味去丹澤加五味女貞。
附方,補中益氣湯加首烏、薑棗。
白話文:
瘧疾發作時,上半身先感到寒冷,患者十三歲,尚未痊癒。這是因為營衛氣虛,外邪留滯體內,面色黃,脈搏細小。
可用歸芪建中湯,去除糖分。
久患瘧疾,營衛皆虛,氣血不足,頭暈心悸,無力支撑,先要溫補虛損。
可用生黃芪、茯神、炙甘草、當歸、米仁、桂圓等藥材。
瘧疾發作時,遇到勞累就發病,顯然是陽氣受損,經絡阻塞。
可用阿魏丸。
今年瘧疾患者眾多,都是因為大地濕氣重,濕邪傷了陽氣,導致氣機不暢,肛門下墜,痔瘡出血,小便不利,需要旋轉太陽之氣。
可用五苓散。
瘧邪傷了陰氣,陽氣升浮而不守藏,出現鼻出血、盜汗。
可用六味地黃丸去丹皮,加入五味子、女貞子。
另外,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首烏、薑棗。
又,首烏(一兩),白朮(五錢)
又,生於術,龍骨,煨姜,桂枝木,牡蠣,南棗
濕瘧失治,瘡疥腹脹,形寒減食,都是脾胃受傷,勿強進腥濁厚味。
胃苓去甘草。
接案,昨服胃苓湯,糞後有血,小溲不利,久伏濕邪,三焦皆受,郁久成熱,用分消法。
茯苓皮,山茵陳,木防己,紫厚朴,槐花,細本通,海金沙,萆薢
此厥陰瘧症之最重者,煩躁吐蛔,脈弦數可徵,擬苦辛酸法。
白話文:
另外,首烏一兩,白朮五錢。
還有,生於術、龍骨、煨姜、桂枝木、牡蠣、南棗。
濕瘧沒治好,瘡疥腹脹,身體怕冷食慾不佳,都是脾胃受傷,不要勉強吃腥濁厚重的食物。
胃苓湯去掉甘草。
接診病人,昨天服用胃苓湯後,大便帶血,小便不利,長期積累濕邪,三焦都受影響,鬱積久了就變成熱症,要用分消的方法治療。
茯苓皮、山茵陳、木防己、紫厚朴、槐花、細本通、海金沙、萆薢。
這是厥陰瘧症中最嚴重的情況,病人煩躁不安,還會吐蛔蟲,脈象弦數,可以確定病情,要用苦辛酸的治療方法。
川連,川椒,桂枝,乾薑,烏梅,白芍
瘧三日一發,是邪伏在陰經,經年雖止,正傷難復。仲景鱉甲煎丸,專以升降宣瘀治肝。謂寒熱不離少陽,久必入肝,肝主血,左脅為肝募俞也。故病固當如是,但久有遺精食少不化諸恙,病非一端。此攻邪溫補,未能卻病,莫若養正氣旺,邪自除。古有諸矣。
午服妙香散
三日瘧是邪伏陰分而發,非和解可效。久瘧不止,補劑必以升陽,引伏邪至陽分則愈,守補藥則非。
人參,鹿茸,當歸,茯苓,附子,鹿角霜,杞子,沙苑
白話文:
川連、川椒、桂枝、乾薑、烏梅、白芍等藥材,治三日瘧,是因為邪氣潛伏在陰經,即使多年不發,也會損傷正氣難以恢復。仲景的鱉甲煎丸專治肝臟,因為寒熱不離少陽,久病必入肝,肝主血,左脅為肝經募穴。所以病症固然如此,但長期遺精、食少不化等症狀,病因並非單一。單純攻邪溫補,無法徹底根治,不如養護正氣,使邪氣自然消散,古人已有此說。午時服用妙香散。三日瘧是因為邪氣潛伏陰分而發,單靠和解無法奏效。久瘧不愈,補劑必須以升陽引邪至陽分,才能痊癒,單靠補藥無濟於事。人參、鹿茸、當歸、茯苓、附子、鹿角霜、杞子、沙苑等藥材,可以起到升陽的作用。
熱病繼瘧,交冬自止,左脅已結瘧母,今食物難化,大便溏泄,神疲力倦。病由葷酒太早,致濕聚氣阻,治以疏補脾胃。
茵陳四苓加厚朴、益智仁。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的文字是說:有個人得了熱病後又感染了瘧疾,在冬天來臨時自行停止發作。他的左側肋骨已經形成了瘧原蟲寄生的地方(即“瘧母”),現在吃下去的食物很難消化,大便稀爛,精神疲憊不堪。病因是由於過度食用肉類和飲酒,導致溼氣聚集在身體內,影響到正常的氣流運行。治療方法是以疏通和滋補胃腸道為主。
藥方名稱:“茵陳四苓加厚朴、益智仁”。
該處方中的成分包括:
- 茵陳:清熱利尿,解毒消腫;
- 四苓散:健脾除溼,利水通淋;
- 厚朴:燥溼下氣,平喘降逆;
- 益智仁:溫肺化痰,開竅醒腦。
這個處方可幫助患者清除體內的溼邪,改善消化功能,增強免疫力,恢復健康狀態。但需要注意的是,此處方僅供參考使用,具體用法用量需根據病情及醫生指導而定。此外,如果症狀持續不見好轉或加重,應立即就診尋求專業醫療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