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逢原》~ 卷四 (10)
卷四 (10)
1. 蚯蚓
即地龍
鹹寒小毒。白頸者良。解熱毒,入鹽化水用。通經絡,炙乾用。
《本經》主蛇瘕,去三蟲,伏屍鬼疰蠱毒,殺長蟲。
白話文:
鹹寒小毒。白色頸部的地龍較佳。
功效:
- 解除熱毒,將地龍放入鹽水中化開後使用。
- 通暢經絡,將地龍炙乾後使用。
《本經》記載:
主治蛇咬傷口、驅除體內寄生蟲、治療屍體腐爛造成的疾病、驅除蠱毒和殺死長蟲。
發明,蚯蚓在物應土德,在星為軫水,體雖卑伏而性善穴竄。專殺蛇蟲、三蟲伏屍諸毒,解濕熱,療黃疸,利小便,通經絡,故活絡丸以之為君。地龍湯治痘瘡,脾腎虛熱嬌紅,五六日漸變乾紫伏陷者,同荸薺搗,和酒釀,服之即起。若干紫色黯皮堅,為肝脾血熱,即宜犀角、紫草、黃連清解,非地龍所宜。溫病大熱,狂妄,天行大熱,和人尿搗絞服之,熱毒從小便而去也。小便暴秘不通,亦宜用之。入蔥化為水,療暴聾。
白話文:
蚯蚓屬於土德,在星宿中為軫水,身體雖然卑微伏地,但性情善於挖掘洞穴,能專門殺死蛇蟲,三蟲伏屍及各種毒物,治療濕熱,治療黃疸,利於小便,疏通經絡,所以活絡丸以蚯蚓為君藥。地龍湯治療痘瘡,脾腎虛熱,痘瘡呈現嬌紅色,五六天後逐漸變成乾紫色的痘瘡,將蚯蚓與荸薺搗碎,加入酒釀服下,即可使痘瘡起發。如果痘瘡呈紫色,皮黯黑而堅硬,這是肝脾血熱所致,應使用犀角、紫草、黃連等清熱解毒藥物,不適合使用蚯蚓。溫病大熱,神志狂妄,天行大熱,將蚯蚓與人尿搗碎絞汁服用,熱毒會通過小便排出。小便突然不通,也應該使用蚯蚓治療。蚯蚓入蔥化為水,治療暴聾。
2. 蝸牛
鹹寒小毒。
白話文:
鹹寒微毒
發明,蛞蝓蝸牛生下濕地,陰雨即出,至陰類也。治諸腫毒痔漏,制蜈蚣、蠍蠆諸毒,研爛塗之,取其解熱消毒之功耳,其形尖小而緣桑上者謂之緣桑蠃。治大腸脫肛,和豬脂塗之立縮。此蠃諸木上皆有,獨取桑上者,正如桑螵蛸之義。
白話文:
發明,蛞蝓蝸牛生於潮濕的地方,在陰雨天就會出來,屬於極陰的一類。它可以治療各種腫毒、痔漏,以及蜈蚣、蠍子、毒蛇等各種毒物,將它研磨成糊狀塗抹即可,發揮其解熱消毒的功效。另外,有一種形狀尖小,在桑樹上爬行的叫做緣桑蠃。它可以治療大腸脫肛,將它與豬油混合塗上即可縮回。這種蠃在各種樹木上都有,但我們只取桑樹上的,就像桑螵蛸的道理一樣。
3. 龍骨
甘平無毒。黏舌色白者良。煅赤,水飛用。飛之不細,黏著腸胃,令人寒熱。
《本經》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膿血,女子漏下,癥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
白話文:
無毒,味道甘平。質黏、色白者為上選。赤色煅燒後,用清水研磨使用。研磨不細,會黏在腸胃,使人忽冷忽熱。
《本經》記載:主治心腹鬼祟、精靈作祟、咳嗽嘔吐、拉肚子帶膿血、女子白帶下、腫塊結塊、小兒熱氣驚風。
發明,澀可以去脫,龍骨入肝斂魂,收斂浮越之氣。《本經》主心腹鬼疰,精魅諸疾,以其神靈能辟惡氣也。其治咳逆泄痢膿血,女子漏下,取澀以固上下氣血也。其性雖澀而能入肝破結,癥瘕堅結皆肝經之血積也。小兒熱氣驚癇亦肝經之病,得牛黃以協濟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許洪云:牛黃惡龍骨,而龍骨得牛黃更良,有以制伏之也。其性收陽中之陰,專走足厥陰經,兼入手足少陰。治夜夢鬼交,多夢紛紜,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腸風,益腎鎮心,為收斂精氣要藥。有客邪則兼表藥用之。故仲景治太陽證,火劫亡陽驚狂,有救逆湯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有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少陽病誤下驚煩,有柴胡龍骨牡蠣湯。《金匱》治虛勞失精,有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千金方》同遠志酒服,治健忘心忡。以二味蜜丸硃砂為衣,治勞心夢泄。《梅師》用桑螵蛸為末,鹽湯服二錢治遺尿淋瀝。又主帶脈為病,故崩帶不止,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止澀藥中加用之,止陰瘧,收濕氣,治休息痢、久痢脫肛,生肌斂瘡皆用之。但收澀太過,非久痢虛脫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誤用,多致溺赤澀痛,精愈不能收攝矣。
白話文:
龍骨,澀味可以去除污濁,入肝經斂魂,收斂浮越之氣。《本經》記載龍骨主治心腹鬼疰,精魅諸疾,因為它具有靈驗的力量可以闢除惡氣。它能夠治療咳嗽、嘔吐、腹瀉、膿血、女子漏下等症,取其澀味以固上下氣血。龍骨雖然性澀,但能入肝臟破結,癥瘕堅結都是肝經之血積所致。小兒熱氣驚癇也是肝經之病,加入牛黃以幫助龍骨,其祛邪伐肝之力更加快速。許洪說:牛黃與龍骨相惡,但龍骨加入牛黃則療效更好,這是因為牛黃可以制伏龍骨。龍骨的性味收斂陽中之陰,專走足厥陰經,兼入手足少陰經。治療夜夢鬼交,多夢紛紜,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腸風,益腎鎮心,為收斂精氣要藥。如果有客邪則兼表藥同用。因此仲景治療太陽證,火劫亡陽驚狂,有救逆湯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有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少陽病誤下驚煩,有柴胡龍骨牡蠣湯。《金匱》治療虛勞失精,有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千金方》用龍骨與遠志同用,以酒送服,治療健忘心忡。將龍骨與硃砂蜜丸為衣,治療勞心夢泄。《梅師》用桑螵蛸研為末,以鹽湯送服二錢,治療遺尿淋瀝。龍骨又主治帶脈為病,因此崩帶不止,腹滿,腰間溶溶若坐水中。在止澀藥中加入龍骨,治療陰瘧,收濕氣,治療休息痢、久痢脫肛,生肌斂瘡皆用之。但收澀太過,非久痢虛脫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誤用,多致溺赤澀痛,精液愈發不能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