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本經逢原》~ 卷三 (4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5)

1. 相思子

苦平小毒。

發明,相思子味苦有毒,立能吐人。其粒半黑半紅,故以命名。能通九竅,去心腹邪氣,止熱悶頭痛,風痰瘴瘧,殺一切蟲毒、蠱毒,取三七枚研水服之,即當吐出。今人皆認此為赤小豆,以之配入六神麯中。鋪家以誤認而罔名,醫家亦不辨而混用。噫,醫之道可勝道哉。

白話文:

相思子味道苦澀,性平且帶有小毒。

據記載,相思子味道苦且有毒,能讓人立刻嘔吐。它的種子一半黑一半紅,因此得名。它能疏通全身九個孔竅,去除心腹中的邪氣,止住發熱煩悶的頭痛,以及風痰、瘴氣、瘧疾等病症。還能殺死各種蟲毒、蠱毒,服用時取三到七顆研磨後用水送服,很快就能吐出來。現在的人都把它誤認為是赤小豆,把它加入六神麴中。商家因為誤認而隨意取名,醫生也不加以辨別就混用。唉,醫學之道真是讓人難以言喻啊。

2. 灌木部

3. 桑根白皮

甘寒無毒。須蜜酒相和拌令濕透,炙熟用。否則傷肺泄氣,大不利人。根見土面者有毒傷人。

發明,桑根白皮瀉肺氣之有餘,止嗽而能利水。肺中有水氣及肺火有餘者宜之。肺虛無火,因風寒而嗽者服之,風邪反閉固不散而成久嗽者有之。甄權治肺中水氣,唾血,熱渴水腫,腹滿臚脹,利水道,去寸白蟲。可以縫金瘡,縫後以熱雞血塗之,桑皮之功用盡矣。

白話文:

桑樹根的白色表皮,味道甘甜,性質寒涼,沒有毒性。使用時,必須用蜂蜜和酒混合,攪拌到濕透,然後烤熟使用。否則會傷害肺部,使氣洩散,對人非常不利。露出地面的桑樹根,有毒性會傷害人。

發明,桑樹根的白色表皮,可以瀉掉肺氣過多的部分,止咳,並且能夠利水。肺部有水氣,或是肺火旺盛的人適合使用。如果肺虛且沒有火氣,因為風寒而咳嗽的人服用,反而會使風寒邪氣閉塞在體內,無法散開,導致變成久咳的狀況。甄權用它來治療肺部有水氣、吐血、發熱口渴、水腫、腹部脹滿、大小便不通暢,並且能去除寸白蟲。也可以用來縫合金瘡,縫合後塗上熱雞血,這樣就能把桑樹皮的功效發揮到極致了。

4. 桑椹

甘溫無毒。

《本經》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絕脈,補虛益氣。

發明,桑椹手足少陰、太陰血分藥,《本經》所主皆言桑椹之功。而宗奭云:《本經》言桑甚詳,獨遺其椹,即瀕湖之博識尚不加察,但以其功誤列根皮之下,所以世鮮採用,惟高壽酒用之。

白話文:

桑椹味甘性溫,沒有毒性。

《神農本草經》記載,桑椹主要治療因勞傷過度、身體虛弱造成的各種病症,如身體消瘦、血崩、脈搏微弱等,有補虛、增強體力的功效。

_藥理發明_指出,桑椹是走手足少陰、太陰經的血分藥,它在《神農本草經》中所提到的功效都是桑椹本身的功勞。但宗奭說,《神農本草經》詳細描述了桑樹的各個部分,唯獨遺漏了桑椹,即使是李時珍這樣博學的人也沒有注意到,反而把它錯誤地歸類在桑樹根皮之下,導致後世很少使用,只有在長壽酒中才會用到它。

5. 桑葉

苦甘微寒,小毒,蜜水拌蒸用。

《本經》除寒熱出汗。

發明,桑葉清肺胃去風明目,取經霜者。煎湯洗風眼下淚,同黑芝麻蜜丸,久服鬚髮不白,不老延年。《本經》言除寒熱出汗,即《大明》蒸熟搗罨風痛出汗之謂。煎飲利五臟,通關節下氣。煎酒服治一切風。桑根燒灰淋汁與石灰點面上風,滅痣去惡肉。

白話文:

桑葉味道苦中帶甘,性質稍微偏寒,帶有微小的毒性,可以用蜂蜜水拌勻後蒸煮使用。

《本草經》記載桑葉可以去除寒熱,並使人發汗。

_名醫別錄_中提到,桑葉可以清肺胃的熱,去除風邪,使眼睛明亮,最好選用經過霜打的桑葉。將桑葉煎湯清洗因風邪引起的眼睛流淚,與黑芝麻、蜂蜜一起製成藥丸,長期服用可以使鬚髮不變白,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本草經》說的去除寒熱、使人發汗,就如同《大明本草》所說的,將桑葉蒸熟搗爛後敷在風痛的部位,使其發汗。煎湯服用可以使五臟功能順暢,疏通關節,使氣往下行。用桑葉煎酒服用,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疾病。將桑樹根燒成灰,淋水取汁,與石灰混合後點在面上的風斑,可以消除痣和去除惡肉。

6. 桑枝

苦平無毒。

發明,桑枝清熱去風,故遍體風癢乾燥,水氣、腳氣、風氣,四肢拘攣,無不宜之。時珍云,煎藥用桑者,取其能利關節,除風寒濕痹諸痛也。觀《靈樞》治寒痹用桂酒法,以桑炭炙布巾熨痹處。治口僻用馬膏法,以桑鉤鉤其口,坐桑灰上。又癰疽發背,流注頑瘡,久不愈者,用桑木炙法,未潰則拔毒止痛,已潰則補接陽氣。其法以桑柴劈作小片,束作小把,燃火吹息,炙患處,每吹炙片時瘀肉漸腐,用此以助內服之藥。又治久嗽不止,用桑枝煎湯,渴即飲之。桑柴灰熬膏點大風惡疾。或淋取汁,洗頭面,不過十度即瘥,此《聖惠》法也。

白話文:

桑枝味道苦澀,性質平和,沒有毒性。

發明:桑枝可以清熱、去除風邪,所以對於全身皮膚因風邪引起的搔癢、乾燥,以及水腫、腳氣病、風濕病導致的四肢關節攣縮等症狀,都非常適合使用。李時珍說,煎藥使用桑枝,是取它能疏通關節,去除風寒濕引起的各種疼痛的功效。《靈樞》記載用桂酒治療寒痹的方法,是用桑枝燒成炭,在布巾上熨燙患處;治療口歪眼斜,則用馬膏塗抹,再用桑枝製成的鉤子勾住嘴角,讓患者坐在桑枝灰上。另外,對於癰瘡、疔瘡、背部瘡瘍、流注以及頑固不癒的瘡瘍,可以使用桑木燒烤的方法,在瘡瘍還沒潰爛時,可以拔毒止痛,潰爛後則能幫助補充陽氣。方法是將桑木劈成小片,捆成小把,點燃後吹熄,再用餘溫燒烤患處,每次吹氣燒烤時,腐肉會逐漸脫落,這個方法可以輔助內服藥的效果。此外,用桑枝煎湯服用,可以治療長久咳嗽不止的症狀,口渴時當茶飲用。將桑樹柴火燒成的灰熬成膏塗抹,可以治療癩病等惡疾。也可以淋取灰水,清洗頭面,洗十次左右就能痊癒,這是《聖惠方》記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