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逢原》~ 卷三 (43)
卷三 (43)
1. 榆根白皮
《本經》名零榆
甘平滑,無毒。
《本經》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氣。
白話文:
《本經》记载零榆味甘性平,滑润无毒,可以治疗大小便不通,利尿通水道,驱除邪气。
發明,榆有二種。一種二月生莢,其莢飄零,故謂零榆。一者八月生莢,皮有滑汁,謂之榔榆。性皆滑利。然入手足太陽、手陽明經。《本經》治大小便不通,取其有逐濕利竅之功,故五淋腫滿及胎產宜之。《本草十劑》云,滑以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屬,蓋亦取其通利滲濕,消留著有形之物耳。榔榆甘寒,其下熱淋利水道之功則一,但服之令人睡,較零榆之除邪氣稍有不同,二者性皆疏利。若胃寒而虛者服之,恐泄真氣,良非所宜。
白話文:
榆樹有兩種,一種是在二月生成莢果,其莢果會飄零,因此稱為零榆。另一種是在八月生成莢果,其樹皮上有滑溜的汁液,稱為榔榆。零榆和榔榆的性質都很光滑,能促進排泄。它們都能作用在手足太陽經、手陽明經。根據《本經》的記載,零榆和榔榆可治療大小便不通的症狀,因為它們具有祛除濕氣、疏通竅道的功效,因此適合治療五淋、腫滿以及產後症狀。《本草十劑》中提到,光滑的藥物可以去除阻塞,包括冬葵子、榆白皮等,這些藥物都能夠通利排泄、滲透濕氣,消除滯留的實體病因。
榔榆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但服用後容易令人昏睡,與零榆祛除邪氣的作用略有不同。零榆和榔榆的性質都偏於疏利,如果胃寒體虛的人服用,恐怕會損傷真氣,因此不適合服用。
2. 蕪荑
辛平無毒。去殼取仁,微炒用。
《本經》主五內邪氣,散皮膚、骨節中淫淫濕,行毒,去三蟲化食。
白話文:
辛平無毒。取仁後去除外殼,微炒後即可使用。
《本經》記載,此藥主治五臟內邪氣,能散佈於皮膚、骨節中的濕熱,並能消除毒素,驅除寄生蟲和改善消化。
發明,蕪荑辛散,能祛五內、皮膚、骨節濕熱之病。近世但知其有去疳殺蟲及腸風痔瘻、惡瘡疥癬之用。殊失《本經》之旨。《千金》治婦人經帶崩淋之病,每同澤蘭、厚朴、藁本、白芷、細辛、防風、柏仁、石斛輩用之,取其去子臟中風熱垢膩也。和豬脂搗塗瘡。和蜜治濕癬。及治腹中氣血痰酒諸癖,以蕪荑仁炒香,兼暖胃活血理氣藥為散服之。
白話文:
蕪荑具有辛散的特性,可以去除五臟、皮膚、骨節濕熱的疾病。但近世的人們只知道它有去除疳蟲,殺蟲以及腸風痔瘻、惡瘡疥癬的作用,而忽略了《本經》中記載的用途。
《千金》中記載,蕪荑可以治療婦女的經帶崩淋(經血帶下、小便淋漓)之病,通常與澤蘭、厚朴、藁本、白芷、細辛、防風、柏仁、石斛等藥材一起使用,目的是去除子臟中風熱痰膩。
蕪荑還可以與豬脂搗成塗料,用於治療瘡。與蜂蜜調製,用於治療濕癬。同時,它還可以用於治療腹中氣血痰酒等諸多癖病。一般是將蕪荑仁炒香,然後與能夠暖胃活血理氣的藥物一起搗碎成散劑服用。
3. 蘇方木
甘鹹平無毒。
白話文:
性味甘、鹹,平,無毒。
發明,蘇木陽中之陰,降多升少,肝經血分藥也。性能破血,產後血腫脹悶欲死者,苦酒煮濃汁服之。本虛不可攻者,用二味參蘇飲補中寓瀉之法,凜然可宗。但能開泄大便,臨證宜審。若因惱怒氣阻經閉者,宜加用之,少用則和血,多用則破血。如產後惡露已淨,而血虛腹痛大便不實者禁用。
白話文:
發明:蘇木,屬於陰中之陽,有降多升少的特性,是屬於肝經血分藥物。蘇木具有破血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產後血腫脹悶,甚至垂死的患者。但是,如果患者本身虛弱,不適合攻伐,那麼可以使用「二味參蘇飲」的補中寓瀉的方法,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方法。蘇木只能開泄大便,在臨牀使用上需要仔細判斷。如果患者是因為惱怒而導致氣阻經閉,那麼可以加入蘇木一起使用。少量使用蘇木可以和血,大量使用蘇木可以破血。如果產後惡露已經乾淨,但是患者出現血虛腹痛,大便不實的情況,禁止使用蘇木。
4. 樺木皮
苦平,無毒。
白話文:
苦平、無毒。
發明,樺皮能收肥膩,故用以治濕熱癘風、癰毒,取其能辟惡氣、殺蟲䘌也。《開寶》治諸黃癉,濃煮汁飲之,以其能利小便也。《和劑》治遍身瘡疥如癘及癮疹搔癢,面上生風,婦人粉刺。《靈苑方》治乳癰腫痛結硬欲破,燒存性,無灰酒服之。
白話文:
樺皮能吸收脂膩,因此用來治療濕熱癘風、瘡毒,取其能驅除邪氣、殺蟲的作用。《開寶》書中記載,用樺皮濃煮汁飲用,可以治療各種黃疸,因為它能利尿。《和劑》書中記載,用樺皮治療全身瘡疥如癘及癮疹搔癢、面上生風、婦人粉刺。《靈苑方》書中記載,用樺皮燒存性,沒有灰燼,用酒送服,可以治療乳癰腫痛結硬欲破。
5. 棕櫚
苦澀平,無毒。陳久者良。
白話文:
味苦,性平,無毒。存放時間越久越好。
發明,棕灰性澀,失血去多瘀滯已盡者,用之切當,取澀以固脫也。如積瘀未盡,誤服則氣滯血瘀,益增痛結之患矣。
白話文:
棕櫚灰性情澀斂,在出血過多、瘀血已盡的情況下,使用棕櫚灰是適當的,它是利用澀性來固守脫走的精氣。如果瘀血還沒有清除乾淨,錯誤地服用了棕櫚灰,就會造成氣血瘀滯,加重疼痛和結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