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逢原》~ 卷三 (32)
卷三 (32)
1. 桂心
辛甘大溫無毒。即肉桂之去外色淡,但存中心深紫,切之油潤者是。
白話文:
辛甘大溫,沒有毒害。就是肉桂去掉外層薄皮,剩下深紫色的中心部分,切開後油潤潤的就是。
發明,桂心既去外層苦燥之性,獨取中心甘潤之味,專溫營分之裡藥。故治九種心痛,腹內冷痛。破痃癖等病,與經絡軀殼之病無預,非若肉桂之兼通經脈,和營衛,堅筋骨,有寒濕風痹等治也。
白話文:
桂心 : 去掉外層苦澀乾燥的桂皮,只取中間甘潤的滋味,是專門溫暖營分裏的藥 。因此治療九種心痛、腹內冷痛、破癃癖等病,與血脈經絡、軀殼骨骼的疾病無關,不像肉桂還可以通經脈,調和營衛,堅固筋骨,能治寒濕風痹等疾病。
2. 牡桂
一名大桂
辛甘微苦溫,無毒,甜厚而闊者是。
《本經》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
白話文:
一名大桂
辛辣、甘甜、微苦,溫和,無毒,質地甜厚而寬大的為上品。
《本草經》記載,大桂主治上氣咳嗽逆亂,咽喉氣結閉塞難以呼吸,利於關節,補益中氣,長期服用可通達神明,身體輕盈不顯衰老。
發明,牡桂辛勝於甘,而微帶苦,性偏溫散,而能上行。故《本經》治上氣咳逆,成無己利肺氣,皆取辛散上行之力。時珍不察,乃與桂枝同列,非智者一失歟。蓋桂枝是最上枝條,亦名柳桂,言如柳條之嫩小也。蓋牡者陽也,牡桂是稟離火純陽之氣,故味帶苦,且大且厚,與桂枝絕不相類,何可混言。《本經》言,治上氣咳逆,導下焦之陰火逆上也。治結氣,辛溫開結也。喉痹吐吸,同氣相招,以引浮游之火下泄也,然必兼苦寒降泄之味用之。利關節,從內而達於表也。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補助真元,陽生陰長也。然須詳素稟豐腴,濕勝火衰者為宜。若瘦人精血不充,火氣用事,非可例以為然也。其至心腹冷痛,癥瘕血痹,筋脈拘攣,冷痰霍亂,其功不減肉桂。但治相火不歸,下元虛冷,力不能直達下焦,為稍遜耳。
白話文:
發現,肉桂的辛味勝過甘味,同時帶著微苦,屬性稍微溫煦發散,而且可以上行。因此《本經》中治療上氣咳逆,成無己利肺氣,都取辛散上行之力。時珍觀察不察,竟然把它與桂枝歸為一類,難道不是聰明人也會犯錯嗎。桂枝是最上層的樹枝,也叫柳桂,形容它如同柳樹的嫩枝條。只有雄性的才叫牡,牡桂就是稟承離火純陽之氣,所以味道帶苦,而且又大又厚,與桂枝完全不同,怎麼可以混為一談。《本經》中說,治療上氣咳逆,是引導下焦的陰火逆行上行。治療結氣,是辛溫開結。喉嚨閉塞、呼吸困難,是同氣相招,引導浮游的火氣向下瀉泄。但是,必須同時添加苦寒瀉泄的藥材一起使用。利於關節,是從內部通達表層。補益中氣,長期服用可通神,身體輕盈不顯老態,輔助真元,陽氣生長陰氣增長。但是,必須詳查體質豐腴、濕氣勝過火氣衰弱的人適合。若是精血不足、火氣旺盛的瘦人,則不能照樣以為然。對於心腹冷痛、癥瘕血痹、筋脈拘攣、冷痰霍亂,它的功效不比肉桂差。只是治療相火不歸、下元虛寒,力量不能直接到達下焦,就稍有遜色罷了。
3. 筒桂
俗名官桂
辛甘溫無毒。
《本經》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為諸藥先聘通使。久服面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
白話文:
俗名:官桂
性味:辛、甘、溫,無毒。
用途: 《本經》記載,桂皮可主治百病,養精神,和顏色,是諸種藥物中引導其他藥物先發揮效用的藥材。長期服用,面容會散發光澤,容貌美麗,常葆青春。
發明,筒桂辛而不熱,薄而能宣,為諸藥通使,故百病宜之。《本經》言其養精神,和顏色,有辛溫之功,無壯火之患也,為諸藥先聘通使。凡開提之藥,補益之藥,無不宜之。久服而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以其質薄、性輕,無桂心、肉桂、牡桂等雄烈之氣,力勝真陰之比。《別錄》治心痛、脅痛、脅風,溫經通血脈,止煩出汗,皆薄則宣通之義。《綱目》乃以《別錄》、元素二家之言,皆混列牡桂之下。蓋牡桂是桂之大者,功用與肉桂相類,專行氣中血滯。筒桂則專行胸脅,為脹滿之要藥。凡中焦寒邪拒閉,胃氣不通,嘔吐酸水,寒痰水癖,奔豚死血,風寒痛痹,三焦結滯並宜薄桂,蓋味厚則泄,薄則通也。
白話文:
發明,筒桂辛辣而不燥熱,淡薄而能宣發,是諸藥通使的藥物,因此所有疾病皆適合使用。《本經》說筒桂能養精神,和顏色,因此有辛溫的功效,而不會壯火生熱,是諸藥先聘通使的藥物。無論是開提的藥物,或者是補益的藥物,都可以加上筒桂。長期服用筒桂可以長出光華,容貌美好常如兒童,這是因為筒桂質地淡薄,藥性輕盈,沒有桂心、肉桂、牡桂等種雄烈之氣,力勝真陰。筒桂可以治療心痛、脅痛、脅風,溫經通血脈,止煩出汗,這些都是因為筒桂淡薄而宣通之故。《綱目》將《別錄》、元素二家之言,混列在牡桂之下。牡桂是桂樹較大的品種,功效與肉桂相似,專門治療氣血不通。筒桂則專門針對胸脅的疾病,是治療脹滿的要藥。凡中焦寒邪阻閉,胃氣不通,嘔吐酸水,寒痰水癖,奔豚死血,風寒痛痹,三焦結滯等疾病並宜使用筒桂,這是因為筒桂的藥性厚就能洩,淡薄則能通的緣故。
4. 桂枝
辛甘微溫,無毒。
白話文:
辛甘微溫,無毒。
發明,麻黃外發而祛寒,遍徹皮毛,故專於發汗。桂枝上行而散表,透達營衛,故能解肌。元素云,傷風頭痛,開腠理,解肌發汗,去皮膚風濕,此皆桂枝所治。時珍乃以列之牡桂之下,誤矣。按:仲景治中風解表,皆用桂枝,又云,無汗不得用桂枝,其義云何。夫太陽中風,陽浮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衛實營虛,故發熱汗出,桂枝湯為專藥。又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陰虛陽必湊之,皆用桂枝發汗。此調其營,則衛氣自和,風邪無所容,遂後汗解,非桂枝能發汗也。汗多用桂枝湯者,以之與芍藥調和營衛,則邪從汗去,而汗自止,非桂枝能止汗也。世俗以傷寒無汗不得用桂枝者,非也。桂枝辛甘發散為陽,寒傷營血,亦不可少之藥。麻黃、葛根湯未嘗缺此,但不可用桂枝湯,以中有芍藥酸寒收斂表腠為禁耳。若夫傷寒尺脈不至,是中焦營氣之虛不能下通於衛,故需膠飴加入桂枝湯,方取稼穡之甘,引入胃中,遂名之曰建中。更加黃耆,則為黃耆建中。借表藥為里藥,以治男子虛勞不足。《千金》又以黃耆建中換入當歸為內補建中,以治婦人產後虛羸不足,不特無餘邪內伏之虞,並可杜陽邪內陷之患,非洞達長沙妙用難以體此。詳桂枝本手少陰血分藥,以其兼走陽維,凡傷寒之邪無不由陽維傳次,故此方為太陽首劑。昔人以桂枝湯為太陽經風傷衛之專藥,他經皆非所宜,而仲景三陰例中陰盡復陽靡不用之,即厥陰當歸四逆,未嘗不本桂枝湯也。桂附各具五體,各有攸宜。肉桂雖主下元,而總理中外血氣。桂心專溫臟腑營血,不行經絡氣分。牡桂性兼上行,統治表裡虛寒。薄桂善走胸脅,不能直達下焦。桂枝調和營衛,解散風邪而無過汗傷表之厄,真藥中之良品,允為湯液之祖也。《本經》之言牡桂兼肉桂、桂心而言,言筒桂兼桂枝而言也。其他板桂、木桂僅供香料、食料,不入湯藥。
白話文:
麻黃能發散風邪,祛除寒冷,遍佈皮毛,因此專門用於發汗。桂枝上行而散佈於體表,透達營衛,因此能解肌。元素說,傷風頭痛,開腠理,解肌發汗,祛除皮膚風濕,這些都是桂枝所治。時珍卻將桂枝列在牡桂之下,這是錯誤的。
仲景治療中風解表,都使用桂枝,又說,沒有汗不得使用桂枝,這是什麼道理呢?太陽中風,陽浮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衛實營虛,所以發熱汗出,桂枝湯是專治的藥物。又太陽病發熱汗出者,這是營弱衛強,陰虛陽必湊之,都用桂枝發汗。這是調和營,衛氣自和,風邪無所容納,隨後汗解,並不是桂枝能發汗。汗多用桂枝湯者,用它與芍藥調和營衛,邪氣隨汗而去,然後汗自止,並不是桂枝能止汗。世俗認為傷寒無汗不得用桂枝,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桂枝辛甘發散為陽,寒傷營血,也是不可缺少的藥物。麻黃、葛根湯從未缺少桂枝,但不能用桂枝湯,因為其中含有芍藥酸寒收斂表腠,所以被禁止了。
如果傷寒尺脈不至,是中焦營氣之虛不能下通於衛,所以加入桂枝湯膠飴,取稼穡之甘,引入胃中,因此命名為建中。再加入黃耆,則為黃耆建中。借用表藥為裡藥,以治療男子虛勞不足。《千金》又用黃耆建中加入當歸為內補建中,以治療婦人產後虛羸不足,不僅沒有餘邪內伏之虞,還可以杜絕陽邪內陷之患,這種理解並非洞達長沙妙用就可實現。
桂枝是手少陰血分藥,但兼走陽維,凡傷寒之邪無不由陽維傳次,所以此方為太陽首劑。以前的人認為桂枝湯是太陽經風傷衛之專藥,其他經絡都不適合,但仲景三陰例中陰盡復陽靡不用之,即使厥陰當歸四逆,也從未不以桂枝湯為基礎。
桂附各具五體,各有攸宜。肉桂雖然主下元,但總理中外血氣。桂心專溫臟腑營血,不行經絡氣分。牡桂性兼上行,統治表裡虛寒。薄桂善走胸脅,不能直達下焦。桂枝調和營衛,解散風邪而無過汗傷表的厄運,真是藥中之良品,堪稱湯液之祖。
《本經》中所說的牡桂兼肉桂、桂心而言,筒桂兼桂枝而言。其他板桂、木桂僅供香料、食料,不入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