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源

《奇症彙》~ 卷之七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3)

1.

藥以五靈脂為君,山楂、元胡、桃仁、枳殼為臣,赤芍藥、牡丹皮、香附、山梔仁為佐,柴胡、石菖蒲為使,水煎臨服入韭菜汁一酒杯飲之。其夜胸膈寬快,大便瀉一次,痛減大半。飲食乃從右邊而下,右邊胸膈稍痛,吞物甚艱,痰出皆血腥氣。改以山梔、赤芍藥、歸尾、桃仁、劉寄奴、五靈脂、牡丹皮、穿山甲,煎入韭汁服之,兩帖全瘳。

又治一婦右背鹽匙骨邊一點疼痛,夜尤其,醫治半月不效,輾轉加劇。即以右邊手臂肢節皆脹痛。筋皆暴起,肌肉上生紅點,脈兩手皆數,右尺軟弱,乃濕熱傷筋,而成痛痹。以東垣舒經湯為主,羌活、升麻、桃仁、麻黃、紅花、當歸、防風、甘草、獨活、豬苓、黃柏、防己、知母、黃連,兩帖痛減腫消,再亦不發。

金少遊治黃渟之室,庚午秋,娩身後,腰胯痛,痛久,脊膂突出一骨一二寸許,腹下季脅,發一腫如拳大,每抽挈亦痛,遍身如刀剮,不能行,不能轉側,每欲舒展,則婦女八人舁之。三吳醫者莫不就診無效。辛未秋延少遊診,其脈無他,兼以飲食不廢,謂之曰:奇經八脈俱受病矣,幸十二正經無恙,中氣不虛可療。渟問其故,答曰:蓋脊梁突督脈也。

季脅癰腫,腹與胃痛,衛任也。兩足筋急不能屈伸,陽蹺陰蹺也。腰以下冷,溶溶如坐水中,帶之為病也。初進龜鹿二仙膏二三兩,煎劑以骨碎補、續斷為君,佐以溫經大養氣血之劑,四服即緩。繼以鹿茸、河車、自然銅、骨碎補等劑,丸服一半,即能下床行動,療此症不過兩月而愈。

愈而妊,更屬意外。其季脅近胯之瘤,為庸工決破而死,惜哉。

活水止蝨丹

熟地黃,山萸肉(三兩),杜仲(一兩),防己(一錢),豨薟草(三錢)

水煎服。

大承氣湯

大黃,芒硝,厚朴,枳實

先煎樸實,將大黃煮二三沸,頃碗內和芒硝,服得利則止。

導赤散

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葉等分煎

甘露飲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枇杷葉,甘草等分

每服五錢。

舒筋湯

片薑黃(一錢),甘草(炒),羌活(各三分),白朮,海桐皮,赤芍,當歸(各五分)

上水煎服。

龜鹿二仙膏

鹿角(十斤),龜板(五斤),枸杞(二斤),人參(一斤)

先將鹿龜板鋸截,刮淨水浸,桑火熬煉成膠,再將人參、枸杞,熬膏和入。

生肌散(見頭門)

龍膽丸(即龍膽瀉肝湯,見溺孔門)

白話文:

[背]

一個病人背痛,用五靈脂為主藥,山楂、元胡、桃仁、枳殼為輔藥,赤芍藥、牡丹皮、香附、山梔仁為佐藥,柴胡、石菖蒲為使藥,煎好後服用時加一杯韭菜汁。當晚胸膈舒暢,大便瀉了一次,疼痛減輕許多。但食物只能從右側往下咽,右側胸膈略痛,吞咽困難,吐出的痰有腥味。於是改用山梔子、赤芍藥、當歸尾、桃仁、劉寄奴、五靈脂、牡丹皮、穿山甲,煎好後加韭菜汁服用,服兩劑藥就痊癒了。

另一個病人右背靠近肩胛骨的地方疼痛,尤其晚上更甚,治療半個月無效,反而越來越嚴重,右臂也腫痛,筋脈暴起,肌肉上出現紅點,脈象兩手都很快,右側脈象微弱,這是濕熱傷筋導致的疼痛麻痹。於是用東垣舒經湯為主方,再加入羌活、升麻、桃仁、麻黃、紅花、當歸、防風、甘草、獨活、豬苓、黃柏、防己、知母、黃連,服兩劑藥後疼痛減輕,腫脹消退,病也不再發作了。

金少遊醫生治療黃渟的妻子,庚午年秋天,她生產後腰胯疼痛,時間久了,脊椎突出一個骨頭,約一至二寸長,腹部脅肋處長了一個拳頭大的腫塊,每次呼吸都會疼痛,全身疼痛難忍,無法行走和翻身,需要八個婦女抬著她。江南一帶的醫生都看過,都沒治好。辛未年秋天,黃渟的妻子請金少遊診治,脈象並無其他異常,而且飲食正常,金少遊說這是奇經八脈都生病了,幸好十二正經無恙,元氣未虛,可以治療。黃渟問原因,金少遊回答說:脊椎突出是督脈受損;脅肋腫痛,腹部和胃痛是衛任脈受損;雙腳筋攣不能屈伸是陽蹺脈和陰蹺脈受損;腰部以下冰冷,像坐在水裡一樣是帶脈受損。 金少遊先給她服用龜鹿二仙膏二三兩,再用骨碎補、續斷為主藥,輔以溫經養血的藥物,四劑藥後病情緩解。接著服用鹿茸、河車、自然銅、骨碎補等藥物製成的丸藥,服一半後就能下床活動,治療兩個月就痊癒了。

痊癒後她又懷孕了,這是意外之喜。但後來她脅肋靠近胯骨的腫塊被庸醫切開,結果導致死亡,可惜。

以下是一些方劑:

活水止蝨丹:熟地黃、山萸肉(三兩)、杜仲(一兩)、防己(一錢)、豨薟草(三錢),水煎服。

大承氣湯: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先煎厚朴、枳實,再將大黃煮二三沸,然後加入芒硝服用,瀉下後即停。

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葉等量,水煎服。

甘露飲: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枇杷葉、甘草等量,每次服五錢。

舒筋湯:片薑黃(一錢)、甘草(炒)、羌活(各三分)、白朮、海桐皮、赤芍、當歸(各五分),水煎服。

龜鹿二仙膏:鹿角(十斤)、龜板(五斤)、枸杞(二斤)、人參(一斤),先將鹿角、龜板鋸斷,刮淨後水浸,用桑柴火熬煉成膠,再將人參、枸杞熬膏後加入。

生肌散:(見頭門)

龍膽丸:(即龍膽瀉肝湯,見溺孔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