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症彙》~ 卷之六 (5)
卷之六 (5)
1. 身
又問:何故至平旦而每有露乎?予曰:陽氣升而地氣上也。地氣即地中之水氣,乃升而為露耳。然其氣升上,本晝夜不息,日中有太陽故不見。夜則見之,然所見亦微,非比平旦陽氣所升之時也。
又問:平旦無露,此何以故?予曰:因地氣不和,不和則氣升為云,故無露。若久旱地燥,其氣雖升,因上土燥而斂其氣,亦無露耳。
又問:霧因何至?予曰:地中之氣,隨陽升為露,若氣稍不和,則不能為露,亦不能為雨,故但下瞞如雲若露而名霧也。
又問:雨從云降何故?常有云不雨乎?予曰:云亦地之水氣因天地之氣不和,而和之則水氣升上為云而為雨也,即所謂陰陽和而雨澤降耳。然不和有甚不甚之別,不和不甚,則水氣騰空而散,雖有云不雨(猶煮水,水氣升外,每騰空而散也)。甚則水氣盛,不能騰空而散,故即降而為雨也。蓋云每出於山,即卦傳所謂山澤通氣是也。
又問:風從何來?予曰:風乃大塊噫氣(噫氣猶噯氣,其氣從下散上也),因天地之氣不和而發,然天地有自然之風,有噫氣之風。蓋天地之氣升而降,降而升,猶人之呼吸然。若氣和則升降順而有自然之風焉,不和則不順,不順則逆,逆則發噫氣而為風耳。如氣或不和於東,則噫氣發東風,即從東而至。
不和於西,則噫氣發西風,即從西而來,南北皆然,四隅亦如是。若有風而有雨者,因不和之水氣,從風而上故也。又問:氣或不和於東,而西或又有不和,若噫氣併發,當必有東西齊來之風,而何故無乎?予曰:天地一氣也,使氣東不和而又有西不和者,則噫氣或發於東,而西不順之氣亦從東而泄,故但有風於東耳。發於西,故但有風於西耳。
然大莫大於天地,若彼不和,與此不和,固極遠而不能相應,則噫氣彼此齊發,則彼此之風遠而各殊,人所不得而知也。即諺云:千里不同風耳。
又問:雷電何也?予曰:一歲之中,熱而寒,寒而熱,皆天地元陽之氣,升上則熱,降下則寒。若節至驚蜇,其氣漸升而達於外,因天地之氣不和,不和則氣不升,不升而欲升之,則破塊而出,故雷電並作。蓋電即元陽之氣,氣即火也,雷因元陽之火升外,故每先電而後雷也(猶人放炮火,先見而後聲發也)。若電閃甚,則雷猛發於外,故雷聲震上而形霹靂也。
如雷止而但有電者,乃破中之餘氣耳,所以電即閃而不遠,其氣乃破而易泄,故彼閃未已,而又有此也。初秋陽氣將收,或值天地之氣不和,則氣欲降不能,而反逆於上,故每發迅雷耳。若秋漸深,陽氣漸下,至冬伏藏,故雷亦收聲也。人與天地同參,至秋其氣漸收,收則毛竅閉,而春夏所受之病皆郁,鬱而發之,則病作矣,故病每多發於秋也。
白話文:
為何清晨總有露水?因為陽氣上升,地氣也隨之上升。地氣就是地底的水氣,上升後就成了露水。其實地氣的上升晝夜不停,只是白天有太陽,所以看不見;晚上雖然看得見,但露水很微弱,遠不及清晨陽氣上升時多。
為何清晨有時沒有露水?因為地氣不調和,不調和則氣上升成為雲,所以沒有露水。如果久旱地燥,地氣雖然上升,但上層土壤乾燥,會收斂地氣,所以也沒有露水。
霧是怎麼形成的?地氣隨著陽氣上升形成露水,如果地氣稍有不和,就不能形成露水,也不能形成雨,於是就在地面附近像雲又像露,所以叫做霧。
雨為什麼從雲中降下?為什麼有時有雲卻不下雨?雲也是地面的水氣,因為天地之氣不調和,調和了,水氣上升形成雲,然後降雨,這就是所謂的陰陽調和,雨露才會降臨。然而不調和也有程度之分,不調和不嚴重,水氣就會騰空散去,雖然有雲卻不下雨(就像煮水,水氣上升,往往會騰空散去)。如果嚴重的話,水氣旺盛,不能騰空散去,就會降下來形成雨。雲通常從山裡出來,就像《易經》裡說的「山澤通氣」一樣。
風從哪裡來?風是大地的吐納之氣(吐納之氣如同打嗝,氣體從下往上散開),因為天地之氣不調和而產生。天地間有自然之風,也有吐納之氣形成的風。天地之氣上升下降,下降上升,就像人的呼吸一樣。如果氣和,則升降順暢,就會有自然之風;如果不調和,就會不順暢,不順暢就會逆行,逆行就會產生吐納之氣形成風。例如,如果東邊的氣不調和,就會產生東風,從東方吹來;西邊氣不調和,就會產生西風,從西方吹來,南北和四個角落也都一樣。如果風雨同時出現,是因為不調和的水氣隨著風上升的緣故。
如果東邊的氣不調和,西邊也同時不調和,吐納之氣同時產生,應該會有東西兩個方向同時刮風,為什麼沒有呢?因為天地是一個整體,如果東邊的氣不調和,西邊也同時不調和,那麼吐納之氣可能從東邊產生,西邊不順暢的氣也會從東邊疏導,所以只有東風。如果從西邊產生,就只有西風。
然而天地最大,如果相隔遙遠的地方都同時不調和,吐納之氣各自產生,則彼此的風會相隔很遠而各有不同,人很難察覺,就像俗話說的「千里不同風」。
雷電是怎麼回事?一年四季,冷熱交替,都是天地元陽之氣的運作,上升則熱,下降則冷。到了驚蟄時節,氣逐漸上升到地面,如果天地之氣不調和,氣體就不能順利上升,但又想上升,就會衝破阻礙而產生雷電。電就是元陽之氣,氣就是火,雷是因為元陽之火上升到外面,所以總是先有閃電後有雷聲(就像放炮竹,先看到火光,然後才聽到聲音)。如果閃電很厲害,雷聲就會猛烈地從外面發出來,所以雷聲震耳欲聾,形成霹靂。
如果只有閃電沒有雷聲,那是因為衝破阻礙後殘餘的氣體,所以閃電不會很遠,氣體容易消散,所以這閃電還未消失,那邊又閃電了。初秋陽氣將要收斂,如果遇到天地之氣不調和,氣體想下降卻不能,反而逆行上升,所以往往會出現迅雷。到了深秋,陽氣漸漸下降,到了冬天就潛藏起來了,所以雷聲也消失了。人與天地同在,到了秋天,人體的氣也漸漸收斂,收斂則毛孔閉合,春夏所患的病都會鬱積在體內,鬱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發作,所以疾病常常在秋天多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