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症彙》~ 卷之四 (6)
卷之四 (6)
1. 心神
然脾胃以陽氣為主,陽變為熱血必沸騰而越出於上矣。昏暈者由熱熏灼,故神昏運倒而類風也。風之旋動轉運與火相類,每覺下焦熱上胸膈壅塞而即發者,脾脈從足入腹至胸,令下焦熱上乃脾火也。然胸膈心肺之分,為陽之位,清陽居上,而邪熱擾之,則陽不得暢達,而心脾之神魂不免為之昏亂矣。
況五臟皆賴胃氣以培養,胃受火邪則五臟皆無所稟,而所藏之神亦無所依,故肺之魄、心之神、肝之魂、脾之意、腎之志,安得不隨之潰亂而昏瞀耶?多發於午前後者,乃陽氣所生之時,脈如常,但浮虛耳。曰:此虛病也,蓋病發而脈結者,血少氣劣耳。蘇則氣血流通,心志皆得所養,故又脈如常也。
遂以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麥冬、陳皮而安。其子問之,汪曰:三年之內,可保無恙,越此非予所知,果驗。
一人年十五色悴,十二月間,忽嘔瘀血一二碗隨止。延小兒醫調治,肌體尚弱,常覺頭暈。近三月間,天熱途步,出汗連日,又勞倦日昃,頓然昏暈不省人事,手足擾亂顛倒,將一時久方定,次日亦然。續後每午前後,如期發一次,近來漸早,自辰至午,連發二次,漸發三四次,比前稍輕。
發時自下焦熱上至胸,壅塞則昏暈,良久方蘇,始疑為瘧成癇。醫云火動,又云痰症,用牛黃清心丸,以竹瀝、薑汁磨,服二次,共四丸。又與煎藥,多清痰火之劑,服後每日只發一次。止則汗多,口乾食少,身熱時多,涼時少。汪脈之陽為邪擾,不能用事,故每至其時而輒發也。
且汗多津液泄,口乾津液少,醫用牛黃、硃砂、琥珀、南星、半夏等,而復燥之,是愈益其燥,故暫止而復發,不能去拔病根也。因取參、耆各二錢半,遠志、山楂、川芎、黃芩各七分,天麻、麥冬、防風、茯神各一錢,甘草、陳皮各五分,歸身八分,白朮一錢半,煎服十餘劑,而病不復作矣。
張子和治一婦,年逾三十,夜夢鬼交,驚怕異常,及見神堂陰府舟楫橋梁。如此一十五年,竟無妊娠。巫祈覡禱,無所不至,針肌灸肉,孔穴萬千,黃瘦發熱引飲,中滿足腫。張曰:陽火盛於上,陰水盛於下。鬼神者,陰之靈,神堂者,陰之所,舟楫橋梁,水之用。兩手寸脈,皆沉而伏,知胸中有痰實也。凡三湧、三泄、三汗,不旬日而無夢,一月而孕。
一婦喜笑不休半年矣,諸醫治之術窮。張曰:此易治耳。以食鹽三兩成塊,燒令通紅,放冷研細,以河水一大碗煎三五沸,溫分三服,須臾探吐出痰半升,次服大劑黃連解毒湯,不數日而笑止。
沈宗常治臨淄人,自謂無病,忽覺神思有異,晚歌笑不節。沈曰:此陰火乘肝,晚動宜以柔劑,少加利之,良愈。
莊先生治喜樂之極而病者。莊切其脈為之失聲,佯曰:吾取藥去。數日更不來。病者愁泣,辭其親友曰:吾不久矣。莊知其將愈,慰之,詰其故。莊引《素問》曰:懼勝喜,可謂得元關者。
白話文:
心神
脾胃以陽氣為主,陽氣轉化為熱,則血液沸騰,上衝頭部。昏暈是因熱邪熏灼所致,神志昏迷,倒地不起,狀似中風。風的旋轉與火相似,有些人下焦發熱,胸膈壅塞,立即發病,這是脾經從足部經腹部上至胸部,下焦之熱上衝,屬於脾火。但胸膈屬心肺,為陽位,清陽之氣上升,邪熱擾亂陽氣,則陽氣不能暢達,心脾的神魂就會昏亂。
況且五臟都依靠胃氣來滋養,胃受火邪侵犯,則五臟都得不到滋養,臟腑所藏之神也沒有依託,所以肺魄、心神、肝魂、脾意、腎志,怎能不隨之紊亂而昏迷呢?多在午前後發病,是因為陽氣旺盛之時,脈象如常,只是浮虛而已。這是虛證,若發病時脈象凝結,則是氣血不足。病癒後,氣血流通,心志得到滋養,脈象又恢復正常。
因此用十全大補湯去桂枝,加麥冬、陳皮來治療,果然痊癒。其子詢問預後,醫生說:三年內,可以保證無恙,超過三年,就無法預料了,果然如此。
有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面色憔悴,十二月間,突然嘔吐出一二碗瘀血,隨後停止。請小兒科醫生治療,身體仍虛弱,經常頭暈。近三個月,天氣炎熱,走路出汗連續多日,又勞累到傍晚,突然昏暈不省人事,手腳亂動,顛倒錯亂,很久才清醒過來,第二天又如此。此後每天午前後,按時發作一次,最近發作時間越來越早,從辰時到午時,連續發作兩次,甚至三四次,但比以前輕些。
發病時,下焦之熱上衝至胸部,壅塞則昏暈,很久才能清醒,最初懷疑是瘧疾引起的癇症。醫生說這是火邪動擾,也有人說是痰症,用牛黃清心丸,用竹瀝、薑汁研磨,服用二次,共四丸。又給他煎藥,多是清痰火的藥劑,服藥後,每天只發作一次。病癒後,汗多,口乾,食慾少,身體發熱的時間多,發冷的時間少。醫生診脈,認為陽氣被邪氣擾亂,不能正常運作,所以每到那個時候就發病。
而且汗多,津液耗損,口乾,津液不足,醫生用牛黃、硃砂、琥珀、南星、半夏等藥物,反而加重乾燥,使病情暫時停止,但又復發,不能去除病根。於是用人參、黃耆各二錢半,遠志、山楂、川芎、黃芩各七分,天麻、麥冬、防風、茯神各一錢,甘草、陳皮各五分,當歸八分,白朮一錢半,煎服十餘劑,病情就不再復發了。
張子和治療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夜裡夢到與鬼交合,非常害怕,還夢到神堂、陰府、舟楫、橋樑。這樣持續了十五年,一直沒有懷孕。她求神問卜,各種方法都試過了,針灸穴位無數,身體消瘦,發熱,口渴,腹部脹滿。張子和說:陽火盛於上,陰水盛於下。鬼神是陰之靈,神堂是陰氣聚集的地方,舟楫橋樑是水的象徵。她的寸脈沉伏,知道胸中有痰飲積聚。經過三次嘔吐、三次腹瀉、三次出汗,不到十天夢就不做了,一個月後就懷孕了。
一位婦女半年來不停地大笑,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張子和說:這很容易治。用食鹽三兩燒成塊,燒到通紅,放涼研細,用一碗河水煎煮三五沸,溫服,分三次服用,很快就能吐出半升痰液,然後服用大劑量的黃連解毒湯,幾天后,大笑就停止了。
沈宗常治療一位臨淄人,自認為沒有病,突然覺得神思異常,晚上唱歌大笑,無節制。沈宗常說:這是陰火乘肝,晚上發病,應該用溫和的藥物,稍微加點瀉下藥,很快就好了。
莊先生治療因過度喜樂而生病的人。莊先生診脈後一言不發,假裝去取藥,幾天都不來。病人愁眉苦臉,向親友告別,說自己活不久了。莊先生知道他快要好了,安慰他,並詢問原因。莊先生引用《素問》說:害怕勝過喜樂,才能說是掌握了元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