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功按摩秘訣》~ 痰火哮喘症
痰火哮喘症
1. 痰火哮喘症
設有哮吼喘急,可於天突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天突穴,任脈經,在結喉下二寸宛宛中兩筋間是穴。
設有胸膈悶痛、痰涎擁盛,可於璇璣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璇璣穴乃任脈經,在天突下一寸陷中是穴。
設有哮喘等證,可於俞府、華蓋、乳根等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俞府穴已見癆症。華蓋穴乃任脈經,在璇璣穴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是穴。乳根穴乃足陽明胃經,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是穴也。
設有氣急痰盛及肺癰,可於肺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肺俞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背第三椎骨兩旁各開一寸半,此乃是穴也。
設有吼喘,可於脊中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脊中穴乃督脈經,在第十一椎骨下。統而取之,穴對前中上脘。令人平站,將繩自結喉上垂下。至上脘,又將此繩自大椎骨垂,繩盡處是穴也。
設有咳嗽寒疾之症,可於列缺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列缺穴乃手太陰肺經在手腕後上側寸半,兩手相叉,食指盡處,高骨縫間是穴也。間有哮喘用天突、靈臺、少衝、小指端,久嗽用三里,痰火用百勞、三里,痰火氣用巨厥、中脘,皆宜查明穴法參用。
白話文:
[痰火哮喘症]
如果有哮喘發作,呼吸急促的情況,可以在天突穴進行按壓五十到七十次,再摩擦五十到七十次,並配合靜坐調息。天突穴位於任脈經絡上,在喉嚨下方約兩寸的地方,兩筋之間的凹陷處即是穴位。
如果出現胸悶疼痛,痰多的症狀,可以對璇璣穴進行按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同時配合靜坐調息。璇璣穴也在任脈經絡上,位於天突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
對於哮喘等病症,可以在俞府、華蓋、乳根等穴位進行按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並配合靜坐調息。俞府穴在癆病中已有說明。華蓋穴位於任脈經絡上,處於璇璣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仰頭時即可找到。乳根穴位於足陽明胃經,在乳房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臉朝上時就能找到。
對於氣短、痰多以及肺癰等症狀,可以對肺俞穴進行按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並配合靜坐調息。肺俞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絡上,在背部第三椎骨兩側各開一寸半的位置,就是肺俞穴。
對於吼喘症狀,可以在脊中穴進行按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並配合靜坐調息。脊中穴位於督脈經絡上,在第十一椎骨下方,與前胸的中上脘相對應。讓人站立,從喉嚨上部垂下一條繩子,到達上脘後,再將這條繩子從大椎骨垂下,繩子盡頭的位置就是脊中穴。
對於咳嗽、感冒等症狀,可以在列缺穴進行按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並配合靜坐調息。列缺穴位於手太陰肺經絡上,在手腕後上方側邊一寸半的位置,兩手交叉,食指末端,高骨縫間即是穴位。
此外,哮喘可用天突、靈臺、少衝、小指端,長期咳嗽可用三里,痰火可用百勞、三里,痰火氣可用巨厥、中脘,都應該明確穴位位置,綜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