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四要》~ 卷之五 (2)
卷之五 (2)
1. 養生總論
此方崇德縣知縣所送,服之,果覺有效。
鹿角霜丸
黃柏(去粗皮,人乳拌勻,曬乾,如此三次,炒褐色用之,或六兩或四兩,隨時加減,八兩),鹿角,霜(八兩),天門冬(去皮心,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人參(一兩或二兩),生地黃(置水中,去浮者,酒浸一夜,二兩),熟地黃(酒浸一夜,曬乾,二兩)
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百丸。淡鹽湯送下,或酒尤佳。
煮鹿角霜法
鹿角Z用本年解及新鋸,血氣不幹枯者,截寸半,置長流水中浸七晝夜,滌去腥穢。每角一斤,加桑白皮二兩,黃蠍二兩,楮實子一兩,放銀器內,或鹽泥固濟的好壇,炭灰煮七晝夜,水耗以熟水添之,旋耗旋添。角軟如熟樣,取出曬乾聽用。將煮角汁去藥渣並蠍皮,火熬膏收貯。每用三錢,酒化融服,其功更勝。若是麋角尤佳,煮制之法相同。
何首烏丸
八月採赤白各半,極大者佳,以竹刀刮去皮,切碎,用米泔水浸一夜,漉出曬乾,以壯婦生男乳汁拌曬三度,候乾。用木臼舂為末,羅細,以北紅棗,蜜雲縣出者佳,於砂鍋內煮去皮核,取肉和藥末,千杵為丸,焙燥,以磁器盛之。初服二十丸,每十日加十丸,至百丸止。空心鹽湯下。忌鐵與諸血、蘿蔔。此長生真人保命服食。
治五勞七傷,虛損無力,四肢困倦,腳手頑麻,氣血耗散,面黃肌瘦,陽事不升,虛暈噁心,飲食減少。此藥能治諸虛,添精補髓,滋潤皮膚,充神壯氣,身體輕健、光澤,開胃進食,返老還童,發白再黑,齒落更生,大有神效。
茯苓(四兩),天冬(四兩),山藥(四兩),熟地黃(四兩),枸杞(四兩),何首烏(四兩),乾薑(二兩),大茴(炒,一兩),炒青鹽(少許),鹿角霜(四兩),蓮肉(去皮,半斤),破故紙(淨香油炒,四兩),沒石子(一兩),大核桃肉(半斤),麥冬(四兩)
為末,空心白湯調勻二三匙,日進二服,不拘在家在外,少者一服,老者二服,功不盡述。
松梅丸,肥腸健髓之驗。
松脂(煉熱者,一斤),懷慶熟地黃(酒蒸,十兩),烏梅肉(六兩)
如後法制,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鹽湯下。
此方得之南京吏部尚書大人者,自云西域異人所授,後服之果能加飲食,致身肥健,小便清,大便潤,精神不倦。愚考諸本草云:松脂味苦,甘溫無毒,安五臟,除胃中伏火、咽乾消渴,久服輕身不老,聰耳明目,固齒潤肺,辟邪氣,去歷節風、癘風痠痛不可忍,仙家多煉服,日無倦怠,老年發白返黑。若同茯苓末煉蜜服,可以辟穀。
煉法:用明淨松脂十餘斤,先以長流水入砂鍋內,桑柴火煮拔三次,再淋桑灰汁,仍煮七八次,扯拔,又用好酒煮二次,完則以長流水煮過一次,扯拔色白,味不苦澀為度。陰乾,入石臼內杵搗取淨末,依方配合再搗。一日九次,須要日乾乃佳。又查熟地黃,味甘苦無毒,填骨髓五臟不足及男女勞傷,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
白話文:
養生總論
此方是崇德縣知縣送來的,服用後確實有效。
鹿角霜丸:
黃柏(去除粗皮,用人乳拌勻,曬乾,重複三次,炒至褐色,用量六兩或四兩,可根據情況增減,最多八兩),鹿角霜(八兩),天門冬(去皮心,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人參(一兩或二兩),生地黃(放入水中,去除浮起的部分,用酒浸泡一夜,二兩),熟地黃(用酒浸泡一夜,曬乾,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逐漸增加至一百丸。用淡鹽湯送服,或用酒送服更好。
鹿角霜煮制方法:
選用當年脫落的或新鋸下的鹿角,血氣未乾枯者,截成寸半長的小段,放在流動的清水中浸泡七天七夜,洗去腥味。每斤鹿角,加入桑白皮二兩,黃蠍二兩,楮實子一兩,放入銀器或用鹽泥封好的壇子裡,用炭火煮七天七夜,水減少了就用熟水添加,邊煮邊添水。直到鹿角軟如煮熟的樣子,取出曬乾備用。將煮鹿角的汁液,去除藥渣和蠍皮,熬成膏狀儲存。每次服用三錢,用酒溶化後服用,效果更好。如果用麋鹿角更好,煮制方法相同。
何首烏丸:
八月採摘赤白各半的何首烏,越大越好,用竹刀刮去皮,切碎,用淘米水浸泡一夜,瀝乾曬乾,用壯婦哺乳期乳汁拌勻曬乾三次。用木臼舂成粉末,過篩,用北紅棗(蜜雲縣產的最好),在砂鍋裡煮去皮核,取棗肉與藥末混合,反覆杵磨一千次,製成丸藥,焙乾,用瓷器盛裝。初服二十丸,每十天增加十丸,最多服用一百丸。空腹用鹽湯送服。忌諱與鐵器、各種血制品和蘿蔔同食。這是長生真人保命的藥方。
此方可治療五勞七傷,虛損乏力,四肢困倦,手腳麻木,氣血耗散,面黃肌瘦,陽痿,虛暈噁心,食慾減退等症狀。此藥能治療各種虛症,滋補精髓,滋潤皮膚,充實精神,強健體魄,使身體輕盈健壯,光澤有活力,增進食慾,返老還童,白髮變黑,脫落牙齒再生,療效顯著。
茯苓(四兩),天門冬(四兩),山藥(四兩),熟地黃(四兩),枸杞(四兩),何首烏(四兩),乾薑(二兩),大茴香(炒,一兩),炒青鹽(少許),鹿角霜(四兩),蓮子肉(去皮,半斤),破故紙(用淨香油炒,四兩),沒石子(一兩),大核桃肉(半斤),麥冬(四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空腹用白開水調勻二三匙服用,每日二次,不論在家在外,體弱者服用一次,年老者服用二次,功效不可盡述。
松梅丸:滋補腸胃,強健骨髓的驗方。
松脂(煉製過的,一斤),懷慶熟地黃(酒蒸,十兩),烏梅肉(六兩)。
按照上述方法製成丸藥,用煉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加鹽送服。
此方是從南京吏部尚書大人那裡得到的,他自稱是西域異人所授。服用後果然能增進食慾,使身體肥壯健美,小便清澈,大便通暢,精神充沛。我查閱多種本草書記載:松脂味苦,甘溫無毒,能安五臟,去除胃中伏火,治療咽乾口渴,長期服用能輕身不老,聰耳明目,固齒潤肺,辟邪氣,治療風濕痺痛等症,仙家多煉服此藥,日夜不倦怠,老年白髮能變黑。如果與茯苓粉末一起用煉蜜服用,可以辟穀。
煉製方法:用乾淨的松脂十多斤,先放入砂鍋,加入長流水,用桑柴火煮三次,再淋上桑灰汁,繼續煮七八次,取出冷卻,再用好酒煮二次,最後再用長流水煮一次,取出冷卻,顏色變白,味道不苦澀為止。陰乾後,放入石臼中搗碎取淨末,按照處方比例再搗碎。每日搗九次,每次搗碎後要曬乾才行。又查閱熟地黃,味甘苦無毒,能補益骨髓、五臟不足,治療男女勞傷,通血脈,增強體力,益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