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養生四要》~ 卷之四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2)

1. 卻疾第四

人中年以後,多脾泄之病,前健脾散乃聖藥也,切不可用劫澀之劑。

按永壽丸方者,大梁郭之卿為尚書時常服之,年逾八十,精力倍加。此方大補元陽,益脾胃,調順氣血,添補精髓。人年四十以後,宜常服之。

蓮肉(去心,先用酒浸一日,後裝入雄豬肚內,縫緊,卻將浸蓮肉酒添水煮熟,取出曬乾,肚子不用,一斤),蒼朮(刮淨,分作四分,用酒、鹽水、米泔水、醋分浸,按時定日,一斤),白茯苓(四兩),熟地黃(四兩),川楝肉(炮,取肉),枸杞,山藥,柏子仁(炒,另研),破故紙(用麻油用炒香,去麻,各二兩),青鹽(炒,五錢),沉香,木香(各一兩),五味子,小茴香(炒,各二兩)

十四味為末,酒和,杵勻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溫酒下、鹽湯送下。此方比草靈丹尤勝。

人之病者,有十病九痰之說。然則,痰之為物也,乃腎之真水,五臟之真精,腸胃之精液。人之有痰,猶魚之有涎,木之有液,苟無是痰則死矣。惟人氣失其平則氣逆,氣逆則津液不行,不行則榮衛不通,不通則水穀之氣不能傳化,並其糟粕之滓,凝聚而成痰矣。痰者水穀之養所變也。

古人治痰,以通氣為主,意可見矣。肥人之痰從濕,瘦人之痰從火,不可不知。

肥人痰者,奉養太厚,軀脂塞壅,故營衛之行少緩,水穀之化不齊,所以多痰。故治肥人者,補脾益氣為主,宜用:

益氣化痰丸

南星(去皮、臍,二兩),半夏(湯泡七次,二兩)

為細末,用薑汁捏作餅,勿太軟。用楮葉包裹如盦醬樣,待生黃衣取出,曬乾。此須在三伏天作之,半夏曲亦如此作。加入人參(五錢),白朮,白茯苓,陳皮(各一兩半),蒼朮(米泔浸),香附(童便浸),枳實(麩炒,各一兩),蘇子(炒,另研),白芥子(炒,另研),炙甘草(各五錢),神麯(炒,一兩),桔梗(炒,一兩)

為末,用薑汁浸,蒸餅,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送下。

瘦人之痰,房勞太過,暴怒無常,衝任之火妄動,水穀之氣不化,所以生痰。治瘦人者,以補腎降火為主,宜用:

滋陰降火丸

熟地黃(薑汁拌,焙),天冬(去心),白茯苓,知母,黃柏(炒火色,各十兩),貝母,陳皮(去白,鹽水炒),蘇子(炒,另研),瓜蔞霜(各五錢)

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淡薑湯下。

人之病癆者,動曰火症,此虛損之病,要分五臟治之,不可誤也。

病者憎寒,壯熱,自汗,面白,目干,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其病在肝。宜服柴胡四物湯、金匱腎氣丸治之。

柴胡四物湯,即小柴胡、四物湯二方合也。

人參(五分),黃芩(一錢),半夏(炮,三分),柴胡(一錢),炙甘草(五分),當歸身(七分),川芎(五分),白芍(五分),生地黃(酒洗,一錢),生薑(三片)

白話文:

卻疾第四

中年以後,許多人會患脾虛泄瀉的毛病,前健脾散是良方,絕對不可使用峻猛收澀的藥物。

據說永壽丸的藥方,是梁朝郭之卿擔任尚書時常服用的,他活到八十多歲,精力依然充沛。此方能大補元陽,益脾胃,調和氣血,增補精髓。四十歲以後的人,宜常服用。

藥方組成:蓮肉(去心,先用酒浸泡一天,然後放入雄豬肚內縫緊,用浸泡蓮肉的酒加水煮熟,取出曬乾,豬肚不用,一斤)、蒼朮(刮淨,分成四份,分別用酒、鹽水、米泔水、醋浸泡,按時序浸泡,一斤)、白茯苓(四兩)、熟地黃(四兩)、川楝肉(炮製,取肉)、枸杞、山藥、柏子仁(炒熟,研磨)、破故紙(用麻油炒香,去除麻油味,各二兩)、青鹽(炒,五錢)、沉香、木香(各一兩)、五味子、小茴香(炒熟,各二兩)。

將以上十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充分攪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最多可增加到七十丸,空腹時溫酒送服,或用鹽湯送服。此方比草靈丹更有效。

人體疾病,有“十病九痰”的說法。痰的本質,是腎臟的真水、五臟的精華、腸胃的精液。人體有痰,如同魚有涎、樹木有汁液,若無此痰則會死亡。只是人體氣機失調則氣逆,氣逆則津液運行受阻,運行受阻則榮衛不通,不通則水穀精氣不能正常運化,其糟粕凝聚而成痰。痰是水穀精氣代謝變化的產物。

古代治療痰證,以通暢氣機為主要方法,其用意可見一斑。肥胖者痰多由濕氣所致,瘦弱者痰多由火氣所致,這點必須注意。

肥胖者的痰,是因為營養過剩,脂肪堆積阻塞,導致氣血運行緩慢,水穀運化失調,因此痰多。所以治療肥胖者痰證,應以健脾益氣為主,宜用益氣化痰丸:

益氣化痰丸組成:南星(去皮、臍,二兩)、半夏(用湯水反覆浸泡七次,二兩)。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薑汁捏成餅狀,不宜太軟。用構樹葉包裹,如同做醬一樣,待餅塊表面生出黃衣取出曬乾。(此步驟需在三伏天進行,半夏曲亦同此法)。加入人參(五錢)、白朮、白茯苓、陳皮(各一兩半)、蒼朮(米泔水浸泡)、香附(童便浸泡)、枳實(麩炒,各一兩)、蘇子(炒熟,研磨)、白芥子(炒熟,研磨)、炙甘草(各五錢)、神麴(炒,一兩)、桔梗(炒,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用薑汁浸泡,蒸成餅,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白開水送服。

瘦弱者的痰,是因房事過度、暴怒無常,衝任之火妄動,水穀精氣不化,所以產生痰證。治療瘦弱者痰證,應以滋陰降火為主,宜用滋陰降火丸:

滋陰降火丸組成:熟地黃(用薑汁拌勻,焙乾)、天冬(去心)、白茯苓、知母、黃柏(炒至火色,各十兩)、貝母、陳皮(去白,鹽水炒)、蘇子(炒熟,研磨)、瓜蔞霜(各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淡薑湯送服。

患有肺癆的人,往往伴有發熱症狀,這是身體虛損的病症,必須辨別五臟的病變進行治療,不可弄錯。

患者畏寒,發熱,自汗,面色蒼白,眼睛乾澀,口苦,精神不集中,害怕,不能獨自睡覺,其病在肝。宜服用柴胡四物湯、金匱腎氣丸治療。

柴胡四物湯,就是小柴胡湯和四物湯合方。

藥方組成:人參(五分)、黃芩(一錢)、半夏(炮製,三分)、柴胡(一錢)、炙甘草(五分)、當歸身(七分)、川芎(五分)、白芍(五分)、生地黃(酒洗,一錢)、生薑(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