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四要》~ 卷之四 (11)
卷之四 (11)
1. 卻疾第四
三味和勻,煉蜜放木臼內杵千餘下,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先蒸過黑豆,曬乾為末,收貯。每用七粒,煎酒吞藥。忌羊血、蘿蔔、生蔥並藕。
人年五十肝葉焦,膽汁減,目始不明。夫目者精明之府,肝之竅也。水者木之母也,腎為水臟,其液藏於肝膽,上注於目。自四十腎衰精少液干。故五十肝葉焦,膽汁減者,皆腎氣不足所致也。虛則補其母,宜用:
育神夜光丸
熟地黃(酒洗,蒸,焙),生地黃(酒洗,焙,取末,各二兩),當歸(酒洗),牛膝(去蘆,酒洗),遠志(去心,甘草水煮),地骨皮(淨),枸杞(酒洗),甘菊花,五味子(各一兩),菟絲子(酒洗,淘去灰土,再以酒浸一夜,蒸搗為餅,曬乾),枳殼(麩炒)
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食後酒下,臨睡茶湯下。
夫齒者骨之餘,腎之標也,故腎氣盛則髮長齒堅;腎衰則齒去發落。古人用搽牙散,如西嶽華山方可用,切不可以苦參揩牙。昔有人用之,病腰痛者,以腎受傷也。吾有一方,白牙固齒,去風除齲,屢用甚效。
熟地黃(二兩),香附(二兩),嫩槐枝(四十九寸長,新缸瓦炒成炭存性,取起擇去梗),石膏(煅,一兩),旱蓮草(二兩),升麻(炒,一兩),細辛(五錢),白芷(五錢),羊脛骨(燒灰,五錢),青皮(炒,五錢)
為末,用黑鉛作盒盛之。
人年六十,常苦大便艱澀秘結,此氣不調,血不潤也。蓋腎開竅於二陰,腎虛則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則大便乾澀不通,切不可用攻下之劑,愈攻愈秘,轉下轉虛,雖取一時之快,適貽終身之害。古人用蘇麻粥以養老,丹溪以三子養親湯事其母,皆美法也。吾制地黃四仁丸,治老人便秘之病。
地黃四仁丸
火麻仁(淨肉,另研,二兩),郁李仁(去殼,另研,一兩),桃仁(去皮尖,四十九粒),杏仁(制,數同),熟地黃(酒洗,蒸,焙,另研,二兩)
上五味,各研極爛不篩,放舌上無渣方好,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棗湯送下。
此方以地黃補腎生津液;麻仁、桃仁治血秘,又潤血中之燥;郁李仁、杏仁治氣秘,潤氣中之燥。和之以蜜,亦以潤燥也。
蘇麻粥
真蘇子(炒,五錢),火麻仁(炒,一兩)
研爛以熟絹袋盛之,用水二盞,於絹袋子中煮之,三沸取出,掛當風處,令乾。下次再煮。每藥一袋,可煮三次,卻以本水入粳米煮糜粥食,自然大便潤快。以麻仁潤血,蘇子行氣也。
三子養親湯
蘇子(炒),蘿蔔子(炒),白芥子(炒)
各研為末,三處收。臨時以一味為君,二味為臣。君者五兩,臣者二兩半,每藥一錢,滾白水點服。如氣盛以蘇子為君,痰盛以芥子為君,食積以蘿蔔子為君。
白話文:
卻疾第四
將三種藥材混合均勻,加入煉好的蜂蜜,放在木臼裡搗碎一千多次,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另將黑豆先蒸熟,曬乾磨成粉末保存。每次服用七粒,用酒煎服。忌食羊血、蘿蔔、生蔥和藕。
人到五十歲,肝臟功能衰退,膽汁減少,眼睛開始看不清楚。眼睛是精明的神經中樞,也是肝臟的竅穴。水是木的根本,腎臟屬水,腎液貯藏在肝膽中,向上輸送到眼睛。從四十歲開始,腎氣衰弱,精液減少,體液乾燥。因此,五十歲時肝臟功能衰退,膽汁減少,都是腎氣不足引起的。虛弱就要補益其根本,應該服用:
育神夜光丸
熟地黃(用酒洗淨,蒸熟,烘乾)、生地黃(用酒洗淨,烘乾,磨成粉,各二兩)、當歸(用酒洗淨)、牛膝(除去鬚根,用酒洗淨)、遠志(除去心,用甘草水煮)、地骨皮(清洗乾淨)、枸杞(用酒洗淨)、甘菊花、五味子(各一兩)、菟絲子(用酒洗淨,淘去灰塵,再用酒浸泡一夜,蒸熟搗成餅狀,曬乾)、枳殼(用麩皮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飯後用酒送服,睡前用茶湯送服。
牙齒是骨骼的延伸,也是腎臟的外在表現,因此腎氣旺盛,頭髮就會烏黑亮麗,牙齒就會堅固;腎氣衰弱,就會牙齒脫落,頭髮稀疏。古人用搽牙散來清潔牙齒,例如西嶽華山的方法就可以使用,絕對不可以使用苦參來刷牙。以前有人用苦參刷牙,結果導致腰痛,這是因為損傷了腎臟。我有一個方子,可以美白牙齒,鞏固牙齒,祛風除齲,屢試不爽。
熟地黃(二兩)、香附(二兩)、嫩槐枝(四十九寸長,用新缸瓦炒成炭,保留藥性,取出後除去枝梗)、石膏(煅燒,一兩)、旱蓮草(二兩)、升麻(炒過,一兩)、細辛(五錢)、白芷(五錢)、羊脛骨(燒成灰,五錢)、青皮(炒過,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黑鉛做的盒子盛裝。
人到六十歲,經常會出現大便秘結的症狀,這是氣機失調,血液不足造成的。因為腎臟的經絡開口於會陰部,腎虛則津液不足,津液不足則大便乾燥不通,絕對不能使用攻瀉的藥物,越攻瀉越便秘,反而會越瀉越虛弱,雖然可以一時痛快,卻會留下終身隱患。古人用蘇麻粥來養生,丹溪用三子養親湯侍奉母親,都是很好的方法。我制定了地黃四仁丸,用來治療老年人便秘。
地黃四仁丸
火麻仁(淨肉,單獨研磨,二兩)、郁李仁(去殼,單獨研磨,一兩)、桃仁(去皮尖,四十九粒)、杏仁(加工處理,數量與桃仁相同)、熟地黃(用酒洗淨,蒸熟,烘乾,單獨研磨,二兩)
以上五味藥材,都分別研磨得非常細膩,不需過篩,放在舌頭上沒有顆粒感才好,用煉好的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棗湯送服。
這個方子用熟地黃補腎生津液;火麻仁、桃仁治療血瘀便秘,又能滋潤血液中的燥熱;郁李仁、杏仁治療氣滯便秘,滋潤氣機中的燥熱;用蜂蜜調和,也是為了滋潤燥熱。
蘇麻粥
真蘇子(炒過,五錢)、火麻仁(炒過,一兩)
研磨成糊狀,用熟絹布袋盛裝,加水兩杯,在絹布袋裡煮沸三次,取出後掛在通風處晾乾。下次再煮。每種藥材用一個布袋,可以煮三次,然後用煮藥的水和粳米煮成粥食用,這樣大便就會自然通暢。用麻仁潤滑血液,用蘇子疏通氣機。
三子養親湯
蘇子(炒過)、蘿蔔子(炒過)、白芥子(炒過)
分別研磨成粉末,分開放好。服用時,取一種藥材為主藥,兩種藥材為輔藥。主藥五錢,輔藥二點五錢,每次用一錢藥,用滾燙的開水沖服。如果氣盛,就用蘇子為主藥;如果痰多,就用白芥子為主藥;如果食積,就用蘿蔔子為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