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四要》~ 卷之四 (9)
卷之四 (9)
1. 卻疾第四
脾胃若傷,則水穀入少,榮衛氣衰,形敝而性命無所依附矣。此東垣《脾胃論》,誠發千古不傳之秘也。
人讀東垣書,用補中益氣湯,只說內傷是不足之病,不知其有餘之為內傷也。蓋不足者,脾胃之正氣不足也;有餘者,水穀之邪氣有餘也。故諸補中益氣方者,皆治其不足之病;諸導滯消積方者,皆治其有餘之病也。
人有平日食少者,必無傷食之病,間或有之,只從不足一邊論,補中益氣內少加麴櫱,以消導之可也,不可妄攻,致成虛損。人之善食者,脾胃素強,自恃其強而倍之,即成傷矣。雖大吐大下,未為不可。
人之傷食者,未可便吐下之,恐傷胃氣。如傷之輕者,損谷自愈,不必服藥。若覺胸腹痞脹,當時自以指探而吐之可也,或服前加減二陳湯一二劑,或取保和丸服之,階快為度,不可遽下。惟覺腹中滿痛,煩躁不安,不可下。當問其所傷之物,以前取積丸攻而去之,不可隱忍,便成損聚。
保和丸,消宿食,無留滯之積,助脾胃,成變化之功。尤宜小兒。
橘紅(一兩),枳實(麩炒),黃連(薑汁炒,各五錢),白朮(一兩半),木香(三錢),山楂肉,神麯(炒,各七錢),麥芽(炒),萊菔子(炒,各五錢)
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白湯下。
脾胃素強能食之人,宜常服枳朮平胃丸,以免傷食之病。
枳朮平胃丸
白朮,蒼朮(米泔浸),陳皮(各四兩),厚朴(薑汁炒),枳實(麩炒),香附(童便浸,各二兩),砂仁炙甘草(各一兩)
為細末,荷葉包,粳米煮飯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米飲下。
脾胃素弱食少之人,宜常服健脾散,以助中和氣。治脾泄尤妙。
健脾散
人參(一兩),白朮,白茯苓,炙甘草(各二兩),山藥,蓮肉(去心),薏苡仁,芡實(去殼),白扁豆(去殼,炒,各四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服。
人有善飲者,當服神仙醒酒方,解酒毒,醒宿酒,飲酒不醉。
葛花(五兩),赤小豆花(三兩),家葛根(澄粉,八兩),白豆蔻(去殼,取末,七錢)
上為細末,用生藕搗汁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嚼爛,津嚥下。
凡丈夫無子者,有二病焉:一曰稟賦不足,二曰色欲太過,所以陽道痿弱,精氣衰冷,故無子者,天命之限,亦人事之盡,方無悔也,宜服:
巴戟丸
巴戟(酒浸,去心),益智仁,杜仲(鹽酒炒盡絲),菟絲子(酒浸蒸杵),川續斷,白茯苓,山藥,遠志(去心,甘草水炙),蛇床子(炒),牛膝(去蘆,酒浸,各一兩),山茱萸(去核),五味子(各二錢),肉蓯蓉(酒浸,二兩)
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凡婦人無子者,有三病:一曰血海虛冷,二曰神思困郁,三曰飲食減少。所以經候不調,朝夕多病,故無子也。宜服:
白話文:
脾胃受損,則飲食攝入減少,營衛之氣衰弱,身體虛弱,性命難以維持。這段話出自東垣《脾胃論》,真是千古以來不傳之秘方啊!
很多人讀了東垣的書,就服用補中益氣湯,只認為內傷是氣血不足的病,卻不知道內傷也可能有氣血有餘的情況。所謂不足,是指脾胃的正氣不足;所謂有餘,是指水穀的邪氣過盛。所以,各種補中益氣的方劑都治療氣血不足的病症;各種消導滯積的方劑,則治療氣血有餘的病症。
平時飲食很少的人,一定不會有傷食的毛病,偶爾有,也只需從氣血不足的角度治療,在補中益氣湯中少加一些消導的藥物即可,不能胡亂攻伐,以免造成虛損。平時飲食很好的人,脾胃原本就強健,卻因為自恃強健而暴飲暴食,就會造成傷食。即使大吐大瀉,也未必不可。
傷食的人,不能馬上就催吐瀉下,以免損傷胃氣。如果傷食較輕,則飲食節制就能自愈,不必服藥。如果感到胸腹痞脹,可以當時用手指刺激嘔吐;或者服用加減二陳湯一兩劑,或者服用保和丸,以迅速見效為度,不可過度瀉下。只有感到腹部脹痛、煩躁不安的情況下,才不能瀉下。應該詢問其所食之物,用攻積的藥物把它排出,不能隱忍,以免積聚成疾。
保和丸可以消食導滯,幫助脾胃運化。尤其適合小兒服用。
配方:橘紅(一兩),枳實(麩炒,五錢),黃連(薑汁炒,五錢),白朮(一兩半),木香(三錢),山楂肉(七錢),神麴(炒,七錢),麥芽(炒,五錢),萊菔子(炒,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湯浸泡蒸餅,製成丸藥,用白開水送服。
脾胃強健、能吃的人,應該經常服用枳朮平胃丸,以預防傷食。
枳朮平胃丸配方:白朮,蒼朮(米泔水浸泡),陳皮(各四兩),厚朴(薑汁炒),枳實(麩炒),香附(童尿浸泡),砂仁、炙甘草(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荷葉包好,用粳米煮飯製成丸藥,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脾胃虛弱、食量少的人,應該經常服用健脾散,以增強脾胃功能。治療脾胃洩瀉尤佳。
健脾散配方:人參(一兩),白朮,白茯苓,炙甘草(各二兩),山藥,蓮肉(去心),薏苡仁,芡實(去殼),白扁豆(去殼,炒,各四兩)。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棗湯調服。
嗜酒的人,應該服用神仙醒酒方,以解酒毒,醒酒。
神仙醒酒方配方:葛花(五兩),赤小豆花(三兩),家葛根(用澄粉拌勻,八兩),白豆蔻(去殼研末,七錢)。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生藕汁和成丸藥,如彈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嚼爛,咽下汁液。
一般來說,男子不育有兩種原因:一是先天不足,二是房事過度,導致陽道衰弱,精氣衰竭,因此不育。這是命中注定,也是個人行為的結果,不必後悔。應服用:
巴戟丸配方:巴戟天(酒浸泡,去心),益智仁,杜仲(鹽酒炒至卷曲),菟絲子(酒浸泡蒸煮搗爛),川續斷,白茯苓,山藥,遠志(去心,甘草水炙),蛇床子(炒),牛膝(去蘆頭,酒浸泡),山茱萸(去核),五味子(各二錢),肉蓯蓉(酒浸泡,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藥,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空腹溫酒送服。
一般來說,女子不育有三個原因:一是血虛寒,二是精神抑鬱,三是飲食減少。導致月經不調,經常生病,因此不育。應服用:(以下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