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養生四要》~ 卷之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5)

1. 卻疾第四

上十五味,共為末,煉蜜杵為丸,如彈子大,每丸重一錢,金箔為衣,每服一丸,棗湯化下,臨臥食遠服。

此方熟地黃、白茯苓、天冬、玄參、杜仲、五味,皆補腎之藥也。其制方之法,以熟地黃、當歸、五味、杜仲益血固精;以人參、白茯苓、柏子仁、遠志、菖蒲、酸棗仁寧心保神,除驚悸、止怔忡,令人不忘;以天麥門冬、丹參、玄參、甘草,清三焦,去煩熱,療咽乾。此方可與上二方相間服之。

早服滋陰大補丸,晝服參苓白朮散,夜服天王補心丹最妙。此三方延年之要也。

夫五臟各一,腎獨有兩者,以造化自然之理也。蓋太極生兩儀,一陰一陽之謂也。草木初生,皆有兩瓣,謂之甲坼,左曰陽,右曰陰。故人受形之初,便生兩腎。東方曰青龍,南方曰朱雀,西方曰白虎,都是一體。北方曰玄武,乃有二體,乃龜蛇二體也。蛇屬陽,龜屬陰。子半以前屬陰,龜之體也;子半以後屬陽,蛇之體也。

腎者,水臟,上應北方玄武之象,故有兩枚也。人之初生,水火自平,陰陽和均,無有差等。至於天癸之動,不知愛惜,始覺一多一少,故有「陽有餘,陰不足」之論,而將一腎分為兩體也。不知節欲,保守殘陰,反服補陰益陽之劑,吾恐已傷之陰未能復,而倖存之陽今又見傷也。

陰陽俱傷,元氣漸損,人能久存乎?是以所取補腎之方,以滋陰大補丸為主也。

人有誤服壯陽辛燥之劑,鼓動真陽之火,煎熬真陰之水,以致相火妄動,陰精漸涸者,其法以滋水為主,以制陽火。蓋腎苦燥急,急食辛以潤之。滋水者,滋其水之化源,以御其辛燥之邪。燥邪既退,陰水自生,水生不已,則火有所制而不動矣,以補陰丸主之:

黃柏(鹽水拌,新瓦上炒制褐色,四兩),知母(去皮,酒拌,新瓦上炒,四兩),淮慶熟地黃(酒洗,焙,十六兩),天冬(去心,新瓦上焙,一兩)

共為末,煉蜜為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鹽湯下。

腎惡燥,用知母之辛以潤之;腎欲堅,用黃柏之苦以堅之;虛則以熟地黃補之。蓋虛則補其母,肺乃腎母,金體本燥,今用辛燥之藥,恐肺益燥,故以天冬而補肺,使之潤燥瀉火而滋腎之化源也。

昔中丞孫淮海公,年四十無嗣,嘗聞予以廣嗣之道,且語其故。予告曰:《易》云,「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夫男子陽道之堅強,女子月事之時下,應期交接,妙合而凝,未有不成孕者矣。男子陽道不強者,由於腎肝之氣不足也。腎者,作強之官;肝者,罷極之本。肝之罷極生於腎之作強也。

故陰痿而不起不堅者,筋氣未至也。肝主筋,肝虛則筋氣不足矣,陰起而不堅不振者,骨氣未至也。腎主骨,腎虛則骨氣不足矣。又有交接之時,其精易泄流而不射,散而不聚,冷而不熱者,此神內亂,心氣不足也。凡有此者,宜各隨其臟氣之不足而補之。在肝則益其肝,如當歸、牛膝、續斷、巴戟之類。

白話文:

卻疾第四

將十五種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彈子般大小的藥丸,每丸重一錢,用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用棗湯送服,睡前服用,飯後隔一段時間再服用。

這個藥方中,熟地黃、白茯苓、天冬、玄參、杜仲、五味子都是補腎的藥材。藥方的組成是:熟地黃、當歸、五味子、杜仲補血固精;人參、白茯苓、柏子仁、遠志、菖蒲、酸棗仁寧心安神,去除驚悸、怔忡,增強記憶力;天冬、麥門冬、丹參、玄參、甘草清三焦之火,去除煩熱,治療咽喉乾燥。這個藥方可以與前面兩個藥方交替服用。

早上服用滋陰大補丸,白天服用參苓白朮散,晚上服用天王補心丹是最好的方法。這三個藥方是延年益壽的關鍵。

人體五臟各有一個,唯獨腎臟有兩個,這是自然造化的道理。太極生兩儀,一陰一陽。草木初生,都有兩片葉子,稱為甲坼,左為陽,右為陰。所以人體初成形時,就生有兩個腎臟。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都是單體。北方為玄武,卻是雙體,由龜和蛇組成。蛇屬陽,龜屬陰。人出生前半段時間屬陰,如同龜;後半段時間屬陽,如同蛇。

腎臟是水臟,在上應北方玄武的象徵,所以有兩個。人初生時,水火自平,陰陽和諧,沒有差異。等到天癸(月經)開始,不懂得保養,就會感覺陰陽失衡,因此有了「陽有餘,陰不足」的說法,將一個腎臟分為陰陽兩體。不懂得節制慾望,損傷陰氣,卻服用補陰益陽的藥物,恐怕已經受損的陰氣無法恢復,而剩下的陽氣也會再次受損。

陰陽俱傷,元氣漸損,人還能長久生存嗎?所以,補腎的藥方以滋陰大補丸為主。

如果誤服壯陽辛燥的藥物,鼓動真陽之火,煎熬真陰之水,導致相火妄動,陰精漸竭,就要以滋陰為主,來制約陽火。因為腎臟容易乾燥,所以服用辛辣之物來滋潤它。滋陰就是滋養水液的來源,以抵禦辛燥之邪。燥邪退去,陰水自然滋生,水液不斷滋生,則火就會受到約束而不妄動,此時應服用補陰丸:

黃柏(用鹽水拌勻,在新瓦上炒至褐色,四兩),知母(去皮,用酒拌勻,在新瓦上炒,四兩),淮慶熟地黃(用酒洗淨,焙乾,十六兩),天冬(去心,在新瓦上焙乾,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飯前用鹽湯送服。

腎臟怕乾燥,用知母的辛味來滋潤它;腎臟需要堅固,用黃柏的苦味來堅固它;虛弱則用熟地黃來補益它。虛則補其母,肺是腎的母臟,金性本燥,現在用辛燥的藥物,擔心肺更燥,所以用天冬來滋潤肺,讓它潤燥瀉火,滋養腎臟的化源。

從前,中丞孫淮海公,四十歲無子,曾聽我講述廣嗣(多子多孫)之道,並詢問原因。我告訴他:《易經》說:「男女交合精氣,萬物化生。」男子陽道強壯,女子月經來潮時,應當在適當時間交合,精妙地結合,沒有不能受孕的。男子陽道不強壯,是因為腎肝之氣不足。腎臟是主宰強壯的器官;肝臟是疲勞恢復的根本。肝臟的恢復依賴於腎臟的強壯。

所以,陰莖痿弱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是筋氣不足。肝臟主宰筋,肝虛則筋氣不足;陰莖勃起不堅不挺,是骨氣不足。腎臟主宰骨,腎虛則骨氣不足。還有的情況是,交合時精液容易洩漏而不射精,精液散而不聚,冰冷而不溫熱,這是神氣內亂,心氣不足。凡是有這些情況的,都應該根據各自臟腑之氣的不足來補益。肝臟不足,就補益肝臟,如當歸、牛膝、續斷、巴戟天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