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養生四要》~ 卷之二 (6)
卷之二 (6)
1. 慎動第二
陽火常進,則所存皆善,日進於高明,便是遷仙道。陰符不退,則所存皆惡,日隱於汙下,便是入鬼道。卯酉為沐浴,卯者,陽之中也,酉者,陰之中也,教人用工無太過,無不及,至於中而止。日中則亥,月盈則虧,古人養生,亦以日月沐浴之謂也。
目者,神之舍也,目宜常瞑,瞑則不昏。發者,血之餘也,發宜常櫛,櫛則不結。齒者,骨之標也,齒宜數叩,叩則不齲。津者,心之液也,津宜常咽,咽則不燥。背者,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胃者,谷之倉廩也,腹欲常摩,摩則谷不盈。頭者,清陽之會,行住坐臥,風雨不可犯也,犯則清邪中上竅,而頭頂之疾作矣。
足者,濁陰之聚,行住坐臥,水濕不可犯也,犯則濁邪中下竅而腰足之疾作矣。養生者,宜致思焉。
白話文:
慎動第二
人體陽氣若持續旺盛,則身心皆安好,日益精進,就能修煉成仙。反之,陰氣若不退散,則身心皆受損,日漸衰敗,就會墮入鬼道。卯時(早上五點到七點)和酉時(下午五點到七點)是沐浴的時辰,卯屬陽,酉屬陰,這說明做事要恰到好處,不可過猶不及,達到平衡狀態即可。正如太陽到了中午就會開始西斜,月亮圓滿後就會開始虧缺一樣,古人養生也遵循這個道理。
眼睛是神明的居所,應該經常閉目養神,這樣就不會昏花。頭髮是血液的精華,應該經常梳理,這樣就不會打結。牙齒是骨骼的代表,應該經常叩齒,這樣就不會蛀牙。唾液是心臟的精華,應該經常吞咽,這樣就不會口乾舌燥。背部是五臟的依附處,應該經常保暖,這樣就不會傷肺。胃是食物的倉庫,腹部應該經常按摩,這樣就不會積食。頭部是清陽之氣匯聚的地方,無論站立、行走、坐臥,都不要受風雨侵犯,否則清氣受邪入侵,就會導致頭痛等疾病。
腳是濁陰之氣聚集的地方,無論站立、行走、坐臥,都不要受水濕侵犯,否則濁氣受邪入侵,就會導致腰腿等疾病。養生之道,應該用心去體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