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丹方匯編》~ 經驗丹方彙編 (22)

回本書目錄

經驗丹方彙編 (22)

1. 腫毒

經曰:凡瘡之痛癢,自屬虛實寒熱。故痛而實者為熱;虛而癢者為寒。然諸瘡痛癢,皆生於心,以心主血而行氣,氣血凝滯而為癰、疽、瘡、癤。闊大一寸以上曰癰疽;一寸以下為瘡癤。諸瘡之中,惟背疽疔瘡最為急症;其初發也,使身體或先熱而後惡寒;或先癢而後疼痛。

白話文:

古醫書上說:所有瘡的疼痛和瘙癢,都屬於虛實寒熱。所以,疼痛而實的屬於熱;虛而癢的屬於寒。然而,所有的瘡的疼痛和瘙癢,都產生於心,因為心主血而行氣,氣血凝滯而成為癰、疽、瘡、癤。直徑一寸以上的就是癰疽,一寸以下的就是瘡癤。在所有的瘡之中,背疽疔瘡是最緊急的病症;剛開始發病的時候,會讓身體先發熱,然後惡寒;或先瘙癢,然後疼痛。

若其不痛,最為惡症。且如背疽始生如粟黍粒大,才有覺時,便用艾於痛處灸之。痛則灸至癢,癢則灸至痛,使毒氣隨火而散(凡毒初起皆可灸,惟頭頂以上屬陽明,斷不宜灸)。若失之於初,瘡勢已成,又當審其虛實寒熱。熱實則清之;虛寒則溫之。得毒消膿潰,方為可治之症。

白話文:

如果沒有疼痛,那就表示是惡性腫瘡。假設背上出現了一個像小米粒大小的膿瘡,當有感覺的時候,就在疼痛處進行艾灸。如果感到疼痛,就灸到感覺發癢為止,如果覺得發癢,就灸到疼痛為止,讓毒氣隨著艾灸的熱力散開(所有的毒瘡在初期都可以灸,只有頭頂以上屬於陽明經的部位,絕對不適合灸)。如果錯過了最初的治療時機,已經形成了膿瘡,那就要仔細診斷它的虛實寒熱。如果屬於熱實證,就用清熱藥物治療;如果屬於虛寒證,就用溫熱藥物治療。等毒氣消退、膿液潰破,纔是可以治療的疾病。

癰疽背毒歌訣

真人妙訣世間稀,一切癰疽皆可醫;

化血就如湯潑雪,消膿立效肉生肌;

任他發背臁瘡毒,那看疔瘡瘰癧兒;

假饒疥癩並風癬,乳香五背盡消除。

甘草節金銀花(在四肢加倍),防風沒藥赤芍白芷(在腹膜加倍),陳皮各三錢,當歸一錢五分,乳香,沉香,貝母各一錢,木香八分,角刺五錢(銼碎,定粉八錢,同炒黃去粉),甲片五錢(蛤粉炒黃,去粉)

白話文:

甘草節、金銀花(在四肢加倍)、防風、沒藥、赤芍、白芷(在腹膜加倍)、陳皮各三錢,當歸一錢五分,乳香、沉香、貝母各一錢,木香八分,角刺五錢(銼碎,定粉八錢,同炒黃去粉),甲片五錢(蛤粉炒黃,去粉)

上乳香、沒藥、甲片另研,其餘分作四貼。每水二鍾煎七分,加好酒半鍾沖服。前末俱調於藥內同服。上部飽服,下部空心服。(古方)

白話文:

把乳香、沒藥、甲片另研成粉末,其餘的藥材分成四份。每次用二鍾水煎至七分,加入半鍾好酒沖服。先前研好的粉末全部調入藥內一同服用。上半身飽食後服,下半身空腹時服。

癰疽發背(凡中熱毒,眼花頭暈,口乾背熱,四肢麻木,有紅暈在背後者)

槐花子一大把,鐵鍋炒褐色,好酒一盞服之,乘熱飲,一汗而愈。如未退再服,極效。彭辛庵用此方三十年,無不見效。(保壽堂方)

白話文:

槐花子一大把,用鐵鍋炒至褐色,然後加入一杯好酒混合,趁熱喝下,一陣汗後就會痊癒。如果症狀沒有消失,可以再服用一次,非常有效。彭辛庵使用這個方子三十年,從未見過無效的。(保壽堂方)

背毒未成者

用活蟾一個,系放瘡上,半日必昏憒(置水中救其命),再易一個,必踉蹌;再易其蟾如舊,則毒散矣。累試極效,勿輕視。(《醫林集效》)

白話文:

取活蟾蜍一隻,綁好後放在瘡口上,半天後蟾蜍必會昏迷不醒,將蟾蜍放在水中以挽救其生命,再換上一隻蟾蜍,蟾蜍必會步履蹣跚。再次更換蟾蜍,如前法,毒就會散去。多次試驗,效果極佳,不可輕視。(《醫林集效》)

凡患癰疽瘡毒者

用土中大蝦蟆一個,剝全身癩皮蓋貼瘡口,於蟆皮上用針將皮刺數孔,以出毒氣,自覺安靜;且能爬住瘡口,不令長大;又可免蜈蚣聞氣來侵。神效神妙。(《靈秘丹藥》)

白話文:

用田野中捉來的成熟青蛙一隻,剝去全身粗糙的皮(俗稱癩皮),蓋在瘡口上,用針在青蛙皮上刺幾個孔,讓毒氣流出,患者會感覺舒適安靜,而且青蛙皮可以附著在瘡口,阻止瘡口糜爛擴大。同時,也能防止蜈蚣聞到氣味而來侵犯瘡口。真是神奇有效!

癰疽初起

乾薑一兩,泡炒紫色,研末醋調敷四圍,留頭,愈。(申一齋方)

凡毒初起及經十日以上腫熱疼痛,用雞子一枚,新狗糞如蛋大,攪勻,微火熬令稀。調得所,捻作餅子於腫頭上貼之,以帛包抹,時時看視,覺餅熱即易,勿令輕動及歇氣,經一宿定。如日多者,三日貼之,一日一易至瘥乃已。一切諸方皆不及也。(抄本)

白話文:

當中毒初期或十天以上腫脹疼痛,使用一個雞蛋,一個新狗糞和大於雞蛋,攪拌均勻,用小火煮至稀稠。搭配合理,捏成餅狀敷在腫脹的部位,用布條包紮好,時時觀察,感覺到餅熱了就更換,不要輕易移動或洩氣,經過一晚上就會痊癒。如果時間持續很多天,三天貼一次,每天更換一次,直到完全康復為止。其他所有的偏方都不及這個方法好。(抄本)

護心散(凡癰疽三日內,宜連進十服方免變症,使毒氣外出。稍遲內攻,漸生嘔吐,或鼻生瘡菌,不食則危矣,五日後亦宜服)

白話文:

護心散(凡是癰疽疾病在三天之內,應該連續服用十帖藥方,才能避免變症,讓毒氣排出體外。如果稍有延遲,毒氣會向內攻,逐漸產生嘔吐的症狀,或者鼻子上長出瘡菌,如果不再進食,就會有生命危險。五天後也應該服用此藥方)

綠豆粉一兩乳香五錢

燈心灰同研,和以生甘草濃煎,調下一錢,時時呷之。若毒氣衝心,有嘔吐之症,大宜服此。蓋綠豆厭熱,下氣、消腫、解毒;乳香消諸癰腫毒,服至一兩則香徹瘡孔中,真聖藥也。(李嗣立外科方)

白話文:

燈心灰與生甘草一同研磨,用濃濃的甘草煎劑和勻,調入一錢,時時含服。若毒氣衝擊心臟,出現嘔吐症狀,服用此藥甚為適宜。綠豆性涼,有降氣、消腫、解毒的作用;乳香能消除各種癰瘡腫毒,服用達到一到二錢時,藥物會通過瘡孔排出,真是聖藥啊。(李嗣立的外科用藥藥方)

忍冬濟急酒

金銀花藤五兩,木槌捶碎,勿犯鐵器,生甘草節一兩,水二碗煎半,又入陳酒一大碗,再煎數十沸,去渣分作三服,一晝夜吃完。外即用金銀花葉入砂盆內研爛,加酒少許打稀爛,調塗四圍,中留一孔泄氣。凶者一日二服,大小腸通利則藥力到。神效無比。(陰隲文刻板)

白話文:

金銀花藤五兩,用木頭錘子敲碎,不要碰到鐵器。生甘草節一兩,和兩碗水一起煎煮,煎到剩下一半。然後加入一大碗陳酒,再煮沸幾十次,去掉渣滓,分成三服,一天一夜內服完。另外,把金銀花葉子放入砂盆中研磨至糊狀,加入少許酒攪拌至稀爛,塗抹在患處周圍,中間留一個孔讓氣體排出。病情嚴重的患者一天服用兩次,大小腸通暢後,藥效就到了。療效非常神奇。(陰隲文刻板)

鐵箍散(一切腫毒初起,圍之即消;已成圍之,毒氣不至攻走;無膿圍之有膿;未潰即潰;已潰濃即追出)

白話文:

鐵箍散(各種腫毒剛開始出現,用藥圍住它就消退;腫毒已經形成,用藥圍住它,毒氣就不會攻到它處;沒有膿的用藥後就有膿;還沒潰爛的用藥後就潰爛;已經潰爛的用藥後膿就排出了)

九月九日取芙蓉葉陰乾五錢,薑黃白蘞,白芨,五倍子各五錢,大黃一兩,蟹殼五個,陳小粉(炒)一兩

白話文:

九月初九日,採集芙蓉葉,在陰涼處晾乾,共取五錢。再準備薑黃、白蘞、白芨、五倍子,各取五錢。大黃一兩。蟹殼五個。陳小粉一兩(炒熟)。

研末,醋調圍。(醫方解)

諸毒

凡患發背、對口一切無名腫毒及久近臁瘡,先看所患腫處,用生面水調作圈,依腫處大小圍之,圈高寸余,實貼皮上,勿令滲泄,圈外密施布巾數重,防火氣侵餘地,患者安身勿動,圈內鋪極好黃蠟片屑,上以炭火灸至黃蠟溶化,毒淺者,皮上覺熱痛不受灸便止;毒深者,全不覺熱痛,再下蠟隨化隨添,至圈滿仍前熱火灸至蠟沸,初覺癢,後覺痛,久之不可忍,乃去火。以少水微澆滾蠟上,俟冷揭去蠟,近皮者俱帶青黑色,此毒隨蠟拔去。

白話文:

凡是患有發背、對口等一切無名腫毒以及久治不愈的瘡瘍,首先觀察患處腫脹的部位,用生麵粉和水調成糊狀,做一個圓圈,依據腫脹的部位大小來圍繞腫處,圓圈高出皮膚一寸多,緊貼在皮膚上,不要讓它滲漏,在圓圈外緊緊地敷上數層布巾,防止火氣蔓延到其他部位。病人安靜地躺著不要動,在圓圈內鋪上極好的黃蠟片屑,用炭火灸到黃蠟溶化。毒瘡淺的人,皮膚上覺得灼熱和疼痛,不能再灸了就停止。毒瘡深的人,完全感覺不到灼熱和疼痛,再鋪上黃蠟,不斷地溶化不斷地添上,直到圓圈滿了,仍然像先前那樣用火灸到黃蠟沸騰。剛開始會感覺到癢,後來會感覺到疼痛,時間一長疼痛難忍,這才把火撤掉。用少量的冷水輕輕地澆到滾燙的黃蠟上,等冷卻後揭去黃蠟,靠近皮膚的黃蠟都帶有青黑色,這些毒素都隨黃蠟拔除了。

淺者一、二灸便內消,深者三、四灸亦膿去腫消,立愈。灸畢,外貼生肌玉紅膏。此百治百驗者。(《秘方集驗》)

白話文:

淺表的瘡癤,一、兩次灸就能內部消散。較深的瘡癤,三、四次灸也可以膿腫消失,立時痊癒。灸完了之後,外面貼上生肌玉紅膏。這個方子對各種瘡癤都有效。(《祕方集驗》)

腫毒(及指上癰腫,神效)

獨郎大蒜一顆,百合數葉,臘糟敷上。(《衛生備要》)

白話文:

用一個獨頭蒜,幾片百合,拌上酒糟。

身上諸毒(癧串久不收口者亦效)

獨郎大蒜一枚,加雄黃不拘多少,共搗成餅貼之,將艾放餅上灸一壯,即愈。(《秘方纂要》)

白話文:

只要一個單獨生長的大蒜,以及適量雄黃,搗成餅貼在患處。再將艾穗放在餅上灸治一次,就會痊癒。(《祕方纂要》)

定疼散

山藥一兩,白糖霜,大黃各四錢

打爛敷上即止疼。或搭手發背破爛者,只用糖霜、山藥打爛塞入毒內,不臭,爛肉去新肉自生,初時日換二次,三日後一日換一次。煎甘草湯豬蹄湯洗,用軟鵝毛數根扎之,洗去再敷,待肉長滿方止。(《單方全集》)

白話文:

把傷口打爛並包紮就可以止痛。如果遇到手被搭住或者背部皮膚破爛的情況,只用糖霜和山藥打碎後塞入傷口,就沒有臭味,壞死的肉去除後,新的肉會長出來。一開始每天換藥兩次,三天後每天換一次。用甘草湯或豬蹄湯煎煮,用幾根柔軟的鵝毛扎入傷口,清洗後再敷藥,等到肉長滿了就可以停止治療。(《單方全集》)

透膿散(治諸瘡毒,貼骨癰疽不破者。不用刀針,一服即穿透)

願繭蛾一個燒灰,酒調服,即透。切不可服二個。若服二,則有二口,慎之!此方神效。(《外科發揮》)

腮毒

大黃末、薑汁和勻,周圍搽轉,只露一頭,不日愈。

搭手

全蠍、核桃共研細,酒沖服。一二次即消。(《單方集驗》)

干發背

生甘草,炙甘草各五錢,角刺二錢半(土炒),土貝五錢,半夏錢半,甲片二錢半(炒黑),知母二錢五分

白話文:

  • 生甘草(未經處理過的甘草)、炙甘草(經過炒製的甘草)各五錢

  • 角刺(羊蹄甲的刺)二錢半(先經過土炒)

  • 土貝(牡蠣殼)五錢

  • 半夏(半夏的根莖)錢半

  • 甲片(龜殼)二錢半(先炒至發黑)

  • 知母(知母的根莖)二錢五分

加薑、蔥、水,酒煎,二劑即愈。(呂晚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