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峻

《經驗丹方匯編》~ 經驗丹方彙編 (19)

回本書目錄

經驗丹方彙編 (19)

1. 腳氣足瘡

腳氣始受於濕,復夾風、寒、暑、熱之邪而成。故先起於腿足,必腳屈弱而舉動轉筋,肢節疼而足胻痛,小腹不仁,心中悸動,胸前便澀。但發熱頭痛、身疼之候絕似傷寒,人多誤治。仲景以腳氣類傷寒症,另立篇目以別之,蓋為此也。

羅謙甫云:南北腳氣受病不同,南方𤰞濕,濕每襲虛而病起於下,此腳氣從外受也;北方地高無濕,共俗飲潼乳酒面,以飲多快食為能,或奉養太過亦滋其濕,水性潤下,氣不能拘,故下注於足而成腫痛,此腳氣從內受也。當推究所因而治之。

腳氣上攻(結成腫核及一切腫毒)

甘遂末水調敷,甘草汁服即消。(《百一選方》)

濕腳氣(足痛脛腫,須服防己飲)

白朮(炒),犀角,蒼朮(炒),生地(酒炒),黃柏(酒炒),木通,防己,檳榔,川芎各八分,甘草梢七分

水煎熱服。有熱加黃芩,熱甚及天令熱加石膏;痰加竹瀝、薑汁或南星;便秘加桃仁;小便澀加牛膝。(《秘方集驗》)

腿轉筋(上衝入腹)

速用木瓜、吳茱萸各一錢,食鹽五分,水二盞煎半,服即愈。若不急治,痛衝心上則不救矣。(《願體集》)

蒼朮散(治一切風寒濕熱,足膝腰臀髀一切疼痛及腳氣,百發百中)

蒼朮(米泔水浸一日夜,鹽炒),黃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五錢

作一服,用水二鍾煎半,食前服,日二三服。(《醫方選要》)

腳痛膝痛(不能舉步者)

山楂肉、白蒺藜各等分,兩蒸兩曬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用白湯下,或一斤或二斤,無不愈者。(周氏抄錄)

腳墊痛

人走長路緊急,被石塊腳底墊腫不能行步,痛不可忍。急用舊草鞋浸尿桶內一夜,將新磚燒紅,以浸濕草鞋放磚上,隨以腫腳踏上,火逼尿氣入內,即消。若不早治,恐潰爛難愈。如走長路腳腫痛,亦用此法即消。(《懷德堂秘錄》)

一粒金(治風、寒、暑、濕,不問遠近,一切走注疼痛難忍)

白膠香(另研),草烏(去皮臍),五靈脂,地龍(去土),木鱉(捶去油)各一兩五錢,乳香,沒藥,當歸各七錢半,麝香二錢二分,京墨(燒煙盡)一錢二分

糯米粉和丸,芡實大。臨發時空心酒化服一丸,趕到腳面上,赤腫不散。再一丸,趕到腳心,出黑汗乃除根。如病在上,食後臨臥酒下,自然汗出。及中風癱瘓、麻痹不仁、手足不遂、偏枯,酒下二丸,日三進。初中風不省,研一丸酒調灌下,一醒足熱。(《萬病回春》)

足患(治濕氣、兩腿作痛)

艾葉二兩,蔥頭一把,搗爛,生薑一兩五錢,亦要搗爛,用布共為一包,蘸極熱燒酒擦患,痛止為度。(秘方抄錄)

腳心腫痛(因久行久立所致)

蚯蚓屎,水和敷,一夕即愈。(單方)

風癢足瘡(遠近流黃水者)

黃柏去皮不拘多少,用豬膽汁塗搽,曬乾數次,酥透柏皮,方研末。先用花椒煎湯洗過,隨以末藥敷之,二、三次即愈。(《秘方集驗》)

腳趾縫爛瘡

鵝掌黃皮焙乾,燒灰存性為末搽。或因暑抓爛瘡,細茶嚼爛敷之。(單方)

兩足血風痛

馬齒莧(焙乾淨末)五錢,黃丹(飛),黃柏,兒茶,枯礬各三錢,輕粉一錢

共末。生桐油調攤紙上,先用蔥椒湯洗淨,貼之效。(《單方集驗》)

爛腿瘡

乳香,百草霜,窯煤各三分,沒藥分半,血竭,龍骨,輕粉各一分,生芝麻一撮,生雞子調,做隔紙膏貼。(《懷德堂方》)

裙帶瘡

嫩長桑根皮,用不落水豬油搗敷,干即換,數個愈。(《心鏡傳》)

一用,梨葉百片、豬油二兩,將葉在鍋內炒拌,次下上好白蠟二兩,亦搗爛拌在內,令化在藥上,又下鹽一兩,亦拌在內,燒用微火,不可使藥炒爛,取起待冷,貼上神效。(《單方全集》)

裙風瘡

爐甘石醋煅研細,麻油日日調敷,立愈。(歷驗仙方)

肉刺雞眼

蓖麻子為細末,敷上一、二時,其刺自出,痛即止。(《秘方集驗》)

雞眼

生蜈蚣一條搗爛,少許貼上,片時拔根。(抄本)

腳鹼

荸薺半個貼患處過夜,次晚再貼。五、六夜其鹼連根脫出。一用蔥根、荸薺搗汁一碗煎,再取松香四兩,麻油再煎,滴水成珠,方入前汁攤膏藥貼即落。一方:蜈蚣一條,硼砂等分,放鍾內拌,埋地七日取出,銀簪點上即脫。(《單方秘錄》)

驢眼瘡(生腳脛骨周圍,如臁瘡樣)

田螺去殼,搗爛敷,數次即愈。(《單方集驗》)

腳折裂破(凡冬月患此,行步疼痛)

用湯洗淨拭乾,將黃蠟一兩溶化入松香末三分,用少許安刀頭上,溶化滴入折中即愈,神效。(《赤水玄珠》)

甲疽延爛

綠礬五兩,燒至汁盡研末,色如黃丹收之。每以鹽湯洗拭,用末厚敷,以軟帛絞裹,當日即汗斷瘡干,每日一遍。鹽湯洗淨,其痂干處不須進,洗後或作白膿,即擦破敷之,自瘥。(《外臺秘要》)

嵌甲入肉

礬石燒灰敷,餌惡肉生好肉,細細割取甲角,愈。(《肘後方》)

末藥方(治腳上一切亂瘡)

珍珠,琥珀各一錢,輕粉,黃丹,乳香(去油),沒藥,石膏各一錢,沿牛殼四錢

共末敷。(抄本)

白話文:

[腳氣足瘡]

腳氣的病因始於濕氣,後續可能夾雜風、寒、暑、熱等因素導致。病症初期通常會在腿部和腳部出現,特徵是腳部無力且活動時會抽筋,關節疼痛且小腿痠痛,小腹部感覺麻木,心裡會有悸動感,胸口有悶澀感。患者也可能出現發熱、頭痛、身體疼痛等症狀,這些症狀和感冒非常相似,因此很容易被誤診。仲景將腳氣症狀與感冒類比,並單獨列為一章來區分兩者,正是為了避免這種誤診。

羅謙甫指出,南北地區腳氣的病因不同。南方潮濕,濕氣常侵襲體質虛弱的人,病症往往從下肢開始,這是因為腳氣由外部入侵;北方地勢較高,濕氣較少,但當地居民飲食多以乳製品、酒和麵食為主,飲食過量會增加體內濕氣,水向下流的特性使得濕氣無法被束縛,於是聚集在腳部導致腫痛,這是腳氣由內部引發。治療時應探究病因再進行對症下藥。

腳氣上攻(結成腫瘤及所有腫毒)

使用甘遂粉末,以水調和後外敷,再服用甘草汁,腫毒即可消退。

濕腳氣(腳痛小腿腫脹,需服用防己飲)

白朮(炒)、犀角、蒼朮(炒)、生地(酒炒)、黃柏(酒炒)、木通、防己、檳榔、川芎各八分,甘草梢七分

用水煎煮後熱服。如有熱感可加入黃芩,熱感嚴重或天氣炎熱時可加入石膏;有痰可加入竹瀝、薑汁或南星;便祕可加入桃仁;小便不暢可加入牛膝。

腿轉筋(上衝入腹)

立即使用木瓜、吳茱萸各一錢,食鹽五分,兩碗水煎煮至一半,服用後即可痊癒。如果不立即治療,疼痛向上沖至心臟,可能會危及生命。

蒼朮散(治療所有風、寒、濕、熱,足、膝、腰、臀、髀等部位的疼痛以及腳氣,效果顯著)

蒼朮(米泔水浸泡一夜,鹽炒)、黃柏(去粗皮,酒浸泡一夜,烤焦)各五錢

作為一次用量,使用兩杯水煎煮至一半,飯前服用,一天兩到三次。

腳痛膝痛(無法行走者)

山楂肉、白蒺藜各等量,兩次蒸煮兩次晾曬後研磨成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無論是服用一斤還是二斤,都能達到療效。

腳墊痛

長途跋涉或腳部受到石塊撞擊導致腳底腫脹,疼痛難忍。立即將舊草鞋在尿桶中浸泡一夜,然後將新磚燒紅,將浸濕的草鞋放在磚上,再將腫脹的腳踏上去,讓熱氣將尿氣帶入體內,腫脹即可消退。如果不盡快治療,可能會導致潰爛難愈。如長途跋涉後腳部腫痛,也可採用同樣方法治療。

一粒金(治療風、寒、暑、濕引起的疼痛,不論遠近,所有移動性疼痛)

白膠香(單獨研磨)、草烏(去皮臍)、五靈脂、地龍(去土)、木鱉(去油)各一兩五錢,乳香、沒藥、當歸各七錢半,麝香二錢二分,京墨(燒煙盡)一錢二分

糯米粉和藥材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芡實。發病前空腹用酒溶解服用一丸,將疼痛趕到腳面上,如果紅腫不消退,再服用一丸,直到腳心出汗纔可根除。如果疼痛部位在上半身,飯後睡前用酒送服,自然會出汗。對於中風、癱瘓、麻木、手腳不靈活、半身不遂等病症,用酒送服兩丸,一天三次。如果中風後失去意識,將一丸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灌下,甦醒後腳部會感到溫暖。

足患(治療濕氣、雙腿疼痛)

艾葉二兩,蔥頭一把,搗碎,生薑一兩五錢,也要搗碎,用布包裹成一包,蘸取熱燒酒擦拭患處,疼痛減輕即可停止。

腳心腫痛(因長時間行走或站立引起)

將蚯蚓糞與水混合後敷在患處,一夜後即可痊癒。

風癢足瘡(遠近流黃水者)

黃柏去皮,用豬膽汁塗抹,曬乾多次,直到黃柏皮完全吸收油脂,再研磨成粉末。先用花椒煎湯清洗患處,然後敷上藥粉,兩到三次即可痊癒。

腳趾縫爛瘡

將鵝掌黃皮烘乾,燒成灰後敷在患處。或者因暑熱導致的爛瘡,可以用細茶嚼爛後敷在患處。

兩足血風痛

馬齒莧(烘乾後研成粉末)五錢,黃丹(飛)、黃柏、兒茶、枯礬各三錢,輕粉一錢

混合成粉末。用生桐油調和,塗抹在紙上,先用蔥椒湯清洗患處,再貼上藥膏。

爛腿瘡

乳香、百草霜、窯煤各三分,沒藥半分,血竭、龍骨、輕粉各一分,生芝麻一小撮,用生雞蛋調和,做成隔紙膏貼在患處。

裙帶瘡

嫩長桑根皮,用不落水豬油搗碎敷在患處,乾燥後更換,數次後即可痊癒。

另一種方法:梨葉一百片、豬油二兩,將梨葉在鍋裡炒拌,再加入二兩上好的白蠟,一起搗碎拌勻,直到蠟融化在藥物上,再加入一兩鹽,用微火加熱,不可讓藥物炒爛,冷卻後貼在患處,效果神奇。

裙風瘡

爐甘石用醋煅燒後研成細粉,每天用麻油調和敷在患處,立即痊癒。

肉刺雞眼

將蓖麻子研磨成細末,敷在患處一到兩個小時,肉刺就會自行出來,疼痛也會消失。

雞眼

將一條生蜈蚣搗碎,少許敷在患處,片刻後即可拔出根部。

腳鹼

將半個荸薺貼在患處過夜,次日晚上再貼一次。連續五六晚,腳鹼連同根部都會脫落。另一種方法:將蔥根和荸薺搗成汁一碗,再加入四兩松香,一起煎煮,滴水成珠後加入之前搗碎的汁液,攤成膏藥貼在患處即可脫落。還有一種方法:將一條蜈蚣和等量的硼砂放入鐘內拌勻,埋在地下七天後取出,用銀簪點在患處即可脫落。

驢眼瘡(生於腳脛骨周圍,類似臁瘡)

將田螺去殼,搗碎後敷在患處,多次後即可痊癒。

腳折裂破(冬季常見,行走時疼痛)

先用熱水清洗患處,擦乾後將一兩黃蠟熔化,加入三分松香粉末,少量放置在刀頭上,熔化後滴入裂口,即可痊癒,效果神奇。

甲疽延爛

綠礬五兩,燒至汁盡研成粉末,顏色如同黃丹,收存起來。每次用鹽水清洗患處,用藥粉厚厚敷在患處,用軟布紮緊,當天汗液就會停止,瘡口乾燥,每天清洗一次。鹽水清洗後,如果出現白色膿液,可用棉簽擦破後敷藥,自行痊癒。

嵌甲入肉

將礬石燒成灰後敷在患處,促進壞死組織生長新組織,慢慢割去甲角,即可痊癒。

末藥方(治療腳部所有亂瘡)

珍珠、琥珀各一錢,輕粉、黃丹、乳香(去油)、沒藥、石膏各一錢,沿牛殼四錢

混合成粉末後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