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峻

《經驗丹方匯編》~ 經驗丹方彙編 (8)

回本書目錄

經驗丹方彙編 (8)

1. 瘧疾

夫瘧者,因外感風寒暑濕,內傷飲食,勞倦或飢飽,色欲過度,以致脾胃不和,痰留中脘。然無痰不成瘧,脾胃屬土有信,來去不失其時,若移時,或早或晚者,是邪無容地,瘧將好也。瘧疾來時,呵欠怕寒,手足冷,發寒戰,大熱口渴,頭痛,腰胯骨節痠痛,或先寒後熱,或先熱後寒,或單寒單熱,或寒多熱少,或熱多寒少。一日一發,受病淺也,易治。

間日發者,或二日連發住一日者,皆難治。治宜在表。無汗者,散邪湯為主;有汗者,正氣湯為主;在半表半裡者,柴苓湯為主;分利陰陽而未已者,人參養胃湯加減。若用截藥,吐出黃膽水者,瘧自愈也。不可一、二日早截,早則邪氣閉塞而成壞症。又不可遲截,遲則元氣衰憊而成虛怯。

當在三、四日就截為好。須待熱退身涼方可飲食也,切不可帶熱飲食,恐不消而成痞。一名瘧母。痞散成鼓者有之矣。

散邪湯(治瘧初起,增寒壯熱,頭疼身痛,無汗)

甘草三分,羌活,紫蘇,荊芥,白芷,麻黃,白芍,防風各一錢

生薑、蔥白三根,水煎,露一夜,次早服。有痰加陳皮;有濕加蒼朮;夾食加香附(《萬病回春》)

正氣湯(治瘧初起,無增寒壯熱,頭痛口乾,有汗)

桂皮,甘草各三分,茯苓,半夏(薑汁炒),白芷,青皮,川芎,草果(去殼),檳榔,前胡,柴胡,麥冬各一錢

生薑三片,棗一枚,預先煎服。(《萬病回春》)

柴苓湯(治瘧發寒熱,病在半表半裡,陰陽不分)

柴胡,黃芩,人參,半夏,豬苓,澤瀉,白朮,茯苓,肉桂,甘草

生薑三片,棗二枚,煎服。無汗加麻黃;有汗加桂枝;汗多加官桂;熱多加黃芩。(《萬病回春》)

治瘧

陳皮,半夏(制),當歸各一錢,柴胡,黃芩,澤瀉,茯苓各八分,甘草(炙),升麻,乾葛各五分

生薑二片,棗頭一枚,桃頭五個

水煎熱服。忌生冷魚面。據月坡云:方有百種,唯此穩當無誤,須服二十劑。服五、六劑後加人參更妙。(《陳百坡方》)

絕瘧(十日後神效)

常山(酒煮曬乾),知母,貝母,草果各半錢

水煎,五更熱服。渣酒浸發前後。王隱者云:「予用此方四十年,奇效不能盡述」。切勿加減以致不效。(《養生主論》)

又方(二十日後神效)

歸身,青皮,赤生首烏,白生首烏,老薑皮各三錢

河水、井水各一碗煎八分,露一夜。臨來日五更熱服即愈。(經驗方)

外絕藥

大蜘蛛三枚、信砒一錢、雄黑豆四十九粒,為末。滴水為丸,豌豆大。先夜以一丸獻於北斗下,次早紙裹插耳內立效。(《宜明方》)

間日瘧

白朮一錢,茯苓,澤瀉,豬苓,柴胡,半夏各一錢,黃芩(熱多錢半,寒多一錢)

加姜三片,大棗二枚,露一夜,臨日五更服。(《神效仙方》)

三日瘧(一服立止)

蒼朮三錢,制首烏五錢,白朮二錢(炒),知母五分,粉草一錢

水四碗煎半,雞鳴服(寒多生薑六錢,當歸五錢;熱盛當歸六錢,生薑五錢)。將發服愈。(《單方經驗》)

久瘧似癆

當歸(酒洗,下同),牛膝各五錢,鱉甲,橘紅,貝母各三錢,鮮首烏五錢,姜皮二錢半,柴胡錢半(二味熱多有汗去之)

加竹瀝一盞,水二鍾煎半,露一夜,發日五更時溫服。(《單方全集》)

白話文:

所謂的瘧疾,是因為外在感受了風、寒、暑、濕等邪氣,或是內在因為飲食不節制、過度勞累、飢餓或過飽、縱慾過度,導致脾胃功能失調,產生痰液積聚在胃脘部。一般來說,沒有痰就不能形成瘧疾,脾胃的運化就像土地一樣有規律,發病時間不會隨意改變。如果發病時間提前或延後,就表示邪氣已經沒有地方可去,瘧疾就快要好了。瘧疾發作時,會打呵欠、怕冷、手腳冰冷、發抖、發高燒、口渴、頭痛、腰部和關節痠痛,有時會先發冷後發熱,有時會先發熱後發冷,有時只有冷或只有熱,有時冷多熱少,有時熱多冷少。如果是一天發作一次,表示病比較淺,容易治療。

如果隔天發作,或是連續發作兩天然後停一天,就比較難治療。治療方法應該從表證入手。沒有出汗的,以散邪湯為主;有出汗的,以正氣湯為主;病在半表半裡的,以柴苓湯為主;如果陰陽失調還沒好的,用人參養胃湯加減。如果使用截瘧藥,導致吐出黃色膽汁,瘧疾就會自己好。但是不可以太早用截瘧藥,一兩天就用會使邪氣閉塞,變成壞病。也不可以太晚用截瘧藥,太晚會使元氣衰竭,變得虛弱。

最好在三四天時就用截瘧藥。一定要等到熱退、身體涼爽才可以進食,千萬不要在發熱時吃東西,以免消化不良,形成痞塊,也就是所謂的瘧母。痞塊散開而肚子脹大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散邪湯(治療瘧疾初期,怕冷發熱嚴重,頭痛全身痠痛,沒有汗)

甘草三分,羌活、紫蘇、荊芥、白芷、麻黃、白芍、防風各一錢

生薑、蔥白三根,用水煎煮,放置一夜,隔天早上服用。有痰加陳皮;有濕氣加蒼朮;夾雜飲食停滯加香附(出自《萬病回春》)

正氣湯(治療瘧疾初期,沒有怕冷發熱嚴重,頭痛口乾,有汗)

桂皮、甘草各三分,茯苓、半夏(用薑汁炒過)、白芷、青皮、川芎、草果(去殼)、檳榔、前胡、柴胡、麥冬各一錢

生薑三片、紅棗一顆,預先煎煮服用。(出自《萬病回春》)

柴苓湯(治療瘧疾發冷發熱,病在半表半裡,陰陽失調)

柴胡、黃芩、人參、半夏、豬苓、澤瀉、白朮、茯苓、肉桂、甘草

生薑三片、紅棗兩顆,煎煮服用。沒有汗加麻黃;有汗加桂枝;汗多加官桂;熱多加黃芩。(出自《萬病回春》)

治瘧方

陳皮、半夏(製過)、當歸各一錢,柴胡、黃芩、澤瀉、茯苓各八分,甘草(炙過)、升麻、葛根各五分

生薑兩片、小棗一顆、桃仁五個

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忌吃生冷、魚和麵食。據月坡說:治療瘧疾的方子有很多,只有這個方子最穩妥沒有差錯,必須服用二十劑。服用五六劑後加人參效果更好。(出自《陳百坡方》)

絕瘧方(十天後見效)

常山(用酒煮過曬乾)、知母、貝母、草果各半錢

用水煎煮,在五更(凌晨三點到五點)時趁熱服用。藥渣用酒浸泡,在發病前後擦拭身體。王隱者說:「我用這個方子四十年,效果好到無法完全描述」。千萬不要隨意加減藥材,以免沒有效果。(出自《養生主論》)

又一個方子(二十天後見效)

當歸身、青皮、赤何首烏(生的)、白何首烏(生的)、老薑皮各三錢

用河水和井水各一碗煎煮至剩八分,放置一夜。在發病前一天的五更(凌晨三點到五點)時趁熱服用即可痊癒。(經驗方)

外用絕瘧藥

大蜘蛛三隻、信石砒霜一錢、雄黑豆四十九粒,磨成粉末。滴水做成丸子,像豌豆大小。在發病前一晚用一個丸子放在北斗七星下,第二天早上用紙包好塞在耳朵裡,馬上見效。(出自《宜明方》)

治療隔日瘧

白朮一錢,茯苓、澤瀉、豬苓、柴胡、半夏各一錢,黃芩(熱多用一錢半,寒多用一錢)

加生薑三片、紅棗兩顆,放置一夜,在發病前一天的五更(凌晨三點到五點)時服用。(出自《神效仙方》)

治療三日瘧(服用一次就停止發作)

蒼朮三錢、製何首烏五錢、白朮二錢(炒過)、知母五分、甘草一錢

用水四碗煎煮至剩一半,在雞鳴時(凌晨一點到三點)服用(寒多加生薑六錢、當歸五錢;熱多當歸六錢、生薑五錢)。在瘧疾將要發作時服用就可以痊癒。(出自《單方經驗》)

久病瘧疾,病況像勞病

當歸(用酒洗過,以下皆同)、牛膝各五錢、鱉甲、橘紅、貝母各三錢、鮮何首烏五錢、薑皮二錢半、柴胡一錢半(如果熱多有汗,就去掉這兩味藥)

加竹瀝一杯,水兩杯煎煮至剩一半,放置一夜,在發病當天的五更(凌晨三點到五點)時溫服。(出自《單方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