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蔡

《修真秘要》~ 序

回本書目錄

1.

予觀《修真秘要》一書,言簡而旨深,功廉而效大,誠修身延命之術也。且夫人稟陰陽之氣以生,其本始未嘗少欠,一與物接,乾元之祖,漸為七情所耗,是以氣滯血凝,而病生焉。故古之君子,見道分明,知言養氣,欲行集義之功,必先熊頸鳥伸,收視返聽,以導引其關節,關節通則一氣流行於上下矣。《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此之謂也。蓋天地之道,晝夜運行而不息,吾身之氣,亦晝夜周流而無間,知天地之道,然後可以言吾身之造化矣。孔子曰:變通莫大乎四時。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即此而觀,則知仲尼誠體是易,孟子真有此氣。大哉!孔孟神妙,萬物至極,而不尚者乎?奈何道喪千載,聖遠言湮,仰東山者,動輒以功名富貴為心談。

聖學者,但見以工麗詞章為重,曾無一言以及吾身之造化者,可勝嘆哉!予得此集,豈容自私,遂付諸梓,以廣前人修己治人之意,有志於是者,覽而行之,雖未必能壽考,若籛鏗登玄如松子,然於性命之秘,亦可少裨其萬一也。上達之士,幸勿以是為迂哉。

正德八年乙亥孟春元旦閩中王蔡識

白話文:

我閱讀了《修真祕要》這本書,書中的語句雖然簡潔,卻蘊含深奧的道理,功效廉價但效果顯著,確實是一本講述修身養性、延長生命的寶典。人之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為擁有陰陽二氣,從一開始,這些氣並未缺少過甚麼,然而一旦接觸到外在的事物,我們體內的乾元之氣,便逐漸被喜怒哀樂等七情所消耗,導致氣血阻塞凝滯,疾病因此產生。所以,古代的君子對道的理解非常清晰,他們知道養氣的重要性,想要實踐正義,首先必須像熊伸展頸部、鳥張開翅膀那樣做運動,將注意力集中於自身,引導全身的關節活動,關節靈活後,氣就能在全身上下自由流動。《易經》上說:「天道運行永不止息,君子應當自我強化,永不停止。」這正是書中所講的道理。天地的運行規律,晝夜交替,永不停歇,人體內的氣,也是晝夜不停地在全身循環,瞭解天地運行的規律,纔能夠理解身體的生理變化。

孔子說:「事物的變化,沒有比四季更宏大的了。」孟子說:「我善於養育我的浩然之氣。」由此可見,孔子確實遵循了《易經》的原則,孟子確實擁有這種氣質。孔子和孟子的智慧真是偉大啊!萬物的極致,他們都已達到,還何必追求其他呢?然而,道已經失落千年,聖賢的教誨遠離,語言也漸漸消失,那些仰望東山的人,常常將功名富貴掛在嘴邊。

對於聖賢的學問,人們只注重華麗的辭藻,卻從未提及身體的生理變化,令人歎息不已!我得到這本書,怎能獨享其益,於是決定將它刊印出版,以推廣前人修身養性和治理國家的思想。有志於此的人,應該仔細閱讀並實踐書中的道理,雖然不一定能長壽,像籛鏗和松子那樣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但對於生命的奧祕,也能夠有所貢獻。希望那些高明的人士,不要認為這是迂腐之舉。

正德八年乙亥孟春元旦閩中王蔡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