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諸君子

《壽世編》~ 下卷 (26)

回本書目錄

下卷 (26)

1. 救急門

(懸梁,溺死,凍死,壓死跌死,魔死或夢魘死,殺死,杖傷,肉爛潰膿,夾傷並治手足折傷,暴雷震死,救苦神膏,普濟丹,不飢丹,濟生丹,避難丸,補附十六方)

懸梁三方

徐徐抱住,將繩解下,不可截斷,上下安被放倒,微微捻正喉嚨,以手掩其口鼻,勿令泄氣,一人以腳踏其兩肩,以手挽其頭髮,扯緊勿松,一人以手摸捋其胸臆,屈伸其手足。若已僵直,漸漸強屈之,一人以腳裹衣,抵其糞門,勿令泄氣,以竹管吹其兩耳,候氣從口出。呼吸眼閉,仍引按不住,須臾以淡薑湯,或清粥灌之,令喉潤,漸漸能動乃止。

此法自早至晚,雖已冷可活。自夜至早,陰氣重為難救。總之,心下微溫者,雖一日以上亦可活,百發百中。

氣已脫極重者,只灸湧泉穴(在腳底心)男左女右,灸三壯即活。

刺雄雞冠血,滴入口中即活。總不可將茶水灌。

溺死四方

先撬開口,將筷子令其橫銜,使可出水。令一大力者,將溺者兩腳放肩上,以背相貼,倒駝而行,令其口內出水。一面取燥土,或牆壁乾土,將溺者仰臥於上,仍以土復其身,止露口眼,水氣自然吸入土中。用竹管於糞門、耳、鼻、臍各處,更迭吹之,令其上下相通。再以半夏末吹其鼻,皂角末綿裹,塞其糞門,須臾出水即活。

用艾灸臍中,即活。

將梯乘其人倒掛,用鹽塞滿鼻,填滿臍中,鹽化即醒。

以鴨血灌之,即活。

凍死二方

天寒凍死,或冬月落水,微有氣者,脫去原衣,隨解活人熱衣包暖,用米炒熱,或灶灰熱者亦可,布包徐熨心上,更迭換之。身暖眼開,以溫酒或薑湯、清粥灌之即活。若先烘火則死矣。

用雄黃、焰硝等分,為末,點兩眼角。

壓死,跌死二方

心微溫者,急扶起坐,將手提其發,以半夏末吹入鼻中,以生薑汁同茶油調勻灌之。少蘇則服散血藥,或以童便灌之更妙。

取東向桃、柳枝各七寸,煎湯灌之。

魔死或夢魘死二方

不可近前呼叫,但唾其面。不醒即咬腳根及拇指,略移動臥處,徐徐喚之。原無燈,不可用燈照,待少醒以皂角末吹鼻,得嚏即醒。雄雞冠血滴口中亦可。

凡五絕,急取韭菜搗汁灌鼻中。或加皂角末、麝香同灌,更快捷。生半夏末,冷水為丸如豆大,塞鼻。心溫者,即一日可活。凡猝死,總以生半夏末吹鼻中最妙。即產後昏死皆可治。凡涎潮於心,卒然倒地,急扶入暖室正坐,以醋湯熏之即醒。凡中風、中暑、中毒、中惡、乾霍亂,一切速暴之症,總以薑汁和童便服。

殺死五方

殺傷未透膜者,用乳香、沒藥各一塊,如皂角子大,研細,童便半盞,好酒半盞同煎,通口服。外以烏賊魚骨為末敷,或以花蕊石敷之,更妙。

附:花蕊石散方,乳香、沒藥、羌活、紫蘇、細辛、草烏、厚朴、白芷、降香、當歸、蘇木、檀香、龍骨、南星、輕粉各二錢,麝香三分,蛇含石二錢煅,童便淬三次,花蕊石五錢煅,童便淬七次,共研極細,用蔥湯洗過傷處,以散敥之,軟綿紙蓋包,一日一換。

白話文:

救急門

懸梁、溺死、凍死、壓死、跌死、魔死(夢魘)、殺死、杖傷、肉爛潰膿、夾傷及手足骨折、暴雷震死等急症的處理方法,以及救苦神膏、普濟丹、不飢丹、濟生丹、避難丸等藥物(共十六種療法)的應用。

懸梁(三方)

緩慢地抱住受傷者,解開繩索,切勿剪斷。將其平放在床上,輕輕調整其喉嚨位置,用手捂住其口鼻,防止氣體外泄。一人用腳踩住其雙肩,用手抓住其頭髮,用力拉緊,不要鬆懈;另一人用手按摩其胸部,屈伸其手腳。如果已經僵硬,則慢慢地使其肢體彎曲。另一人用布裹住腳,抵住其肛門,防止氣體外泄。用竹管吹其雙耳,等待氣息從口中呼出。如果呼吸和眼瞼閉合,仍然無法恢復,則立即用淡薑湯或稀粥灌入口中,潤濕喉嚨,待其慢慢恢復活動能力後停止。

此法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皆可使用,即使已經變冷也能救活。但夜晚至清晨,陰氣較重,較難施救。總而言之,只要心窩處尚有微溫,即使超過一天也能救活,效果百發百中。

氣息已完全脫失,情況極其危急者,只需灸刺湧泉穴(腳底心),男性灸左腳,女性灸右腳,灸三壯即可活命。

刺雄雞雞冠血,滴入口中也能救活。切記不可灌茶水。

溺死(四方)

首先撬開溺水者的嘴,用筷子橫放在其口中,使水流出來。讓一個力氣大的人將溺水者雙腳扛在肩上,背對背貼緊,彎腰行走,使水從口中排出。同時取乾燥的泥土或牆壁上的乾土,將溺水者仰臥其上,再用土覆蓋其全身,只露出口眼,水氣自然會被泥土吸收。用竹管輪流吹其肛門、耳朵、鼻子、肚臍,使其上下氣通。再用半夏粉末吹其鼻孔,用皂角粉末包裹棉花塞入其肛門,不久水排出,即可活命。

用艾灸肚臍,也能救活。

將溺水者倒掛在梯子上,用鹽塞滿鼻孔,填滿肚臍,鹽溶化後即可甦醒。

用鴨血灌入口中,也能救活。

凍死(二方)

天寒凍死或冬月落水,尚存微弱氣息者,應脫去其原來的衣服,換上活人的溫暖衣物包裹保暖。用米炒熱,或用熱爐灰,用布包好,徐徐熨燙其心臟部位,不斷更換。身體暖和,眼睛睜開後,用溫酒或薑湯、稀粥灌服即可活命。切記不可先烘烤火。

用雄黃、硝石等量研磨成粉末,點在雙眼角。

壓死、跌死(二方)

心窩處尚有微溫者,應立即扶起使其坐著,用手提起其頭髮,將半夏粉末吹入鼻中,再將生薑汁與茶油調勻灌服。稍稍恢復意識後,服用散血藥,或用童尿灌服效果更佳。

取向東的桃枝、柳枝各七寸,煎湯灌服。

魔死或夢魘(二方)

不可靠近呼喊,只需在其臉上吐口水。若不醒,則咬其腳趾或大拇指,稍微移動其臥處,慢慢呼喚。如果原本沒有燈光,不可用燈照,待其稍稍清醒後,用皂角粉末吹其鼻孔,使其打噴嚏即可甦醒。雄雞雞冠血滴入口中也能奏效。

凡五種絕症(指五臟絕),立即取韭菜搗碎取汁灌入鼻中。或加入皂角粉末、麝香一起灌服,效果更迅速。將生半夏粉末用冷水和成如豆粒大小的丸藥,塞入鼻孔。心窩處尚有溫暖者,一日內即可活命。凡猝死,總是以生半夏粉末吹入鼻孔為最佳方法,即使產後昏死也能治療。凡涎液阻塞於心臟,突然倒地者,應立即扶其進入溫暖的房間,使其坐直,用醋湯熏其鼻即可甦醒。凡中風、中暑、中毒、中惡、乾霍亂等一切急症,總以薑汁和童尿服用。

殺死(五方)

受傷未傷及內臟者,取乳香、沒藥各一塊,大小如皂角,研磨成細粉,用童尿半盞,好酒半盞同煎,內服。外用烏賊魚骨研末敷於傷口,或用花蕊石敷於傷口效果更佳。

附:花蕊石散方:乳香、沒藥、羌活、紫蘇、細辛、草烏、厚朴、白芷、降香、當歸、蘇木、檀香、龍骨、南星、輕粉各二錢,麝香三分,蛇含石二錢煅後,用童尿淬三次;花蕊石五錢煅後,用童尿淬七次,共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蔥湯洗淨傷口後,將藥粉敷於傷口,用柔軟的紙蓋好包紮,一日換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