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一 陰屬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陰屬 (5)

1. 論七情之郁

驚郁之症,《經》云:驚則氣亂,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失治而鬱,則生火生涎,涎與氣搏,變生諸症。或短氣自汗,異夢驚魘;或怔忡心悸,癲癇神呆,妄言妄見。大抵驚症本因內氣先虛,猝聞異響,見異物,及遇險臨危而驚其肝膽,則神魂失守。

且驚則神出於舍而舍空,痰飲乘虛襲入,其神不得歸。又肝藏魂,肝虛遇驚,則風氣水飲乘虛襲入,其魂飛揚若離體狀。治法:用溫膽湯加炒棗仁,送下遠志丸;或平補鎮心丹、秘旨安神丸俱可。若氣鬱生痰而驚悸者,四七湯加茯神、遠志、石菖蒲。至神魂不歸,魂夢飛揚者,此木盛生風,木槁生火,不可概作心血虛治,先用獨活湯數劑,後用珍珠母丸神效。此驚郁之治也。

白話文:

驚嚇導致的情緒鬱結,古籍記載:受驚嚇會導致氣機紊亂,心神不寧,思慮不定,所以氣機才會混亂。害怕見到惡人及火,聽到木頭摩擦的聲音也會嚇一跳。如果病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持續鬱結,就會導致內火旺盛,產生唾液,唾液與氣機搏鬥,進而產生各種疾病。例如:呼吸短促、自汗、做噩夢、驚悸;或者心神不安、心悸、癲癇、神志呆滯、胡言亂語、出現幻覺。總而言之,驚嚇的根本原因在於體內氣血先已虛弱,突然聽到奇怪的聲音,看到奇怪的東西,或者遇到危險、危急情況,驚嚇到肝膽,就會導致神魂失守。

而且,受驚嚇時,神魂會離開身體,身體就空虛了,痰飲乘虛而入,神魂就無法回歸。肝臟主藏魂魄,肝氣虛弱遇到驚嚇,風、氣、水、飲等邪氣就會乘虛而入,魂魄就會飄忽不定,像要離體一樣。治療方法:服用溫膽湯加炒棗仁,服用遠志丸;或者服用平補鎮心丹、秘旨安神丸都可以。如果因為氣鬱化痰而導致驚悸,則服用四七湯加入茯神、遠志、石菖蒲。如果神魂不能歸位,魂魄在夢中飛揚,這是因為肝氣太盛而生風,或者肝氣衰竭而生火,不能一概而論為心血虛弱,應該先服用獨活湯幾劑,然後服用珍珠母丸,效果很好。這就是治療驚嚇導致的情緒鬱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