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時旨要》~ 卷二 陽屬 (1)
卷二 陽屬 (1)
1. 傷寒
《難經》曰: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按此則上古之世,一切風濕溫熱,皆歸於傷寒,自仲景著《傷寒》之論,分而析之,而諸症始不得混於正傷寒之列矣。厥功偉矣哉!
白話文:
《難經》說:感冒有五種:有受冷感冒,有寒冷感冒,有溼氣引起的感冒,有發燒引起的感冒,和暖氣引起的感冒。每種疾病的痛苦都不同。 根據這個原則,在遠古時代,所有風、溼、暖氣、發燒等疾病都被視為感冒。直到張仲景寫了《傷寒論》,把這些病症分別分析,各種病症纔不再被混淆在真正的感冒之中。他的貢獻非常大啊!
2. 傷寒疑似辨
正傷寒之症,冬令天氣嚴寒,人感之而即病,其症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身痛,但脈浮緊無汗為傷寒,脈浮緩有汗為傷風。寒用麻黃湯;風用桂枝湯,或用加味香蘇散代之,隨手可愈。
其有非傷寒而類傷寒者,如感邪內伏,至春而發曰溫病,至夏而發曰熱病。其症頭痛發熱與傷寒同,但不惡寒而口渴,不可發表,宜柴葛解肌湯。若頭痛發熱而身重,但欲眠,鼻鼾不語者,風溫也。不可發汗,加減萎蕤湯主之。若發熱惡寒,而脈細身重,不能轉側,頭汗自出者,風濕也。
白話文:
正經的傷寒症狀,冬天時天氣寒冷,人受到寒氣侵襲就會生病,症狀是發熱怕冷,頭頸疼痛,腰脊痠痛,全身疼痛,而且脈搏浮而緊,沒有汗,這是傷寒。脈搏浮而緩,有汗,則是傷風。寒氣要用麻黃湯治療;風寒要用桂枝湯治療,或者用加味香蘇散代替,隨手可治。
有些病症不是傷寒,但類似傷寒,比如感受邪氣藏在體內,等到春天發作就叫溫病,等到夏天發作就叫熱病。這些病症頭痛發熱與傷寒相同,但不會怕冷,反而口渴,不能用發汗的藥物,應該用柴葛解肌湯。如果頭痛發熱,而且身體沉重,昏昏欲睡,鼻鼾不語,這是風溫。不能發汗,可以用加減萎蕤湯治療。如果發熱怕冷,脈搏細小,身體沉重,不能翻身,頭上出汗,這是風濕。
不嘔不渴,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有因冬暖而衣被單薄受寒者,此表寒內熱,冬溫也。香蘇散加清藥主之。有夏秋暴寒感冒而頭痛發熱者,時行寒疫也。香蘇散主之。夏月頭痛發熱而自汗煩渴者,傷暑也。加減香薷飲主之。有夏月頭痛發熱,身重腹滿,譫語自汗,兩脛逆冷者,濕溫也。
切忌發汗,宜蒼朮白虎湯。若不頭痛發熱,卒然惡寒厥冷,吐瀉面青脈遲者,中寒也。姜附湯主之。其有身熱面赤、項強、頭搖、口噤者,痙也。加減小續命湯主之。有惡寒發熱,頭痛腹痛吐利者,霍亂也。藿香正氣散主之。若發熱脈緊,身不痛而脘悶噯腐吞酸者,傷食也。
白話文:
不嘔吐也不口渴
- 主治方法:桂枝加附子湯
冬天保暖不足導致受寒
- 屬於表寒內熱,又稱「冬溫」
- 主治方法:香蘇散加上清熱藥物
夏秋突然受寒導致感冒頭痛發熱
- 屬於時行寒疫
- 主治方法:香蘇散
夏季頭痛發熱兼自汗煩渴
- 屬於傷暑
- 主治方法:加減香薷飲
夏季頭痛發熱,身重腹滿,胡言亂語伴自汗,兩小腿冰冷
- 屬於濕溫
- 禁忌發汗,宜用蒼朮白虎湯
沒有頭痛發熱,突然惡寒肢冷,嘔吐腹瀉,面色青紫,脈搏緩慢
- 屬於中寒
- 主治方法:姜附湯
身熱面赤,頸部僵硬,頭搖晃動,牙關緊閉
- 屬於痙攣
- 主治方法:加減小續命湯
惡寒發熱,頭痛腹痛嘔吐腹瀉
- 屬於霍亂
- 主治方法:藿香正氣散
發熱脈搏緊,身體不痛,但是胸悶、打嗝放臭氣、反酸
- 屬於傷食
保和丸主之。若煩熱頭疼,而脈軟體倦、語言懶怯者,虛煩也。補中益氣湯主之。或惡寒發熱,而病起自腳,兩脛腫滿者,腳氣也。檳榔散主之。如兩足忽枯細,名乾腳氣,四物湯加牛膝、木瓜主之。以上諸症,皆似傷寒而實非正傷寒,臨症審之。
白話文:
保和丸主要針對這種情況:若患者感到煩躁發熱、頭疼,並且脈象軟弱無力、身體倦怠、言語遲緩,則屬於虛煩。補中益氣湯主治這種情況:患者怕冷發熱,而且病症從腳部開始,兩腿腫脹,則屬於腳氣。檳榔散主要針對這種情況:如果兩隻腳突然枯瘦,稱為乾腳氣,可以服用四物湯加入牛膝和木瓜來治療。
以上這些症狀,雖然看似傷寒,但實際上並非真正的傷寒,需在臨床診斷中仔細辨別。
3. 傷寒綱領
傷寒之證,不外乎傳經、直中二者而已。傳經者由太陽傳陽明,由陽明傳少陽,由少陽傳太陰,由太陰傳少陰,由少陰傳厥陰,此循經傳也。亦有越經傳者,如寒邪初客太陽,有不傳陽明而徑傳少陽者,有不傳陽明經而徑入陽明腑者,亦有由陽明不傳少陽而徑入本腑者,亦有少陽不傳三陰而徑入胃腑者,亦有傳一、二經而止者,亦有始終只在一經者。雖所傳不同,其為傳經則一也。
此皆由表入里,寒化為火,熱邪傳經之症也。直中者,不由三陽經傳入,而徑中三陰者也。中太陰則病淺,中少陰則病深,中厥陰則愈深矣。此寒邪直中之症也。夫傳經之邪,在表為寒,在裡為熱。直中之邪,則但寒而無熱也。且傳經之症,初病必發熱頭痛無汗,以漸而深,愈深愈熱,雖入陰經,脈必沉實,症必煩熱,此宜攻裡,或清或下,隨宜而用。
白話文:
傷寒的證狀,不外乎傳經和直中的兩種類型而已。傳經是指寒邪由太陽經傳至陽明經,再由陽明經傳至少陽經,再由少陽經傳至太陰經,再由太陰經傳至少陰經,最後再傳至厥陰經。這種傳經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
但也有一些越經傳的情況,例如寒邪最初侵犯太陽經,可能不傳至陽明經而直接傳至少陽經,或不傳至陽明經而直接進入陽明腑,或由陽明經不傳至少陽經而直接進入本腑,或由少陽經不傳至三陰經而直接進入胃腑,或傳遞一、二經就停止,或始終只在一經中運行。雖然傳遞的方式不同,但它們都屬於傳經的類型。
這些都是表寒入裡,寒邪化為火熱,熱邪傳經的證狀。直中則是寒邪不經過三陽經,直接進入三陰經。入侵太陰經的話,病情較淺;入侵少陰經的話,病情較深;入侵厥陰經的話,病情更深。這是寒邪直中的證狀。傳經的寒邪,在外為寒,在內為熱。直中的寒邪,則只有寒而沒有熱。
此外,傳經的證狀,在初期必定會出現發熱、頭痛、無汗的症狀,隨著病情的加深,熱度越高,即使寒邪進入陰經,脈象也一定沉實,症狀必定煩熱,這種情況適合攻裡,可以清熱或瀉下,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直中之症,初起本無發熱頭痛,但或厥冷、或嘔吐、腹痛、泄利,或畏寒不渴,脈沉弱不足,此皆元陽不足,陰症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意思是:「直接受到寒冷侵襲所引起的病症,在初期並不會出現發燒和頭痛的情況。患者可能表現出四肢冰冷、噁心嘔吐、腹部疼痛或是拉肚子等症狀;也可能會感到非常怕冷而不口渴,脈搏微弱且不足。這些都是因為人體內原本就陽氣不足,屬於陰性病邪所致。」
4. 經腑論
經者,徑也。行於皮之內,肉之中者也。腑者,器也。所以盛水穀者也。太陽之經,陽明之經,為表,少陽之經,為半表半裡,是謂三陽。太陰之經、少陰之經、厥陰之經,為里,是謂三陰。三陽有經又有腑,三陰有傳更有中。如有太陽之經,即有太陽之腑,膀胱是也。有陽明之經,即有陽明之腑,胃是也。
有少陽之經,即有少陽之腑,膽是也。然膽為清淨之腑,無出入之路,故治法如經。至三陰有傳經者,由三陽而入,此熱邪也。有直中者,不由陽經傳入,此寒邪也。凡三陽三陰之邪,未入腑者,可汗而已。若邪初入胃腑,表裡皆熱,邪未結聚,熱勢散漫,而無胃實不大便之症,則宜用白虎湯表裡和解。
白話文:
經絡是身體內部像道路一樣的通道,行走在皮膚下面,肌肉之間。腑臟就像容器一樣,用來盛放水谷。太陽經和陽明經屬於表層,少陽經屬於表裡交界,合稱三陽。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屬於裡層,合稱三陰。三陽有經絡也有腑臟,三陰有傳經也有直中。例如,太陽經對應太陽腑,也就是膀胱。陽明經對應陽明腑,也就是胃。少陽經對應少陽腑,也就是膽。但膽屬於清淨的腑臟,沒有進出通道,所以治療方法跟經絡類似。至於三陰的傳經,是從三陽經進入,屬於熱邪。直中則是直接進入,不經陽經,屬於寒邪。三陽三陰的邪氣如果還沒進入腑臟,可以用汗法治療。如果邪氣剛進入胃腑,表裡都熱,邪氣還沒凝聚,熱勢散漫,沒有胃脹便秘的症狀,可以用白虎湯治療,以解表裡之熱。
若邪已結聚,如太陰之大實痛,少陰之咽乾口燥,下利清黃水,及心下硬,厥陰之煩滿囊縮,則惟下之而已矣。蓋三陽三陰之邪,一入胃腑,則無可出之路,故不能復傳他經,而惟有通其大便,令邪從內出,此大、小承氣、調胃承氣所由設也。且三陽三陰之邪,環繞胃腑,處處可入。
大法若由太陽入腑,而太陽症不解,必從太陽解表為主。若由少陽入腑,而少陽症具者,仍從和解。若由陽明入腑者,用白虎湯。如邪已結聚者下之。此邪入陽明腑之治也。若太陽亦自有膀胱之腑,太陽病甚,則當遺邪於本腑,而為口渴溺赤之症,外顯太陽經病,而兼有此腑症,名曰太陽傳本,宜用五苓散,以桂枝解邪,以苓、澤通小便而愈。此太陽之邪、自傳本腑也。
唯少陽之腑則不傳。
白話文:
邪氣已經聚集,症狀類似太陰經的嚴重實痛,少陰經的咽喉乾澀口乾,排出清黃色的水狀大便,以及心下部堅硬,厥陰經的胸悶脹滿和胃部萎縮,這種情況只有瀉下才是對策。因為三陽三陰經的邪氣,一旦進入胃腸,就沒有出路,無法再傳到其他經絡,只能通過暢通大便,讓邪氣從體內排出,這就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和「調胃承氣湯」的作用。而且,三陽三陰經的邪氣環繞胃腸,到處可以侵入。
如果邪氣從太陽經進入胃腸,而太陽經的症狀尚未解除,務必要以解太陽經表證為主。如果邪氣從少陽經進入胃腸,而少陽經的症狀齊全,仍然以和解的方法治療。如果邪氣從陽明經進入胃腸,使用「白虎湯」。如果邪氣已經聚集,則予以瀉下。這是邪氣進入陽明經的胃腸的治療方法。
如果太陽經也有膀胱腑,太陽經病症嚴重,邪氣就會遺留在本腑,表現為口渴小便發紅的症狀,同時顯現太陽經病症和本腑病症,稱為「太陽傳本」,應使用「五苓散」,用「桂枝」解除邪氣,用「茯苓」、「澤瀉」利小便,以求痊癒。這是太陽經邪氣自行傳到本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