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跋

回本書目錄

1.

憶自甲申歲,先生自粵致仕回藉。因慮家居應酬紛繁遂卜宅於吳門之泮。環里栽花種竹,鑿池養魚,朝夕吟詠於其間,頗得林泉之樂。

昔年在粵時,與家君為至好。畿因得從遊於先生之門。始習舉業,極承提命。第以畿賦性愚魯,雖應試十餘次而不獲一衿。有負先生之望,深以為愧。後以岐術見示,畿欣然從之。復蒙反覆講論,臨症數年,恨未得先生奧旨;而訓言具在,亦可有所適從。所著《醫鏡》、《臨症簡要》、《少懷集》,最後著《奉時旨要》。而先生已老矣。

初,先生之來吳也,兩袖清風,家居日用,悉賴行醫。每歲夏間往嘉禾視症,三四月可得千金,足供一年之用。蓋先生之道,盛行於浙,當未遇時已有然也。

先生性端耿介,懶於世故而樂於著述。所作詩文甚富,隨手散失。僅存醫書四種,唯《醫鏡》一書,已刻粵東,其餘尚未刊行。畿久欲為先生壽世利濟蒼生,而限於力之所不能,故有待於異日。

此書雖集前賢之大成,而獨出已見以貫穿之,甚有便於來學,蓋專為門弟子設法也。然而先生之苦心,當必傳之後世,豈可一己私之乎、因欲公之同好,而以明授受之始終如此。

受業韓之畿百拜敬識

白話文:

回憶自甲申那一年開始,先生從廣東卸任官職返回家鄉。因為擔心在家鄉應對各種社交活動繁多,於是選擇在吳門的泮地買了一棟房子居住。他在周圍種植花卉和竹子,挖掘池塘養魚,在這裡晨昏吟詩作對,過著一種非常愜意的山林生活。

早年我在廣東時,父親和先生是至交好友。也因此,我得以成為先生的門生,開始學習科舉考試的知識,先生對我極盡教導之責。只是我天資愚鈍,雖然參加了十多次考試,卻從未取得任何成就,辜負了先生的期望,這讓我深感愧疚。後來先生教我醫術,我非常樂於學習。先生又不厭其煩地教導我,我跟隨他臨牀實踐了好幾年,遺憾的是,我還未能完全理解先生的醫學精髓;但先生的教導言語猶在耳邊,我也能有所遵循。他寫的《醫鏡》、《臨症簡要》、《少懷集》,最後一本是《奉時旨要》。而此時,先生已經老了。

當初,先生來到吳門時,兩袖清風,日常生活所需,全靠行醫維持。每年夏天他會去嘉禾看診,三四個月就能賺得一千金,足以供一年的開銷。先生的醫術在浙江非常流行,即使在他未被世人認知的時候,已經如此了。

先生性格正直耿介,不善於世俗應酬,但他熱愛寫作。他創作的詩文非常多,但往往隨手散落,只留下四本醫書,其中只有《醫鏡》一書,在廣東已經出版,其他的都還沒有出版。我早就想為先生出版這些著作,以惠澤萬民,但是由於能力有限,所以只能等待將來有機會再做。

這本書雖然匯集了前人的智慧,但是先生獨樹一幟,以其獨特的見解貫穿其中,對於後學者來說,是非常便利的,這本書主要是為了門下的弟子們而寫。然而,先生的苦心,必然會流傳後世,怎麼可以只讓一個人擁有呢?因此,我希望將它公開給所有志同道合的人,以此表明我接受先生教導的始末。

學生韓之畿,恭敬地寫下這些文字,向先生致以無數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