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時旨要》~ 卷七 水屬 (8)
卷七 水屬 (8)
1. 手臂痛
臂痛為風寒濕所搏,或因飲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皆能致痛。有腫者,有不腫者。除痰飲症外,其餘諸痛,並宜五積散、蠲痹湯選用。虛者加人參以助藥力。挈重傷筋,宜和氣調血,十全大補湯。痰飲流注,四肢、肩背痠疼,兩臂軟痛,導痰湯加木香、薑黃,或二陳湯加蒼、活。
手痛一症,《經》云:手屈不伸者,其病在筋,薏苡湯;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白朮附子湯。更有手腫痛,名曰手氣,或指掌連臂痛,悉屬風熱挾痰,蠲痹湯。
白話文:
手臂疼痛 手臂疼痛是由風寒濕邪入侵所引起,或者是由於飲水過多、提攜重物所致。有腫脹的,也有不腫脹的。除了痰飲症狀之外,其他疼痛都可以選擇服用「五積散」或「蠲痹湯」。虛弱的人可以在藥中加入人參以增強藥效。因提重物而傷筋的,應該調和氣血,可以用「十全大補湯」。痰飲流注,導致四肢、肩背痠疼,手臂軟弱疼痛,可用「導痰湯」加木香、薑黃,或「二陳湯」加蒼朮、川續斷。
手臂屈伸不利 《醫經》中記載:手無法伸展者,是筋的問題,可以用「薏苡湯」;可以伸展但無法彎曲者,是骨的問題,可以用「白朮附子湯」。另外一種手腫痛,稱為「手氣」,或手指和手臂一起疼痛的,都是因為風熱夾痰所引起的,可以用「蠲痹湯」來治療。
薄、桂、薑黃,能引藥至手臂痛處,濕痛更效。
筆花氏曰:手臂之痛,外而風寒,內而痰濕,總以辛散逐邪為主,勿輕用補,宜與風痹治法參看。余嘗煮糯米飯一升,加炒白芥子、生薑、蔥頭各二兩,搗爛拌入,乘熱作大餅貼痛處,冷則更換,較之雷火針神效百倍。惟愈後宜棄飯河中,以惜五穀,此餘數年之病,得此方治,今已十年不復發矣。
白話文:
薄荷、桂皮、薑黃,可以引導藥物到達手臂疼痛的地方,對於濕氣引起的疼痛效果更好。
筆花氏說:手臂疼痛,外在是風寒,內在是痰濕,總之要以辛散驅除邪氣為主,不要輕易使用補藥,可以參考風痺的治療方法。我曾經煮了一升糯米飯,加入炒白芥子、生薑、蔥頭各兩兩,搗碎拌進去,趁熱做成大餅貼在疼痛的地方,冷了就換新的,比雷火針的效果要好百倍。不過痊癒後要將飯丟到河裡,以珍惜五穀,這是我的多年病痛,用這個方法治療,現在已經十年沒有復發了。
2. 手臂痛湯頭
五積參苓夏,陳甘枳樸蒼,麻黃歸芍桂,芎芷桔乾薑。
蠲痹湯用歸赤芍,薑黃羌活耆草搭。
十全大補八珍齊,四君四物加桂耆。
導痰湯用半夏陳,甘草枳實與南星。
大棗半陳,甘草與茯苓。
白話文:
五積散的藥材包括參、苓、夏枯草、陳皮、甘草、枳殼、樸硝、蒼朮、麻黃、歸尾、芍藥、桂枝、芎藭、芷草、桔梗、乾薑。
蠲痹湯的藥材包括當歸、赤芍、薑黃、羌活、獨活、耆草。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君子湯、四物湯都加了桂枝和耆草。
導痰湯的藥材包括半夏、陳皮、甘草、枳實、南星。
大棗湯的藥材包括半夏、陳皮、甘草、茯苓。
薏苡湯用歸芍蒼,麻黃肉桂草生薑。
白朮附子湯,甘草大棗姜。
白話文:
薏苡湯使用當歸、芍藥、蒼朮、麻黃、肉桂、草決明和生薑。白朮附子湯則用白朮、附子、甘草、大棗和生薑。
3. 腿痛、大股痛、膝痛
《經》云: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又云:清濕襲虛,則病始於下,致為腿足之病。又云:足陽明實則狂顛,虛則足不收,脛枯。大抵腰、腿、腳、膝,痠疼重著腫痛者,不問久近乾溼,總宜除濕湯。若兼吞酸脹滿者,平胃散。
腿痛之症,有由於血虛,足不任地,行則振掉,宜六味丸加巴戟、續斷、杜仲、鹿茸。受濕者,兩腿隱痛,或麻瞀作腫,身重,肢節疼,惡風,羌活勝濕湯。濕熱者,痛自腰胯以至足脛,或上下紅腫,小便赤澀,當歸拈痛湯。流注者,郁痰留於腰脅,有塊互換作痛,噁心頭眩,宜二陳湯加羌活、白朮。
白話文:
**經雲:**身體從腹部以下的部分,是因濕氣入侵所致。又說:濕氣侵襲虛弱的地方,病情會從下半身開始,導致腿腳疾病。又說:足陽明經實熱時會導致狂亂癲癇,虛寒時會導致足部無法收縮,小腿枯瘦。
總結:腰、腿、腳、膝蓋如果有痠痛、沈重、腫痛等症狀,不論病程長短或是否伴隨乾濕,都宜使用除濕湯。若同時伴有吞酸、脹滿,可加服平胃散。
腿痛的病因分述:
- **血虛:**腳部無法承重,走路時搖晃不穩,宜服用六味丸,並加巴戟、續斷、杜仲、鹿茸。
- **受濕:**雙腿隱隱作痛,或麻木腫脹,身體沈重,四肢痠痛,怕風,宜服用羌活勝濕湯。
- **濕熱:**疼痛從腰胯延伸到小腿,或上下紅腫,小便赤熱刺痛,宜服用當歸拈痛湯。
- **流注:**鬱積的痰濕停留在腰部兩側,會出現塊狀腫脹,交替發作疼痛,伴有噁心頭暈,宜服用二陳湯,並加羌活、白朮。
若陰虛則足心及脛熱痛,肌體羸瘦,宜虎潛丸加肉桂。陽虛則足腫無力,補中益氣湯加桂、附。
大股痛之症,喜按者,肝腎虛寒而濕氣痹著也,四觔丸等;痛不可按者,敗血也,川芎肉桂湯,或舒筋三聖散,酒調服;婦人產後,多有此症,宜加穿山甲、桃仁;若寒熱而腫痛者,須防發癰。若有濕熱者,痛處必腫,而沉重不能轉側,二妙散加羌、防、升、柴、木、草之類。
白話文:
如果身體陰虛,就會出現腳心和脛骨發熱疼痛、身體消瘦的情況,可以服用虎潛丸並加入肉桂治療。如果身體陽虛,就會出現腳腫無力,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肉桂和附子治療。
大腿疼痛,喜歡按壓的,說明是肝腎虛寒,濕氣痹阻,可以服用四觔丸等藥物治療。如果疼痛不能按壓,說明是血瘀,可以服用川芎肉桂湯,或者舒筋三聖散,用酒調服。婦女產後,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加穿山甲、桃仁治療。如果伴隨寒熱腫痛,需要注意防治發癰。如果有濕熱,疼痛處會腫脹沉重,難以翻身,可以服用二妙散並加入羌活、防風、升麻、柴胡、木瓜、草藥等治療。
膝痛之症,《經》云: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而僂俯,筋將憊矣。故膝痛皆因肝腎之虛,而風寒濕氣得以襲之也。大都痛在筋者,多挾風熱,則屈不伸而腫,宜二妙散加羌、防、升、柴;若陰虛則熱而不腫,虎潛丸;受濕熱者,沉重而痛,當歸拈痛湯;受寒飲者,痛在骨而屈伸不利,活絡丹,或川芎肉桂湯。
筆花氏曰:腿股之痛,受濕居多,然亦有氣血之滯,亦有脾腎之虛,松枝酒、虎骨膠丸均可酌用;惟膝蓋痛,則防成鶴膝,雖屬陰虧,而肝熱在筋,寒邪杜仲,亦能作痛,凡清熱溫寒去濕補腎,宜審明而活用也。
白話文:
膝蓋疼痛的症狀,《黃帝內經》中說:膝蓋是筋的聚集之處,屈伸不利,走路時彎腰駝背,筋脈將要疲憊了。所以膝蓋疼痛都是因為肝腎虛弱,因而風寒濕氣得以侵襲。通常來說,疼痛在筋脈上的,多伴隨著風熱,就會屈伸不利而腫脹,應該使用二妙散加上羌活、防風、升麻、柴胡;如果陰虛則發熱但不腫脹,使用虎潛丸;受濕熱的,沉重疼痛,當歸拈痛湯;受寒飲的,疼痛在骨頭裡而屈伸不利,活絡丹或川芎肉桂湯。
筆花主人說:腿股疼痛,受濕的情況最多,然而也有氣血滯留的,也有脾腎虛弱的,松枝酒、虎骨膠丸都可以酌情使用;只有膝蓋痛,則防止變成鶴膝風,雖然屬於陰氣虧損,但是肝熱在筋脈中,寒邪杜仲也能夠導致疼痛,凡是清熱溫中祛濕補腎的藥方,都應該仔細辨證並靈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