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時旨要》~ 卷七 水屬 (4)
卷七 水屬 (4)
1. 心胃痛湯頭
平胃散,用蒼朮、厚朴炙草陳皮合。
胃愛散,研四君,炒米耆姜肉果丁。
神香散,治氣痛,丁香白蔻研末共。
手拈散研延胡索,靈脂草果及沒藥。
四物湯治血,芎歸熟地芍。
白話文:
平胃散用蒼朮、厚朴炙草陳皮混合製成。胃愛散研磨四君,加入炒米、耆姜肉果丁。神香散用丁香、白蔻研磨成粉末,治療氣痛。手拈散研磨延胡索、靈脂、草果及沒藥。四物湯用川芎、當歸、熟地、芍藥治療血虛。
理陰煎用炙草歸,熟地乾薑附肉桂。
化蟲丸用蕪雷榔,木香陳術曲雄黃。
歸脾湯用四君遠,耆歸木香棗仁眼。
小半夏加茯苓湯,茯苓三兩半夏姜
二陳湯半陳,甘草與茯苓。
白話文:
理陰煎使用炙草歸、熟地、乾薑、肉桂。
化蟲丸使用蕪雷榔、木香、陳術曲、雄黃。
歸脾湯使用四君、遠志、黃耆、木香、酸棗仁。
小半夏加茯苓湯使用三兩茯苓、半夏、生薑。
二陳湯使用半夏、陳皮、甘草、茯苓。
神朮散,用蒼朮,防風甘草加蔥白。
六君子丸治虛痰,四君又加陳半添。
白話文:
神術散是用蒼朩、防風和甘草再加上蔥白。 六君子丸可以治療虛弱的痰症,四君子湯再加入陳皮和半夏。
2. 胸痹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脈沉遲,關脈小緊,此因陽氣衰微,陰寒結聚,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痰垢積滿,循脈而溢於背也,宜用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胸痹心中痞滿,氣結胸痛,脅下逆搶心,此胸中實痰外溢也,宜枳實薤白桂枝湯。若素稟不足,虛痰內結,人參理中湯主之。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經》所謂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用茯苓杏仁甘草湯,以疏利肺氣,或橘皮枳實生薑湯,以疏利胃氣。
白話文:
胸痹之病
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吐痰、胸背疼痛、氣短。脈象:寸脈沉細而緩慢,關脈細小而緊。這是因為陽氣衰弱,寒氣凝結造成的。治療方法:栝蔞湯。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
痰液積聚,沿著經脈溢出到背部,導致無法平躺、心痛徹背。治療方法:栝蔞薤白湯。
胸痹心中痞滿,氣結胸痛,脅下逆搶心
胸中實痰,從外溢出。治療方法:枳實薤白桂枝湯。如果體質原本虛弱,虛痰內結,治療方法:人參理中湯。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
《黃帝內經》中說:「氣短不足以息者,實也。」這是因為實證導致的。治療方法:茯苓杏仁甘草湯(疏通肺氣),或橘皮枳實生薑湯(疏通胃氣)。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千金》治胸痹達背痛,用細辛散。胸中逆氣,心痛徹背,少氣不食,用前胡湯。胸中幅幅如滿,噎塞習習如癢,喉中澀燥唾沫,用橘皮枳實生薑湯;不應,用治中湯。
白話文:
胸部疼痛且緩急交加的,用薏苡附子散治療。心中有堵塞感,各種逆氣上逆,心臟懸痛的,用桂枝生薑枳實湯治療。心痛穿透到背部,背痛穿透到心臟的,用烏頭赤石脂丸治療。千金方中治療胸痹疼痛達背部的,用細辛散。胸中逆氣,心痛穿透到背部,氣短食慾不佳的,用前胡湯治療。胸中飽脹如滿,有哽塞感,呼吸急促像癢一樣,喉嚨乾燥口渴的,用橘皮、枳實、生薑湯治療;如果效果不好,就用治中湯治療。
胸痹腹背閉滿,上氣喘息,用下氣湯。胸背疼痛,用熨背散。膽經受病,亦令胸痛,小柴胡湯加枳殼;不應,本方對小陷胸一服神效。
風寒在肺,胸滿痛,氣喘,甘桔湯加理氣散風之劑。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薑半夏湯主之。《千金》加橘皮、吳茱萸,名通氣散,以治胸滿短氣而噎。若飲食填塞,宜用吐法。
白話文:
胸口闷痛,腹部和背部感觉像是堵满了东西,呼吸急促喘不过气,可以服用下气汤。胸背疼痛,可以使用熨背散。胆经生病也会导致胸痛,可以用小柴胡汤加上枳壳,如果效果不好,可以用小陷胸汤,一服就能见效。
风寒入侵肺部,导致胸闷疼痛、喘气,可以用甘桔汤加上理气散风的中药。
病人胸口像是喘不过气又没有完全喘不过气,像是要呕吐又没有完全要呕吐,像是要干呕又没有完全要干呕,心中闷闷不乐,没有办法,可以用生薑半夏汤来治疗。千金方里加橘皮和吴茱萸,叫做通气散,用来治疗胸闷短气,感觉像是噎住了一样。如果是因为饮食积滞,可以用吐法来治疗。
筆花氏曰:陽受氣於胸中以布氣息,今陰乘陽位,阻其陽氣呼吸往來之道,則聚飲停痰,徹心憒亂矣,昔喻嘉言謂胸中陽氣,如離照當空,曠然無外,設地氣一上,則窒塞有加。凡胸痹症皆陽氣不用,陰氣在上之候也。
其症微者,但通其上焦不足之陽,如薤白、白酒,或半夏、栝蔞、桂枝、枳實、厚朴、乾薑、杏仁、橘皮、參、苓、朮、草等,擇用對症三四味,即成一方,蓋以陽通陽,陰藥不得予也。其症甚者,則用附子、烏頭、蜀椒大辛熱,以驅下焦之陰,而復上焦之陽,方合。
白話文:
筆花先生說:陽氣在胸中運化,佈滿呼吸之氣,現在陰氣乘虛侵佔陽氣的位置,阻礙陽氣呼吸運行的道路,就會導致飲水積聚、痰液停滯,徹心混亂。過去喻嘉言說,胸中的陽氣,像太陽照射天空,空曠無際,如果地氣上升,就會更加窒塞。所有胸痹的症狀,都是陽氣不運作,陰氣上升所造成的。
症狀較輕的,只要疏通上焦不足的陽氣,像薤白、白酒,或半夏、栝蔞、桂枝、枳實、厚朴、乾薑、杏仁、橘皮、參、苓、朮、草等藥物,擇取對症的三四味,就可以成為一方,因為以陽氣疏通陽氣,陰藥不能使用。症狀較重的,就要用附子、烏頭、蜀椒這些大辛大熱的藥物,來驅逐下焦的陰氣,並恢復上焦的陽氣,纔能夠對症。
3. 胸痹湯頭
栝蔞薤白白酒湯,加入半夏成二方。
栝蔞薤白半夏湯。(即前方加半夏)
枳實薤白桂枝湯,厚朴栝蔞二味相。
理中湯用參朮姜,炙草還加制附剛。
茯苓杏仁甘草湯,即此三味水煎良。
橘皮枳實生薑湯,即此三味治滿癢。
薏苡附子散,五兩一枚研。
白話文:
栝蔞薤白湯,加半夏,成為兩種方劑。
一種是栝蔞薤白半夏湯,就是前面提到的栝蔞薤白湯加入半夏。
另外一種是枳實薤白桂枝湯,其中厚朴和栝蔞這兩味藥材是共通的。
理中湯的藥材是人參、白朮、生薑,炙甘草,還要再加上制附子。
茯苓杏仁甘草湯,就是用茯苓、杏仁、甘草三味藥材水煎服用。
橘皮枳實生薑湯,就是用橘皮、枳實、生薑三味藥材來治療飽脹和搔癢。
薏苡附子散,用五兩薏苡仁和一枚附子研磨成粉末。
桂枝生薑枳實湯,三味以外不用相。
烏頭赤石脂成丸,蜀椒附子乾薑全。
細辛散治痛徹背,甘草生薑枳實配,栝蔞白朮乾地黃,白茯細辛同肉桂。
白話文:
桂枝生薑枳實湯,只用這三味藥,其他藥材不用加。
烏頭和赤石脂做成丸藥,蜀椒、附子、乾薑都要用。
細辛散治療疼痛穿透到背部的病症,搭配甘草、生薑、枳實,再加入栝蔞、白朮、乾地黃,以及白茯苓和細辛,最後再加一點肉桂。
前胡湯用歸芍草,人參芩半竹薑棗。
下氣湯童便,杏仁檳榔煎。
熨背法用芎羌活,附桂烏辛蜀椒末。
治中湯,即理中,內加青陳見中風。
生薑半夏湯,制夏薑汁相。
通氣散,用陳皮,吳茱薑汁半夏宜。
白話文:
前胡湯使用當歸、芍藥、白芷,人參、黃芩、半夏、竹茹、生薑、大棗。
下氣湯使用童便,杏仁、檳榔煎煮。
熨背法使用川芎、羌活、附子、桂枝、烏頭、辛夷、蜀椒末。
治中湯,也就是理中湯,在裡面加入青皮和陳皮,針對中風患者。
生薑半夏湯,用制半夏和生薑汁調和。
通氣散,使用陳皮、吳茱萸、生薑汁和半夏。
小柴胡湯赤芍芩,棗姜甘草夏人參。
小陷胸湯結胸求,黃連半夏並瓜蔞。
甘桔湯,甘草共桔梗。
白話文:
小柴胡湯方劑使用赤芍和黃芩,再佐以大棗、生薑、甘草和人參。小陷胸湯用於治療胸悶結胸,方劑包含黃連、半夏和瓜蔞。甘桔湯則以甘草和桔梗為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