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時旨要》~ 卷五 土屬 (7)
卷五 土屬 (7)
1. 反胃湯頭
小半夏湯,加一生薑。
茯苓澤瀉湯苓澤,生薑甘草桂枝術。
大半夏湯用人參,半夏白蜜三味成。
四逆湯,須冷服,附子乾薑甘草足。
橘皮湯治乾嘔噦,橘皮生薑煮服美。
白話文:
小半夏湯裡,加一根生薑。
茯苓澤瀉湯裡,有茯苓、澤瀉、生薑、甘草、桂枝、術。
大半夏湯用人參、半夏、白蜜三味藥製成。
四逆湯要冷服,附子、乾薑、甘草用足量。
橘皮湯治乾嘔噦,用橘皮和生薑煮著喝,效果很好。
理中湯用術參姜,炙草還加制附剛。
溫胃飲用參朮陳,扁豆乾姜歸草能。
金水六君虛實到,熟地夏陳歸苓草。
六味回陽參附歸,熟地乾薑甘草炙。
理陰煎用炙草歸,熟地乾薑附肉桂。
豕膏用豬脂,白蜜同煉淨,當歸或先煎,薑汁或相併。
葛花解酲湯,葛花砂蔻香,青陳參苓朮,神麯瀉豬姜。
白話文:
理中湯用人參、生薑、炙甘草,再加上制附子。溫胃飲則用人參、白朮、陳皮,以及扁豆、乾薑、當歸、甘草。
金水六君針對虛實不同的狀況,熟地、夏枯草、陳皮、茯苓、甘草各有所用。六味回陽則用人參、附子、當歸,以及熟地、乾薑、炙甘草。
理陰煎用炙甘草、當歸,以及熟地、乾薑、附子、肉桂。豕膏則是用豬脂和白蜜煉製,當歸可以先煎,也可以加入薑汁。葛花解酲湯用葛花、砂仁、香附子、青皮、陳皮、人參、茯苓、白朮,以及神麴、豬苓、生薑。
半夏瀉心湯芩連,人參乾薑半棗甘。
逍遙散用柴歸芍,苓朮陳甘煨姜薄。
代抵當丸大黃主,歸桃山甲桂玄明。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包含黃芩、黃連,人參、乾薑各一半,大棗、甘草。
逍遙散包含柴胡、當歸、白芍,茯苓、蒼朮、陳皮,甘草、煨薑、薄荷。
代抵當丸主要成分是大黃,還包括當歸、桃仁、山甲、桂枝、玄明粉。
2. ð©é
《經》云: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脾屬陰,主乎血,胃屬陽,主乎氣。故胃易燥,全恃脾之陰以和;脾易濕,全恃胃之陽以運,此後天生化之源也。若脾陰一虛,則胃家飲食遊溢之精氣,全輸於脾,不復稍留以自潤,斯胃過於燥而有火,欲得食以自資,稍遲則𩞄雜愈甚,得食則可暫止,久之則三消,噎隔諸症作矣。治宜養營血,補脾陰,兼補胃陰,甘涼潤濡,稍佐微酸,此良法也。
𩞄雜一症,腹中空空,似飢非飢,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膈懊憹,莫可名狀。或得食暫止,或食已復𩞄,或兼噁心而見胃痛。大抵食已即飢,雖食不飽者,火𩞄也。痰多氣滯,似飢非飢,不喜食者,痰𩞄也。酸水浸心而𩞄者,慼慼膨膨,食少無味,此脾氣虛寒,水穀不化也。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上說:飲食進入胃中後,精氣會散發出來,上達脾臟,脾氣散佈精氣,上達肺臟。脾臟和胃部以膜相連。脾臟屬陰,主營血,胃部屬陽,主運化飲食。所以胃容易乾燥,需要脾陰的滋潤;脾臟容易濕滯,需要胃陽運化,這是後天化生的來源。如果脾陰不足,則胃中飲食的精氣會全部輸送到脾臟,不能留一點來滋潤自己,就會導致胃過於乾燥而生熱,想要進食來滋養自己,稍一延遲,飢餓難忍的情況會加劇,進食後可以暫時緩解,但時間一長,就會出現三消、噎隔等症狀。治療應當以養營血、補脾陰、兼補胃陰為主,使用甘涼滋潤的藥物,稍佐以微酸之品,這是很好的方法。
飢餓難忍是一種症狀,腹中空空,好像餓了又不是餓了,好像辣了又不是辣了,好像痛了又不是痛了,而胸膈之間堵塞難受,難以形容。有的進食後可以暫時緩解,有的進食後仍飢餓難忍,有的還伴有噁心、胃痛等症狀。總的來說,吃飯後馬上又餓,雖然吃了也覺得不飽,這是火飢。痰多氣滯,好像餓了又不是餓了,不喜歡進食,這是痰飢。酸水泛上來導致飢餓難忍,胸膈脹滿,進食減少,沒有味口,這是脾氣虛寒,水穀不化所致。
火𩞄者,宜清火而兼養陰,用二陰煎、四陰煎之類。痰𩞄者,宜降痰,二陳湯及大和中飲之類。若中焦痰火相兼而𩞄者,三聖丸、軟石膏丸之類。若脾胃虛寒,停痰滯食,吞酸嘔惡而𩞄者,和胃飲、二陳湯、溫胃飲、六君子湯之類。
白話文:
如果喉嚨痛是火氣大引起的,應該清火並滋陰,可以服用二陰煎、四陰煎等藥方。如果是痰多引起的,應該降痰,可以用二陳湯、大和中飲等藥方。如果喉嚨痛是中焦痰火交織所致,則可以服用三聖丸、軟石膏丸等藥方。如果脾胃虛寒,積存痰濕和食物,伴隨吞酸嘔吐,導致喉嚨痛,則可以用和胃飲、二陳湯、溫胃飲、六君子湯等藥方。
筆花氏曰:𩞄雜之症,有火𩞄、痰𩞄之別,愚謂痰滯胸膈,或噯滿,或心悸則有之,何能作𩞄?其𩞄者,亦為火所迫耳。夫痰為火迫,則其痰必燥,故胸中似辣非辣,宜以二冬、二母等潤之,方能降火而清痰,古方用二陳湯,𩞄非愈增其燥,而𩞄愈甚乎。況此症明屬脾陰不足,胃液枯燥所致,惟有滋陰合甘涼之法治之,庶不變生他患,若芳燥不宜用也。
白話文:
筆花氏說:哮喘病症,分為火哮和痰哮兩種。我認為,痰滯胸膈,或者噯氣滿悶,或者心悸不安,這些都屬於痰引起的,怎麼會是哮喘呢?真正哮喘,也是因為火氣迫使痰液而引發的。
痰液被火氣迫使,必然變得乾燥,所以胸中會有一種似辣非辣的感覺。應該用二冬、二母等滋潤的藥物,才能降火清痰。古方用二陳湯,非但不能治療哮喘,反而會加重乾燥,使哮喘更嚴重。
況且,這種病症顯然是脾陰不足,胃液乾燥所造成的。唯有滋陰合甘涼的方法才能治癒,以免產生其他疾病。芳燥之物不可使用。
3. ð©é湯é
二陰煎用生地冬,玄參苓棗草連通。
四陰煎用生地麥,沙參苓甘百合芍。
二陳湯半陳,甘草與茯苓。
大和中飲陳實砂,麥芽厚朴澤瀉查。
三聖丸治痰火𩞄,白朮橘紅黃連炒。
白話文:
二陰煎:使用生地黃、玄參、苓棗草,連通氣血。
四陰煎:使用生地黃、麥門冬、沙參、茯苓、甘草、百合、芍藥。
二陳湯:使用半夏、陳皮、甘草、茯苓。
大和中飲:使用陳皮、砂仁、麥芽、厚朴、澤瀉、查苑。
三聖丸:治療痰火壅盛,使用白朮、橘紅、炒黃連。
軟石膏丸痰火重,香附半南梔子共。
和胃飲治霍亂,陳樸乾薑炙草驗。
溫胃飲用參朮陳,扁豆乾姜歸草能。
六君子湯治虛痰,四君又加陳半添。
白話文:
軟石膏丸用於痰火重,以半南梔子和香附一起使用。
和胃飲用於治療霍亂,以陳皮、乾薑和炙甘草驗證有效。
溫胃飲使用人參、白朮、陳皮、扁豆、乾薑、炙甘草,具有溫胃的作用。
六君子湯用於治療虛痰,在四君子湯的基础上加陳皮和半夏。
4. 三消
《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其傳為風消。又曰: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心移熱於肺,為膈消。又曰:五臟脆者,皆善病消痹。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小腹痛脹。又曰:口甘者,五氣之溢,五味之津液在脾,此肥美之所發也,名曰脾癉。
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水泉不止,膀胱不藏,失守者死。
按三消症,三焦受病也。上消者,肺病也。凡心脾陽明之火,皆能薰炙,故又名膈消。其症大渴引飲,隨飲隨渴,津液枯涸也,人參白虎湯主之。中消者,脾胃病也,又名消中。其症多食善飢,日加瘦削,古方以調胃承氣湯及三黃丸主之。下消者,腎病也,故名腎消。其症煩躁引飲,耳輪焦,溺如膏,腎水虧極之症也,六味地黃丸主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記載:陽明經的病症會影響心脾,進而轉變成消渴症。又說:心脾的寒邪轉移到肺部,就會造成肺消症。如果一天喝水一次,小便兩次,這種情況無法治癒。心脾的熱邪轉移到肺部,就會引起膈消症。又說:五臟虛弱的人,容易罹患消渴和麻痺痹痛。胃中有熱,就會消磨食物,讓人感到心神不安、經常飢餓。胃中有熱、腸中有寒,就會經常飢餓,並且小腹疼痛腫脹。又說:嘴巴甜津津的人,是五氣過盛,五味的津液積聚在脾胃所致,這稱作脾癉。
肥胖的人體內易生熱,甜食會讓人感到腹脹,這些氣上衝到身體上部後,會轉變為消渴症,可以用蘭花治療,以去除體內的陳舊之氣。
水和津液不能控制,膀胱無法貯留,失去控制的人會死亡。
根據三消症的症狀,三焦受到了疾病的侵襲。上消症,是肺部疾病。凡是心、脾、陽明經的熱邪,都能薰蒸灼熱肺部,因此又稱為膈消症。其症狀是口渴引飲,越喝越渴,體內的津液已經枯竭,可以用[人參白虎湯]來治療。中消症,是脾胃疾病。又名消中。其症狀是食量大但仍然飢餓,日漸消瘦。古方用[調胃承氣湯]和[三黃丸]來治療。下消症,是腎臟疾病。因此又稱為腎消症。其症狀是煩躁引飲,耳朵焦黑,小便如膏脂,是腎水虧損的極端表現,可以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
丹溪治消渴,以養肺降火生血為主,俱用四物湯。上消加五味、人參、麥冬、花粉、藕汁、生地汁、人乳之屬。中消加知母、石膏、滑石以降胃火。下消加黃柏、知母、熟地、五味以滋腎水,常飲澡絲湯代茶。石頑謂:能食而渴者,人參白虎湯。不能食而渴者,錢氏白朮散去木香,倍加乾葛。
白話文:
丹溪治療消渴症,以滋養肺陰、降火生血為主要原則,都用四物湯。上消渴症加五味子、人參、麥冬、花粉、藕汁、生地汁、人乳等。中消渴症加知母、石膏、滑石來降胃火。下消渴症加黃柏、知母、熟地、五味子以滋養腎水,平時可以常喝澡絲湯代替茶水。石頑說:能吃卻感到口渴的,可以用人參白虎湯。不能吃卻感到口渴的,可以用錢氏白朮散去除木香,並加倍乾葛。
丹溪曰:腎水屬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
普明子曰:治上消,宜用二冬湯以潤肺而清胃;治中消,宜用生地八物湯以清胃而滋腎;治下消,宜用地黃湯合生脈散以滋腎而補肺。
筆花氏曰:三消之症,皆燥熱結聚。古方人參白虎湯,及丹溪用養肺降火生血之法,已臻美備。故後世治上消者清肺,治中消者清胃,治下消者滋腎。而惟普明子之治法,更極周密,其治上消而兼清胃者,使胃火不得傷肺也。中消而兼滋腎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而兼補肺者,滋土源以生水也。
白話文:
丹溪說:腎水屬陰,本性寒涼,腎虛則會出現熱症;心火屬陽,本性溫熱,心虛則會出現寒症。
普明子說:治療上消,應該使用二冬湯潤肺清胃;治療中消,應該使用生地八物湯清胃滋腎;治療下消,應該使用地黃湯配合生脈散滋腎補肺。
筆花氏說:三消症都是由於燥熱積聚而引起的。古方的人參白虎湯,以及丹溪的養肺降火生血方法,已經非常完善。所以後世治療上消就清肺,治療中消就清胃,治療下消就滋腎。而只有普明子的治療方法更加周密,他治療上消時同時清胃,是因為要防止胃火傷肺;治療中消時同時滋腎,是因為要防止相火攻胃;治療下消時同時補肺,是因為要滋養土源,才能生水。
蓋三消之治,不必專執本經,而滋其化源,則病易痊矣。然此症有水虧,亦有火虧,更宜斟酌。若尋常消渴,惟天花粉為神藥。其外蘭香葉,白葵花,亦可合知、柏用也。
白話文:
治療「三消」病症,不必拘泥於本經的特定穴位,只要滋養其病源的根本,就能更容易痊癒。然而,這種病症有水虧的,也有火虧的,需要仔細辨證用藥。若是一般消渴,以天花粉為最有效藥物。此外,蘭香葉、白葵花也可以搭配知母、柏子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