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三 木屬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木屬 (4)

1. 中風(附:厥逆)

何必如河間、東垣、丹溪之言,因火因氣因痰而後為患耶!且仲景言中風用桂枝湯,祗有太陽一經。若果有直中三陰,何不與傷寒並列?則中臟之說,亦難取信。至閉脫二症,尤有可疑。風屬陽而性善竄,方將多淚、流涕、發瀉,豈肯自閉其門戶。若風能脫人,唯肝木乘脾,吐瀉氣脫者有之,然此係內風,並非外感,況所治之方,一三化湯,攻實熱者也;一理中湯,救虛寒者也;均與風病無涉。則閉與脫仍屬火症、虛症,何必牽言中風、中臟耶。

鄙意痹症言在皮膚者輕,在筋骨者重,入臟腑者尤重。多熱方是陽症,無熱便是陰症。數語足盡中風之義。故病淺者宜驅風,深者搜風中兼顧氣血。至於猝倒昏瞶,並無外感,則竟從厥逆中論治,余嘗屢用屢驗矣。

白話文:

中風(附:厥逆)

何必像河間、東垣、丹溪等人所說的那樣,非要歸因於火、氣、痰才會導致中風呢?而且張仲景說中風用桂枝湯,只針對太陽經。如果真的有直接傷到三陰經的情況,為什麼不和傷寒一起列出來呢?那麼,關於中臟受損導致中風的說法,也很難讓人信服。至於閉證和脫證這兩種症狀,就更值得懷疑了。風屬陽性,而且容易竄動,治療風證的方劑大多是讓患者流淚、流涕、發汗瀉火,風怎麼可能自己關閉人體的門戶呢?如果風能導致脫證,只有肝木克脾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嘔吐、腹瀉、氣虛脫症狀,但這是內風,並非外感風寒,而且治療這些症狀的方劑,比如三化湯是攻治實熱的,理中湯是救治虛寒的,都與風病無關。所以,閉證和脫證仍然屬於火證或虛證,何必牽強附會地說成是中風或中臟受損呢?

我認為,痹症如果只在皮膚,症狀就輕;在筋骨,就重;如果入到臟腑,就更重了。多熱的症狀是陽證,沒有熱的症狀就是陰證。這幾句話就足以說明中風的道理了。所以,病情輕的,就應該驅除風邪;病情重的,就要搜尋風邪,同時兼顧氣血。至於突然倒地昏迷的,並沒有外感因素,那就應該從厥逆的病理來治療,我多次使用這種方法,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