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時旨要》~ 卷四 火屬 (9)
卷四 火屬 (9)
1. 鼻衄齒衄湯頭
犀角地黃湯,丹皮赤芍麥冬良。
止衄散用赤苓地,阿膠歸芍共黃耆。
四物湯治血,芎歸熟地芍。
千金當歸湯,阿膠芩芍與炮姜。
一陰煎用生熟地,丹參冬芍牛甘記。
白虎湯治陽明熱,知母石膏糯甘得。
抽薪飲用芩柏梔,澤枳甘通石斛宜。
玉女煎,用熟地,石膏麥冬知母漆。
調胃承氣湯,芒硝甘大黃。
冰玉散,用殭蠶,石膏月石冰片研。
消風散芎防,參苓草藿香,殭蠶蟬蛻共,荊芥樸陳羌。
六味地黃湯,山山熟地黃,丹苓兼澤瀉,八味附桂相。
柴胡清肝散參芩,芎翹桔草山梔成。
梔子豉湯梔香豉,服後隨手探吐之。
當歸補血湯,黃耆當歸方。
保元湯黃耆,人參甘草齊。
川芎茶調散,白芷荊芥同,梔芩貝梗異,甘草在其中。(此方與頭痛症稍異。)
白礬散用煅白礬,硇砂五分共細研。
白話文:
[鼻出血和牙齦出血的治療湯方]
犀角地黃湯,加上牡丹皮、赤芍、麥冬,效果更佳。
止衄散則使用赤茯苓、地黃、阿膠、當歸、芍藥及黃耆。
四物湯用於治療血液問題,主要成分為川芎、當歸、熟地、芍藥。
千金當歸湯包含阿膠、黃芩、芍藥和炮製過的乾薑。
一陰煎則結合了生地、熟地、丹參、麥冬、芍藥、牛膝和甘草。
白虎湯適用於陽明經的熱症,成分有知母、石膏、糯米和甘草。
抽薪飲包含黃芩、黃柏、梔子、澤瀉、枳實、甘草、石斛。
玉女煎的配方為熟地、石膏、麥冬、知母和漆樹果。
調胃承氣湯由芒硝、甘草和大黃組成。
冰玉散則用到了僵蠶、石膏、硼砂和冰片。
消風散包含川芎、防風、人參、茯苓、甘草、廣藿香、僵蠶、蟬蛻、荊芥、厚朴、陳皮和羌活。
六味地黃湯的主要成分為山茱萸、山藥、熟地黃、丹皮、茯苓和澤瀉,而八味地黃丸在此基礎上添加了附子和肉桂。
柴胡清肝散則由柴胡、人參、黃芩、川芎、連翹、桔梗和草果組成。
梔子豉湯則是梔子和香豉的組合,服用後可誘導嘔吐。
當歸補血湯的成分為黃耆和當歸。
保元湯的成分則為黃耆、人參和甘草。
川芎茶調散包含了川芎、白芷、荊芥、梔子、黃芩、貝母、桔梗,以及甘草。(此方對於頭痛症狀略有不同。)
白礬散的成分為煅燒過的白礬和硼砂,兩者需研磨細緻。
2. 癍疹
《金匱》曰:陽毒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升麻鱉甲湯主之。虛熱熾甚,毒不化者,陽毒升麻湯。大便結,去射干加大黃,熱甚,去人參加石膏。或吐下未當,陷邪內甚,致壯熱項強躁悶,或舌焦鼻煤,下利黃赤者,犀角黑參湯,黃連解毒湯,慎勿用下藥。
陰毒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病,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活人書》本方加桂枝,名陰毒甘草湯。
按陽毒治以寒涼,陰毒治以溫熱,如冰炭之異,何仲景以一方治之乎?且治陰毒去雄黃、蜀椒,則反去其溫熱者矣。故劉守真謂仲景以此方治陰毒,乃治陽熱亢極,熱深於內,表似陰寒之症,非治陰寒極盛之陰毒也。若陰寒極甚,非內溫正氣,逼邪外出,烏能起死回生耶?觀後節便知。
復有陰寒極盛而成陰毒者,反大熱燥渴,肢厥冷汗,脈沉細而疾,此因房勞而內傷生冷,復加外寒,遂成陰盛格陽,胸前發出紅癍,其色淡,其點小,是為陰癍。宜附子理中湯。若爪甲青,腹絞痛,舌卷莖縮者,急用蔥餅於臍上熨之,服附子散、人參三白湯、四逆湯之屬。服後手足不和暖者,不治。
周氏曰:有因冬溫誤用辛熱發汗,致發癍者,升麻葛根湯加犀角元參。有春溫之毒失治,蘊於胃腑而發出肌表,心悶嘔逆,咽痛躁熱者,黃連解毒湯;狂妄無汗者,三黃石膏湯;若自汗煩渴,人參化癍湯;煩熱錯語不眠者,白虎合黃連解毒湯。癍不透,犀角大青湯;已透熱不退,去升麻、黃芩、加人參、生地、柴胡;便秘癍紫者,微下之;癍退而便秘譫語者,涼膈散。
景岳曰:邪毒直入陰分,鬱而成熱,乃致液涸血枯,癍見肌表,輕者如蚊跡,重者成粒成片。凡汗下溫清而病不能解者,便是發癍之候,治宜犀角地黃湯。若陽明狂躁大渴者,白虎湯;陽毒赤癍發狂者,陽毒升麻湯:疫癘大熱而燥者,三黃石膏湯;便秘者,調胃承氣湯。
若火鬱而寒邪不解者,一柴胡飲;陽明表邪不解者,柴胡白虎煎,或升麻湯;毒盛咽痛者,玄參升麻湯;陰虛血熱者,玉女煎;陰虛血燥,大熱大渴者,歸葛飲;內虛外實,陰盛格陽者,大溫中飲。
喻氏曰:疫邪留血分,裡氣壅閉,不下,則癍不出,下之,內壅一通,衛氣亦從而疏解,癍出於表,毒邪外解矣。惟下後癍漸出,更不可下。設有下症,宜少與小承氣湯緩服。倘誤為大下,而中氣不振,癍毒內陷,危矣。唯托裡舉癍湯救之。若循衣撮空、脈微者,本方加人參一錢。
按發癍一症,見色而不礙手,或稠如錦紋,稀似蚊跡,厚如雲片,布胸腹,見四肢,鮮紅者輕,紫而成片者重,色黑者凶,青者不可治也。良由邪失宣解,蘊於胃腑,散入營中。治法:失表者,汗之;失下者,攻之;火甚者,清之;毒重者,化之;營虛不足者,助其虛而和之託之。若陰毒發斑之說,見象甚微,症亦罕遇,必參之脈象及兼症,方可用溫,勿濫治也。
至於疹子,則有頭粒可摩而得,較癍稍輕,治亦如癍法。若痧若癮,亦其同類。總以出必周勻,沒必徐緩,則毒不內陷。繆氏專從肺胃論治,至為有理。
筆花氏曰:重者為癍,輕者為疹。方書多在傷寒溫疫症內失治所化。近世竟有沿門傳染,猝患致斃,不必由病而得者,即《經》所謂大氣入於臟腑,雖不病而猝死者也。其症紅赤者為胃熱,紫為胃傷,黑為胃爛。大抵鮮紅起發者吉,稠密成片而紫者凶。若雜色青紫,及透不出,並退速而色乾枯者,十無一生矣。
凡見癍後,脈須洪數有力,身溫足暖為順。如脈小足冷,元氣虛弱,鮮有不內陷者。余嘗治一獨子,癍上堆癍,色皆深紫,用石膏二兩,及犀角、大青、玄參、升麻、乾鮮生地汁等,日進三劑,先後計用石膏十四斤余,方保其胃不至爛,而始克收功。可見仲景升麻鱉甲一方,行之於古則效,若近世之癍疹,熱毒甚熾,斷不相合。
即所稱勿用下藥之說,亦惟邪陷之症,自宜斟酌。若初起毒秘者,亦不可拘也。附及之。以見今古之病異宜,治法亦不容泥古成方,而為古人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