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四 火屬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火屬 (6)

1. 秘結

《經》云: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腎惡燥,燥勝則乾,少陰之復,隔腸不便。又曰: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又曰:涸流之紀,其病痿厥堅下。秘結一症,古方有虛秘、風秘、氣秘、熱秘、寒秘、濕秘之目,總以陰結、陽結二者盡之。有火便是陽結,無火便是陰結。

陽明實熱則陽結,輕則清之,重則攻之。腎經血少則陰結,熱者涼而滋之,寒者溫而滋之,虛者補而滋之,燥者潤而滋之,無餘蘊矣。

治陽結,火重者,承氣湯、涼膈散等;火微者,清涼飲、玉燭散等:火盛水虧者,地黃丸加知、柏、麻仁。治陰結,宜分陰陽。下焦陽虛,則氣不能傳送而陰凝於下,但益其火則陰自化,宜右歸飲、大補元煎之屬。下焦陰虛,則精血枯燥,腸臟乾槁,但壯其水,則涇渭自通,宜五福飲、地黃丸之屬。

二者欲其速行,各加肉蓯蓉二三錢尤效。又豕膏為潤燥之神劑,尤宜用之。

凡元氣虛弱之人,遇傷寒雜症而便秘者,使別無脹實痞塞者,雖半月未解,亦自無妨,切勿強與疏導以傷其胃。若老人虛人,或病後燥結者,莫非血氣之耗,津液之枯,勿輕與攻。

筆花氏曰:大便秘結,有實熱之秘,有虛寒之秘。如腹脹膈悶,或燥渴譫語,舌黃溺赤,此陽明胃實,名曰陽結,宜小承氣及三黃枳朮丸等下之。若老弱精血不足,新產氣血乾枯,及唇淡口和,舌白溺清者,此腸胃虛冷,名曰陰結,宜四物湯加枳、柏、歸、杞、蓯蓉、人乳之類,或理中湯加歸、芍,溫而潤之。若便秘而別無所苦,頻與潤劑,不必速也。

又有大便前出,小便後出,名曰交腸,陰陽拂逆也。五苓散主之。又有老人便溺俱自前出,乃血液枯涸之候,多與大劑八珍湯,或可稍延歲月耳。

白話文:

【祕密排便困難】

《經典》中提及:北方代表黑色,這色澤與腎臟功能相聯,影響著二陰(肛門與生殖器)的運作。腎臟不喜乾燥,過度的乾燥會導致身體脫水,當少陰之氣失調,就會造成腸道運作不順暢。又說:小腸有問題的人,會出現小腹疼痛,腰背牽引到睪丸疼痛,並且在排便時感到困擾。又提到:在水源枯竭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肢體疲弱,排便困難。排便困難這一症狀,在古代醫學中有六種分類:虛祕、風祕、氣祕、熱祕、寒祕、濕祕,但基本上可以歸納為陰結和陽結兩種。如果身體有火氣,就是陽結;反之,無火氣就是陰結。

陽明實熱造成的是陽結,病情輕微可以使用清熱法,嚴重的則需攻下法。腎臟血量不足造成的陰結,如果是熱性,就使用涼潤滋養法;如果是寒性,就使用溫暖滋養法;如果是虛弱,就使用補充滋養法;如果是乾燥,就使用潤澤滋養法,這樣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

對於陽結,火氣較重的,可以使用承氣湯、涼膈散等;火氣較小的,可以使用清涼飲、玉燭散等;火氣旺盛,水分不足的,可以使用地黃丸加上知母、黃柏、火麻仁。對於陰結,要根據陰陽來區分。如果下焦(膀胱、大腸、小腸等)陽氣不足,氣機無法正常運轉,導致陰寒凝聚於下焦,只需要增強體內的火氣,陰寒自然會化解,可以使用右歸飲、大補元煎等。如果下焦陰氣不足,精血乾燥,腸道也會變得乾燥,只要增加水分,就能使腸道恢復正常,可以使用五福飲、地黃丸等。

為了讓藥效更迅速,可以在上述藥方中加入二至三錢的肉蓯蓉,效果更佳。另外,豬油是潤燥的良藥,也非常適合使用。

對於元氣虛弱的人,如果遇到感冒或其他疾病,且有便祕情況,只要沒有其他腹部脹滿、實滯的症狀,即使半個月未解大便,也並無大礙,千萬不要強行通便,以免傷害胃部。對於老年人、體弱者,或是病後乾燥排便困難的人,這都是因為血液和氣力的消耗,以及津液的枯竭,千萬不要輕易使用攻下的方法。

筆花先生表示:大便排泄困難,有實熱型的,也有虛寒型的。如果腹部脹滿,胸膈悶堵,或口乾舌燥,胡言亂語,舌頭泛黃,尿色深紅,這是陽明胃實,叫做陽結,可以使用小承氣湯或三黃枳朮丸等進行下法。若是年老體弱,精血不足,產後氣血乾枯,以及嘴脣蒼白,口齒和順,舌頭泛白,尿色清澈,這是腸胃虛冷,叫做陰結,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枳實、黃柏、當歸、枸杞、肉蓯蓉、人乳等,或者理中湯加上當歸、芍葯,溫暖且滋潤的方式。若是排便困難,但無其他不適,可以頻繁使用潤滑劑,不必急於求快。

另有一種情況,大便從前面排出,小便從後面排出,稱為「交腸」,這是陰陽錯亂的現象,可以使用五苓散治療。另有一種老年人,大小便都從前面排出,這是血液乾涸的徵兆,必須大量使用八珍湯,或許能稍微延長壽命。

2. 秘結湯頭

承氣湯,用芒硝,枳實大黃厚朴饒。

涼膈散用翹芩實,山梔前甘大黃薄。

清涼飲,用當歸,芍藥甘草大黃來。

玉燭散用涼四物,大黃芒硝甘草得。

地黃丸(即六味地黃丸。)

右歸飲熟地萸杞好,附桂杜仲山藥草,氣虛參朮乾薑找。

大補元煎參熟山,萸杞當歸杜仲甘。

五福飲用參熟地,當歸白朮炙草記。

豕膏用豬脂,白蜜同煉淨,當歸或先煎,薑汁或相併。

三黃枳朮丸,荷葉水為團,神麯陳枳朮,大黃共苓連。

四物湯治血,芎歸熟地芍。

理中湯用參朮姜,炙草還加制附剛。

五苓散本四苓,豬赤瀉術加桂成。

八珍補陰陽,四君四物相。

白話文:

[祕結湯頭]

承氣湯使用芒硝,加上大黃、厚朴和枳實。

涼膈散則採用山梔、黃芩、大黃、甘草和連翹。

清涼飲則是由當歸、芍藥、甘草及大黃組成。

玉燭散則是涼四物加入大黃、芒硝和甘草。

地黃丸,也就是六味地黃丸。

右歸飲使用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再加入附子、肉桂、杜仲、山藥和甘草,若氣虛則應加入人參、白朮和乾薑。

大補元煎包含人參、熟地、山茱萸、枸杞、當歸、杜仲和甘草。

五福飲則需用人參、熟地、當歸、白朮和炙甘草。

豕膏的製造需用豬脂和白蜜一起煉製,可先煎煮當歸,或加入薑汁。

三黃枳朮丸用荷葉水做成丸,並含神麯、陳皮、大黃、茯苓、黃連和枳朮。

四物湯主要用於調理血液,成分包括川芎、當歸、熟地和芍藥。

理中湯由人參、白朮、乾薑和炙甘草組成,另加入制附子。

五苓散原本為四苓散,再加入豬苓、澤瀉和白朮,最後加入桂枝。

八珍湯能補充陰陽,結合了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成分。

3. 遺精淋濁

《經》云:血脈和則精神乃居。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痠痿厥,精時自下。又云: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髓液皆減。

《口問篇》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經》云: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又曰:思想無窮,意淫於外,發為筋痿及白淫。又曰:小便黃者,少腹中有熱也。

按夢遺精滑,無不由乎心。蓋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心動則腎必應之。少年多欲妄思,則水不能藏而精隨以泄,久則精道滑而不能遏矣。故有夢無夢,皆關心腎,先用天王補心丹、柏子養心丸、威喜丸等,收養心氣;後用苓朮菟絲丸以固精。若值勞倦而遺者,此肝脾之氣弱也,歸脾湯、苓朮菟絲丸。

思索過度而遺者,此心脾之氣陷也,治之亦如勞倦法。若濕熱下流,或相火妄動而遺者,此脾腎之火不清也,四苓散清之。其外有素稟不足,及無故而滑,或過服冷利藥而遺者,宜溫補脾腎為主,六君、八味隨宜用之。

淋症小便痛澀,欲去不去,欲止不止,即便濁之類。但濁出於暫,而淋則久困。嚴氏有五淋之目,一曰氣淋,小便澀,常有餘瀝;二曰石淋,莖中痛,溺如砂石不得出:三曰膏淋,溺出如膏;四曰勞淋,勞倦即發,痛引氣衝;五曰血淋,遇熱即發,甚則溺血,鼻頭色黃。大約此症,多由心腎不交,積熱蘊毒,或酒後房勞,七情鬱結所致。

其初病無不由於熱。丹溪曰:治淋宜解熱利水,如梔子之類。不可發汗。徐東皋謂初宜八正散利之,久則探吐以升其氣。東垣謂淋症宜辨渴與不渴。渴者,熱在上焦氣分,宜淡滲之品,如茯苓、澤瀉、琥珀、燈心、通草、車前、瞿麥、萹蓄之屬,以清肺金;不渴者,熱在下焦血分,宜氣味俱陰之藥,如知母、黃柏、滋腎丸是也。除其熱,泄其閉塞,以滋胱腎之下元。

若小便澀滯者,用五淋散。

至於便濁之症,有白、有赤。赤濁多由於火,或痛或澀者,宜用抽薪飲、導赤散、清心蓮子飲、大分清飲之屬。若見鮮血,則從溺血門治。白濁由於濕熱,白如泔漿。內病於肥甘,外傷於炎暑,宜導赤散、苓朮二陳煎。稍虛者,萆薢分清飲。病久無熱者,當求脾腎而固之,舉之。

筆花氏曰:遺精、淋濁,貴在心腎。大約遺精,不論有夢無夢,多屬於虛;淋濁不論有痛、無痛,多由於火。虛者宜清心補腎,澀精固本,而以淡欲戒淫為要。火者宜疏通清利,而以節勞慎動為功。

白話文:

【遺精淋濁】

《經》說:血脈和諧則精神纔會穩定。驚恐憂慮會傷害精神,精神受創就會導致恐懼、性慾氾濫而無法自制。恐懼若不能解除會損傷精氣,精氣傷損則會出現骨酸無力、四肢發軟等症狀,精液也會自行流出。又說:腎臟主管封藏,是精氣所在之處。陰陽失衡,則會導致體液下泄,骨髓液都會減少。

《口問篇》說:中氣不足,排尿情況會有所變化。《經》說:所有逆向而行,水液渾濁的情況,都屬於熱症。又說:思緒無盡,對外界過度放縱,會引發肌肉無力以及白濁症。還說:小便呈黃色,是因爲小腹內部有熱氣。

夢遺精滑,根本原因在於心。心是君火,腎是相火,心一動腎必有反應。年輕人慾望旺盛,思緒紛飛,導致水分無法儲藏,精隨而出,長久下去精道變得容易滑泄,難以控制。無論是有夢還是無夢,都與心腎有關。初期可使用天王補心丹、柏子養心丸、威喜丸等藥物,調養心氣;後期可用苓朮菟絲丸來固精。如果因勞累而遺精,這是肝脾之氣虛弱,可用歸脾湯、苓朮菟絲丸。

過度思考導致遺精,這是心脾之氣衰弱,治療方法如同應對勞累。如果因溼熱下流,或相火妄動導致遺精,這是脾腎之火不清,可用四苓散來清熱。另外,對於先天體質虛弱,或是無故滑精,或是服用過多寒涼利尿藥物而導致遺精的人,應以溫補脾腎爲主,可適當使用六君子湯、八味地黃丸。

淋症表現爲小便疼痛、澀滯,想排卻排不出,想停卻停不下,這類似於濁尿症狀。但濁尿是暫時現象,淋症則會長期困擾。嚴氏將淋症分爲五類:一是氣淋,小便澀滯,排尿後仍有餘瀝;二是石淋,尿道疼痛,尿如砂石,難以排出;三是膏淋,尿液如膏狀;四是勞淋,勞累後發作,疼痛伴隨氣衝;五是血淋,遇熱則發作,嚴重時會有血尿,鼻頭顏色發黃。這種病症多因心腎不交、積熱蘊毒,或酒後房事過度,情緒鬱結所致。

起初患病多源於熱症。丹溪認爲治療淋症應以解熱利水爲主,如梔子等藥物,不可發汗。徐東皋認爲初期應用八正散利尿,長期則需探吐以提升氣血。李東垣認爲治療淋症應區分是否口渴。口渴者,熱在上焦氣分,應使用淡滲藥,如茯苓、澤瀉、琥珀、燈心、通草、車前、瞿麥、萹蓄等,以清肺金;不渴者,熱在下焦血分,應使用陰性藥,如知母、黃柏、滋腎丸等。

若小便澀滯,可用五淋散。至於尿濁症,有白濁和紅濁之分。紅濁多因火旺,伴有疼痛或澀感,可使用抽薪飲、導赤散、清心蓮子飲、大分清飲等。若見鮮紅血液,則按血尿處理。白濁因溼熱引起,尿液如米泔水。內因飲食過於油膩,外因天氣炎熱,可用導赤散、苓朮二陳煎。體質稍虛者,可用萆薢分清飲。若病情久無熱,需從脾腎入手鞏固,加以調理。

筆花氏說:遺精、淋濁,關鍵在於心腎。大致來說,遺精不論有夢無夢,多因虛損;淋濁不論有痛無痛,多因火旺。虛損者宜清心補腎,固精本源,同時需節制慾望,避免過度性行爲。火旺者宜疏通行氣,清熱利尿,同時需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