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二 陽屬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陽屬 (6)

1. 少陰經症

少陰經病,有傳、有中。今先舉傳經者,其症口燥咽乾而渴,或咽痛,或下利清水,色純青,心下硬,或下利腸垢,目不明,大、小承氣湯並主之。咽痛甚,合甘桔湯。

口燥咽乾而渴者,邪爍腎水,故乾燥異常,須即下之,以救腎家將涸之水。下利清水者,結糞在內,從旁流出,按其腹必硬痛,宜急下之。

白話文:

[少陰經病症]

在少陰經的疾病中,有的是傳變而來,有的則是直接發生。現在先來說說由其他經脈傳變到少陰經的病症。這種病症會出現口乾舌燥並且非常渴,或者咽喉疼痛,也可能會有下痢清水的情況,且大便顏色純青,感覺心窩部位很硬,或者排泄物像腸垢一樣,視力也會減退。對於這些病症,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和小承氣湯來治療。如果咽喉痛得特別厲害,可以搭配甘桔湯一起用。

口乾舌燥非常渴,這是因為邪氣侵蝕了腎臟的津液,導致身體乾燥異常,必須馬上用瀉下的方法,來拯救即將枯竭的腎臟津液。如果出現下痢清水的情況,這表示腸道內有硬結的大便,導致水分從旁邊流出來,按壓腹部一定會感到硬且痛,應該馬上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

2. 厥陰經症

厥陰經病,亦有傳、有中。今先舉傳經者言之,其症少腹滿,舌踡囊縮,煩躁厥逆消渴,大承氣湯主之。

少腹滿者、乃濁陰凝聚,實為有物也,宜急下之。舌踡囊縮者,肝主筋,津枯不能榮養。此症舌必焦。厥逆者,熱深厥亦深,與直中之初時即厥不同也。消渴者,飲水多而小便少,不知消歸何有?若神昏不知渴者更危。

白話文:

在談論厥陰經相關病症時,這類疾病可能由其他經絡傳來,也可能直接在厥陰經發生問題。我們先來說從其他經絡傳來的病情,症狀包括小腹部脹滿、舌頭蜷縮、睪丸收縮、心煩意亂、手足逆冷、以及口渴想喝水,對於這種情況,會使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小腹脹滿,代表體內有濁陰聚集,有實質的物質存在,應盡快進行排泄。舌頭蜷縮和睪丸收縮的情況,是因為肝臟負責調節肌肉,當津液不足時,肌肉無法得到充分滋養。患者舌頭通常會乾燥。手足逆冷,這是因為體內熱度越深,肢體冰冷的程度也會越嚴重,跟一開始就出現肢體冰冷的情況不一樣。口渴想喝水,但喝水後小便卻不多,不知道身體怎麼處理這些水分?如果病情發展到神智不清,連口渴感都消失,情況就會更危險。

3. 太陽腑症

太陽腑者,足太陽膀胱也。太陽有經有腑。邪在於經,則頭痛發熱,邪在於腑,則口渴溺赤。外顯太陽經病,而兼口渴溺赤者,此溺澀不通,乃太陽腑病,與他臟無涉也。五苓散主之。若表症未除,可與散劑同用。

此由太陽經之邪,自傳本腑也。口渴溺赤者,膀胱有水而受邪熱,則溺不通,且濁水不去,津液不生,故渴。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太陽腑症],也就是足太陽膀胱的病症。太陽系統包括經絡和腑臟兩部分。如果邪氣侵襲經絡,會出現頭痛和發燒的症狀;若邪氣影響到腑臟,就會感到口渴並且小便呈現紅色。

當患者除了表現出太陽經絡的病症如頭痛、發燒之外,還同時有口渴和小便紅色的症狀,這表示患者的小便排泄不暢,這是太陽腑臟,也就是膀胱的問題,和其他臟器無關。這種情況可以使用五苓散來治療。如果表面的症狀尚未消除,可以同時使用散劑。

這種情況是由於太陽經絡的邪氣傳播到了其對應的腑臟。口渴和小便紅色的原因是,膀胱雖然有水分,但受到邪氣的熱度影響,導致小便無法正常排出,而且如果濁水無法排出,身體就無法生成新的津液,因此會感到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