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三 木屬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木屬 (1)

1. 中風(附:厥逆)

中風一症,前賢異論紛如,河間謂熱氣召風,東垣謂氣衰召風,丹溪謂濕痰召風,喻嘉言謂三者人身兼有之,風邪乘虛,挾其素有之邪為患。諸說迄無定準。究應以《內經》及仲景之言為的。《內經》曰:風邪客於身半,其入深,營衛衰,則真氣去,邪氣內留,發為偏枯。又曰:風者百病之長,至其變化乃為他病。

又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是時可汗而發。又曰:虛邪中人,始於皮膚,腠理開則從毛髮入,故皮膚痛。不去,則傳舍於絡脈。不去,傳舍於經。不去,傳舍於輸,於伏沖,於腸胃,於募原。又云:邪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中於肩背兩脅,亦中其經。

白話文:

中風這個病症,古時候的醫學家們看法不一,眾說紛紜。河間認為是熱氣引發了風邪,東垣認為是氣虛引發了風邪,丹溪認為是濕痰引發了風邪,喻嘉言則認為人體同時兼具三種因素,風邪趁虛而入,挾帶著原本就存在體內的邪氣,才導致了疾病。這些說法至今沒有定論。最終還是應該以《內經》和仲景的醫學理論為依據。

《內經》說:風邪入侵身體一半,深入體內,營氣和衛氣衰弱,導致真氣散失,邪氣留在體內,就會導致半身不遂。又說:風邪是百病之源,它可以變化成其他疾病。

《內經》還說:風邪從外入侵,會讓人感到寒冷發汗、頭痛、身體沉重、怕冷。風寒入侵人體,會讓人毛髮豎立,皮膚緊閉,出現發熱,此時可以通過出汗來驅散風寒。

《內經》還說:虛邪入侵人體,一開始會從皮膚開始,毛孔一旦打開,風邪就會從毛髮進入,導致皮膚疼痛。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傳入經絡,再傳入經脈,最後傳入輸脈、伏沖脈、腸胃、募原等部位。

《內經》還說:邪氣入侵面部,就會影響陽明經;入侵頸項,就會影響太陽經;入侵面頰,就會影響少陽經;入侵肩背兩側,也會影響相應的經脈。

《內經》論中風如此,並無猝倒昏瞶之症也。

仲景曰: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桂枝主之。《金匱要略》云: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絡,肌膚不仁,在經即重不勝,入腑即不識人,入臟舌即難言,口吐涎。仲景之論,亦謂中風失治,以漸而傳,並無猝倒昏瞶諸症也。

自唐宋以後,諸家因此經絡臟腑之論,而遂分中經、中血脈、中腑、中臟之殊,致後人凡遇內傷、氣脫、猝倒,厥逆等症,悉混認為風之中臟矣。今姑擇其可酌取者,採列於左:

白話文:

《內經》裡討論中風,並沒有提到突然倒地昏迷的症狀。

張仲景說:「太陽病,發燒出汗怕風,脈搏緩慢的,叫做中風,用桂枝治療。」《金匱要略》說:「風邪入侵,會造成半身不遂,或者單獨手臂不遂,這就是痹症,脈搏微弱而快,是因為中風造成的。經絡空虛,邪氣沒有排出,就會導致身體一側麻痺,正氣引導邪氣,導致歪斜不遂,邪氣在經絡裡,就會造成皮膚麻木,在經脈裡就會感到沉重無力,進入臟腑就會神志不清,進入臟器就會舌頭不靈活,口吐口水。」張仲景的論述也提到,中風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逐漸傳播,也沒有突然倒地昏迷的症狀。

自唐宋以後,許多醫家根據經絡、臟腑的理論,進一步將中風分為中經、中血脈、中腑、中臟等不同的類型。導致後人遇到內傷、氣脫、突然倒地、厥逆等症狀,都混淆為風邪侵犯臟腑。現在姑且選擇其中可以參考的內容,列舉如下:

如李中梓云:風邪中腑,其病在表,多著四肢,故肢節廢,脈浮,惡風,拘急不仁。外有六經之形症,以小續命湯及疏風湯汗之。中臟者,其病在裡,多滯九竅,二便閉,唇緩不能言,耳聾,鼻塞,目瞀,以三化湯及麻仁丸下之。中血脈者,病在半表半裡,外無六經之症,內無二便之閉,但口眼喎斜,半身作痛,唯當養血順氣,以大秦艽湯,或羌活愈風湯和之。若中風昏倒,無須順氣,然後治風,用竹瀝薑汁調蘇合丸灌之。

白話文:

如李中梓所說:風邪進入身體內部,則病症表現在身體表面,多集中於四肢,因此導致四肢無力,脈搏浮動,畏懼風寒,關節拘緊失去知覺。身體外部會出現六經所對應的症狀,宜用「小續命湯」及「疏風湯」發汗治療。中臟者,則病症表現在身體內部,多滯留在九竅,大便小便不通暢,嘴脣鬆弛不能言語,耳聾,鼻塞,眼睛昏花,宜用「三化湯」及「麻仁丸」治療。中血脈者,病症表現在身體表面與內部之間,外部沒有六經的症狀,內部沒有大便小便不通暢的症狀,但出現口眼歪斜,半身疼痛,此時應當滋養氣血,調和氣機,可用「大秦艽湯」,或「羌活愈風湯」治療。若是中風昏倒,無須調和氣機,先治療風邪,可用竹瀝薑汁調和「蘇合丸」灌服。

如口噤不開,急用牙皂、生半夏、細辛為末,吹入鼻內,有嚏則生,無嚏則死。治法須分閉與脫症,如牙關緊閉,兩手握固,閉症也,三生飲開之。若口開心絕,手撒脾絕,眼合肝絕,遺尿腎絕,聲鼾肺絕,脫症也,大劑理中湯救之,或有得生者。此以昏倒指中風,而另在中腑、中臟、中血脈之外,是一說也。

又程鍾齡曰:中腑者,中在表也,外有六經之形症,中太陽用桂枝湯;中陽明用葛根湯加桂枝;中少陽用小柴胡湯加桂枝。中臟者,中在裡也,其人眩僕昏冒,或痰聲如鋸,宜分寒熱治之。如素有積熱,則風乘火勢,牙緊握固,是熱風閉症,用牛黃丸開之;大便秘,三化湯攻之。

白話文:

如果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緊急使用牙皁、生半夏、細辛研成細末,吹入鼻內,打噴嚏則生,不打噴嚏則死。治療方法必須區分為閉證和脫證。如果牙關緊閉,兩手握拳,那是閉證,用三生飲治療。若嘴巴張開閉不上,手鬆弛心脾虛脫,眼睛閉合肝氣虛脫,遺尿腎氣虛脫,鼾聲大作肺氣虛脫,那是脫證,用大劑量的理中湯搶救,可能有人能活下來。這是用昏倒來形容中風,而另在中腑、中臟、中血脈之外,這是另一種說法。

又程鍾齡說:中腑,是指外在表面的部位。如果外有六經的證狀,治療中太陽用桂枝湯;中陽明用葛根湯加桂枝;中少陽用小柴胡湯加桂枝。中臟,是指內在的部位。病患會暈厥昏迷,或痰聲如鋸,宜分寒熱證治療。如果平常就有內熱,則風會助長火氣,牙齒緊閉握拳,這是熱風閉證,用牛黃丸治療;大便不通,用三化湯攻下。

如素挾虛寒,則眼合遺尿,症見五絕,是寒風脫症,大劑理中湯救之。若介乎閉與脫之間者,用半夏、橘紅各一兩,濃煎生薑汁對衝,灌之即蘇。中血脈者,中在經絡也。其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大秦艽湯主之。左用四物,右用四君佐之。此以昏冒眩僕指中臟,而因其素挾之寒熱,以分為閉與脫者也。

是又一說也。

惟張景岳之論則不然,言風寒之中於外者為風邪,是外感之表症;其不由外感而亦名風者為肝邪,是內傷之裡症。外感者,病由乎經,或寒熱走注,腫痛偏枯,即風寒濕三氣之外侵也。內傷者,病出乎臟,精虛則氣去而神去,所以眩暈昏瞶也。今先論真中風之治。

白話文:

如果本來就體虛怕冷,就會出現眼睛閉合、尿失禁,五官失靈的症狀,這屬於寒風脫症,需要用大劑量的理中湯來救治。如果介於閉證和脫證之間,可以用半夏和橘紅各一兩,濃煎生薑汁對著藥物沖服,灌下去就會醒過來。中血脈,意思是影響了經絡。症狀表現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可以用大秦艽湯治療。左側用四物湯,右側用四君子湯輔助。這些症狀都是由於心臟受到影響,再根據患者體內原本的寒熱性質,區分為閉證和脫證。

這是一個說法。

但是張景岳的看法就不同了,他認為風寒從體外入侵的是風邪,屬於外感表症;而沒有外感,卻也叫做風的,是肝邪,屬於內傷裡症。外感是病邪從經絡入侵,可能是寒熱交替,也可能是腫痛、偏癱,這些都是風寒濕三氣從外侵犯造成的。內傷是病邪從臟腑發病,精氣不足就會導致氣血虧虛,神志不清,因此會出現眩暈昏迷。現在先講述真正的中風的治療方法。

凡治中風之法,宜察淺深虛實。中經者,邪在三陽,其病猶淺。中臟者,邪入三陰,其病實深。在淺不治,則漸入於深,在經不治,則漸入於臟,此淺深之謂也。正勝邪者,乃可攻其邪,正不勝邪者,必先顧其本,此虛實之謂也。

大風大寒,直中三陰致危者,必用金匱續命湯去石膏治之。若風寒在經,頭痛身痛,惡寒拘急者,宜麻黃湯,麻桂飲加減,甚者亦宜續命湯。若頭疼有汗惡風者,宜桂枝湯或五積散。若風邪在經,熱多寒少,而為偏枯疼痛發熱,宜秦艽湯,甚者愈風湯亦可。

白話文:

凡是治療中風之法,都要考慮病情輕重虛實。

**中經者,**邪氣在三陽經,病情較輕。**中臟者,**邪氣進入三陰經,病情較重。在輕微時不治療,就會漸漸發展到嚴重的地步;在經脈受邪時不治療,就會漸漸發展到臟腑受邪,這就是輕重之分。

**正氣勝過邪氣,**就可以攻邪。**正氣不勝邪氣,**必須先顧護正氣,這就是虛實之分。

**大風大寒,直接進入三陰經導致危險者,**必須使用金匱《續命湯》去除石膏來治療。**如果風寒在經脈中,頭痛身痛、惡寒拘急,**應當使用《麻黃湯》、《麻桂飲》加減,嚴重者也宜用續命湯。**如果頭痛出汗怕風,**應當使用桂枝湯或《五積散》。**如果風邪在經脈中,熱多寒少,而導致偏枯疼痛發熱,應當使用《秦艽》湯,嚴重者可以使用《愈風湯》

此外如輕淺在肺者為傷風,在表裡之間者為瘧疾,遍傳六經者為傷寒瘟疫,入筋骨者為風痹,上壅頭面者為大頭時毒。凡此皆外感風邪之病,舍此以外,別無表症者,均不得為風。若於寂然無風,飲食嚴密之地,忽然暈僕偏廢,此內奪厥逆之症,非風也。因連類而及,論厥逆之治。

附:厥逆

厥逆之症,危症也。厥者盡也,逆者亂也,氣血敗亂之謂也。《內經》云:志不足則厥。腎氣虛則厥。又曰:內奪而厥則為瘖俳。河間曰,將息失宜,陰虛陽實。故心神昏冒而猝倒無知也。東垣曰:人年逾四旬則氣衰,而七情六慾傷其氣,多有此症。若壯盛肥人或有之,亦是形盛氣衰耳。

白話文:

此外,如果風寒只在肺部,就是傷風;若在表裡之間,就是瘧疾;如果遍布全身經脈,就是傷寒瘟疫;若深入筋骨,就是風痹;如果上犯頭面,就是大頭時毒。凡此皆因外感風邪所致,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表症的,都不能算風。假如在寂靜無風,飲食嚴謹的地方,突然暈倒失去知覺,這是內傷厥逆所致,並非風邪。因此順藤摸瓜,論述一下厥逆的治療方法。

厥逆是一種危症。厥是指氣血衰竭,逆是指氣血紊亂,是指氣血衰敗混亂的狀態。《內經》說:意志衰弱就會厥逆。腎氣虛弱也會厥逆。又說:內傷導致厥逆,就會變成瘖啞。河間說,休息不當,陰虛陽實,所以心神昏迷而突然昏倒失去意識。東垣說,人到了四十歲以後,氣血衰弱,七情六慾傷害氣血,容易出現這種病症。即使是壯年肥胖的人,也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因為形盛氣衰。

丹溪謂南方濕土生痰,病在左,屬血虛挾瘀;病在右,屬氣虛挾痰。景岳謂此症是陽氣暴脫之候。汗出者,營衛之氣脫;遺尿者,命門之氣脫;口開不合,陽明經氣之脫;流涎者,太陰臟氣之脫;癱軟者,肝脾之氣敗;昏倦無知,語言不出者,神敗於心,精敗於腎也。若無痰氣阻塞,必先以大劑參附峻補元氣,隨用地黃、歸、杞等填補真陰,以培其本。

若僅口眼歪邪,半身不遂,及四肢無力,掉搖拘攣瘛瘲者,皆筋骨之病也。肝主筋,腎主骨,肝藏血,腎藏精,精血虧損,不能滋養百骸。當養血以除燥。《經》所謂足得血而能步,掌得血而能握也。然血非氣不行,氣非血不化,血中無氣,則病為縱緩,氣中無血,則病為拘攣,宜小營煎、大營煎、十全大補湯之類。若麻木不仁,亦因血氣不至,只宜培養氣血。

白話文:

丹溪說南方濕土會生痰,病在左側,是血虛夾雜著血塊;病在右側,是氣虛夾雜著痰。景嶽說這種病症是陽氣突然脫離的現象。出汗的是營衛之氣脫離;尿失禁的是命門之氣脫離;口張開合不攏是陽明經氣脫離;流口水的是太陰臟氣脫離;癱軟無力的是肝脾之氣衰敗;昏迷不醒,言語不出的是神氣衰敗於心,精氣衰敗於腎。如果沒有痰氣阻塞,一定要先用大量人參和肉桂來強力補充元氣,隨後使用地黃、當歸和枸杞等來補充真陰,以培補根本。

如果只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以及四肢無力,顫抖抽搐痙攣抽搐的,這些都是筋骨疾病。肝主筋,腎主骨,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不足,不能滋養全身。應當養血以消除乾枯。《黃帝內經》說腳得到充足的血液就能行走,手掌得到充足的血液就能握緊東西。然而,沒有氣,血就無法運行;沒有血,氣就無法轉化。血中沒有氣,病症就會比較輕微;氣中沒有血,病症就會痙攣抽搐。宜用「小營煎」、「大營煎」、「十全大補湯」等類型的湯藥。如果麻木不仁,也是因為氣血不通,只要培養氣血即可。

如猝倒不醒,無痰氣者,但扶定掐其人中,以薑湯徐徐灌之。若無痰而息微脈弱,急以獨參湯或淡薑湯灌之。

如有痰而不甚,用白湯送抱龍一丸,俟痰氣稍開,便當除其病本。

若痰甚者,用淡姜鹽湯灌之,以鵝翎代指探吐,或以膽星一錢,薑湯調下即蘇。

其久之不醒,牙關不開者,以生半夏、牙皂、細辛末吹鼻,有嚏則生。如死症已具,而痰聲漉漉於喉間者,吐亦無益,且形氣大虛者,亦不可吐。

若氣壅喘滿者,淡薑湯送下蘇合丸。

有寒厥證,一名陰厥,其症肢冷脈沉,語澀拘急,急用蔥白一握,搗炒熨臍下,冷則更替。寒微者,宜溫胃飲、八味地黃丸。寒甚者,宜右歸飲、回陽飲、理中湯。其脈舉指弱,按指大者生,舉按俱絕者死。身冷額汗者亦死。陰厥過三日不治。

白話文:

如果突然昏倒不醒,沒有痰氣,只需將病人扶定,掐其人中穴,並慢慢灌入薑湯。若沒有痰而呼吸微弱、脈搏微弱,趕緊灌入補氣的獨參湯或淡薑湯。

如果有痰但是不多,用白開水送服抱龍丸一粒,等到痰氣稍稍排出,就應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如果痰氣很多,用淡姜鹽湯灌入,或用鵝毛代替手指探取嘔吐物,或用膽星一錢,調入薑湯服用,即可甦醒。

如果昏迷時間較久,牙關緊閉,用生半夏、牙皁、細辛末吹鼻子,打出噴嚏後就能恢復。若已經出現死亡症狀,喉嚨中有痰音漉漉作響,吐出來也沒有用處,且形體氣血極虛者,也不可催吐。

如果氣壅塞導致喘息胸悶,用淡薑湯送服蘇合丸。

有寒厥證,又稱陰厥,症狀為四肢冰冷、脈沉細、說話不利、身體拘緊急迫,應急用蔥白一把,搗碎炒熱,敷熨肚臍下方,感到冷時更換新的。寒氣輕微者,宜服用溫胃飲、八味地黃丸。寒氣重者,宜服用右歸飲、回陽飲、理中湯。脈搏按起來手指脈象強壯,鬆開後脈搏微弱者可生;按起來脈搏完全消失者死亡。身體冰冷額頭出汗者也死亡。陰厥超過三天不治療,可能難以挽救。

有熱厥症,一名陽厥,即酒厥、煎厥之類。必先多熱症,脈必滑數,手足揚掉,或便秘昏冒,火甚者,用抽薪飲、白虎湯。火微者,宜兼養陰,一陰煎、二陰煎之屬,若夏月猝倒抽搐,或煩渴者,暑風也,香薷飲。氣虛者,宜生脈散,或竹葉石膏湯加人參。

又有氣厥症,宜分虛實。氣虛猝倒者,形氣索然,身冷脈微或遺尿自汗,即氣脫症也,宜大補元煎。甚者,以河間不識人及回陽飲救之。氣實而厥者,其形氣憤然勃然,胸膈喘滿,此氣逆症也。即肝厥、薄厥之類。《經》云: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治宜蘇合丸、化肝煎、排氣飲、四磨飲等,先順其氣而調理之。若元氣本虛者,勿過行氣開滯。

白話文:

熱厥證

又稱陽厥,包括酒厥、煎厥等。起因於過度熱熱症,脈搏必滑數,手足搐搦,或便祕神昏,火氣旺盛者,可用「抽薪飲」、「白虎湯」治療。火氣較弱者,宜兼顧養陰,「一陰煎」、「二陰煎」等方劑適合。若是在夏季突然倒地抽搐、口渴煩躁,則是暑風侵襲,可用「香薷飲」治療。氣虛者,宜用「生脈散」或「竹葉石膏湯」加「人參」治療。

氣厥證

需分虛實。氣虛猝倒者,形氣俱脫,身體冰冷,脈搏微弱或尿失禁自汗,即氣脫症,宜用「大補元煎」治療。嚴重者,可用「河間不識人」或「回陽飲」急救。氣實而厥者,形氣憤怒勃張,胸膈喘滿,這是氣逆症。如肝厥、薄厥等。《經》雲:大怒時形氣會斷絕,而血氣鬱積於上。治療宜用「蘇合丸」、「化肝煎」、「排氣飲」、「四磨飲」等方劑,先順其氣,再調理。若元氣本來虛弱者,不宜過度行氣通滯。

又有血厥症,亦宜分虛實,血虛而厥者,如大崩大吐,或縱情竭欲,產血大去等,此血脫症也。血既脫,則氣亦隨之。急用人參一、二兩煎湯灌之,氣復則蘇,所謂血脫益氣也。若兼用血藥,則氣散而無所主矣。蘇後宜大補氣血。血實而厥者,《經》所謂大怒傷肝,血之與氣,並走於上也。

此血逆症也。應與氣逆參看,夫血因氣逆,必先理其氣,宜用通瘀煎或化肝煎主之。如血因欲火內熾,或乘酒而升,甚至汗喘衄咳,此皆陰火上衝,必先制火,以抑其勢,宜清化飲,四陰煎,一陰煎之屬。若陰竭於下,火不歸源,別無煩熱脈症者,非鎮陰煎不可。

白話文:

還有一種血厥症,也應該分虛實。血虛而導致血厥的,例如大出血、大嘔吐,或縱情過度、性生活過度,產後血流不止等,這屬於血脫症。血脫之後,氣就會跟著散失。緊急使用人參一、兩煎湯灌下,氣息恢復就能甦醒,這就是所謂的血脫益氣。如果同時使用活血藥,那麼氣就會散失而沒有依附之處。甦醒後宜大補氣血。

血實而導致血厥的,根據《黃帝內經》所說的大怒傷肝,血和氣都會上衝到頭部。這是血逆症。應與氣逆一併參考,血因為氣逆而上衝,必須先調理氣,宜使用通瘀煎或化肝煎為主。

如果血因為內心慾火旺盛,或飲酒後上衝,甚至出現盜汗、呼吸喘促、吐血、咳嗽等症狀,這都是陰火上衝所致,必須先制火,以抑制其勢頭,宜使用清化飲、四陰煎、一陰煎等方劑。如果下焦陰液虧虛,火氣無法歸源,沒有其他煩躁發熱的脈象症狀,非使用鎮陰煎不可。

更有食後發厥,口不能言,肢不能舉,痛連胸膈,尺脈全無,此因抑遏肝膽之氣,不得上升,陽氣不舒,下焦隔絕,急用燒鹽沖滾水調飲,以指探吐,名燒鹽探吐法。或炒鹽絹包,乘熱熨痛處,冷則更換,或將麩皮生薑搗爛,並炒亦佳。痛定服保和丸。

此外有猝中外邪不正之氣,名曰屍厥,忽然面目青黑,口噤妄言,或痰湧昏迷,察其實則蘇合丸,虛則參附回陽散。

又有蛔厥者,唇紅吐沫,心腹大痛,蟲長一尺,貫胃則危,衝心則死。急以花椒湯止其痛,再服烏梅丸。

白話文:

有些人飯後突然昏厥,無法說話,四肢無力,疼痛蔓延到胸部和橫膈膜,寸脈摸不到,這是因為肝膽之氣被壓抑,無法上升,陽氣無法舒展,下焦不通暢,需要緊急使用燒鹽沖滾水喝,再用手指探吐,稱為燒鹽探吐法。也可以用炒過的鹽用布包起來,趁熱敷在疼痛的地方,冷了就換新的。或者將麩皮和生薑搗爛,一起炒過也很好。疼痛止住後,服用保和丸。

還有些人突然受到不正之氣侵襲,稱為屍厥,表現為面色青黑,口緊閉說胡話,或痰多昏迷,如果體質強壯,就服用蘇合丸,如果體虛,就服用參附回陽散。

還有一種蛔厥,症狀是嘴唇發紅,吐口水,心腹劇痛,蛔蟲長一尺,貫穿胃部就很危險,衝擊心臟就會死亡。需要緊急用花椒湯止痛,然後服用烏梅丸。

筆花氏曰:《內經》之言中風,本甚詳明,即仲景經絡臟腑之說,亦謂風邪由漸而入,自屬切中病情。奈後世以厥逆猝倒,混入中風,則內傷諸症,竟可以風邪中臟治之,所誤誠非淺鮮。

幸景岳以外感內傷,分晰明確,且以在淺不治,漸入於深等句,疏解其義,獨得《內經》變化乃為他病,及不去則傳舍於某某之旨,而與仲景在絡、在經、入腑、入臟,字字具有著落,真幽室中一明燈也。愚按風性善入而動,受之淺者,不過頭痛咳嗽;深者,由皮毛而入經絡,變症百出。

何必如河間、東垣、丹溪之言,因火因氣因痰而後為患耶!且仲景言中風用桂枝湯,祗有太陽一經。若果有直中三陰,何不與傷寒並列?則中臟之說,亦難取信。至閉脫二症,尤有可疑。風屬陽而性善竄,方將多淚、流涕、發瀉,豈肯自閉其門戶。若風能脫人,唯肝木乘脾,吐瀉氣脫者有之,然此係內風,並非外感,況所治之方,一三化湯,攻實熱者也;一理中湯,救虛寒者也;均與風病無涉。則閉與脫仍屬火症、虛症,何必牽言中風、中臟耶。

白話文:

醫家筆花氏說:古代《內經》對於中風的論述已經十分詳盡,仲景的經絡臟腑學說也認為風邪是漸漸侵入的,這與實際病情十分符合。但是後世的人將突然倒下的厥逆症也混入中風的範圍,這樣一來,內傷的各種疾病都可以按照風邪中臟來治療了,這種錯誤實在不少見。

幸好王士雄將外感和內傷分得十分清楚,並且用「在淺不治,漸入於深」等句子來解釋這個道理,獨自領悟到《內經》中所說的變化轉化為其他疾病,以及不治療就會傳染給某個特定部位的含義,與仲景所說的在絡脈、在經絡、入腑、入臟,字字都有出處,真是黑暗房間中的一盞明燈啊!我認為風氣容易侵入而活動,受到輕微影響的人不過是頭痛咳嗽;嚴重一點,風邪就會由皮毛侵入經絡,產生各種變症。

何必像劉河間、李東垣、朱丹溪等人所說,是因為火氣、氣機或痰飲才發病呢!而且仲景說中風用桂枝湯治療,只涉及太陽經一條經脈。假如真的還有直接中入三陰經的可能,為什麼不與傷寒並列記載呢?所以中臟的說法,也難以相信。至於閉證和脫證,更是可疑。風邪屬陽,善於竄動,會導致流淚、流涕、腹瀉,怎麼會自己關閉門戶?如果風邪能讓人脫證,那麼只有肝木克伐脾胃,導致吐瀉氣脫的可能,但這屬於內風,並非外感。況且治療的方劑,一是三化湯,治療實熱證;一是理中湯,治療虛寒證;都與風病無關。所以閉證和脫證仍然屬於火症、虛症,何必牽強附會到中風、中臟上去呢?

鄙意痹症言在皮膚者輕,在筋骨者重,入臟腑者尤重。多熱方是陽症,無熱便是陰症。數語足盡中風之義。故病淺者宜驅風,深者搜風中兼顧氣血。至於猝倒昏瞶,並無外感,則竟從厥逆中論治,余嘗屢用屢驗矣。

白話文:

我的看法是,痹症如果隻影響皮膚就比較輕微,影響到筋骨就嚴重了,若是影響到內臟器官更是嚴重。如果有發燒的情況就是陽病症狀,沒有發燒的就是陰病症狀。這幾句話已經足以概括中風的意思。所以病情較輕的人應該要排除風邪,病情較重的人除了搜索風邪之外還要注意調理氣血。對於突然癱倒在地、昏迷不醒且沒有任何外部感染跡象的情形,可以按照厥逆的治療方法來處理,我自己曾經多次使用這個方法並且都得到了有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