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涵(日敦)

《奉時旨要》~ 卷一 陰屬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陰屬 (10)

1. 諸瘧(附三陰瘧論治)

筆花氏曰:瘧為陰,暑為陽,《內經》夏暑秋瘧之說,豈有伏熱而反化寒之理,皆因暑月貪涼,暑邪為風寒所襲,至秋月暑退涼生,伏氣內動,其受病淺者瘧亦輕,受病深者瘧亦重。且邪伏何輕,即現本經之症。治法宜依傷寒六經之法調治,方為對症,非獨少陽一經,用小柴胡而已也。

瘧發既多,汗出自透。伏邪亦必漸清,而正氣為瘧所擾,必無不虛,故一見唇舌淡白,即宜用六君子以養正,加歸、芍、首烏、炙甲以和陰,則瘧止而正自復矣。其氣陷者,補中益氣升提之,烏梅、生鱉甲以截之,此不易之法也。如實有大寒則加桂、附,有伏火則加芩、連,又在臨機觀變,不能執一。

若邪未透而遽截之,邪既清而過表之,勢必變劇,二者均所宜慎也。

白話文:

筆花氏說:瘧疾屬陰,暑熱屬陽。《內經》中提到夏季暑熱秋季瘧疾的說法,哪裡有暑熱潛伏反而變成寒邪的道理呢?都是因為夏天貪涼,暑邪被風寒所襲擊,到了秋天暑氣退去涼氣增長,潛伏的邪氣內動,病情輕者瘧疾也輕,病情重者瘧疾也重。而且邪氣潛伏的輕重,會直接表現出本經的症狀。治療方法應該根據傷寒六經的理論來調理,這樣才是對症下藥,不能只局限在少陽經,單獨使用小柴胡湯。

瘧疾發作很多次,汗水排出後症狀就減輕了。潛伏的邪氣也會逐漸清除,但正氣因為瘧疾的侵擾,必然虛弱,所以一旦見到嘴唇舌頭淡白,就應該使用六君子湯來滋養正氣,再加入當歸、芍藥、何首烏、炮製過的龜甲來調和陰氣,這樣瘧疾就能停止,正氣也能自然恢復。如果氣虛下陷,就用補中益氣湯來升提,再用烏梅、生龜甲來截斷瘧疾,這是很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果確實有寒邪入侵就加桂枝、附子,如果有伏火就加黃芩、黃連,總之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不能死守一種方法。

如果邪氣還沒有透達就急於截斷它,或者邪氣已經清除卻又過度表散,都會使病情加重,這兩種情況都需要注意謹慎。

2. 瘧症湯頭

蜀漆散即常山苗,雲母龍骨漿水調。

小柴胡湯赤芍芩,棗姜甘草夏人參。

柴胡桂薑湯,此治牝瘧方,桂枝蔞根牡,芩芍草乾姜。

加味香蘇香附防,荊秦陳草蔓芎姜。

正柴胡飲防風陳,芍藥姜甘六味平。

一柴胡飲陳生地,黃芩芍藥甘草記。

二柴胡飲夏細辛,陳樸生薑甘草增。

三柴胡飲用柴陳,芍藥歸甘生薑成。

四柴胡飲用參歸,柴胡生薑甘草為。

柴陳煎治傷寒嗽,姜甘苓夏消痰奏。

補中益氣耆朮陳,參草升柴當歸身。

補陰益氣參地山,升柴陳歸生薑甘。

休瘧飲用人參術,當歸首烏甘草得。

何人飲用陳歸,首烏人參生薑煨。

常山飲兼草果,山甲檳梅甘知母。

草果飲須芎白芷,青陳蘇葉草良薑。

鱉甲煎丸參乾薑,䗪蟲鼠婦共蜣螂,桂枝柴芍黃芩夏,烏扇丹桃樸大黃、葶藶阿膠硝石葦,紫葳瞿麥又蜂房。

白虎湯治陽明熱,知母石膏糯甘得。

小承氣湯無芒硝,枳實大黃厚朴饒。

胃苓湯用五苓,再加平胃合而成。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朮茯苓甘草比。

附:三陰瘧論治

三陰瘧者三日一發,丹溪名為痎瘧。發於子午卯酉日者,少陰瘧也;發於寅申巳亥日者,厥陰瘧也;發於辰戌丑未日者,太陰瘧也。然也不可拘執。大約此症陰氣多而陽氣少,其發日遠。《內經》云:時有間二日而發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而作也。其初起發於夏秋者,宜用二陳去陳皮加生朮、檳榔、常山逐痰為要,稍加穿山甲以透經絡。

若暑結營分,又當以香薷、鱉甲、苓、夏、歸、甘、薑、棗祛暑,而前藥無益也。若元氣大虛,止用六君子加草果、烏梅,如元氣下陷,而發漸晏者,用補中益氣湯,大劑參朮薑棗為治。石頑用人參一兩、生薑一兩,加桂枝少許,冬月無汗稍加麻黃,五更時服必止。甚者連進三日,無不愈者。

貧家人參減半,合白朮五錢代之,夜發加首烏、當歸。此方不特治三日瘧,即虛人久瘧更效,如不愈,俟仲冬用之,加桂枝立止。

白話文:

[瘧疾治療方劑]

  • 蜀漆散是由常山的苗製成,與雲母、龍骨一起,使用米漿調和。

  • 小柴胡湯含有赤芍、黃芩,加上大棗、生薑、甘草以及人參。

  • 柴胡桂薑湯是針對女性瘧疾的處方,成分包括桂枝、蔞根、牡蠣,還有黃芩、赤芍、甘草以及乾薑。

  • 加味香蘇散主要由香附、防風、荊芥、秦艽、陳皮、甘草、蔓荊子和川芎及生薑組成。

  • 正柴胡飲含防風、陳皮,加上芍藥、生薑、甘草,共有六種成分。

  • 第一種柴胡飲包括陳皮、生地、黃芩、芍藥以及甘草。

  • 第二種柴胡飲包含半夏、細辛、陳皮、厚朴、生薑和甘草。

  • 第三種柴胡飲則有柴胡、陳皮、芍藥、當歸、甘草和生薑。

  • 第四種柴胡飲含有參、歸、柴胡、生薑和甘草。

  • 柴陳煎用於治療感冒咳嗽,姜、甘、苓、夏等成分可以消除痰液。

  • 補中益氣湯含有人參、黃芪、白朮、陳皮,加上人參、升麻、柴胡、當歸。

  • 補陰益氣湯由人參、生地、山茱萸、升麻、柴胡、陳皮、當歸、生薑和甘草構成。

  • 休瘧飲主要由人參、白朮、當歸、何首烏和甘草組成。

  • 何人飲由陳皮、當歸、何首烏、人參和生薑組成。

  • 常山飲除了草果,還包含山甲、檳榔、梅、甘草和知母。

  • 草果飲需用川芎、白芷,加上青陳、蘇葉、甘草和良姜。

  • 鱉甲煎丸的成分有鱉甲、人參、乾薑,加上蟅蟲、鼠婦、蜣螂、桂枝、柴胡、芍藥、黃芩、半夏、烏扇、丹皮、桃仁、厚朴、大黃、葶藶子、阿膠、硝石、蘆葦、紫葳、瞿麥和蜂房。

  • 白虎湯用來治療陽明熱症,成分有知母、石膏、糯米和甘草。

  • 小承氣湯不含芒硝,而是用枳實、大黃和厚朴。

  • 胃苓湯是以五苓散爲基礎,再加上平胃散的成分。

  • 四君子湯體現了中和的原理,由人參、白朮、茯苓和甘草組成。

附:三陰瘧的治療方法

三陰瘧的症狀爲每隔三天發作一次,丹溪將其稱爲間日瘧。在子、午、卯、酉日發作的是少陰瘧;在寅、申、巳、亥日發作的是厥陰瘧;在辰、戌、醜、未日發作的是太陰瘧。但也不能完全拘泥於這種劃分。總的來說,這種病的特點是陰氣多而陽氣少,發作的間隔較長。《內經》說:有時會隔兩天發作一次,這是因爲邪氣與衛氣在六腑中有時會錯開,不能相互配合,所以會有幾天的休息期,然後再次發作。如果是在夏秋季節初次發病,應該使用二陳湯去掉陳皮,加入生白朮、檳榔和常山來清除痰液。稍微添加穿山甲來穿透經絡。

如果暑溼困於營分,應使用香薷、鱉甲、茯苓、半夏、當歸、甘草、生薑和大棗來祛除暑溼,這時前面提到的藥物就沒什麼作用了。如果元氣大虛,可以只用六君子湯加上草果和烏梅。如果元氣下陷且發作時間逐漸推遲,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大量使用人參、白朮、生薑和大棗進行治療。石頑使用一兩的人參和一兩的生薑,再加上少量的桂枝,在冬季無汗時稍微添加一些麻黃,五更時服用一定能止住瘧疾。嚴重的連續服用三天,沒有不痊癒的。

對於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人參的用量可以減半,用五錢的白朮代替。晚上發作時可以添加何首烏和當歸。這個方子不僅對三日瘧有效,對體質虛弱的長期瘧疾患者也同樣有效。如果不痊癒,等到仲冬時使用,加上桂枝就能立即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