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三 (1)
卷二十三 (1)
1. 又打死方
益母草,燒灰,二錢,醋調灌下一二鍾,被蓋出汗,後用薑汁、老酒沖服之。
又方:用蚯蚓火煅為末,熱酒送下,立效。
又方:用竹中白節,同木耳燒灰,老酒沖服,立效。
白話文:
又打死方
益母草燒成灰,取二錢,用醋調和後,灌服一到兩小杯。蓋上被子讓身體出汗,之後用薑汁和老酒沖服。
又一個方法:用蚯蚓燒過後磨成粉末,用熱酒送服,立刻見效。
又一個方法:用竹子裡面白色的部分,和木耳一起燒成灰,用老酒沖服,立刻見效。
2. 救死活命丹
自然銅(煅,醋淬七次)二錢,硃砂五分,孩兒牙齒一個(火煅),雞子一個,用針七支刺雞子內,加古屋朝東壁泥一塊,桑木一寸,金不拘多少,水一碗,金、木、水、火、土俱全,同雞子放鍋內,將符六道燒在鍋內,煮熟,去白用黃,共藥四味,研細為丸,用時每服一釐,不可多用。
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呂純陽祖師仙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白話文:
將煅燒過並用醋淬鍊七次的自然銅二錢,硃砂五分,煅燒過的嬰兒牙齒一個,雞蛋一個,用七根針刺入雞蛋內,加入一塊朝東的老舊牆壁泥土,一寸桑木,不拘多少的金子,一碗水,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把這些東西和雞蛋一起放入鍋中,將六道符咒燒在鍋內,煮熟後,取出蛋黃,和前面準備的四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製成藥丸,使用時每次服用一釐,不可過量。
東方屬甲乙木,南方屬丙丁火,西方屬庚辛金,北方屬壬癸水,中央屬戊己土,這是呂純陽祖師的仙藥,我奉太上老君之命,急急如律令,敕令。
3. 花蕊石丹
治一切刀箭所傷及跌打豬狗咬傷,重至將死去者,急摻藥於傷處,血自化為水,再摻即活。若內損重傷,血入臟腑,以藥一錢五分,用熱酒半鍾、童便半鐘調和服之立效。若腸出未斷者,急用桑白皮為線,蘸花蕊石散縫合,其傷口先以大麥煮粥取濃汁溫洗,再用活雞冠血和清油塗腸令潤,輕輕托入腹內,外用生人長髮密縫腹皮傷口(縫法須縫傷口皮肉之內,若連皮縫之,扎不入肉,難以見效),摻藥於口上血止立活,不用物封裹,恐作膿血,如傷口乾,先以吐津潤之,後摻藥粉。若產婦血暈,死胎不下,胞衣不下至死者,但前心溫暖,急以童便調藥一錢溫服,立愈。
血在膈上者化黃水吐出,在膈下者隨小便出,蓋諸血之聖藥也。花蕊石二兩(出陝州者佳,中有黃點如花心),硫黃四兩(明潤者佳),二味研碎和勻,入陽城缸內,蓋好,鐵線扎住,外用鹽泥封固,候乾,上寫八卦、五行字樣,安在四方磚上,外結百眼爐,爐內用炭二十許斤蓋住泥缸,從下生火,先文後武,漸漸上徹,自晨至晚方息,終宿不動,次早取出研細,以淨瓷瓶收貯備用。
凡閃打傷、未出血、但青紫色者,先以蔥白搗爛炒熱,將痛處擦遍,隨用生大黃研末,生薑汁調敷,儘量飲好熱酒,令臥自愈,即日久不愈者亦神驗。
凡破傷後受風致危者,用糞堆上蠐螬蟲一二個(草房上亦有),將脊背捉住,捏令口吐黃水於熱酒內,攪勻飲之,再以黃水抹瘡上,覺身麻汗出即愈。
白話文:
此藥能治療各種刀劍、箭傷,以及跌打損傷、豬狗咬傷等嚴重外傷,甚至瀕臨死亡的患者,只要將藥粉直接撒在傷口上,淤血就會化成水狀流出,再次敷藥就能救活。如果是內傷嚴重,導致內出血,血液進入臟腑,則取藥粉一錢五分,用半杯熱酒和半杯童子尿調和服用,就能立即見效。
若腸子脫出但尚未斷裂,可先用桑樹白皮搓成線,沾上花蕊石散縫合傷口。先用濃稠的大麥粥汁溫熱清洗傷口,再用新鮮雞冠血和清油塗抹腸子使其潤滑,然後輕輕將腸子放回腹腔內。接著用活人的長髮密縫腹部傷口(縫法必須縫在傷口皮肉之內,若是連皮縫合,則難以紮入肌肉,效果不佳)。最後在傷口上撒藥粉,止血後就能救活,無需用東西包紮,以免產生膿血。如果傷口乾燥,先用口水濕潤,再撒藥粉。
若產婦出現血暈、死胎無法娩出、或胎盤不下等危及生命的狀況,只要前胸尚有溫熱感,就立即用童子尿調和一錢藥粉溫服,即可痊癒。
藥力能使積存在膈膜上的血液化為黃水吐出,積在膈膜下的血液則會隨小便排出,可說是各種出血的聖藥。
此藥的製備方法如下:花蕊石二兩(以陝州產的為佳,其內部有黃色斑點如花心),硫黃四兩(以光澤明亮的為佳)。將兩味藥材研磨成粉,混合均勻,放入陽城產的陶缸內,蓋好,用鐵絲紮緊,外層用鹽泥封固,待乾燥後,在缸上寫上八卦和五行的符號。將陶缸放在四塊磚上,外圍用百眼爐圍住,爐內放入約二十斤炭,蓋住泥缸。從下方開始點火,先用文火,再轉武火,使其火力逐漸由下而上燒透,從早晨燒到晚上才熄火。靜置一晚不動,隔天早上取出,再次研磨成細粉,放入乾淨的瓷瓶中儲存備用。
凡是跌打扭傷,沒有出血,但出現青紫色瘀傷時,先將蔥白搗爛炒熱,擦遍疼痛部位,再用生大黃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和敷上。同時盡量多喝熱酒,臥床休息,便可自行痊癒,即使是久治不癒的傷也十分有效。
若是受傷後又感染風邪,導致情況危急,可用糞堆或草房上的蠐螬蟲一到二隻,抓住蟲的背部,捏住使其口吐出黃水,將黃水倒入熱酒中攪勻飲用,再將黃水塗在瘡口上,待身體感到麻木出汗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