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二 (3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 (34)

1. 六十四方第十六(加總歌)

木五:痧後熱毒癰疔,疼痛不已。木五癰疔芍大黃,粉連乳麥貝雄蒡。穿山甲與生甘草,研末五分調蜜湯(原歌少粉、蒡、草)。赤芍二錢,大黃炒一錢曬一錢,花粉、黃連、乳香(淨)、沒藥(淨)、川貝(去心炒)、雄黃、牛蒡(炒)各一錢,穿山甲(土炒)八分,生甘草七分,共研末,蜜湯調服五分。

木六:痧氣退盡,氣血虛弱者,用木六、七方補之。木六防邪痧後滋,芎歸地芍補虛羸。參苓朮草陳耆並,好待痧清應候施。川芎、當歸、熟地、白芍、人參、茯苓、白朮、生甘草、陳皮、黃耆,水煎,空心服。

木七:痧退調理。木七再商痧後藥,銀蒡貝藥扁歸楂。人參甘草無多用,蓮肉胡桃作引加。銀花、生蒡、土貝、山藥、白扁豆、當歸、山楂各錢,人參四分,甘草三分,蓮肉六枚,桃肉一個,空心服。

木八:治數患痧者,必待全愈,然後服之,以絕其根。若痧氣未除,則不可服,恐甘者作脹,熱者助邪耳。木八能教痧絕根,待他全愈妙方存。鹽礬烏草乾姜共,米飯為丸湯帶溫。食鹽(炒)、明礬(火飛)各兩,川烏(泡)、甘草各五錢,乾薑三錢,共為細末,米飯為丸。每服一錢,白湯溫下。

新犯痧者,一二服即愈。久犯痧者,十服全愈。蓋甘草以助胃,薑、烏以充胃,明礬以解毒,食鹽以斷痧,誠為良方,人屬虛寒,必加倍多服,方能有效。

八丸:金七、八,石一、七,絲一,匏一,土五,木八。

九末:石二、四、五,絲二、三、四、五,竹五,木五。

兩吹:竹一,革四。

四十六湯:內附瘋方。加減法:金一、五,絲八。

白話文:

六十四方第十六(加總歌)

**木五:**痧症痊癒後,若有熱毒、癰疽、疔瘡,疼痛難忍,可用赤芍、大黃、花粉、黃連、乳香、沒藥、川貝、雄黃、牛蒡、穿山甲、生甘草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水調服。

**木六:**痧氣消退後,若氣血虛弱,可用此方調養。此方以川芎、當歸、熟地、白芍、人參、茯苓、白朮、生甘草、陳皮、黃耆等藥材水煎服,空腹服用。

**木七:**痧退後的調理方劑。此方用金銀花、牛蒡子、土貝母、山藥、白扁豆、當歸、山楂等藥材,另加少量人參、甘草、蓮子、桃肉同服,空腹服用。

**木八:**治療多次患痧症者,必須待病情完全痊癒後服用,才能徹底根治。若痧氣尚未消除,則不可服用,以免加重病情。此方以食鹽、明礬、川烏、甘草、乾薑等藥材製成丸藥,溫開水送服。

新發生的痧症,一至兩服即可痊癒;久患痧症,十服可痊癒。此方中,甘草健胃,薑、烏藥溫中,明礬解毒,食鹽截斷痧氣傳播。體質虛寒者,需加倍服用方能有效。

**八丸、九末、兩吹、四十六湯:**此為藥方編號及加減用藥說明,非詳細方劑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