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十 (9)

回本書目錄

卷十 (9)

1. 口角流水

方見口部。

2. 口腫並生馬牙

小兒口中腫起如菌,名乳菌。牙齦生白泡子,名馬牙疳,致小兒不能吃乳。以指摘去其頭,倘有血出,以綿拭去,輕者京墨搽之即愈。重者急以殭蠶三條(去絲嘴),人中白四分,冰片一分,共研細,搽患處,略停片刻,用絹蘸茶洗淨再擦,一日三四次,自愈。如未愈,方中加硼砂血竭青黛各三分,兒茶分半,藥珠一分,各為細末,和入前藥,每日洗擦三四次,無不愈者。或用馬齒莧根,瓦上焙乾,少加雄黃研末吹之。

白話文:

小兒口腔內腫脹突起,像蘑菇一樣,叫做乳菌。牙齦上長出白色的泡子,叫做馬牙疳,導致小兒無法吃奶。用針挑破它的頂端,如果有出血,用棉花擦拭乾淨。病情較輕的,用京墨擦拭即可痊癒。病情較重的,緊急用殭蠶三條(去除絲和嘴)、人中白四分、冰片一分,共研成粉末,擦患處,稍停片刻,用絹布蘸茶水洗淨後再擦,一日三四次,自行痊癒。如果沒有痊癒,在藥方中加入硼砂、血竭、青黛各三分,兒茶半份,藥珠一分,各為細末,和入前面的藥物,每天洗擦三四次,沒有不痊癒的。或者用馬齒莧根,放在瓦上焙乾,加入少許雄黃研磨成粉末吹入。

並用後芙蓉花諸方更妙。

3. 口生白點

初生百日中,口中白點不計其數,拭之則去,少刻復有,滿口纏遍,內竄入喉,日夜啼哭不乳,俗名雪口,又名鵝口疳。用甘草黃連等分煎湯,以綢裹指拭去,取桑皮中白汁塗之立愈。或用陳墨點之亦可。再以辰砂益元散(見備用諸方),燈心湯調下,則不再發。

白話文:

初生嬰兒出生後一百天內,口中出現白色小點,數量多,怎麼擦也擦不乾淨,一會兒又會重新長出來,整個口腔都佈滿了白色小點。 白色小點還會蔓延到喉嚨深處,導致嬰兒日夜啼哭,不吃奶。民間俗稱這種病症為「雪口」,又名「鵝口疳」。

可以用甘草和黃連等分量煎煮成湯,用綢布包著手指,蘸取湯汁擦拭嬰兒的口腔,然後用桑樹皮中的白色汁液塗抹患處,立即可愈。 也可以用陳墨點在患處,效果也很好。再用辰砂益元散(見備用諸方),用燈心草湯調和服用,就能防止復發。

又方:檳榔燒枯研末點之,立見功效。並用後芙蓉花諸方更妙。

白話文:

另一個偏方:將檳榔燒成灰,研磨成細末,將其塗抹在患處,立即可見療效。再使用芙蓉花等多種藥方治療效果會更好。

初生小兒或兩腮腫硬或口舌生瘡或生馬牙或重舌木舌蛇舌吐舌及口不開不食乳等症

白話文:

  1. 新生兒可能出現雙臉頰腫脹、嘴巴和舌頭長瘡、長馬牙、舌頭形狀異常(如重舌、木舌、蛇舌、吐舌等)、嘴巴無法張開和無法吸吮乳汁等症狀。

芙蓉花,或葉或皮或根均可用捶極融爛,用雞蛋二個和勻,煮熟候冷,敷心口並肚臍,用布紮緊,屢試如神。

白話文:

芙蓉花無論是花葉、莖皮還是根莖,均可以搗碎到極爛,用兩個雞蛋攪拌均勻,煮熟後等待冷卻,敷在心臟部位和肚臍上,用布條紮緊,屢試屢效。

又方:生香附、生半夏各二錢研末,生雞蛋白調作餅,貼兩足心,一周時即愈。此林屋山人引熱下行經驗方也。或用吳茱萸四錢,好醋調敷兩足心亦效。如口舌破爛者,用活鯽魚以尾入口中,頻頻搖擺,隨擺隨換,此方能去口中熱毒,初生時兒尚啼哭,用一二次後,口中生涼,兒自不啼,尾雖有刺甚軟,並不傷人,治後即能食乳,不過三日全愈,屢試甚驗,真奇方也,要用活魚方效。仍用前方敷足為要。

白話文:

另一個偏方:生香附、生半夏各二錢,研磨成細粉,用生雞蛋白調成餅,貼在雙腳腳心,一星期後即能痊癒。這是林屋山人傳授的引熱下行的經驗方。或者用吳茱萸四錢,用好醋調成糊狀,敷在雙腳腳心也有效。如果口舌破爛者,可用活鯽魚,用魚尾放入口中,頻頻搖擺,隨著搖擺隨即更換,此方能去除口腔中的熱毒,幼兒剛開始時還會啼哭,用了一兩次後,口中生涼,小孩自然就不哭了,魚尾雖然有刺,但很柔軟,並不傷人,治療後就能喝奶,不過三天就能痊癒,屢試非常有效,真是神奇的偏方,但一定要用活魚纔有效。仍然要配合前面提到的偏方敷在腳上纔是關鍵。

4. 重舌

舌根肉壅腫疊出,短小如舌者是。用黃柏竹瀝泡一夜,取汁點之。

白話文:

舌根部的肉腫脹突出,看起來像短小的舌頭。用黃柏和竹瀝浸泡一晚,取汁點塗。

又方:巴豆半粒,飯四五粒,共搗爛為餅如黃豆大,貼在印堂中,待四圍起泡,去之即愈。各項舌病皆效。並用前芙蓉花諸方更妙。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半粒巴豆,四五粒米飯,一起搗爛成餅,大小如黃豆,貼在印堂中央,等到四周起泡後,取下便可痊癒。各種舌病都能治癒。同時使用前面的芙蓉花等方法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