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金鑰全書》~ 下卷 (4)
下卷 (4)
1. 外用吹藥斬關隊
羚羊丹(悟真),統治喉痹,不論虛實邪火,楊梅丹毒。
羚羊角尖(銼屑),滴乳香(去油),尖貝,硃砂,兒茶,百草霜(五分),冰片,麝香(各一分),修合聽用。
元烏膏(悟真),真纏喉風,火證,寒熱互結,腫患於頸外,痛極,且麻且癢,其纏如蛇,主消腫止痛。
燕窠泥,鴨蛋清,稀調作糊,加人中黃,乳香,沒藥,真明雄黃,元明粉,合末再調作餅,令病者平正臥椅,上敷患處,干則數次易之。
借箸掃癰(時師傅),喉腫似蛾而更硬大者為喉癰。
射干(取完大者一支),以醋磨汁,綢裹箸頭,醮汁洗掃癰上,膠痰吐出自消。
玉壺冰(時師傅),喉風急痛,引火下行。年久夜壺垢刮下,瓦上炙枯,擂末吹患處。
常備丹(時師傅),風火喉痛,微腫色赤,舌胎微黃,口苦咽乾,脈細數者主之,一名元朱冰硼散,世俗通用之藥。
備急丹(時師傅),喉證取涎去火之通方。
臘月八日取雄豬膽一個,裝入白礬末陰乾,次年臘八再取雄豬膽入前膽末,合三次備用。此方法簡而效良,濟人者惠而不費也。
救急丹(時師傅),開關消腫,為救急通用之方。大糞缸邊糞皮瓦上焙枯為末,吹之。
單騎散(時師傅),熱結喉痹,取涎消腫。
苦參(一兩為末),醋調為丸,每取一丸口含,津嚥下。
菖蒲劍(時師傅),實火挾寒喉痹,並寒熱白喉主之。
菖蒲(老燕節多長大者良),端陽日取此藥浸老便壺內,九日取起曬乾,曬而又浸,浸至九九期滿取起,曬乾研末聽用。
蒼耳汁(時師傅),風火蛾喉,並熱疫白喉主之。
生蒼耳子或嫩葉,泉水搗汁,時時嚥下。
清涼散(時師傅),主風熱喉痛。金陵黃武靖府備此濟人。
硼砂(三錢),西洋參(二錢),云連山慈菇,人中黃(各一錢),薄荷,元明粉,西洋參葉(各七分),梅片,兒茶,青黛(各五分),修合備用。
白話文:
外用吹藥斬關隊
羚羊丹(悟真方):治療喉嚨阻塞,無論虛實、邪火或楊梅瘡引起的丹毒皆可使用。藥方成分:羚羊角尖(磨成粉末)、乳香(去除油脂)、硨磲(貝殼)、硃砂、兒茶、百草霜(五分)、冰片、麝香(各一分),混合後即可使用。
元烏膏(悟真方):治療纏繞性喉風,以及因火熱、寒熱交雜引起的頸部腫痛、麻癢,腫塊如蛇狀纏繞的症狀,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藥方成分:燕窩泥、鴨蛋清調成糊狀,加入人中黃、乳香、沒藥、雄黃、滑石粉,混合成藥餅。患者平躺,將藥餅敷在患處,乾燥後需多次更換。
借箸掃癰(時師傅方):治療喉嚨腫脹如同蛾子,且腫塊堅硬較大的喉癰。藥方成分:射干(選取較大的一支),用醋磨成汁,用布包裹筷子頭,蘸取藥汁擦拭癰腫處,可使痰液排出,腫痛自消。
玉壺冰(時師傅方):治療喉風引起的劇烈疼痛,可引導火氣下降。方法:將多年累積的夜壺垢刮下,放在瓦片上烤乾,磨成粉末後吹入患處。
常備丹(時師傅方):治療風火引起的喉嚨疼痛、輕微腫脹、舌苔微黃、口苦咽乾、脈搏細數的症狀。此藥也稱元朱冰硼散,是民間常用的藥方。
備急丹(時師傅方):治療喉嚨疾病,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方法:臘月八日取雄豬膽一個,放入白礬粉末陰乾,次年臘月八日再取一個雄豬膽與之前的膽末混合,如此重複三次備用。此法簡單有效,造福百姓且不需花費。
救急丹(時師傅方):具有開通關竅、消腫的功效,為緊急情況下通用的藥方。方法:將大糞池邊的糞皮放在瓦片上焙乾磨成粉末,吹入患處。
單騎散(時師傅方):治療因熱邪引起的喉嚨阻塞,可引導津液消腫。藥方成分:苦參(一兩,磨成粉末),用醋調成藥丸,每次含服一丸,待藥丸融化後吞咽。
菖蒲劍(時師傅方):治療因實火夾雜寒邪引起的喉嚨阻塞,以及寒熱引起的白色喉嚨疾病。藥方成分:菖蒲(選取生長在老燕窩中的較大者最佳),端午節採集,浸泡在舊便壺中九天,取出曬乾,如此重複九九八十一天,曬乾後磨成粉末使用。
蒼耳汁(時師傅方):治療風火引起的蛾狀喉嚨腫痛,以及熱病引起的白色喉嚨疾病。方法:將新鮮的蒼耳子或嫩葉用泉水搗碎取汁,經常服用。
清涼散(時師傅方):治療風熱引起的喉嚨疼痛。藥方成分:硼砂(三錢)、西洋參(二錢)、澤瀉、人中黃(各一錢)、薄荷、滑石粉、西洋參葉(各七分)、冰片、兒茶、青黛(各五分),混合後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