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渭齡

《喉科大成》~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咽藥

琥珀犀角膏《準繩》,治咽喉口舌瘡菌。

琥珀,犀角屑(生用,一錢),人參,棗仁(去皮研),茯神(去皮木),辰砂(研,各二錢),片腦(一字)

蜜丸以磁器收貯,每服一丸,以麥冬(去心)濃煎湯化下。

牛黃益金散,虛熱瘡痛。

川柏(蜜炙熟),白硼砂,白殭蠶,牛黃或加上片共細末,含咽之。

白話文:

【咽藥】

琥珀犀角膏《準繩》

用於治療咽喉及口舌上的瘡菌。

成分有:琥珀、犀角屑(使用時不需炮製,用量為一錢)、人參、棗仁(要去掉外皮並研磨)、茯神(要去掉外皮和木質部分)、辰砂(需研磨,各二錢)、片腦(用量為一字)。

將以上成分與蜂蜜混合製成丸狀,儲存於磁器中。每次服用一丸,以去掉心部的麥冬濃煎湯來化開服用。

牛黃益金散

適用於虛熱引發的瘡痛。

成分有:川柏(需用蜂蜜炒至熟透)、白硼砂、白殭蠶、牛黃,或者可再加入片腦一起細磨成粉,含在口中慢慢吞嚥。

2. 陰虛喉痛

六味地黃湯,七味地黃湯,即六味加上桂。

大補元煎

人參,淮藥,熟地,杜仲,秦歸,棗皮,北杞,炙草

陳氏加減八味丸,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熱作渴,口舌生瘡,或牙根潰蝕,咽喉疼痛憔悴等證,此臨川陳自明方。

六味丸

加一桂,五味子(炒用),澤瀉(切片蒸五次焙用)

歸脾湯《金鑑》,加酒炒黃連,治陰虛喉疳,面唇淡白,不寐懶食。

萬氏潤燥膏

豬脂一斤,切碎煉油,去渣,加煉過白蜜一斤,攪勻候凝,挑服。

八寶珍珠散,治陰虛喉疳腐爛。

兒茶,川連,川貝,洋黛(各錢半),紅褐(燒灰存性),官粉,川柏,魚腦石(微煅),琥珀(各一錢),人中白(二錢,煅),硼砂(八分),冰片(六分),牛黃,珍珠(各五分,豆腐內煮半炷香時,取出研末),麝香(三分),各研極細末,共兌再研,吹之。

牛黃益金散,治陰虛喉癬,仍內服滋補真陰之劑。

白話文:

【陰虛喉痛】

  • 六味地黃湯與七味地黃湯:六味地黃湯由多種藥材組成,而七味地黃湯則在六味的基礎上添加了桂枝。

  • 大補元煎:這方劑包含了人參、淮山藥、熟地黃、杜仲、當歸、棗皮、枸杞和炙甘草,用於滋補身體。

  • 陳氏加減八味丸:由臨川陳自明所創,適用於腎水不足,虛火上炎導致的發熱、口渴、口腔潰瘍、牙齦潰爛、咽喉痛及面容憔悴等症狀。

  • 六味丸:在原有基礎上添加肉桂和炒五味子,以及將澤瀉切片蒸五次後烘焙使用。

  • 歸脾湯(出自《金鑑》):加入酒炒黃連,主治陰虛引起的喉部疾病,面色蒼白,失眠,食慾不振。

  • 萬氏潤燥膏:以豬脂煉油,去渣後加入白蜜,攪拌均勻待凝固,作爲內服藥物。

  • 八寶珍珠散:用於治療陰虛導致的喉部糜爛。包含兒茶、黃連、貝母、青黛、紅褐(燒灰)、官粉、黃柏、魚腦石(微煅)、琥珀、人中白(煅)、硼砂、冰片、牛黃、珍珠(豆腐內煮後研末)以及麝香,所有成分需研磨至極細粉末,混合後再研磨,使用時吹入患處。

  • 牛黃益金散:主治陰虛引起的喉癬,同時建議內服滋補真陰的藥物。

3. 陽虛喉痛

補中益氣湯,治脾陽虛喉痛

八味地黃湯,治腎中陽虛喉痛

鎮陰煎,治格陽喉痹。

熟地,牛膝,炙草,澤瀉,上桂,附子

四逆湯,蜜附子含咽之。

白話文:

【陽虛導致的喉嚨痛】

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因脾臟陽氣不足引發的喉嚨痛。

「八味地黃湯」可用於治療由於腎臟陽氣虛弱導致的喉嚨痛。

「鎮陰煎」適用於治療因陽氣過盛上沖導致的喉嚨閉塞感。

配方包括:熟地、牛膝、炙甘草、澤瀉、肉桂、附子。

對於極度的陽虛情況,可以使用「四逆湯」,將蜂蜜和附子一同服用,緩解喉嚨不適。

4. 陰寒咽痛

四逆湯《仲景》

附子,乾薑,甘草,加桔梗

理中湯

白朮,人參,乾薑,炙草

白話文:

[陰寒導致的咽喉疼痛]

四逆湯(出自張仲景的醫書)

這帖藥方包含:附子,乾薑,甘草,再加入桔梗。

理中湯

這帖藥方則由:白朮,人參,乾薑,以及炙過的甘草組成。

5. 客寒咽痛

半夏桂甘湯《活人》

法夏,桂枝,甘草,生薑

乾薑散《三因》

乾薑,半夏,細末著舌上,咽津。

蛇床子,治腎傷寒咽痛。用此入壺內,燒煙燻之。

白話文:

【客寒咽痛】

處方一:半夏桂甘湯(出自《活人書》) 藥材包括:法夏(半夏的一種製品)、桂枝、甘草、生薑。

處方二:乾薑散(出自《三因方》) 藥材為:乾薑、半夏,將兩者磨成細末,放在舌上,吞下唾液。

蛇牀子,用於治療因腎臟受寒引起的咽喉疼痛。使用方法是將蛇牀子放入壺內,燒製產生煙霧,然後用煙霧燻喉部。

6. 瘟毒喉痹

普濟消毒飲《東垣》,治大頭天行,憎寒體重,頭面腫盛,咽喉不利。

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廣皮(去白),甘草(生用),元參,連翹,板藍根,馬勃,牛子,薄荷,殭蠶,升麻,紅胡,桔梗

二聖救苦丸《紫珍》,治傷寒溫疫,不問傳經,過經俱可服,並治大頭腫毒,目赤咽腫。

錦紋大黃(四兩,酒拌蒸曬乾),牙皂(一兩),各取末,用山豆根(三兩煎汁,和煉蜜丸,每服三錢),牛膝(一錢半),煎湯下,小兒減半,老人虛人禁用。如不得已,用參耆,當歸(各二錢),湯下

內府仙方,治腫項蝦蟆瘟。

殭蠶(二兩),薑黃(二錢半),蟬蛻(一兩),大黃(三兩)

取細末,薑汁打糊為丸,重一錢,大人服一丸,小兒半丸,蜜水調服。

又方

真靛花(三錢),火酒(一盅),雞子清(一個),和勻服下,不時即消。

附寒疫吹藥《陳氏秘方》,治寒疫喉痹,一白如雲,俗名白喉嚨。

附子,上桂,人中黃,共末吹之,並無他藥可用。

白話文:

[瘟毒喉痹]

【普濟消毒飲】根據東垣的配方,適用於治療大頭瘟疫,症狀包括畏寒、身體沉重、頭面部嚴重腫脹、咽喉不適。配方成分有:黃芩(需酒炒)、黃連(需酒炒)、廣皮(需去掉白色部分)、甘草(生用)、元參、連習、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殭蠶、升麻、紅花、桔梗。

【二聖救苦丸】紫珍的配方,能治療傷寒及溫熱疫病,不論病症是否已傳遍全身或已過經期都可服用,同時也能治療大頭腫毒、眼睛紅腫、咽喉腫脹。配方成分有:錦紋大黃(需酒拌蒸曬乾)、牙皁,各磨成粉末,再用山豆根煎汁,加入煉蜜製成丸狀,每次服用量為三錢,以牛膝煎湯送服,小孩用量減半,老人和體弱者禁用。如果非用不可,可以加用人參、黃耆、當歸(各二錢),湯下。

【內府仙方】能治療頸部腫脹的蝦蟆瘟。配方成分有:殭蠶(二兩)、薑黃(二錢半)、蟬蛻(一兩)、大黃(三兩)。將這些成分磨成細末,用薑汁和糊,做成一錢重的丸狀,成人一次服用一丸,小孩則服用半丸,以蜂蜜水送服。

另一個配方是:使用真靛花(三錢)、火酒(一盅)、雞蛋清(一個),混合均勻後服用,不久即可消除病徵。

【附寒疫吹藥】陳氏祕方,適用於治療因寒冷引發的喉痹,喉部白如雲,俗稱為白喉。配方成分有:附子、上桂、人中黃,共磨成粉吹入喉部,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藥物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