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渭齡

《喉科大成》~ 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三 (2)

1. 古今治法論

六曰喉疔,形似鞋疔,但差長耳。先用小刀點刺,隨用冰片散吹之。以甘桔湯多加菊花煎飲之。菊花連根帶葉,皆消疔之聖藥也。每四兩煎湯頻服,一切疔腫皆散,自然汁尤妙。

七曰木舌,重舌,蓮花舌,此心火熾盛致然也。用水洗去舌上白苔垢。若有黑處,用小刀點破,去瘀血,吹冰片散,服甘桔湯,加黃連。若蓮花舌,靠牙而起數峰,中不可針,宜針兩傍,針中間,恐傷舌根也,根傷則不能收功,凡口內使刀針,有兩處不可傷,一蒂丁,二舌下根,切不可傷,至要至要。又舌衄證出血不止,甘桔湯,倍加生地、丹皮,冰片散亦可吹。

八曰懸癰,生於上齶,形如紫李,此脾經蘊熱所致。不急治,恐毒氣上攻腦,則不可救。宜用銀針針破癰頭,用鹽湯攪盡瘀血。然後吹以冰片散,仍服加味甘桔湯。

九曰兜腮癰,生腮下,纏喉壅腫。先用韭汁調元明粉,攪去其痰。再看其紫黑處針之,以鹽湯攪去其血,吹以冰片散,仍服甘桔湯。若飲食不入,急用解毒雄黃丸,醋磨七丸。大凡腮腫,膿從口中出者易治。膿從腮外出者難痊,穿破故也。

十曰喉瘡,少陰腎經陰火上衝也。宜用韭汁探去其痰。若瘡勢灌膿,以銀針挑破之,隨用荊芥湯洗之,再吹冰片散,飲以甘桔湯。其上齶生瘡,脾熱也。舌上生瘡,心熱也。吹服如前法。

十一曰走馬牙疳,牙間紅腫,漸變紫黑臭穢,此胃經濕熱也。以石膏薄荷湯漱之,再吹同氣散,速服清胃散。

十二曰牙癰,牙邊腫痛如豆大,脾胃二經濕熱也。可用小刀點破之,吹冰片散,服清胃散。又牙宣證,牙根盡腫,宣露於外,或齒衄不止,並服前方。仍用陳茶、薄荷、銀花等頻服之,再用冰片散搽之。

十三曰喉瘤,生於喉旁,形如圓眼,血絲相裹,此肺經蘊熱所致。不可用刀針,宜吹麝香散,甘桔湯,切忌多言耗神。有一人口內生肉球,有根線,長五寸余,吐球出,方可飲食,以手輕捻,痛徹至心。因用疏風降火藥,每加麝香五分,仍用麝香散吹之,三日根化而愈。

十四曰繭唇,唇上起小泡,漸腫漸大如繭,此心脾鬱熱所致。初起時,即用艾絨如麥粒大灸之,仍服甘桔湯,加香附、遠志之類。

十五曰肺絕喉痹。凡喉痹日久,頻服清降之藥,以致痰涎壅於咽喉,聲如拽鋸,此肺氣將絕之候也。法在難治,宜人參膏,加橘紅湯飲之,或用四君子湯亦佳。

十六曰經閉喉腫。女人經水不調,壅塞經脈,亦令喉腫。宜用四物湯加牛膝、茺蔚子、香附、桃仁之類,俾經脈流通,其腫自消也。又有梅核氣症,男婦皆同,喉中如有物,吞不入,吐不出。宜用甘桔湯,加蘇杆、橘紅、香附、金沸草之類,漸次可愈。

凡治咽喉口舌之症,初則疏風解毒,繼則滋水養陰。若元氣漸虛,急顧脾胃,加六味滋水,四君補脾,皆為要藥。否則真氣虧敗,勢難挽矣。治者審之。

白話文:

古今治法論

六、喉嚨長疔瘡,形狀像鞋疔,但較長。先用小刀輕輕刺破,然後用冰片散吹在患處。多喝加菊花的甘桔湯。菊花連根帶葉都是治療疔瘡的良藥,每次用四兩煎湯頻頻服用,各種疔腫都會消散,尤其以自然流出的膿液效果最佳。

七、舌頭腫大、舌頭分叉、舌苔像蓮花瓣一樣,這是心火旺盛造成的。先用水洗去舌苔上的白色垢物。如果舌苔上有黑色部分,用小刀輕輕挑破,去除瘀血,再用冰片散吹在患處,服用加黃連的甘桔湯。如果是蓮花舌,舌頭邊緣隆起,像幾座小山峰一樣,中間部位不能針刺,應該在兩側針刺,以免傷到舌根。舌根受傷則難以痊癒。凡是用刀針治療口腔疾病,務必注意避免傷到兩處:一是舌繫帶,二是舌下根部,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舌頭出血不止,可在甘桔湯中多加生地黃、丹皮,並用冰片散吹患處。

八、懸癰,長在上顎,像紫色的李子一樣,這是脾經積熱導致的。不能延誤治療,否則毒氣上攻腦部,就會危及生命。應立即用銀針刺破癰腫,用鹽水清洗,清除瘀血,然後用冰片散吹在患處,並服用加味甘桔湯。

九、兜腮癰,長在腮下,會引起喉嚨腫脹阻塞。先用韭菜汁和元明粉調和,清除痰液。再觀察腫塊顏色,找到紫黑色的地方用針刺破,用鹽水清洗,清除瘀血,然後用冰片散吹在患處,並服用甘桔湯。如果無法進食,要立即服用解毒雄黃丸(用醋磨成七丸)。總的來說,腮腫如果膿液從口中流出比較容易治癒,如果膿液從腮部流出則較難痊癒,因為膿液穿破了皮膚。

十、喉嚨生瘡,是少陰腎經陰火上逆造成的。應先用韭菜汁清除痰液。如果瘡腫化膿,要用銀針挑破,然後用荊芥湯清洗,再用冰片散吹患處,並服用甘桔湯。上顎生瘡是脾胃熱盛,舌頭生瘡是心火旺盛,治療方法同上。

十一、走馬牙疳,牙齒之間紅腫,逐漸變成紫黑色,並伴有臭味,這是胃經濕熱造成的。用石膏薄荷湯漱口,再用同氣散吹患處,並服用清胃散。

十二、牙癰,牙齒邊緣腫痛,像豆子一樣大,是脾胃濕熱造成的。可用小刀輕輕挑破,用冰片散吹患處,並服用清胃散。牙齦腫脹,露出牙根,或牙齦出血不止,也服用上述藥物,並頻頻服用陳茶、薄荷、金銀花等煎劑,並用冰片散塗抹患處。

十三、喉瘤,長在喉嚨旁邊,像圓眼睛一樣,伴有血絲,這是肺經積熱造成的。不可用刀針,應以麝香散吹患處,並服用甘桔湯,忌諱多說話消耗精力。曾有人口腔內長出肉球,有根部相連,長約五寸,吐出肉球後才能進食。用手輕輕捻動肉球,疼痛會直達心臟。因此,需服用疏風降火藥物,每次加麝香五分,並用麝香散吹患處,三日後根部就會化掉而痊癒。

十四、繭唇,嘴唇上起小水泡,逐漸腫大像繭子一樣,這是心脾鬱熱造成的。初期可用艾絨(如麥粒大小)灸患處,並服用加香附、遠志等藥物的甘桔湯。

十五、肺絕喉痹,喉嚨阻塞時間長了,頻頻服用清熱降火藥物,導致痰液阻塞咽喉,聲音像鋸木頭一樣,這是肺氣將絕的徵兆。治療方法很困難,應服用人參膏,並加橘紅湯服用,或服用四君子湯也可。

十六、經閉喉腫,婦女經期不調,經脈阻塞,也會引起喉嚨腫脹。應服用四物湯,並加入牛膝、益母草、香附、桃仁等藥物,使經脈通暢,腫脹自然會消退。還有梅核氣症,男女都會患病,喉嚨感覺有東西,吞不下去,吐不出來。應服用加蘇梗、橘紅、香附、金沸草等藥物的甘桔湯,逐漸可痊癒。

凡是治療咽喉口舌疾病,一開始要疏風解毒,然後滋陰養陰。如果元氣漸虛,要注重脾胃的調理,加入六味地黃丸滋陰,四君子湯益氣健脾,都是重要的藥物。否則真氣虧損,就難以挽回了,治療者務必謹慎。